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之現況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之現況分析

本節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層面上 是否有顯著差異,其研究結果分析如下:

壹、國小英語教師在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層面的整體情形分析

為瞭解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其人員是否涵蓋多元化,將實施多元評量 時所參與人員各題的填答予以計分且換算成平均數、標準差。其摘要如表4-19 所示:

表4-19

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之描述性統計

題目 平均數 標準差

1.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會提供學生自我評量反思的機會。 2.79 .70 2.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會提供學生同儕互相評量的機會。 2.75 .77 3.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會邀請家長協助或參與子女的學習評

量。 2.10 .80

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整體層面 2.55

由表 4-19 可知,實施多元評量所參與人員層面的平均值為 2.55,在四點量表中一 分為起始點,四分為最高點,則此一平均數應僅屬中等程度,顯示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 評量時人員多元化之能力或意願有待加強。其中平均數以第1 題「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

我會提供學生自我評量反思的機會。」得分最高,平均數為2.79;而其平均數以第 3 題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會邀請家長協助或參與子女的學習評量。」得分最低,平均 數為2.10。

貳、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層面的差 異分析

為瞭解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差異的相關因素,將教師個人背

景變項為自變項,包含教學年資、英語師資格證明、最高學歷、擔任職務、任教年級數、

任教班級人數、學校規模、研習或曾修過相關課程,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 為依變項。以獨立樣本t 檢定來檢驗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層面,

因「是否參加過多元評量研習或曾修過相關課程」背景變項而差異的情形;以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來檢驗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層面,因其教學年資、英語 師資格證明、最高學歷、擔任職務、任教年級數、任教班級人數、學校規模等個人背景 變項而差異的情形。其差異分析如下:

一、就教學年資而言

以「教學年資」為自變項,「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為依變項,統計不同教 學年資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之平均數、標準差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結果如表4-20 所列。

表4-20

不同教學年資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之平均數、標準差及變異數分析摘要

描述統計 變異數分析

教學

年資 N M SD SV SS df MS F Scheffé 事後比較 5 年

以下 35 7.94 1.75 組間 7.35 2 3.68 1.20 6-10

年 124 7.51 1.76 組內 509.76 167 3.01 11 年

以上 11 8.09 1.51 總和 517.11 169

由表 4-20 可知,不同教學年資之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所參與人員層面的 差異未達.05 的顯著水準(F=1.20,p>.05),表示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所參與 人員並不會因為教學年資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二、就英語師資格證明而言 Scheffé 事後比 層面的差異未達.05 的顯著水準(F=1.03,p>.05),表示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所

參與人員並不會因為英語師資格證明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三、就最高學歷而言

以「最高學歷」為自變項,「實施多元評量所參與人員」為依變項,統計不同最高 學歷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之平均數、標準差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 果如表4-22 所列。

表4-22

不同最高學歷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所參與人員之平均數、標準差及變異數分析摘要

描述統計 變異數分析

最高學歷 N M SD SV SS df MS F

Scheffé 事後比

較 師範學院或

師範大學 16 7.69 1.78 組

間 1.90 2 .95 .31 一般大學院

校 65 7.51 1.67 組

內 515.21 167 3.09 研究所 89 7.73 1.81 總

和 517.11 169

由表 4-22 可知,不同最高學歷之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所參與人員層面的差 異未達.05 的顯著水準(F=.31,p>.05),表示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所參與人員 並不會因為最高學歷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四、就擔任職務而言

以「擔任職務」為自變項,「實施多元評量所參與人員」為依變項,統計不同任教 職務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之平均數、標準差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 果如表4-23 所列。

表4-23 的差異未達.05 的顯著水準(F=.48,p>.05),表示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所參與 人員並不會因為擔任職務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由表 4-24 可知,不同任教年級數之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層 面的差異未達.05 的顯著水準(F=1.60,p>.05),表示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所參 與人員並不會因為任教年級數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六、就任教班級人數而言

以「任教班級人數」為自變項,「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為依變項,統計不 同任教班級人數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之平均數、標準差及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結果如表4-25 所列。

