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分析

第一節 圖書館中的領域行為與個人空間

本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領域性、個人空間及私密性之意涵;第二部 分為相關實證研究,依主題分為空間標示物與領域行為,以及侵入讀者個人空間 後之反應兩方面探討。

一、領域性、個人空間及私密性之意涵

(一)領域性

Sommer(1969, p.14)認為領域(territory)是個人化且受到保衛的區域。Altman 與 Chemers(1980)則將領域分為三個類型:初級領域(primary territory)、次級領域 (secondary territory)及公共領域(public territory)。初級領域是由個人或初級團體(如 家庭)所擁有,為擁有者生活的重心,且在擁有者心中佔有極大份量,例如住家、

公司等;與初級領域相比,次要領域對擁有者的重要性較低,為暫時性的擁有,

例如教室、寄物櫃等;公共領域則對所有人開放,不為任何人所擁有,如公園、

商店、火車等。

領域的空間劃分能降低糢糊性並增進秩序;由於對於領域的熟悉,人們的行 為能更有秩序,對於未來亦能有較高的控制感(Edney, 1976, pp.816-818)。此外,

領域使人們能夠調節與人的互動和隱私、降低環境刺激和壓力的程度,並能減低 衝突發生的可能(Bell, 2003, pp.360-361)。

領域性(territoriality)則是個人或團體對領域表現出的行為與認知(Bell, 2003,

p.357)。Edney(1974, p.962)指出領域性包含實質空間、保衛、所有權、認同感、

標記、個人化、控制以及使用的排他性等因素。領域性表現於圖書館,為讀者入 座後將個人物品置於座位旁或桌上(個人化)、於暫時離座時將物品遺留於座位(標 記),以及座位遭他人誤坐時的保衛行為(保衛)等。

(二)個人空間

Sommer(1969, p.26)認為個人空間(personal space)是環繞於人四周的一種無形、

不允許他人侵入的區域。個人空間與領域的不同之處在於,領域通常以家為中心,

而人即是個人空間的中心(Bell, 2003, p.321);因此,領域為固定的空間,個人空 間則會隨著人而移動(徐磊青、楊公俠,民 94,頁 167-168)。

Hall(1966, pp.116-125)將個人空間依距離由近而遠分為四個類型,依序為親密 距離(intimate distance)、個人距離(personal distance)、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及 公眾距離(public distance)。在親密距離內發生的活動主要為親密接觸;朋友及相 識者間的互動發生於個人距離;社會距離用於公務往來,為不認識者間的距離;

公眾距離則多為演講者與聽眾的距離。

人們尋求彼此間的適當距離,目的在於調節接收他人訊息及透露自身訊息的 多寡(Argyle & Dean, 1965, p.292),並可避免與他人距離過近而感受到視覺、聽覺、

嗅覺等的過度刺激(Hall, 1966, p.116)。

民 80,頁 270),亦即個人可控制什麼訊息可與他人交流,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接近 程度。私密性並為一種調整的過程,當人們缺乏私密性時希望獨處,欲與他人互 動時則走向人群(Altman & Chemers, 1980)。

Westin(1967)將私密性分為四個面向,分別為獨處(solitude)、親密(intimacy)、

匿名(anonymity)及保留(reserve)。獨處即遠離他人且不讓他人看見;親密為群體的 私密性,如情侶希望單獨相處;匿名是人們希望在公開場合不被認出;保留的意 義為部分訊息不讓他人知道。

擁有私密性除了讓人能限制及保護與他人互動的程度,在心理方面,並能讓 人感受到不受他人控制的自主性及自我價值,並能從社會的壓力中釋放情感 (Westin, 1967)。整體而言,私密性能幫助人們明確自我,並使人感覺幸福(徐磊青、

楊公俠,民 94,頁 140-143)。

私密性的重點在於讓人們可以調節對他人封閉或開放的程度,因此在圖書館 閱覽室的設計上,可藉由設立隔板並調整座位間距,降低讀者間視覺及聽覺上的 相互干擾來達到私密性(蕭秀玲等,民 80,頁 300)。

