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1970 年代國內外局勢與「萬年國會」

第四節 在野勢力對於延選的言論與行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統」的工具而已。

第四節 在野勢力對於延選的言論與行動

政府以增額選舉方式,暫緩輿論對於中央民代全面改選問題的關切,1972 年的增額選舉雖然增加119 名的新人,實際上扣除遴選的中央民代,真正經由民 意產生的中央民代人數並不多。雖然如此,由於長時間中央民意機關未改選,增 額選舉中央民代在暮氣沉沉的萬年國會起了改變的作用,越來越多黨外精英參與 增額選舉,其中比較重要關鍵人物是康寧祥。康寧祥初次參選1971 年的增額選 舉就在臺北市拿下關鍵的一席,康寧祥在立法院的問政造成轟動,173民間開始將 焦點轉移到立法院。除了康寧祥,以黃信介為首的黨外勢力開始形成力量,在國 會裡頭相當活躍。1975 年的第二次增額選舉,康寧祥再次當選增額立委,同年 8 月與黃信介一起創辦《臺灣政論》。雜誌內容由康寧祥、王拓、姚嘉文等,還有

《大學》雜誌出身的張俊宏一起負責撰寫,雜誌內容包含國會改選、解除戒嚴、

解除報禁與黨禁等議題,當時一出刊在社會輿論造成不小的影響。《臺灣政論》

創刊前,言論較為自由開放的雜誌,例如《自由中國》、《文星》、《大學》不是受 到政府查禁,不然就是受到政府刻意收編而消失。《臺灣政論》給予黨外發言的 場所,也提供一般民眾發表言論。《臺灣政論》創刊初期,標榜沒有特定的中心 主旨,只是想提供一個反映各種意見與批評的場所。該刊第一期售出三萬本以上,

第二與第四期各售出約兩萬本,但第五期售完兩萬本就遭停刊。174而《臺灣政論》

被認為是首次臺灣本土知識份子與政治份子的結合,並且透過報導選舉事務與黨 外運動密切配合,達到文宣與動員群眾的功能,也開始了1970 年代中期黨外運 動新的一頁。175

在《臺灣政論》之後,1976 年《夏潮》接著創刊;1977 年的《這一代》;1978 年的《富堡之聲》相繼創刊。1970 年代,繼《自由中國》之後,黨外勢力接二 連三的創辦雜誌,社會輿論的焦點從國際局勢的動盪之中漸漸走出,重新開始將 注意力聚焦在政府施政與作為,對於不合理之事作批判。張俊宏在《臺灣政論》

173 蕭阿勤,〈認同、述事、與行動:臺灣 1970 年代黨外的歷史件夠〉,《臺灣社會學》,第五期,

2003 年,頁 212-213。

174 康寧祥,《康寧祥與民主政治》(臺北:八十年代出版社,1980 年 11 月),頁 87–88。

175 彭琳淞,〈黨外雜誌與台灣民主運動〉,《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 集》(臺北:國史館,2004 年),頁 71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第一期就談論臺灣在時局變遷之中,政府若要穩定人心需要做到內政的法治化,

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是司法獨立、選舉公正、國會改進三點。相較以往輿論強烈批 評政府的語氣,張俊宏試圖以較柔性的口吻先替這些資深中央民代說話,認為他 們三十年來有功勞與苦勞,建議讓他們適時全面辦理退休,成立類似西方諮議院 等機構,讓資深中央民代繼續對於新的國會貢獻智慧。張俊宏接著提出依照本省 與外省人數比例選出新的國會議員,透過制度的合理與機會的均等使省籍之間磨 擦到最低。文末,張俊宏建議利用修改臨時條款或是召集修憲國代負責修憲,使 得新國會能夠產生。176

