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研究者在國小從事英語教學四年多來,發現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能力。有的學 生無法正確念出正確的句子及單字,但是配合節奏及歌曲時,卻能將句子及單字正確地 唱出;有的學生在教師口語問答時,無法表達正確的字句,但卻能在話劇表演時念出整 段正確無誤的臺詞;有的學生對於獨自完成作業或任務性趣缺缺,但在分組活動時卻表 現極大的學習興趣。每個學生皆有自己獨特的特性與學習優勢,如同 Gardner 的多元智 慧理論,強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智慧,教師必須藉由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並配合多 元化的評量方式,使學生得以展現自己的天賦才能。若英語教學仍獨專傳統紙筆測驗,

不同學生各方面能力將無法發展完全,甚至阻礙學生學習進步。傳統紙筆測驗偏重於固 定範圍內學生熟練度的檢測,但對於學生應對、臨場反應、隨機應變的能力、台風及口 語表達能力等較難兼顧,而情意方面的能力,如態度、禮貌、秩序、常規等項目更難以 評量(陳秋蘭,2005)。除此之外,研究者四年多來的英語教學,經歷科任英語教師、

導師及兼任行政組長的工作,雖然瞭解多元化教學與評量的重要性,但在擔任科任教師 時,班級人數眾多、行政支援不足等因素,以及擔任導師及兼任行政工作時,工作量負 擔大的情況下,對於設計多元化教學與評量上常感力不從心。因此,研究者在檢討自己 教學的同時,期望能藉此研究瞭解多元化的評量方式,以運用於自己的教學中,以增進 自我教學效果及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並期望藉此研究提供相關行政單位對於實施多元評 量的建議,此為本研究動機之緣起。

英語教學向下延伸迅速,從九十學年度起開始在國小五、六年级實施英語教學,到 九十四學年度起全面於國小三年級開始實施,再加上各縣市英語教學實施的年級各不一 致,如臺中市國民小學英語教學資源網(無日期)中明定,臺中市九十一學年度起二至 四年級各校由二年級起逐年實施,九十二學年度實施二、三年級,九十三學年度實施二、

三、四年級,得視學校需要向下延伸至一年級或其他年級實施,因此,英語專業師資的 需求因而提高。政府為培育合格的專業英語師資,除了在大學院校加設英語教學系外,

亦鼓勵已有合格教師證之教師參加英語專長研習,造成現今國小英語教師專業資格之認 定多樣化,例如在臺中市九十七年教師甄選簡章上明定,英語教師除具有教師證外,應 具有下列條件之ㄧ:一、通過教育部88年國小英語教師英語能力檢覆測驗者;二、畢業 於英文(語)相關系所者、畢業於外文系英文(語)組者(含未分組之外語文系,經畢 業之大學開具主修英文之證明者)、畢業於英文(語)輔系者、國民小學英語教師學士 後教育學分班結業者、修畢各大學專為國小英語教學所開設之英語20學分專班者;三、

通過托福考試舊制達550分、新制達213分以上者或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者;四、經縣市 政府專業研習合格之英語種籽教師。多樣化的英語師資使我們懷疑英語教學能力的專業 度,黃瑾瑜(2002)的研究表示,適宜的國小英語教師是以通過英語教學能力檢定並為 完成國小師資培訓之教師,同時應具有如下重要能力:國小英語教學方法、對國小學生 身心特質的瞭解、熱愛小孩或對教育的熱誠、純熟的英語技能、教師本身的人格特質。

英語教師除了要同時培養多元評鑑的各項先備學識,還要徹底瞭解英語文三大「教學目 標」:一、聽說讀寫的語言能力;二、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及正確的方法;三、中外文 化習俗的瞭解(戴維揚,2003)。若教師未修習過相關英語多元評量課程或修習英語教 學學分,僅是本身英語能力佳,則其於英語教學的專業度令人擔憂,對於英語多元評量 的認知也令人懷疑。除此之外,郭生玉(2002)表示,由於實施多元評量為時勢所趨,