二、相關研究

(一)空間標示物與領域行為

空間標示物(spatial marker)為領域行為的表達方式之一,或可視為一種警告標 示,目的為傳達他人空間的擁有權或合法佔有之訊息,請他人不可侵入此領域 (Becker, 1973, p.440)。空間標示物可有效於短時間保留領域,如空間、座位等(Gal, Benedict, & Supinski, 1986, p.567)。圖書館場域之相關研究,多將空間標示物分為

「個人標示物」(personal marker) (如外套、筆記本)、「非個人標示物」(impersonal marker) (如圖書館的書),以及「人」(person marker)(如已入座讀者)三種,以下為 相關實證研究之探討。

Becker(1973)以田野實驗法及觀察法探討大學圖書館中的空間標示物與讀者 行為。其中田野實驗為開館前至閱覽座位放置空間標示物(打開的筆記本、書等);

觀察法則是於剛開館時進行三個月四至五小時的觀察,隨機選擇觀察對象,並分 別觀察選擇空桌、選擇有空間標示物的桌子、選擇有已入座讀者的桌子三種情況,

記錄讀者選擇的座位、和標示物或同桌讀者的相對位置、性別、離開時間、停留 時間、桌子型式等資料。研究發現:(1)八成讀者與已入座讀者斜向坐,五成與空 間標示物斜向坐;(2)「標示物之桌子」較「有已入座讀者之桌子」較快有讀者入 座;(3)人們在空位子的停留時間較有已入座讀者的位子久,有標示物的位子停留 時間居中;(4)未觀察到領域遭侵入之讀者設法保衛座位或讓侵入者離開的行為。

Fisher 與 Byrne(1975)於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圖書館觀察男女性如 何利用個人物品標示領域以防止入侵者。觀察對象為現場單獨坐的學生男女各 33 位。觀察者記錄性別、個人物品放置位置(旁邊座位、對面座位,或兩邊都放)。

研究發現,女性傾向將個人物品放在身旁座位,男性則傾向將個人物品放在對面 座位。

Taylor 與 Brooks(1980)為了解人們是否會在公共場所建立暫時性 的領域 (temporary territory),分別比較讀者在個人閱覽桌(carrel)及多人閱覽桌(table)的「領 域認知」和「領域行為」。在「領域認知」方面,研究對象為心理學導論課程學生 共 28 位,調查學生是否認為個人閱覽桌比多人座位有價值。問卷採封閉式問答,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VPI&SU)總圖書館進行田野實驗。實驗共 進行四週,時間為下午及晚上各進行兩小時。實驗設計方面,隨機選擇目標對象 (subject),選定後安排入侵者從旁觀察,至目標對象離開座位時入座,而後等目標 對象回座並依其反應記錄行為。如目標對象要回座位,則記錄其性別、離開時間、

反應、目標對象留下之空間標示物、旁邊是否有其他空位等;如未要回座位,亦 記錄此研究結果。研究發現,個人閱覽桌之讀者要回座位之機率較高;是否要回 座位和性別無關;旁邊是否有空位無法解釋個人閱覽桌和多人座位讀者在反應上 的差異。綜合以上研究結果,作者認為人們確實會在公共場所建立暫時性的領域,

且人們可以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對此領域產生歸屬感;如果此領域有價值,人們並 願意保衛它。研究同時顯示人們的領域認知和領域行為密切相關。

Gal、Benedict 與 Supinski(1986)以實驗法探討在不同型式的桌子上放置不同 空間標示物之影響。討論的四個變數為:(1)使用圖書館之目的(念書、寫報告),

(2)座位型式(無隔板四人桌、低隔板個人桌、高隔板個人桌),(3)空間標示物(個人 物品、非個人物品、人),(4)有標示物之座位在桌子的左上或右上方。其中,作者 將低隔板和高隔板之四桌個人桌併在一起,以形成和四人桌一樣的座位排列,讓 三種座位之差別只在於隔板高度。在實驗進行上,作者首先請學生想像進圖書館 的目的為念書或寫報告,之後播放投影片並請學生以五等方式(1~5)回答問題。投 影片之座位場景攝於詹姆斯麥迪遜大學(James Madison University)的麥迪遜紀念 圖書館,內容為 3(座位型式)*3(標示物類型)*2(標示物位置),加上三張說明後共 21 張投影片。每看一張投影片,學生皆須回答兩個問題:(1)如果要選這個桌子,