張俊宏在談及資深中央民代退休一事時,恰巧先前有國代鈕先箴與監委陶百 川辭職的先例。顏文閂比張俊宏更進一步提出,建立資深中央民代退休或退職制 度。顏認為現今中央民代退休並無法律依據,顏舉出1959 年時立委冷彭曾主張 將民意代表列入公務人員退休法,但當時未被立法院採納。顏文閂認為建立退休 制度將有助於中央民意機構之新陳代謝。177監委陶百川也曾建議政府能夠建立中 央民代退休制度,以促進中央民意機關的新陳代謝;立委郭登敖也曾主張將中央 民代退休或退職列入「政務官退職酬勞金給予條例」,但以上意見均未實現。

從《大學》雜誌出身的張俊宏創辦《這一代》雜誌,雜誌內容關注國會全面 改選。第一屆第六次國民大會召開前,《這一代》雜誌提出以臨時條款建立戡亂 時期國會的主張,但其中重要的是對於「臺灣人」從新定義。何文振在《這一代》

提出只要不拿綠卡,誓保臺灣鄉土;渴望政策能落實於臺灣這塊能掌握的土地;

能為受委屈的省籍同胞、軍眷村、出路迷茫的外省青年、勞工農民等說話,做到 這些就都是「新臺灣人」。何文振先從新定義「臺灣人」,接著說明第一屆中央民 代不能代表新一代的臺灣人,他以上市公司比喻國家為例,認為股東就是所有人 民,股東有權利參與公司政策走向,公司有義務向股東做年度損益報告,要是公 司經營不善更可以提出改選董事,代表股東發言與監督。文中也批評周道濟對於 國會改革的想法,何文振認為請國代修定臨時條款訂定退休制度,每位資深中央 民代都拿一筆錢退休,整個國家可能無法負擔如此大的預算。所以《這一代》雜 誌中建議,利用臨時條款組成「戡亂時期國會」,先舉辦國會全面改選,再依憲 法規定任期逐年改選,對於改選後的資深中央民代聘請他們為「諮詢委員」。178

176 張景涵,〈變局裡我們該怎麼辦?〉,《臺灣政論》,第一期,1975 年 8 月,頁 11–13。

177 顏文閂,《國會是改革的時候了》(臺北:遠景,1978 年),頁 27-28。

178 何文振,〈國會改選方案〉,《這一代》,第七期,1978 年 1 月 15 日,頁 33–3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蘇洪月嬌與許一文(施明德筆名)在《這一代》提出增設第四國會的意見,

蘇與施建議藉由修訂臨時條款來成立第四國會,由在臺灣各省的同胞選出第四國 會的議員,使得原有的國會人事全都凍結,將國民大會、立、監兩院的功能全都 由第四國會來執行,其任期規定為六年,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179蘇與施在文中 強調第四國會是在法理情上作斟酌後,認為較為理想的方式。實質上他們認為這 個方案設定許多限制,使整個制度有點畸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資深中央民代數 量為數太多,所有的方法都難以對整個國會結構產生影響。蘇與施發表此文後,

整個雜誌社或是相關人士還受到政府情治單位騷擾。180整體來說,當時的黨外雜 誌提出了許多關於國會改革的意見,但目前僅限於言論上的動作,並未與政府做 直接的抗爭行動。

黨外勢力只能以創辦雜誌來傳達民主觀念,當時臺灣的大眾媒體主要有電訊

(廣播、電視)及印刷(報紙、雜誌)兩類,但電訊媒體大多都屬於官營及黨營,

廣播電台受到軍事管制的關係,成立電台具有一定的難度。181當時三台電視頻道 的股東分別為政府、國民黨以及國防部,政府具有電訊媒體的絕對掌控權。至於 報紙雖多數由民間經營,其中發行量最大的《聯合報》與《中國時報》,但其發 行人都擔任國民黨中常委,大體上立場都是支持國民黨及政府。吳三連成立的《自 立晚報》,還有發行於高雄的《民眾日報》等民間辦報,在其立場上雖較獨立,

