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團體動力知覺的相關概念與理論

壹、 團體動力的相關概念

一、 團體的意義與特質

人是群居動物,與「團體」息息相關,係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相互關係的 獨立個人,經由社會互動,彼此相互影響和相互依賴,並享有共同的規範與特 徵,也根據共同擁有的目標或期待,來共同完成共同目標任務的集合體。當一 個團體形成且穩定後,開始有了角色定位,同時也會產生屬於團體內的規範,

使所有成員有所遵循的行為準則,形成所謂的「團體行為」(Lewin, 1951)。

Kurt Lewin(1951)指出,團體是一個動態的整體,團體成員間經由互動以 形成相互依賴的關係,並以「團體動力(group dynamic)」之概念,強調團體成 員之間互動過程有一股力量存在,形成對團體成員的衝擊。由於團體是個人的 組合,在團體形成的過程之中,個人的想法及行為是影響團體的關鍵因素之一

(湯梓辰,2010)。在不同的團體經驗中,個人會形成一套對自我的看法,除了 獲得個人需求的滿足,也會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甚至處理彼此的衝突,採用 最適當的方式來處理問題。可說團體生活經驗是人類成長與生活經驗的核心(曾

華源、白倩如,2012),服務學習經驗亦是為了彌合各種存在和文化差異的機會

(Cress et al., 2005)。

若稱為一個團體,須具備以下七項要素:1.明確的成員;2.成員必須互動;

3.具有共同目標之意念;4.在滿足需求中相互依賴;5.一致行動的能力;6.成員 間有明確的角色與地位;7.團體心理或意識(亦即團體的向心力及歸屬感)(鄭 基慧,1979)。若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如公車上的乘客、看電影的觀眾等,其彼 此互不相識、無互動關係,就不能稱之為團體。因此團體應具備以上要素,且是 一個動態發展之歷程,使其成員形成結構性的互賴關係(曾華源、白倩如,2012)。

二、 團體動力的意義、要素與發展歷程

「團體動力」係指團體成員在所有互動歷程中,產生一種影響成員態度、

行為的動態力量,會影響團體的運作和發展(黃昱瑋,2006)。在任何時間內,

發生在團體裡的各種行為與現象,包括被察覺到或未被察覺到,如團體的形成、

發展、運作、互動、吸引、排斥、反應或改變等。團體動力亦屬於社會科學研究 的一個領域,主要是利用科學的方法,來辨別團體運作的方法,並用來說明團 體行為的一套基本知識,而這些知識是由過去許多研究累積而成。

團體動力本身即是一套實用性知識,強調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主張將團 體動力的理論與原則變成實際有力的生活技能,理論(theory)、研究(research)

與應用(practice)三者並重。對於團體動力的定義,許多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

整理如表 2-2-1 所示。

表 2-2-1

表 2-2-2

團體動力之要素

何長珠 1997

團體動力在於以個人特質、經驗所形成的期望、動機、反應、

表現與行為等,反過來影響團體運作中的角色、規範、溝通、

參與等向度。

潘正德 1998

提到團體的特性在於背景、氣氛、規範、目標、溝通、凝聚力、

參與型態、組織與結構、團體程序、社交關係型態等。就團體 的組織結構而言,以團體動力的觀點來看,可歸納出幾項共 同的特徵,分別為:團體同質或異質、團體規範、角色地位、

性別、年齡、凝聚力、領導者、團體大小等。

江志正 2000 提到團體動力的三大特質要素為:團體凝聚、結構規範、溝通 互動。

宋鎮照 2000 認為團體的特徵包含:規範與目標價值、穩定性與持續性、歸 認同感與歸屬感、社會互動。

夏林清 2002 建構團體動力的元素為:規範、目標、角色、結構、凝聚力。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本研究根據江志正(2000)歸納各學者所論述之團體動力,以最能代表團 體動力的「團體凝聚」、「團體規範」與「溝通互動」三大要素,作為探討大學生 參與服務學習課程其團體動力知覺的研究工具,內涵分述如下:

(一) 團體凝聚(Group Cohesiveness)

在團體凝聚方面,存在著使其運作的內在力量,團隊成員期望的滿足與凝 聚力有關,而團體凝聚力的高或低,是影響成員積極參與團體或逃避的重要因 素,凝聚力越大則表示團隊內因各種屬性更容易被動員。

(二) 團體規範(Group Norm)

在團體規範方面,除了課堂上的規範之外,團隊之中亦可能發展出各種屬 於自己組內的規範,此規範力量也影響著內部每位成員。團隊規範不僅是瞭解 該團體動力的重要面向之一,亦是反映該團隊內部與外部環境之間的關係。

(三) 溝通互動(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在溝通互動方面,團隊內部的溝通可使成員間彼此瞭解其觀念與感受,亦 可看出成員彼此相互瞭解的程度,而不良的溝通往往易形成衝突,當衝突產生 時,會影響整個組內的相處氣氛,甚至擴及整體的運作或是成員對團隊的觀感。

