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地理教育與生活?

臺灣自2002 年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後,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及地理科旨在培 養具「全球化思維、在地化實踐」行動力的現代公民,主張課程設計應結合學生居 處的生活環境及經驗(教育部,2008)。由此來看,臺灣所實施的學校地理教育,

不只注重地理課程與學生生活的連結,也重視學生如何應用或實踐所學的地理於 生活之中。換言之,學生理應能透過學校地理課程的學習,體會地理學習與生活經 驗的連結。

然而,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中國地理學會及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於 2005 年共同舉辦的「國人地理知識調查」,結果發現 18 至 50 歲民眾中,有三成受 訪民眾坦言從小到大學習的地理知識,對於實際的生活根本沒有幫助,至於沒有幫 助的原因,高達 83%回答是因為「學習的教育或資訊和實際生活脫節」(黃以敬,

2005)。後來於 2007 年調查民眾獲取地理知識的態度與方法,發現有 65.3%民眾碰 到不認識的地名,從來不會查詢地理位置(嚴文廷,2007)。除此之外,相關研究 也指出學生普遍認為學校地理科屬於「背科」(黃鴻文,2003;陳珊華,2014;劉 國兆,2015)。由此來看,或許受限於考試文化,又或者是地理教育本身的實踐,

使得學校的地理教育,雖然作為一項關注人類所處生活環境的學科,但可能也面臨 一個學習內容被大眾及學生認為是與生活幾乎沒有關連的困境。

對於研究者而言,也曾經有類似的感受。每當回顧國中階段的地理學習,感到 印象最深刻的經驗,並非在課堂上學了什麼,而是在國三基本學力測驗來臨之際,

利用課餘時間或其他課堂時間抓著補習班的地理講義,一次又一次地標記地圖表 格與文字敘述的重點,螢光筆劃完一輪,用紅筆劃第二輪,最後,再拿鉛筆圈選重 點。看似快速瀏覽這個世界,卻好像只是將一個又一個的地理知識和關鍵字,似懂

2

非懂又理所當然地塞入腦袋的記憶體內,只為了能順利在考試中完成作答,獲得分 數。國中階段的地理學習,就在繳交基測試卷後,劃下句點。那些花費時間和精力 學習的地理知識概念,如同握在手裡的流沙,短暫地停留於掌中,卻逐漸從指縫間 流逝,僅留下曾經碰觸過的模糊記憶。回顧自身的國中地理學習經驗,學習地理的 目的好像是為了升學考試,學習地理的方法則大多是死記硬背,所學習的地理內容 則是許多覺得與自己或生活無關的地理知識,使得當時的自己困惑於究竟為何要 學習地理?

有趣的是,研究者後來反而輾轉在大學期間修習了地理輔系,成為一位中學地 理教師,並在國高中任教約一年半的時間。基於自己過去在國中階段的地理學習經 驗,研究者在課程與教學的運作上,相當強調大量的生活對照及舉例,無論是在 PPT 簡報上展示真實的照片及影片,或是在課堂中的學習任務或作業上,設計可以 應用課堂地理知識的生活情境,藉此盡可能拉近地理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的 距離。在實際與學生的互動中,除了能看到學生因為自己嘗試的生活化課程設計,

參與在課堂的學習及討論中,有時也能發現學生因為對於學習內容本身的認識,主 動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進而豐富自己原先課堂的規劃及設計。然而,卻 也會從部分學生的上課表情及投入中,發現他們對於課堂中這些地理知識或是生 活的對照及舉例,是感到無趣,代表著地理課堂與他們之間仍存有巨大的鴻溝。使 研究者不禁反思,究竟當地理教育強調生活化課程設計與實踐的同時,在課堂中的 學生,是否真的能實際感受地理學習與生活經驗的連結?再則,我們又要如何知道 學生實際的學習經驗與感受?

尤其,在自己的教學經驗中,或許受限於本身的教師身份與觀點,使得自己對 於學生地理學習的認識,大多是來自學生撰寫的學習作業,或是課餘時間的日常對 話。然而,卻鮮少從觸及學生是如何設想及參與自己的地理學習,或是從學生的角 度,看待他們所實際學習的地理課程。

3

貳、我們真的看見學生的地理學習嗎?