卻常常受到來自政府壓力,甚至常常面臨被停刊的命運,其內容上不斷減少報導 對在野勢力活動的篇幅。182根據學者統計資料,1951 年至民進黨組黨前(1986 年)為止,報紙報導國會改革議題僅有近300 則新聞,但從 1987 年開始到 1992 年為止,全臺灣則有2200 多件的新聞是關於國會改選。183相對於報紙,雜誌的 影響力沒有那麼大,但政府對雜誌的管制尺度相對於其他媒體寬鬆。雜誌受到政 府停刊後,發行人常常改變名稱再重新出刊,且創辦雜誌相較於其他媒體成本比

179 許一文、蘇洪月嬌,〈增設「中央第四國會」芻義〉,《這一代》,第十期,1978 年 4 月 15 日,

頁7–16;施明德,《囚室之春》(臺北:敦理,1989 年),頁 173-210。

180 施明德,〈施明德給友人的信〉,陳世宏、張建隆,《從黨外助選團到黨外總部》(臺北:國史 館,2001 年),頁 70-72。

181 吳明時,〈頻道開放運動與臺灣的民主化-以 1990 年代地下電臺風潮為例〉,《二十世紀臺灣 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4 年),頁 788-790。

182 田弘茂,《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頁 243-254。

183 廖達琪,〈橡皮圖章如何轉變為河東獅吼-立法院在臺灣民主化過程中角色轉變之探究(1950

-2000)〉,頁 35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較低,於是黨外勢力時常以創辦雜誌來宣傳理念,透過書店、地攤等合法及非法 的方式到處販賣。臺灣民眾在容易購得黨外雜誌的情況下,其雜誌成為黨外勢力 發聲的最佳管道。

1977 年五項公職人員選舉中,黨外勢力的獲得民眾的支持,其得票率還有 席次都大有收穫。黨外勢力藉由參與競選達到政治改革的目的也越來明顯。1977 年,黃信介與康寧祥在地方公職選舉中積極輔選達到很好的效果,於是在1978 年底的第三次增額選舉,黨外勢力成立「臺灣黨外人士助選團」(簡稱黨外助選 團),作為共同的選舉後援組織並且將全臺灣反對勢力整合。黨外助選團提出共 同政見的「十二大政治建設」,其政見第一項就是中央民代全面改選,其部分政 見內容為:「我們認為人權是人類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基本權利。國家和政府的存 在價值,就在於促進與保障人權。我們深信:民主、自由是我們不容剝奪的政治 人權;免於匱乏是我們務必享有的經濟人權;而人格尊嚴、公眾福利是我們應該 擁有的社會人權。我們堅信伸張人權是我們救國自救的唯一方向。為了追求我們 的政治人權、經濟人權和社會人權,我們主張聯合所有愛鄉愛國的同胞,共同致

1977 年五項公職人員選舉中,黨外勢力的獲得民眾的支持,其得票率還有 席次都大有收穫。黨外勢力藉由參與競選達到政治改革的目的也越來明顯。1977 年,黃信介與康寧祥在地方公職選舉中積極輔選達到很好的效果,於是在1978 年底的第三次增額選舉,黨外勢力成立「臺灣黨外人士助選團」(簡稱黨外助選 團),作為共同的選舉後援組織並且將全臺灣反對勢力整合。黨外助選團提出共 同政見的「十二大政治建設」,其政見第一項就是中央民代全面改選,其部分政 見內容為:「我們認為人權是人類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基本權利。國家和政府的存 在價值,就在於促進與保障人權。我們深信:民主、自由是我們不容剝奪的政治 人權;免於匱乏是我們務必享有的經濟人權;而人格尊嚴、公眾福利是我們應該 擁有的社會人權。我們堅信伸張人權是我們救國自救的唯一方向。為了追求我們 的政治人權、經濟人權和社會人權,我們主張聯合所有愛鄉愛國的同胞,共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