表 2-2-3

團體動力知覺各層面之意涵

團體凝聚

指團體成員對團體目標的認同,彼此間相互信任、接納、尊重、

包容,並樂於參與團體活動且從中獲得樂趣與成就感,進而對 團體產生向心力和歸屬感。

團體規範

指團體成員對自我的角色、地位、權威與互動關係之形成,以 及團體中行為標準與價值之建構,皆公開且合理明確,且讓成 員們清楚瞭解及遵循,並能有助於團體的維持。

溝通互動 指團體成員間彼此溝通互動的頻率、意願,並能以雙向、真誠、

開放的態度,來表達情感與價值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關於團體動力之相關概念,各家學者看法不一,對於發展歷程也有不同的 見解。統整學者提出的團體發展歷程(Tuckman, 1965;曾華源、白倩如,2012), 大致可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1.「形成期/聚集期」是團體發展的最初階段,團體開始會交談互動,雖有 團體的型式,但缺乏團體實質的內涵,而成員希望與他人有多一些的接觸、建 立親密關係,但同時又怕受到傷害。參與者會先感受團體氣氛,瞭解團隊可以 接受的行為和限度,開始定義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

2.「激盪期/團體形成期」是團體組織化的開始,成員對於團隊施予的規範,

可能開始感到焦慮或防衛,此時領導者需具有高敏銳度,且適時介入團體,鼓 勵成員在面對與解決團體中的負面反應或衝突,並設下團體目標及設立行為規 範,建立角色體系與行為模式。

3.「規範期/衝突期」是團體考驗階段開始,亦是成員之間對團體的認同感 加深、團隊凝聚力增加、產生信任與連結,發展友誼關係的時候,成員之間能自 由且直接地互動、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參與討論,學習尊重包容、同理與關懷。

4.「執行期/工作期」的團隊結構能得以發揮功能且成員會尋求團體的共識,

從成員彼此的瞭解以提升團隊力量,進而影響任務的執行與工作績效。

5.「解散期/結束期」代表團體已經完成任務,是即將面對結束的事實,此 階段的成員應強化自己所學並轉化、應用,將自己團體經驗的意義概念化,同 時須收整理面對結束的情緒。

本研究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即以團體動力形式設計,依據服務方式進 行分組,從學期開始至結束,團體成員間彼此互動、團體運作的狀態,並經過團 體發展歷程後,以瞭解本研究大學生之團體動力知覺。

三、 團體動力的基本模式

團體動力的基本模式可進一步瞭解團體過程的變項因素,以及知道如何應 用團體動力在團體之中。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輸入階段(entry level)、過程階 段(process level)及輸出階段(outcome level)。針對此三階段的應用分述如下

(湯梓辰,2010):

(一) 輸入階段(entry level)

輸入階段係為團體動力的因,包括:團體成員的特質(如過去生活經驗、基 本生理需求、所屬團體、個人目標、價值、能力等)、團體目標或工作任務(如 決定目標需考慮因素並設定步驟)及環境條件(物理、心理與社會環境)。

(二) 過程階段(process level)

過程階段之重要變項包括團體結構、人際互動、溝通、領導、團體決策以及 問題解決,此階段通常透過一些實際活動來產生對團體的影響,因此如何制定 良好的團體規範,鼓勵團體產生互動以及積極的參與力,讓團體成員互相信任 以及對團體產生凝聚力,是很重要的關鍵因素。

(三) 輸出階段(outcome level)

輸出階段係為團體動力的果,透過團體的輸出、過程以及整合之後,最後 進入團體的最終階段,包括:團體成員成長(知識技能增進、潛能發揮、自我認 知增加、人際關係發展等)以及團體發展與目標達成(凝聚力提昇、溝通良好、

團體合作、衝突解決、工作完成等),目的在檢視團體動力的結果。

圖 2-2-1 團體動力的基本模式

資料來源:李郁文(2008)。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桂冠。

綜合上述團體動力的基本模式,湯梓辰(2010)指出團體動力首先需要描 繪出一個團體運作的整體輪廓,如此能掌握團體工作的進行,以及得知如何應 用團體動力在各個研究或方案之中。

貳、 Kurt Lewin 場地論(Field theory)

關於團體動力之相關理論,從 1930 年代末期,德國心理學家 Kurt Lewin 於 美國首創「團體動力學」。在進行團體行為研究時,提出了「團體動力」(group dynamics)一詞,而 dynamics 概念起源於希臘語「dynamis」為「力量」之意,

以此說明團體成員之互動歷程及行為現象,亦是團體運作和發展之過程(宋鎮 照,2000),並將團體動力學的發展分為五個時期:一、萌芽期(1920 年以前); 二、創立期(1921-1930 年);三、發展期(1931-1960 年)

;四、驗證期(1961-Lewin 認為團體成員的行為乃是內在力量(如個人需求、感覺與態度)與外 在力量(個人在特定場所所感知的環境特性)持續互動的結果,在研究團體的 行為時,必須研究團體的生活空間,簡言之,行為是人和環境互動的結果。其本

;四、驗證期(1961-Lewin 認為團體成員的行為乃是內在力量(如個人需求、感覺與態度)與外 在力量(個人在特定場所所感知的環境特性)持續互動的結果,在研究團體的 行為時,必須研究團體的生活空間,簡言之,行為是人和環境互動的結果。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