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黨外勢力崛起與「萬年國會」體制動搖

第一節 「美麗島事件」後的臺灣政治變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5

第四章 黨外勢力崛起與「萬年國會」體制動搖

1980 年政府恢復增額選舉,選舉結果黨外勢力重新獲得民眾的支持,這讓 黨外勢力更有力量的推動國會改革。1986 年民進黨成立,以政黨形式推動民主。

李登輝繼任總統後,以充實方案作為改革的方針。民進黨主張國會全面改選,不 認同國民黨漸進式的改革方案。但國民黨運用強大的政治資源,制定退職條例,

卻與黨內資深中央民代產生摩擦。朝野間的增額中央民代不斷逼退資深中央民代,

資深中央民代不斷找機會反擊。而資深國代與增額國代聯手自肥,引發野百合學 運,醞釀更大的壓力迫使資深中央民代退職。

第一節 「美麗島事件」後的臺灣政治變化

本節分兩個部份,第一部份說明黨外勢力在 1980 年的增額選舉中重新獲得 民眾支持,並且在1986 年組黨,而民進黨接受了反對國民黨的力量。第二部分 是蔣經國時代的萬年國會因增額選舉產生改變,多位臺籍政治菁英具有雄厚的民 意基礎。這些臺籍精英對於國民黨及萬年國會產生結構性的變化。

一、黨外勢力再度崛起

蔣經國總統在1980 年 6 月舉行國家安全會議,決定恢復舉行增額選舉,且 公開表示此時刻不只是為了完成一項選舉,而是為了國家長遠發展奠定更健全的 基礎,由此邁向民主憲政的新時代。國安會議打算擴增名額至204 人,其中國代 增加76 名;立委 96 名;監委 32 人,並且修訂新的增額選舉辦法。1991980 年,

增額選舉恢復舉行,多位黨外人士登記參選,但黨外勢力是否能重新獲得社會大 眾的支持,這對「美麗島事件」中形象受挫的黨外勢力是項考驗。黨外候選人不 避諱談及「美麗島事件」,甚至以「美麗島事件」作為參選訴求。「美麗島事件」

的受難者家屬,例如周清玉、許榮淑、黃天福都以代替親人參選的方式,投入此 次的增額選舉。200在「美麗島事件」發生前就成立的黨外候選人聯誼會,在此次 的增額選舉中繼續運作,仍然替黨外候選人輔選。

黨外勢力在增額選舉期間發表「中央民意代表選舉黨外候選人聯誼會認同聲

199 《總統府公報》,第三六八○號,1980 年 6 月 11 日,頁 5-8。

200 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 40 年》,頁 167-16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6

明」,其聲明部分內容為:「民主政治由全體人民當家做主,是人類迄今最進步的 一種政治制度。……。使政治民主的必備條件,除了必須有足夠強大的反對黨之 外,還必須具備言論自由與司法獨立;但若無反對黨制衡執政黨,二者很容易被 執政黨濫用行政權加以控制。所以足夠強大的在野反對黨對執政黨政府的制衡作 用,時為政治民主的最基本條件。……。國民政府於退守臺灣之後,以維護法統 為由,三十餘年國民黨員佔絕大多數的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並以嚴防隔海之強 敵為由,實施了長達三十餘年的戒嚴。……。在此情況下,臺灣除了執政的國民 黨之外,並沒有其他足能發揮在野制衡力量的反對黨存在。……。臺灣的黨外人 士,不分省籍,在過去暗淡的時光裡,曾為這個社會付出了自己的時間、金錢,

甚至犧牲了自由與生命,……。國民黨政府在臺期間,政治上之能有若干進步,

這些黨外人士的制衡力量,實為一個重要的因素。」201

此認同聲明向社會大眾解釋,黨外人士的種種行為都是為了向國民黨政府爭 取更多的民主自由,希望更多的臺灣人民能夠認同黨外人士所做的努力。當時國 民黨政府並不與許成立新政黨,但為使更多的黨外候選人能夠當選,黨外候選人 聯誼會以認同聲明的方式,推薦黨外候選人,區別其他無黨籍候選人打著黨外人 士的旗幟參選。其認同聲明最後內容為:「當今社會上為了易於區別不同類型的 無黨籍人士,就把抱著犧牲奉獻的精神參與民主政治,反對執政的國民黨,以期 產生民主政治的制衡力量的這些黨外人士稱之為「純黨外」、「真黨外」或「正黨 外」。而把那些與國民黨合作的非國民黨人士稱之為「黨友」或「假黨外。……。

我們認為此次重行舉辦的中央民意代表選舉,是臺灣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一次選舉;

這次選舉對臺灣的民主前途,將有決定性的重大影響。如果黨外的制衡力量在這 次選舉中復興的話,民主自由前途將是無限美好。但如果黨外政治力量在這次選 舉無法復興的話,臺灣人民要享有憲法所賦予並為黨外堅決主張的那些民主權利,

必然遙遙無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了。」202

1980 年增額選舉結果,黨外候選人在增額立委部分當選 6 名;增額國代部分 當選3 名,多位「美麗島事件」受難者家屬紛紛獲得最高票,其中比較特別的是 擔任「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的尤清當選增額監委。203(見附表2、3、4、5)

201 周琇環、陳世宏,《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2)組黨運動》(臺北:國史館,2002 年),

