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在地理課堂中的阿飛及阿星

第一節 地理課堂情境

青春班在國一上學期學習的地理課程-《臺灣的自然環境》,主要是圍繞自然 地理學的範疇,從知道臺灣的位置與範圍出發,認識臺灣的地形、海岸與島嶼、天 氣與氣候、水文、生態環境與環境問題,從中瞭解自然地理學的知識概念如何體現 於臺灣的生活環境。

走進青春班地理課堂所見的課堂風景,大多是芒果老師站在講台上,以課堂講 述及問答進行教學,台下的學生們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其一是熱烈回應芒果老師的 提問;其二是安靜地抄寫課堂筆記;其三則是表現出較不投入課堂學習。雖然芒果 老師期望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及自學能力,並規劃以認知取向為主的學習任務,例 如預讀單及表格整理的作業,藉以協助學生的地理學習。然而,細究芒果老師的課 堂教學,大致上是依照教科書編排的內容順序,先說明通則的地理知識,包括其定 義及內涵,再介紹不同的生活應用或舉例加以驗證,最後則透過隨堂評量,確認學 生的學習成效。整體而言,偏向單向傳遞及演繹邏輯的課堂教學運作。以下則從課 堂中的教學重點、學習任務、生活舉例及考試文化四個面向,進一步描繪青春班的 地理課堂情境。

壹、強調學科知識的認識

芒果老師關注的教學重點,主要為確認學生是否認識課文中所提及地理知識 概念的定義與內涵。因此,芒果老師的課堂教學,除了利用課堂講述及問答,釐清 學生對於課文所提及知識概念的認識外,也會透過表格或列點的方式,整理課文敘

46

述的重點。例如在《天氣與氣候》單元中針對氣溫概念的內涵,芒果老師從詢問學 生,氣溫是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再根據學生的回答,列點整理課文重點;或是針 對不同降雨類型,包括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一邊講解與詢問各自的成因、時 間、特色及實例,一邊利用表格整理重點(圖4-1)。

圖 4- 1 芒果老師整理《天氣與氣候》單元的課文筆記

針對較抽象且不易直觀的地理知識概念,芒果老師也會搭配 PPT 簡報或教具 進行講解。例如在《位置與範圍》單元介紹經緯線座標系統時,除了在簡報上呈現 Google Earth 電腦軟體,以及展示地球儀教具,也輔以教科書中的表格整理,比較 經線及緯線的定義與特徵。並在地球儀教具上,標示出重要的經緯線,包括本初經 線、赤道、回歸線、極點,提供學生得以觀察的具體線條,進而認識與區分出重要 經緯線的位置。

此外,芒果老師也會在黑板上繪製示意圖,逐一講解與整理學習重點,像是在

《水文》單元中,芒果老師在課堂開始前,先在黑板上繪製課文中的水循環歷程圖

(圖4-2),但僅保留框架及空格。在課堂進行時,再從海洋水分的蒸發開始,一邊 透過問答,確認學生瞭解的程度,一邊解釋各個階段的定義及彼此的因果關係。

47

圖 4- 2 芒果老師繪製的水循環歷程圖

並且,每當教完一組地理知識概念後,芒果老師經常利用教科書或 PPT 簡報 中的評量試題,讓全班學生直接練習解題,並透過抽籤或邀請有意願的學生回答,

從中確認學生的學習成效,以及釐清學生的迷思概念。例如芒果老師在《水文》單 元介紹完河川的相關概念後,即在 PPT 簡報上提供練習的題組,藉以確認與釐清 學生對於水系、流域、集水區、分水嶺概念的認識。

貳、期望學生能自主學習

芒果老師在課堂中經常提醒學生,要具備自主閱讀及整理重點的學習能力。因 此,在進入各個課程單元進度的前一週,芒果老師會提供與地理科教師社群共備的 課文預讀單作業,讓學生依照預讀單上的提問敘述,在正式上課前,先在家中預讀 課文,並練習擷取及圈劃課文敘述的重點。

芒果老師也會安排以表格整理課文重點的學習任務,提供學生回家練習,並在 隔週課堂中請學生上台填寫,作為課堂中講解課文重點以及確認學生作業完成情 形的依據。像是在《海岸與島嶼》單元中,芒果老師請學生上台在黑板表格內,分 工填寫臺灣不同位置海岸的類型、成因、特色與發展;或是在《天氣與氣候》單元 中,請學生分別填寫臺灣氣候特徵及影響因素的作業(圖 4-3),並再搭配 PPT 簡 報上的課文及圖表進行檢討與釐清。