近年來有些教師嘗試著手實施多元評量,卻因為對於多元評量認知不足或不具備此方面 的能力,而不知從何下手執行與設計課程。因此,瞭解國小英語教師對多元評量之認知 理念現況,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語言學習強調評量必須多元化,其中評量形式的多元,包含「測驗式的評量」,也 就是指傳統測驗,以及「活動式的評量」,也就是指活動、遊戲、闖關、對話等方式的 評量(林素娥、朱惠美、陳純音、黃玉珮、詹餘靜,2003)。九年一貫英語課程綱要中 指出,國小階段英語教學應以聽說為主、讀寫為輔,而聽說口語的評量,儘量以上課之 口語練習、角色扮演、配對、小組互動表現為依據,並使用「檔案評量」方式,記錄學 生學習情形(教育部,2008)。除了語言因為涵蓋聽說讀寫等複雜能力需要多元評量外,

學生程度差異大也是需要多元評量的原因之一。有的學生從幼稚園便開始學英語、有的 除了學校的英語課外,還在校外的補習班學習或是找家教老師,使得學生英語程度落差 甚大,如能運用多元化的評量方式,可以使程度較低的學生仍有進步機會,例如小組活 動時能與程度較好的同儕學習,以及檔案評量能瞭解自己的進步情形等。因此,瞭解國 小英語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所使用方式之現況,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李坤崇(1999)指出為順應時代潮流,評量人員應多元化,即指評量的主導者再也 不限定於教師,家長、學生、同儕皆須加入評量人員的行列。林素娥等人(2003)也強 調語言學習的評量者可以多元,老師往往是當然的評量者;學生也可以成為評量者來扮 演自我評量或同儕評量的角色。透過評量人員的多元,學生能得到多元的回饋,因而能 從許多角度觀察自我語言能力發展情形與進步情形,更能瞭解自我學習優勢,以增進學 習。由此可知,評量人員的多元,可使學生加強自我省思之能力(葉錫南,2000)。除 了學生自評與互評的自省能力外,家長加入評量人員的行列能使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

隨時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並能給予適當的協助。但葉錫南(2000)曾表示,由於受限外 語初學者所學仍相當有限,不易對彼此的語言能力做正確的評估。因此學生自評與同儕 評量是否能適切地運用於國小教學中,以及家長參與孩子學習與評量的意願是否容易受 到社會經濟地位不同或工作時間忙碌等因素影響。因此,瞭解國小英語教師實施多元評 量之參與人員現況,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李坤崇(1999)亦指出多元評量方式包含結果解釋人性化、結果呈現多元化與適時 化。即指評量結果的解釋應依據學生個別能力,並對學生多加鼓勵與支持,避免造成比

較。而評量結果之呈現也應多元化,包含質(在校狀況、學習情形、與自我評量等文字 敘述)與量(分數或等第)並重的方式,讓學生與家長能更瞭解自己的各項表現。適當 的對評量結果作解釋,可提高學生學習動機,並使教師能發展學生優勢智能;適當的對 評量結果作多元與適時的呈現,可使家長隨時瞭解自己孩子在校表現,並能促進親師溝 通與合作,對需要的學童提供適時的協助。但是班級人數多、工作負荷等的情況下,教 師對評量結果的解釋與呈現是否能作到人性化、多元化與適性化,是多元評量是否確實 實施之關鍵。因此,瞭解國小英語教師實施多元評量時對評量結果解釋與應用之現況,

為本研究動機之四。

由於多元評量形式內容有別傳統,教師茫然不知所措,有八成六的教師表示會繼續 使用紙筆測驗來評量學生的學習表現(陳玉美,2004)。若大部分教師因遭遇困難而不 願實施多元評量,則無法達到因材施教的主要教育目的。現今國內對多元評量之相關研 究,研究發現實施多元評量時,教師可能遭遇的困難大致為:教師負擔過重、施測費時、

班級人數太多、任課班級數過多、職前專業培訓不足、對多元評量實施方式不熟悉、評 分主觀、教師不改變傳統評量方式、學生秩序難以掌握、家長注重學業成績觀念、及家 長配合度等(呂文賢,2004;邱一軒,2004;孫佩芬,2007;許馨方,2007;陳秀美,

2003;陳苡宣,2006;黃于芬,2007;楊銀興,2000;蘇楷雯,2002)。但其中僅有陳 秀美(2003)的研究對象,為北市國小英語教師,與本研究對象為國小英語教師較有相 關。除此之外,研究者為英語教學現場教師,雖然瞭解實施多元評量有助於學生發展與 學習,但仍於實施過程中感受到困難處。因此,瞭解研究者任教地區-臺中市國小英語 教師實施多元評量所遭遇的困難情形,並希望藉此提供相關教育行政機關提供改善困難 之有效建議,為本研究動機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