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所大學,戰爭爆發 2 個月內就有 14 所遭到破壞或佔領,其中 4 所「全 部被毀」 ,可見上海大專院校被害情況同樣嚴重。以受損嚴重的同濟大學為例,同濟大

第二章 救助與管制:對「正常」高等教育體制的維繫

上海地區戰前有 28 所大學,戰爭爆發 2 個月內就有 14 所遭到破壞或佔領,其中 4 所「全 部被毀」 ,可見上海大專院校被害情況同樣嚴重。以受損嚴重的同濟大學為例,同濟大

學因位於上海吳淞鎮北方,地理位置並無軍事價值而初期僅受零星砲擊,但在中日雙方 上海戰事陷於膠著之時,日軍連續在 8 月 28、29 兩日以飛機轟炸同濟大學,該校大禮 堂、實習工廠、學生宿舍、理學院等大型建築,完全摧毀殆盡,連未完工的測量館也不 能倖免於難,可謂所有校內建築盡成瓦礫。46可幸的是,部份可搬遷的重要校產已事先 遷移至上海租界區暫存而逃過一劫,47但因硬體設備幾乎全毀顧校務、學生學業暫時停 頓,慘況不亞於北方之南開大學。《申報》曾以頭版消息報導同濟大學遭「敵軍蓄意破 壞」之消息,認定「敵軍此種有計畫之陰謀,時對整個世界文化宣戰」。48查同濟大學之 所以特為日軍「關照」當與其為中國唯一德語實科大學,且戰時中國兵工界工作人員最 多培養自該校畢業生有關。49

總結上述中日八年戰爭(1937-1945 年)造成中國大專以上院校物質上的損失,依 據日後國民政府調查結果顯示以戰事爆發第一年蒙受財產損失最為嚴重(參見表

2-1-2),估計高達國幣 170,473,576 元(損失依照民 26 年 7 月國幣幣值計算),佔八年總 損失 264,469,352 元50中 64%強,而直接損失(指在戰爭中受到日軍轟炸、砲擊、人為 破壞與侵佔等行為)又佔總財產損失中的最大宗(97%),概況可參見表 2-1-3。由表 2-1-3

46 胡國台,《浴火重生:抗戰時期的高等教育》,頁 17。

47 《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第 3 冊第 5 編,總頁 606。

48 〈同濟大學被毀〉《申報》(上海),1937 年 9 月 3 日,版 1。轉引自胡國台,《浴火重生:抗戰時期的 高等教育》,頁 17。

49 《同濟大學代理校長丁文淵報告》(1942 年 12 月 19 日)。藏於:《蔣中正總統文物學校教育與文化 事業(一),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80111-001-014-001a-004a。

50 《全國各級學校及教育機關戰時財產損失》(原件無時間)。藏於:《賠償委員會檔案:抗戰期間人口及 物質損失統計等按(三),國史館,檔號:#301/007。

可知大專院校損失最巨者為建築物(佔 43%弱),圖書儀器器具三項其次(合計 38%強), 而查此兩項損失多發生在戰爭第一、二年大專院校遷移之時。在建築物方面,鉅額損失 就源於日軍在戰爭之初如同在南開、同濟兩大學蓄以毀壞或如北大、清大侵佔校地行 為;另如圖書儀器之損失,不是未能運出連同校園一齊遭到焚燬,不然就是如同滬江大 學情形遭到佔領日軍徒手破壞,另外也有大量圖書在搬遷中遺失,或是燬於半路之空 襲。據民國 28 年統計,淪陷區大專院校藏書未及運出者高達 1,923,380 冊,搶救出者僅 1,190,748 冊,51即損失達六成以上。須知,校舍與圖書儀器是大專院校教學所必須之基 本設備,但因戰爭初期嚴重破壞,外加戰時中國沿海遭日封鎖,經費困難等因導致日後 補充不易,要求維持高等教育於正常運作已屬困難,欲使高等教育能配合國家戰爭動員 需要(無論是物質研發或人力培育)更屬難上加難之事,此即為日後新任教育部長陳立 夫需面對的巨大挑戰之一。

表 2-1-2:戰時歷年財產損失統計表(單位:國幣元)

國立大學獨立 學院專科學校

省立大學獨立 學院專科學校

私立大學獨立 學院專科學校

總計

1937 年 77,615,705 16,789,908 76,067,963 170,473,576 1938 年 14,747,664 10,496,512 5,264,901 30,509,077 1939 年 1,105,632 479,204 18,589,992 20,174,828 1940 年 8,741,270 42,379 321,965 9,105,614 1941 年 3,148,421 189,496 17,815,254 21,153,171 1942 年 249,989 582,073 108,083 940,145 1943 年 15,331 13,511 529,575 558,417 1944 年 1,188,815 3,790,116 1,269,721 6,248,652 1945 年 4,570,250 241,800 493,822 5,305,872

資料來源:《全國各級學校及教育機關戰時財產損失》。藏於:《賠償委員會檔案:抗戰 期間人口及物質損失統計等案(三)》,國史館,檔號:#301/007。並參考胡國台,《浴 火重生:抗戰時期的高等教育》表 2-6 製成。胡國台,《浴火重生:抗戰時期的高等教 育》,頁 67。