48

圖 4- 3 學生上台彙整臺灣氣候特徵及影響因素的表格

另一方面,芒果老師在本學期最後一次的課堂,實施讓學生針對「臺灣的環境 問題」進行小組討論的學習活動。她坦言這是任教以來,少數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小 組討論的機會。此次課堂活動的產生,來自於與地理科教師社群的共同備課,目的 在於讓學生練習整理資訊與上台呈現。在實際課堂中,各組學生針對由芒果老師擷 取課文及額外補充的臺灣環境問題,包括廢水污染、土石流、海岸線後退、地層下 陷、漁業資源枯竭、空氣污染,透過操作平板電腦,上網蒐集相關的新聞報導或相 關圖片,再以PPT 簡報,整理該項環境問題發生的地點、原因及可能的解決方法,

並利用約 2 分鐘時間上台報告。綜觀各個小組的報告,也大多能符合芒果老師期 望的學習成效,例如搜尋到一些課本上沒有的圖表或照片,作為報告內容的依據。

同時,芒果老師也透過問答,確認及釐清同學上台報告的分享內容。

參、重視生活經驗的舉例

芒果老師在講解地理知識概念時,也經常會透過生活經驗的舉例,加以補充與 說明這些知識概念如何能應用於生活情境中。像是在《位置與範圍》單元中,芒果 老師利用當時颱風將至的時事新聞,從比較颱風位於不同位置所帶來的威脅程度 差異,作為方位概念應用於日常生活的舉例;或是在《天氣與氣候》單元中,由於 地勢高低與氣溫變化的關係較為抽象,芒果老師分享自己曾穿著短袖衣物到陽明 山看流星雨,卻感到寒冷的經驗,並向班上學生表明「現在是拿生活例子在跟大家

49

解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態(觀20181115-w9)」,提醒學生要能從生活經驗,對照 課文所提及的地理知識概念。

此外,芒果老師也會詢問學生是否有過某些生活經驗,藉以引導所要認識的知 識概念。例如在提及經緯線與日常生活的關係時,指出班上同學熱愛運動,應該會 去觀看一些國際賽事,像是2018 年舉辦的俄羅斯世界盃足球賽,藉此引導對於時 區及時差概念的認識;或是詢問班上學生是否去過日本的經驗,再從日本及臺灣的 時區差異,介紹兩者之間具有1 小時的時差且日本時間較臺灣還快。

肆、考試文化的潛在影響

由於地理課堂教學與學習的進度,其實受到各次定期評量實施範圍與時間的 規範。此反映在每當接近定期評量的實施時,芒果老師的教學步調都會顯得較為緊 湊,像是在第一次定期評量實施的前一週,芒果老師利用早自習及一堂課的時間,

從《位置與範圍》單元中不同比例尺的比較與應用、領海與經濟海域範圍的區別,

到《地形》單元包括不同的地形表示方式及其特徵、等高線圖的原理與判讀,以及 臺灣主要的地形類型,皆是快速地提醒與釐清各項概念的定義。

另一方面,為了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提醒學生須注意的知識概念,芒果老師 也會直接向學生表明「因為要考試了,接下來會用考題的出題方式,讓大家練習判 斷。(觀20181122-w10)」。因此,像是在《天氣與氣候》單元中針對地面天氣圖的 判讀,芒果老師即提到「國中(題目)喜歡給圖片,問你問題,例如這張(有颱風符 號)的圖是在臺灣哪個季節?(觀 20181122-w10)」,以及舉例「若將不同月份氣 溫分布圖的圖名遮住,該如何判斷不同月份的等溫線圖?(觀 20181122-w10)」。

不只作為地理知識轉化為試題的示範,提供學生判斷與練習,同時也提醒在解題上 要有技巧,而這背後其實反映了學生的地理學習,須符應評量考試的要求。

最後,由於教科書中提及生活應用與舉例的課文內容,像是《地形》單元中有 關臺灣不同地形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在《天氣與氣候》單元中有關臺灣的氣候特 徵及氣象災害,對於我們生活環境造成哪些影響,這些內容有部分來自於國小學習

50

內容的延伸,加上學生已先完成預讀課文的作業,若面臨課堂進度緊湊的情形下,

芒果老師也會改請學生回家自行閱讀,並提醒閱讀時須特別注意的重點。使得這些 課文敘述的生活舉例,須由學生自行理解。尤其,學生在課後是否有閱讀或理解課 文敘述的生活舉例,也較難以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