230-235。

202 周琇環、陳世宏,《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2)組黨運動》,頁 230-235。

203 董翔飛,《中華民國選舉概況》,頁 437-448、784、764-774、88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7

這樣的選舉結果,證明黨外勢力走出「美麗島事件」受挫的打擊,黨外勢力的民 主訴求與努力重新獲得臺灣民眾的支持。

隔年,「美麗島事件」的辯護律師團參加1981 年底的三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黨外勢力延續之前的作法,組成「黨外推薦團」協助輔選。「黨外推薦團」以立 法院的黨外增額立委、增額國代周清玉及增額監委尤清為輔選主幹,並且在這次 的選舉提出「制衡」的概念,作為選舉主軸,使用「民主要制衡,制衡靠黨外」、

「黨外、制衡、進步」等標語作為共同口號結果黨外候選人在地方公職選舉也 是表現搶眼,辯護律師陳水扁、謝長廷及蘇貞昌等分別當選臺北市議員及省議員。

204黨外勢力從地方到中央層級的選舉都大有收穫。但實際上黨外勢力的影響力仍 受限制,透過增額選舉進入國會的中央民代,在整個國會裡頭還是佔少數。黨外 勢力在國會裡不只得面對資深中央民代,增額選舉中雖然得票率高,但也必須面 對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黨外勢力只能獲得少數的席次(見附表2)。

1983 年的增額選舉中,黨外勢力希望組成後援會,從以往的單打獨鬥轉變 成更有制度、組織的「黨外後援會」。但黨外勢力在此次的選舉中,因「推薦制 度」開始分裂。康寧祥早期負責主導串聯黨外,他主張「黨外後援會」應先保障 現任公職者的競選資格。但多位黨外新生代,例如邱義仁、林正杰及林濁水等人 則主張以民主形式推舉出候選人。這些新生代為貫徹此信念進一步成立「黨外編 輯作家聯誼會」(簡稱編聯會)。205黨外陣營遂分裂成一邊具有公職身分,另一派 則是以黨外雜誌為主的編輯。「編聯會」為此推薦制度發表聲明與共同看法:「我 們認為,這一年來,臺灣黨外民主運動已開始了十分令人鼓舞的發展,……。我 們也承認,這一年來,黨外在理念、行為與路線的爭辯上,或許出現了許多過多 的情緒,但大部分這些爭論與批評都是針對事件而作,……。我們認為,所有民 主運動的工作者有義務來建立起爭變的原則,表現出有氣度的民主風範,以加速 我們社會的民主發展。……。對於迫在眼前的今年年底增額立法委員改選,我們 鄭重的提出下述行為原則:一、對於一切黨外內部的檢討,暫時停止,轉而全力 支援年底的選舉,為打破黨外只佔百分之三十的得票率而奮鬥。二、本會各個會 員對於他所認為近年來表現優異的黨外候選人,盡全力支持,對近年來表現可能 大有問題的黨外候選人,暫時保持沉默,讓她們自己訴之於選民的票決。三、在 選舉結束後,我們將對這次選舉的各方面表現與過程,依民主行為的原則進行詳

204 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 40 年》,頁 172-177。

205 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 40 年》,頁 189-19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8

細的檢視、反省與評估。」206

「編聯會」表達自身立場及想法,但也不打算脫離黨外自行單打獨鬥,而是 希望黨外能夠朝建立更多的民主機制的方向前進。此時黨外的分裂對於選情是有 害無益的。在選舉投票前,黨外勢力還是以「黨外後援會」為輔選主軸並發表全 國共同政見,其政見部分內容為:「一、臺灣的前途應由臺灣全體住民共同決定。

二、徹底實行憲法,廢止臨時條款,解除戒嚴令;恢復人民言論、出版、集會、

結社之基本權利。三、全面普選中央民意代表、廢除遴選、重組國會。」207共同 政見中首次出現住民自決的概念,卻受到政府認為有「煽惑他人犯內亂或外患罪」

之嫌,這條政見遭到中選會刪除。

除此之外,黨外勢力還是不斷向政府爭取更多民主自由,要求政府全面普選 中央民代及廢止臨時條款,黨外候選人以此作為共同的選舉口號。1983 年的選 舉結果,康寧祥及其他原有公職身分的黨外候選人均落選,受到黨外新生代支持 的「美麗島系統」黨外候選人則是大有收穫。208而這次的增額選舉,區域及團體 代表加上總統遴選部分,總共選出增額立委98 名。209(見附表2、4)

黨外勢力雖因理念不同,使得增額選舉中部分黨外候選人落選,然而黨外勢 力仍朝向組織化發展前進。具有公職身分的黨外勢力設置一個常設機構,在1984 年5 月成立「黨外公職人員公共政策研究會」(簡稱公政會),由資深立委費希平 為理事長。「公政會」的成立受到黨外新生代的質疑及批評,透過《生根周刊》

批判「公政會」公職路線掛帥的作法。210黨外陣營發展至此,形成了具有公職身 分的「公政會」及黨外雜誌編輯群的「編聯會」。兩方透過不同的方式與路線從

批判「公政會」公職路線掛帥的作法。210黨外陣營發展至此,形成了具有公職身 分的「公政會」及黨外雜誌編輯群的「編聯會」。兩方透過不同的方式與路線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