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各校設立時間上,陳立夫帶領下的教育部與國民政府政爭策略的需要密切配合。

在文檔中 陳立夫與戰時中國高等教育 (頁 172-177)

第三章 改進與調整:國家對高等教育全面的涉入

4. 在各校設立時間上,陳立夫帶領下的教育部與國民政府政爭策略的需要密切配合。

初期為適應戰爭需要以設立醫藥學校為主;中期後為配合大後方經濟建設與國民教 育普及政策,轉以設立工農實用學校、師範學校為主;至戰爭後期,隨政府反攻與 向東南海疆發展需要,以培育相關通譯與工作人才、幹部為主。

故總上而言,在 1938 年中日戰爭進入長期相持階段,國民政府為落實持久抗戰,

一方面力求強化教學效能,以增進後方人力素質;同時也必須增加生產,以滿足大量內 遷軍民食、用的需要。在此背景下,陳立夫不斷以併合、拆解等的手法進一步整合高等 教育資源在國家最急需的專門教育上,除導致 1938 年中後國民政府控制區內工、農、

醫、師範、社會教育、音樂與藝術等專科學校、專門學院大量增加外,甚至也出現不少 大專院學有進一步併合或拆解的情況,如西北聯大被拆解為西北工學院、西北農學院、

西北師範學院、西北醫學院四校;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分出國立音樂院,而國立音樂院再 合併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國立東南大學解散後原有各院依性質併入各相關學校等均 為其例。考察這種普設並平均化成立專門學校的方式,一方面有利於集中戰時有限的經 費、設備、師資等來從事政府急需的人才養成,另一方面也是教育部企圖改善大學生素 質滑落,畢業生失業(人才供需失調)等嚴重問題的主要手段。由上可知教育部在戰時 大量增設專門學校的舉動倒非如戰時部份國民參政員所批評的徒為「裝飾門面」之舉,

76確實是有計畫、能充分配合戰時國家政策而設施,故高等學校除數量增加,也更往專 業化發展,展現較之戰前更多實用化、在地化特徵。而考其所培育出的專科學生數額,

為數亦約當兩倍半於戰前77,對於戰時或戰後國家建設所急需人才供應,貢獻不可謂不 大。

75《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第 3 冊第 5 編,總頁 525-526。

76 詳見:國民參政會第三屆第一次大會參政員顧頡剛、謝冰心、趙和亭、王宇章、譚文彬五人詢問案。

藏於:《對國民參政會第三屆第一次大會詢問案之答覆》(1942 年 10 月),黨史館,館藏號:一般 520 .1/ 38.1。

77 《一九三七年以來的中國教育》(1946 年 11 月)。收於:《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 5 輯第 2 編教 育(一),頁 299。

(二)專門學校的「實業化」:

陳立夫除增加戰時專門學校數量與調整其結構、位置之外,也特別重視各專門學校 與國家、地方實業的連結,此即筆者所謂「實業化」的特徵。首先是如上述 1939 年底

「第二期戰時教育行政計畫」的實施,該計畫中劃分三種教學區— 大學區、高級師範區 與農工商醫專門學校區,目的除要求在全國平均設立高等學校外,最主要的精神就是以 各大專院校為頭,帶領教育部所劃定的區域中相關性質的普通中等學校或職業學校,而 各中級或職業學校再帶領下層初級小學或短期訓練班,形成一種如金字塔般,從上而 下,層層負責、環環相扣的教育體系。為實行該計畫,教育部也公布一連串配套法令,

要者有:1939 年 2 月教育部公布的《各省市實施分區輔導職業學校辦法大綱》、1940 年 8 月公布的《師範學院輔導中等教育辦法》與 1942 年 4 月公布的《大學師範農工學院輔 導中等學校辦法大綱》三辦法。其中主要規定各大學師範學院及農工學院應選派教授或 講師一、二人,前往教育部所指定之區域或學校執行輔導工作。而輔導範圍包括:編定 教材、選擇教本、指導教學設備、工作進度、實習技術、實習方法、生產設施、教員進 修等等。78而輔導區範圍從 1942 到 1944 年教育部也逐年依照實際情況與需要有所修正,