臺灣自1994 年開啟教育改革運動的浪潮,學生在學校教育的角色逐漸受到教 育現場及人員的關注,包括於2002 年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主張「以學生為 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的課程設計理念(教育部,2008),而即將於2019 年 實施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也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教育 部,2014)。由此來看,學生早已不再像過去被視為被動的接收者,而是具有個人 意識與經驗的學習者。對此,許多專家學者指出學生在學校會自己去詮釋、建構、

轉化或抗拒學校教育的內容(謝小芩、范信賢,1999),並能自行評價、分類、定 義學校課程的價值(黃鴻文、湯仁燕,2005),也會因為對某一科目的認同差異,

創造出另一種不同於官方所創造的科目意義,展現學生在學習學校科目的真實圖 像(楊智穎、陳怡玲,2004)。因此,學生不僅作為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學習經驗 及詮釋,將有助於教育現場從不同視角及觀點,深入探討學生實際的學習。

近年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設計,逐漸豐富原本僅以傳統講述為主的 學校課堂教學,許多新興的教學策略與活動更在教育現場引起漣漪,諸如學習共同 體、閱讀理解教學、分組合作學習、學思達、翻轉教育以及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等,

或多或少都觸發了現場教育工作者們的教學轉變。這些強調學生應負起學習責任 的學習活動設計,也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學習者。同時,現場教 師也能透過課堂觀察的實施與記錄,從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看見學生 的課堂學習行為及表現。

然而,在學生身上,我們究竟看見了什麼?又沒看見什麼?

研究者以為目前宣稱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活動設計,和過去僅以傳統講 述的教學相比,除了學生本身的角色由被動逐漸轉變為主動,教師也確實能看見學 生外顯可見的學習行為與表現,並作為教師判斷學生學習成效的參考依據,進而調 整後續的課程安排與教學設計。不過,如此的教學思維模式,可能仍未完全跳脫學 科本位和教師本位的觀點,還是維持由上而下檢核學生學習是否達到學科課程或 評量測驗的要求。所以,學生可能仍被視為知識的儲存體,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吸收

4

某個規定範圍內知識,以達到基本的檢測標準(周淑卿,2002)。如此,可能使我 們仍未有機會,能真正看見和傾聽學生在學校和課堂學習中,內隱不易見的學習經 驗,也缺乏理解學生的生活世界與意義詮釋。而學生的學習經驗與詮釋,可能因為 未被聽見,或沒有途徑得以表達他們的想法,使得他們對於學習的觀點與需求,往 往就這樣隱形不見。因此,教育現場應該提供學生發聲的機會,不只是在課堂上台 述說與表現學習的結果,還須更深入探索與理解學生的學習經驗及對學校課程的 想法,即是在瞭解學生「懂得」什麼之外,也必須瞭解他們「覺得」如何(林逢祺,

2013),藉由學生的視角看待我們習以為常的學校學科課程,理解他們的生活世界 與學習需求,同時也反觀學生是如何形成多元樣貌的經驗和詮釋,這些都將豐富我 們對學科課程的想像,進而使學科課程能更貼近學生的學習與生活。

不過,在目前的國中地理教育場域,關於學生的學習經驗及詮釋,往往呈現沈 默或受到忽略。尤其,當同為社會科領域的歷史科(今福妙,2016;鄭文芳,2004;

蔡蔚群,2005)與公民科(宋健誌,2014;胡淑華、董秀蘭,2015),在學生學習 經驗研究已開始萌芽,地理科也應開拓學生學習經驗的研究領域。綜觀目前臺灣觸 及學生地理學習的研究面向,主要偏向探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或技能的學習成效,

或是探究影響學生地理學習態度和動機的因素,以及在運用不同教學法融入國中 地理課程後檢視學生的學習經驗,較缺乏以「學生學習經驗」為研究議題的整體研 究。對此,Hopwood(2008)認為若我們能深入且廣泛地探究學生對於地理作為一 個學科的看法,透過學習者觀點的基礎,我們才能更完整地瞭解地理學習的過程與 成效。此外,當我們藉由蒐集有關學生地理學習更細節的訊息,將更能使地理課程 設計連結學生對於地理的看法(Catling, 2001)。

因此,國中學生作為地理學習經驗的建構者、詮釋者以及行動者,地理教育研 究應加以關注國中學生地理學習經驗的探究,不只是理解學生如何建構與詮釋學 校地理的學習內容,也因為地理學科是與學生生活環境與經驗息息相關,還須進一 步理解學生如何詮釋地理學習與生活經驗的關係。如此,我們將能拓展另一種觀看 學生地理學習的視角,不只豐富我們對學生地理學習的認識與理解,更能從中回饋

5

國中地理教育的實踐與調整,進而得以回答學生在課堂中是否真的能實際感受地 理學習與生活經驗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