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壹、地理課程與教學可朝歸納及拓展學生學習經驗的方向運作

綜觀本研究的地理課程情境之內涵,是偏向以演繹邏輯的課程架構及教學運 作,並表現在先講解通則的學科知識定義及內涵,再透過不同生活經驗與應用的舉 例,加以對照及驗證地理知識與生活情境的關連性。然而,從兩位學生的學習經驗 來看,這樣具「生活化」立意的課程與教學,在學科知識與生活經驗的鏈結上,反 而是顯得薄弱。原因在於學生傾向以自身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直觀地判斷學科知識 是否能具體用於實際的生活情境。但無論是教科書及教師所介紹(演繹)的生活情 境案例,都不盡然能完全符合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的範疇,造成地理學習與生活經驗 之間的落差,因而使學生難以體會學習地理的價值與意義。故本研究針對地理課程 與教學的運作,提出以下相關的建議。

一、課程組織與設計方面:

在課程組織及設計方面,可調整過去偏向演繹邏輯的教材編排方式,改從學生 的舊有經驗及生活情境出發,藉由日常生活事實與現象的發問,引導學生從覺察及 聯想的過程中,歸納地理知識與生活經驗的關連。例如透過以學校周邊的環境景觀 或是生活時事的地理議題出發,結合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任務,包括田野實察或問 題探究,讓學生從覺察、探究及表達的過程中,運用地理知識及工具,解決原有問 題及建立自我觀點,進而體會學習地理的價值與意義。此外,由於地理學科係以臺 灣地理至中國、世界地理的編排架構。因此,在規劃中國及世界地理的課程時,應 以臺灣地理環境及議題的認識為基礎,逐步拓展學生對於中國及世界地理學習內 容的認識,例如透過探討臺灣環境中具有的中國及世界文化景觀,或是探究臺灣及 世界共有的地理議題與挑戰,諸如氣候變化、水資源管理、食品安全、能源選擇、

資源過度開發或都市化等問題。提供學生瞭解自身與臺灣、全球環境的關連,並從 中增進對於地理環境的關懷。最後,地理課程與教學亦可透過議題探究的形式,整 合歷史及公民或其他學科的學習,結合實際的行動方案,提供學生統整及延伸學校

113

學習經驗的機會。

二、教師教學方面:

在教師教學方面,可思考如何面對課堂中類似阿飛這樣的學生,本身即會表現 出相當積極的學習動機及思考聯想。現場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在連結舊 有經驗或展示新的地理現象與事實時,可邀請具有主動意願的學生,分享自己是如 何聯想舊有經驗與課程內容,或是覺察事實現象與學科知識的關連。藉此讓班上其 他學生有機會,認識同儕是如何覺察及思考,以及補足個人舊有學習經驗不足之處;

另外,在實施小組學習活動時,亦可邀請具主動意願的學生,引導類似阿星這樣被 動意願的學生,在共同參與及完成小組學習任務的過程中,能從同儕身上學到不同 自己以往的學習方法與策略;最後,則是營造讓類似阿星這樣的學生,有表現自己 從同儕身上學到覺察及思考的機會,藉此創造具成就感的學習經驗,讓學生更有機 會從中發現學習地理的意義與價值。

貳、未來研究可納入學生的學習經驗及背景資料,並將教師列為訪談對象

根據本研究發現,國中學生對於地理學習的設想及參與,是與過去累積的學習 經驗及日常生活的互動經驗有所相關。因此,未來研究若納入學生過往學習及生活 經驗的資料,將有助於瞭解為什麼有些學生具有豐富的學前經驗、主動的學習意願 及正向的學習經驗,進而提供未來研究及現場教師從中找出一些在課程與教學運 作上可行的線索。

再則,在阿飛及阿星在課堂學習及訪談過程中,可以發現兩位學生使用的語言 型態相當不同,前者偏向學科形式,後者則偏向一般用語。同時,兩位學生在日常 生活中與家人溝通互動的差異,也影響著各自設想地理與生活連結的程度及面向。