其概況如下表 3-2-5。

表 3-2-5:1942 年至 1944 年大學、師範、農工學院輔導中等學校一覽表 輔 導 區 域 或 學 校

輔 導 院 校

1942 年 1943 年 1944 年

國 立 中央 大 學

師範學院 重慶市巴縣江北 同左,增加璧山河川涪

陵長壽四地 渝市江北巴縣 國 立 西南 聯 大

師範學院 昆明呈貢晉寧昆陽 同左,增加曲靖玉溪二

地 昆明呈貢晉寧昆陽

國 立 中山 大 學

師範學院 連縣曲江始興南雄 同左,增加樂昌一地 遼縣曲江南雄樂昌 國 立 浙江 大 學

師範學院 遵義安順 遵義桐梓思南 遵義桐梓

國 立 貴陽 師 範

學院 貴陽貴筑 貴陽修文安順清鎮都云 貴陽安順清鎮 國 立 四川 大 學

師範學院 成都峨眉樂山 成都華陽新津邛崍大邑

新繁綿陽三台梓潼德陽 成都華陽綿陽梓潼 國立師範學院 藍田新化湘鄉 安化藍田湘鄉邵陽 藍田邵陽

國 立 西北 師 範

學院 城固洋縣南鄭西鄉 城固南鄭褒城蘭州臨洮

臨夏 荷州臨洮

國 立 女子 師 範 白沙江律合江 江律合江永川 白沙江律

78 《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第 1 冊第 2 編,總頁 108。

學院

職校

同 濟 大學 工 學

院 瀘州重慶高工職校

* 原表格如此。

資料來源:《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第 1 冊第 2 編,總頁 107-108。

由上可知,輔導區以每學院負責 1 至 3 學區為主,各區以不超過 3 所中等學校為度

(多數是每學院負責 1 學區,每學區包含 2 所中等學校為主),展現教育部企圖將散佈 各省的大專院校的「點」,向下連接到中等教育的「線」,再發展到各地區經濟與資源的

「面」。從此大專院校不再是高高在上,與國家社會、中初級教育相脫離的「學術象牙 塔」,反如大動脈般源源不絕輸送養分到中初級學校、各省地方建設事業。此種以高等 教育來扶植職業教育、地方教育,實現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真正「打成一片」,這些均 是戰時高等教育的最大特徵與突破之處。

落實專門學校實業化的第一步,就是將其與國家整體經濟與建設發展相連結,以達 整體開發疆土與內地資源的最終目標。國民政府首先把開發疆土與資源的重心放在西北 邊疆,故有上述教育部將西北聯大的工學院、農學院獨立設校的決定。79日後陳立夫曾 明言:「西北工學院與西北工學院之設置,所以奠定西北工農教育之基處,亦即發展西 北工農事業之嚆矢」80。此外,陳立夫也清楚地知道,在戰時極度有限的教育經費與條 件下,為求高等教育能替國家盡最大的服務,跨部會整合經濟、教育、內政、軍政等部 需要,由教育部統一下達命令於各專門、專科學校,並整合各地方資源實勢在必行。為 此,陳立夫指派其重要副手— 顧毓琇出面成立並主持一全新跨部會的組織— 建教合作委 員會,以期達到「教育目的與政治目的一貫」81的總目標。

建教合作委員會的構想源於 1938 年春天,初就任教育部長的陳立夫力主抗建並進 政策,認為培育人才應依據事業之需要,而發展建設則又賴乎教育界之切磋研究,故由 教育部向行政院第三六二次會議正式提議,歷經經濟、教育、財政三部及秘書處共同審 查,在該年 5 月 24 日由教育部完成其組織規程草案,6 月 17 日由行政院修正通過施行。

依照該規程規定,建教合作委員會由教育、內政、軍政、財政、經濟、交通六部及航空 委員會等七單位,各派主管人員一人至三人充任委員(初為 18 人),並由教育部就其所 派委員中指定一人為主任委員(即顧毓琇),於 1938 年 8 月 29 日在重慶正式成立。82

建教合作委員會成立後,確實就協助高等教育與各省建設、經濟事業加以聯繫事務

79《蔣致翁經濟部長手令(機密甲字 1748 號)》(1938 年 6 月 24 日)。藏於:《一般資料:手令登錄(六)》,

國史館,館藏號:002-080200-557-003-012x。

80 陳立夫,〈二十七月來之戰時教育〉《福建教育》新 1 卷第 2 期(1940 年 2 月 29 日),頁 52。

81 此為 1938 年 4 月國民黨在武漢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上對教育方針的九點指示中的第四點規定,陳立夫 提出的對策正是實施建教合作計畫。見:陳立夫,《戰時教育方針》,頁 20-23。

82《中央建教合作委員會三年來工作概述》(1941 年 9 月)。收於《五屆九中全會三年來之建教合作報告》,

黨史館,館藏號:會議記錄 5.2/178.4 。

上,起到重要促進功用。在 1941 年其所做三年來報告書中言及該項任務:「建教合作經

在文檔中 陳立夫與戰時中國高等教育 (頁 172-177)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