• 沒有找到結果。

綜合性教材之現代文學內容分析

第四章 華語教材中的現代文學

第二節 綜合性教材之現代文學內容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能與時代結合,是否具有多元性和實用性。

5. 語體原則

教材應選擇明確語體,掌握各語體特點和使用規律。在文學教材中,應考量 適合的文類,如小說選擇短篇或極短篇的小說,避免意識流小說;應保持文類的 多元性,讓學習者可以接觸不同的文類,即現代文學中的小說、散文、詩、劇本,

再者就是抒情和論說類型的文章也應平衡選取。

6. 趣味原則

趣味性除了針對教材排版,於選擇文學文本之時,也應考量文本的故事性,

具備吸引學習興趣的趣味點,以及關於華人文化的有趣知識。

7. 時代原則

應考量文學文本與時代的連結,本身是否具有時代特點,以及文學文本中的 文化內容能否與現今的華人社會連結,即「跨文化主題閱讀法」中提及的跨時代 考量。

8. 立體原則

即系統性,在現代文學教學中,應考量跨文本的多元材料,結合圖文、影音 或影視改編,讓文本閱讀更加多元。在教材內,如課外補充、多媒體影音等,在 教材外,考量文學文本在原著之外,是否還有影視、音樂、漫畫等改編版本。

而在跨文化溝通之概念下,於教材編寫上亦有其考量要點,黃雅英(2015)

所言之跨文化溝通教材編製的三大原則:真實性、多元性和開放性,當中也可以 對應現代文學教材進一步思考。在真實性原則中,文本自身即有真實性,同時當 中的文學性語言也有其存在與用法,對應文本的文化主題提供學習者在目標文化 中的真實情境。在多元性原則中,對應接觸多元文類,運用多元教學活動,在文 化討論中保留多元性。在開放性原則中,保留讀者對於文本的不同解讀,引導學 生對於文本中的文化主題進行開放性討論。

第二節 綜合性教材之現代文學內容分析

綜合性教材係指訓練聽說讀寫等綜合性語言能力的教材,以語言訓練為主,

當中亦包含文化內容的介紹。此節前半部分觀察和分析兩套當前台灣各大學語言 中心最常選用的華語教材,一是《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一是《遠東生活華語》;

後半部分舉例中國大陸教材《新實用漢語課本》之現代文學內容做為對比參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什麼是「君子之爭」?

(2) 要怎麼當個有風度的運動家?

(3) 賽跑時,如果有一位選手在你面前跌倒了,只要超過他,你就是第一名,

你會怎麼做?為什麼?

其中第一題和第二題屬於文本的閱讀理解,第三題則回歸學習者自身,引導學習 者用中文發表自己的想法。以本研究強調跨文化的觀點來看,應該在第一題之前 多加「君子之爭」的文化詞彙解釋,而第三題的情境設計似乎過於引導,且與文 本傳達的觀念並無太大關係,在問題設計的開放性和多元性應可多加強。

整體而言,《新實用視聽華語》將現代文學納入教材,但文本並沒有很好地 融入教材,缺乏引介和討論。就語言層面而言,並無語言訓練習題目之設計;就 文化層面而言,所選的文本可以挖掘更多的文化討論和對比,應在文化原則和時 代原則上多加強。

二、《遠東生活華語》

《遠東生活華語》因教材要旨強調生活交際溝通,課文沒有選用現代文學作 品,但在《遠東生活華語 3》(2002)第十一課〈談中國文學的變遷〉當中提到 新文學和新小說,並在學習要點指出「了解新舊文學的差異」。觀察其中,當課 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對話形式,由主持人訪問女作家,討論作家的寫作 經驗,第二部分則是以短文介紹《紅樓夢》。

本研究關注現代文學,即新文學部分,細看第一部分的對話,涉及新舊文學 差異的語句並不多,只有如「新小說只是反映人生,不像舊小說有指導人生的使 命」,又如「從十九世紀末中國文學就受到西方文學的影響,而且影響越來越大。

這使得中國文學的內容更加豐富,並拉近了與世界各國讀者的距離」,這樣較為 模糊的敘述。從中發現,教材缺乏更為完整的中國現代文學介紹,也無知名作家、

作品之引薦,學習者並無法從中學習到中國新舊文學的差異,或者認識中國現代 文學。

整體而言,《遠東生活華語》將文學知識視為文化知識的一環,但是較為側 重古典文學,以短文介紹《紅樓夢》,所列詩詞欣賞一是李白的〈靜夜思〉,一是 辛棄疾的〈醜奴兒〉,於現代文學的介紹較為模糊,且不見現代文學作品的蹤影。

此教材訂定的學習目標為「了解新舊文學的差異」,但其教學內容並非如此,應 於目標原則上多加強。然而《遠東生活華語》於 2013 年出版修訂版,課程重新 編排,已不見中國文學的相關文化知識介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計如下:

(1) 孩子眼中的父母(比較不同文化)

①父母對子女的責任感

②父母對子女的愛心

③父母與子女的溝通

④父母有無自己獨立的情感世界

⑤離婚後的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2) 父母眼中的子女(比較不同文化)

①子女對於父母的重要性

②子女對父母的孝順

③子女與父母的溝通

④子女可否有自己獨立的空間與情感世界

⑤子女對於父母離婚的影響

在此部分的問題設計呼應文化教學中常見的文化對比,主觀的「你」被抽換成客 觀的「父母」與「子女」,較為符合跨文化溝通中的多元包容態度。不過在跨文 化之下,並沒有特別解釋孝順的概念,就列入討論問題,可能導致理解上的誤差。

另外,④⑤兩個關於獨立感情世界和離婚之問題,實則與文本主題相差甚遠,

建議可以縮減,讓討論更加聚焦。

整體而言,《新實用漢語課本》較為全面地將現代文學文本融入教材,直接 以文學文本作為課文,進行語言訓練的編排,也將不同文類的文本放在適合的位 置,而在文化層面雖有顧及,但是分量不多。以本研究的跨文化觀點而言,此教 材仍站在中華文化單向輸出的立場,建議多加強跨文化的多面向討論。

四、綜合性教材整理小結

從綜合性教材可見,在現代文學文本的選取上,台灣教材選擇較少,且在教 學設計上較為不足,沒有充分利用現代文學文本的優點,只有對應主題。中國大 陸出版之《新實用漢語課本》的編排值得借鏡,將文本放在適切位置,又達到語 言訓練之功用,然而文學文本的比重拿捏也是一項問題。另外的問題為文化層面,

文學文本很少引出文化議題,或是說明文本的時代背景。

本研究建議現代文學文本在綜合性教材中應有其一席之地,或為課文或為延 伸補充,且應附有簡介和討論,在教材中應有適當引導,也可列舉關鍵詞,讓學 生可以自行學習和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