因此,未來研究若能深入瞭解學生的家庭背景、文化資本及親子互動等資料,將有 助於理解學生學習經驗形成的背景因素。

另一方面,國中學生形成的學習經驗及詮釋,主要來自在地理課堂中的學習參 與及結果。地理課堂情境中的課程教學運作及班級經營風格,則來自教師的知覺課

114

程與運作課程。然而,本研究較缺乏瞭解教師是如何詮釋地理學習與生活經驗的連 結,並且又如何決定其運作課程之內涵。因此,未來若能在學生地理學習經驗的研 究中,加入教師作為訪談對象,將有助於瞭解學生所身處地理學習情境的內涵及運 作;同時,我們也可以進一步與學生的地理學習經驗及詮釋相互對照,從中理解教 師運作課程與學生學習經驗的互動情形。

115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今福妙(2016)。從學生觀點探究國高中歷史學習經驗之銜接與落差(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王佳煌、潘中道(2002)。L.Neuman 著。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臺北市:學富。

王怡人(2004)。中學生國際觀光活動與地理學習知能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中學 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臺北市。

卯靜儒(2015)。學生課程經驗:問題意識與案例發微。教育學術月刊,

2015(7)

, 93-106。

任國晏、盧詩欣、曾慈慧(2010)。兒童的旅遊經驗、地理知識與地方感之研究。

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期刊,1,267-302。

余函娟(2015)。金門國中生看地理教科書-課程與學習意識的差距(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金門縣。

吳君萍(2008)。七年級學生地理學習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 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臺北市。

吳秋萍(2012)。國中生知覺教師教學行為、班級氣氛與地理學習態度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宋健誌(2014)。國中生公民科學習經驗之探究—學為公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李明燕(2007)。台灣地區國中與高中學生閱讀衛星影像之能力探究,地圖,17,

125-154。

李明燕、沈淑敏、林聖欽(2007)。6-9年級學生的世界地理知識~以「地理知識大 競賽」為例。地理研究,46,47-63。

李明燕、高慶珍(2010)。臺灣中小學生地圖繪製能力之探究:以2008年環境觀察

116

能力測驗為例。地理研究,52,27-41。

周淑卿(2002)。教師與學生在課程發展歷程中的處境-系統論與概念重建論的觀 點。教育研究集刊,48(1),133-151。

林春杏(2009)。國中生「世界七大洲地圖」繪圖能力之研究-以台中市北新國中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彰化市。

林逢祺(2013)。知覺優先論:教學歷程中的「覺得」和「懂得」。課程與教學季刊,

16(3),201-218。

林聖欽(2006)。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地理」基本內容的設計理念。地理教育,

32,17-36。

邱蘭莉(2004)。資訊融入國中地理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影響(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桃園市。

施添福(1983)。我國中學的地理教育──反省與展望。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胡淑華、董秀蘭(2015,11 月)。形塑校園民主審議的學習共同體:國中學生學習 經驗之個案研究。論文發表於劉美慧(主持人),論文發表

E。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學系、中國教育學會、國家教育研究院聯合舉辦之「教育的想像-演 化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高淑芳(1993)。國中學生通論地理課程學習困難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臺北市。

張珍悅、徐勝一(2010)。永續發展教育之研究-以臺灣國中生對地理教育與永續 發展教育間相關性分析為例。華岡地理學報,26,17-30。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社會領域。臺北市:作者。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117

陳珊華(2014)。農村地區國中學生的文化資本與學習經驗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

238,64-78。

陳國川(1995)。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 國 川 ( 2000 )。 區 域 地 理 教 科 書 的 結 構 其 教 學 。 取 自

https://market.cloud.edu.tw/content/senior/geo/ks_ks/learnings/localggg.htm。

陳國川(2003)。臺灣初(國)中地理教育的回顧。環境與世界,7,1-36。

游秀美(2010)。國、高中地圖知能銜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 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臺北市。

黃以敬(2005年,3月)。國人地理知識 近7成不及格。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2617。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黃惠鈴(2010)。國中生野外使用地圖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黃朝恩(2006)。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綱要基本內容地理部分的評介和運用,

公民訓育學報,18,19-37。

黃嘉蓉(2012)。國中生校園空間地圖繪製能力之研究-以臺中市立北新國中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彰化市。

黃鴻文(2003)。國中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臺北市:學富。

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2),99-131。

楊智穎、陳怡玲(2004)。學校科目研究的發展趨勢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

楊智穎、陳怡玲(2004)。學校科目研究的發展趨勢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