表 2-1-3:戰時大專院校直接損失統計表(單位:國幣元)

國立大學獨立 學院專科學校

省立大學獨立 學院專科學校

私立大學獨立 學院專科學校

總計 佔全體比 例 i

建築物 50,110,577 15,210,515 44,958,455 110,279,547 42.85%

51 韓啟桐,《中國對日戰事損失之估計:1937-1943》(上海:中華書局,1946 年),頁 57。

圖書 17,809,678 4,879,316 9,591,168 32,280,162 12.54%

儀器 25,663,935 5,394,357 7,161,342 38,219,634 14.85%

器具 13,244,037 4,146,952 11,047,474 28,438,463 11.05%

醫藥用品 773,010 340,865 62,300 1,176,175 0.48%

現款 955 62,057 139,034 202,046 0.08%

其他 1,173,975 1,219,491 44,358,182 46,751,648 18.17%

總計 108,776,167 31,253,553 117,317,955 257,347,675 100%

資料來源:《全國各級學校及教育機關戰時財產損失》。藏於:《賠償委員會檔案:抗戰 期間人口及物質損失統計等案(三)》,國史館,檔號:#301/007。並參考胡國台,《浴 火重生:抗戰時期的高等教育》表 2-4 再製而成。胡國台,《浴火重生:抗戰時期的高 等教育》,頁 63-64。

i. 小數點二位後四捨五入。

(二)無形損失:人員與精神損失

抗戰有形損失已屬巨大,但更值得留意是難以統計的人員與精神的損失,其對中國 日後建設、學術研究等發展影響深遠。

1. 在戰時人員流失方面:

教育部於戰後曾統計戰時歷年專科以上學校校數與學生數,並將之收錄於《第二次 中國教育年鑑》中,現將其彙製成表 2-1-4 以觀其人員變化。

表 2-1-4:1936~1945 年度專科以上學校校數與學生數統計表(單位:校/人)

年度 校數 i 教職員數 在校學生數 畢業學生數 1936 年 108 7,560 41,922 9,154 1937 年 91 5,657 31,188 5,137 1938 年 97 6,079 36,180 5,085 1939 年 101 6,514 44,422 5,622 1940 年 113 7,598 52,376 7,710 1941 年 129 8,666 59,457 8,035 1942 年 132 9,421 64,097 9,056 1943 年 133 10,536 73,669 10,514 1944 年 145 11,201 78,909 12,078 1945 年 141 11,183 83,498 14,463

資料來源:

1. 《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第 3 冊第 5 編,總頁 529。

2. 《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第 6 冊第 14 編,總頁 1400。

由表 2-1-4 可知,在戰爭爆發短短一年不到,大專院校學校數減少了 1/5 弱,在校學生 數減少 1/4 弱,畢業生更巨幅減少將近 1/2,教職員數量也減少近 1/4。流失的高等教育 人才除部份因戰事死亡或失蹤,亦有大量逃回原鄉避難、困於淪陷區,亦有不少投入中 共所組學校或加入各地軍隊而脫離原就讀學校,須知受過高等教育的師生是國家最寶貴 的資源,也是戰時中國欲同已現代化的日本作長期抗戰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尤其在 1937 年大專院校學生佔全國總人口比例不到萬分之一,於一年內減少大專學生達一萬人可謂 是抗戰中國難以彌補的損失。另值得注意的是在校數、教職員數、在校生數與畢業生數 四項中,在校生數量最快恢復戰前水準(1939 年),且至戰爭結束時尚超出戰前一備有 餘,但畢業生數量恢復甚慢,直至 1943 年始恢復,展現戰時大專院校廣招學生有成但 亦有水準下降之弊,此是戰時建設與人才訓練不足重大隱憂,此將於本章第三節人才保 存與拯救部份再論。

2. 精神損失方面:

戰爭的殘酷、日以繼夜的空襲轟炸、物價高漲所導致生活水準的劇烈下降、飢餓與 營養不良、惡劣的居住環境與飲水等等,在在衝擊著戰時大專院校師生的精神與健康。

在「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初,戰時擔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的金岳霖有一段聽聞戰爭爆 發時的心情自白:

當戰爭最終於 1937 年來臨的時候,我們在北平的一些人確實在某些感受方面得 到了暫時緩解。… … 從 1931 年起到 1937 年以前(整個那長長的時期),北平的 人民都有這樣的心情:日本下一步要幹什麼?日本明天會幹什麼?老是憂慮不 安,老是那麼緊張,使人非常惱火,非常不自在。它使生活緊張不安,以致當戰 爭最終降臨時倒成了一種調劑。52

但是這種「暫時緩解」的感覺並未能持續多久,隨著戰事無邊無際的四處蔓延,絕大多 數大專師生感覺到的是前途茫茫:掙扎於個人生存、家人安危與國家存亡之間。

身處亂世,不少淪陷區的知識份子為家庭或個人抱負等因原選擇留下,然在抱定「誓 餓死不失節」的氣骨下,不少人必須長期忍受生活困窘與日偽的威脅利逼。如上述北大

52 金岳霖,〈當代中國的教育〉《金岳霖集》(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院,2000),頁 392。

平校在 10 月中後雖遭日軍接管,北大仍有部分師生不願離開。羅常培就紀錄了兩位師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