選擇每一個座位的可能性;(2)如果有另外兩種桌子型式可以選擇,選擇投影片中 桌子的可能性。研究發現,使用圖書館之目的並未影響讀者對桌子或標示物之選 擇;有標示物之無隔板和低隔板桌子,除了其斜向座位外,其餘座位讀者皆高度 避免;有隔板之桌子只避免有標示物之座位;相較於右上座位,讀者較傾向避免 左上座位有標示物之桌子;三種標示物中,讀者皆高度避免選擇有已入座讀者的

桌子。

Klinge(1999)探討個人空間保衛與性別差異。依據 Fisher 與 Byrne(1975)的研 究結果,作者假設女性為保衛個人空間,會將個人物品放在身旁座位,而男性則 會將個人物品放在對面座位。研究設計方面,作者於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的 Lauinger 圖書館進行觀察,對象為單獨坐的念書學生男女各 75 位,

且無限制觀察對象之桌子型式為方桌或圓桌,主要觀察其放置個人物品的位置。

相較於 Fisher 與 Byrne(1975)的研究,作者將個人物品放置位置由三個地方(旁邊 座位、對面座位、兩邊都放)改為五個(旁邊座位、對面座位、兩邊都放、全部位 子都放、全部位子都沒放),目的為了解佔全部位子的人與完全沒建立屏障的人是 否亦有性別上的差異。研究結果支持假說,單獨坐時,女性傾向將個人物品放在 身旁座位,而男性則傾向將個人物品放在對面座位。

小結

空間標示物及領域行為之相關研究整理如表 2-1。綜合而言,在空間標示物 之強度方面,已入座讀者的強度大於其他標示物(如外套、書本等),此結果表現 於較多讀者選擇與已入座讀者斜向坐、有標示物之桌子較有其他讀者之桌子較快 有讀者入坐,且讀者在空桌停留的時間較有空間標示物或其他讀者之桌子久。

另外,座位的隔板高度並會影響人們選擇座位,如為無隔板或低隔板的桌子,

讀者多選擇空間標示物之斜向座位,但如為高隔板之桌子,讀者只避免選擇有標 示物的座位。

在性別方面,女性傾向將個人物品放在身旁座位,而男性則傾向將個人物品 放在對面座位。

領域行為部分,研究顯示個人閱覽桌的讀者要回座位的機率較多人座位的讀 者高,顯示人們可於短時間內對領域產生歸屬感,且如果此領域有價值,並願意 去保衛它。

表 2-1 空間標示物與領域行為相關研究

作者、主題 研究設計 研究結果

Becker (1973) 空間標示物 Fisher & Byrne (1975)

空間標示物

Taylor & Brooks (1980) 暫時性領域之建立

Gal, Benedict, &

Supinski (1986) 不同型式桌子

(二)侵入讀者個人空間後之反應

Felipe 與 Sommer(1966)於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圖書館自修室進行田野實驗,探討侵入目標對象(subject)個人空間後之反應。侵入 對象為單獨念書、坐在特定區域且旁邊和前面為空位的女學生,作者並將其他符 合條件的女學生作為控制組,由遠處觀察而不侵入。進行實驗的時間為平日白天,

觀察時間共 30 分鐘,課堂之間留有 5 至 15 分鐘的空檔不進行觀察。侵入目標對 象的五種情況設計為:(1)坐在目標對象旁邊且往其靠近、(2)坐旁邊但保持適當距

觀察時間共 30 分鐘,課堂之間留有 5 至 15 分鐘的空檔不進行觀察。侵入目標對 象的五種情況設計為:(1)坐在目標對象旁邊且往其靠近、(2)坐旁邊但保持適當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