表4-25

不同任教班級人數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所參與人員之平均數、標準差及變異數分析摘要

描述統計 變異數分析

任教班級人

數 N M SD SV SS df MS F Scheffé 事後比

較 20 人以下 6 8.67 .82 組間 6.93 2 3.47 1.14

21-30 人 96 7.56 1.69 組內 510.18 167 3.06 31 人以上 68 7.66 1.87 總和 517.11 169

由表 4-25 可知,不同任教班級人數之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所參與人員層 面的差異未達.05 的顯著水準(F=1.14,p>.05),表示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所參 與人員並不會因為任教班級人數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七、就學校規模而言

以「學校規模」為自變項,「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為依變項,統計不同學 校規模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之平均數、標準差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結果如表4-26 所列。

表4-26

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之平均數、標準差及變異數分析摘要

描述統計 變異數分析

學校規模 N M SD SV SS df MS F Scheffé 事後比

較 12 班以下 8 8.38 1.60 組間 5.18 4 1.30 .42

13-24 班 9 7.44 1.67 組內 511.93 165 3.10 25-42 班 65 7.55 1.50 總和 517.11 169 43-69 班 65 7.66 1.99

70 班以上 23 7.65 1.85

由表4-26可知,不同學校規模之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層面的 差異未達.05的顯著水準(F=.42,p>.05),表示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所參與人 員並不會因為學校規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八、就參加多元評量研習或修過相關課程而言

以「參加研習或修過相關課程」為自變項,「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為依變 項,統計其平均數、標準差及獨立樣本t 檢定,結果如表 4-27 所列。

表4-27

是否參加過多元評量研習或修過相關課程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之t檢定分 析摘要

組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p 95%信賴區間 是 158 7.70 1.75

1.49 .14 -.25-1.81 否 12 6.92 1.56

由表 4-27 可知,是否參加過多元評量研習或修過相關課程之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 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的層面未達.05 的顯著水準(t=1.49,p>.05),表示國小英語教師 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並不會因為是否參加過多元評量研習或修過相關課程而 有所差異。

參、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層面的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結果發現,臺中市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的平均值為 2.55,則此一平均數應僅屬中等程度,顯示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評量時人員多元化之能 力或意願有待加強。比較此一層面的平均數可知,教師實施多元評量最常讓「學生自己」

評量(平均數2.79)、其次為「學生同儕」互相評量(平均數 2.75)、最後為「家長」加 入評量(平均數為2.10)。本研究結果與孫佩芬(2007)、陳秀美(2003)、魏毓瑩(2007)

的研究結果不同,孫佩芬(2007)的研究結果發現「學生同儕」>「學生自己」>「家 長」;陳秀美(2003)的研究發現「學生自己」>「學生同儕」;魏毓瑩(2007)的研究 發現「學生同儕」>「家長」>「學生自己」。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人員層面的差異情形,本研 究發現,不同教學年資、英語師資格證明、最高學歷、擔任職務、任教年級數、任教班 級人數、學校規模或是否研習或曾修過相關課程之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 與人員層面的差異皆未達.05 的顯著水準,表示國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參與 人員並不會因為以上之不同背景變項而有所差異。在背景變項為擔任職務與任教班級人 數方面,本研究結果與魏毓瑩(2007)不同、在教學年資及是否研習或曾修過相關課程 方面,本研究結果與孫佩芬(2007)不同。

研究者推論其原因,國小教師在教室進行多元評量時,因直接面對的人員是學生自 己,因此除了教師自己本身外,最常參與多元評量的人員則是學生或學生與學生之間,

透過學生自己或學生同儕間,學生可反省自己並向他人學習,以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並營 造合作、分享的教室氣氛。而學生家長,現今雖然鼓勵家長一同參與孩子的學習,但除 了教師平常上課較少直接面對,且需另外邀請家長參與外,忙於工作或家庭的家長也未 必有時間參與,因此,為避免造成家長的負擔,國小英語教師實施多元評量時最少讓家 長加入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