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三節 夥伴關係社會資本構成的調查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 27 -

第三節 夥伴關係社會資本構成的調查

本研究針對結構、關聯及認知面三個面向及各面向之組合要素設 計問卷,以社會資本理論為基礎,設計研究指標與內涵,對三個農村 社區夥伴關係之主要行動者,採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進行第一手 資料之蒐集,運用敘述統計與無母數統計方法,加以檢定,並與文獻 回顧內容相驗證,作更深入的議題探討。以為分析農村社區治理夥伴 關係社會資本的構成與變動之依據。

一、調查對象與時間

本研究以苗栗縣頭屋鄉外獅潭社區(成熟社區型)、苗栗縣頭屋鄉 象山社區(學習社區型)及台南縣後壁鄉無米樂社區(多重社區型)等三 個不同社區型態之農村社區為樣本,其共同特性為接受過行政院農業 委員會農村人力培育訓練之夥伴關係主要行動者。

行動者所形塑的夥伴關係上,其衝突解決、工作執行等,展現於 外運作基礎,主要在於社區的共同信賴與目標。而其基礎殆與人力素 質有密切相關。主軸在人的素質,人的因素左右了社區發展的成效。

這種社會資本累積與社區長期運作存在了一定的關係。依據郭瑞坤、

徐家楓(2009)等研究,農村發展首要須先針對居民進行人才培育,並 輔以專業者的支持與協助,拓展農村的開放性,從基礎來改善農村的 結構性問題,才能夠有效推動農村社區的自主發展。而在不同特性的 社區夥伴關係運作中,社區幹部也都不約而同提及人的改變是社區運 作的重心與基礎,透過農村人力培育讓社區能夠更加團結。而農村人 力培育訓練即在強化社區居民對社區發展事務推動的了解並能實際 運作。

夥伴關係運作明顯的呈現出由於行動者之間的信賴關係的不 同,效果也不同。這種信賴關係,也是社會資本累積的重要呈現方式。

配合夥伴關係運作下之研究成果,針對社區運作之行動者,在社區所 展現的夥伴關係社會資本構成與變動,透過調查方式予以了解其相互 間的關聯性,並驗證本研究在治理夥伴關係運作與夥伴關係社會資本 上的假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本研究辦理兩次問卷調查。第一次問卷在 2009 年 5 月對三個社 區內部已接受過人力培育並取得培根計畫專員身分之夥伴關係的主 要行動者以普查方式,發送至調查對象。三個社區共計有 56 個有效 樣本。第二次問卷在 2011 年 7 月對三個社區再次進行調查,因農村 再生條例於 2010 年 8 月通過立法後,參加培根計畫成為提出農村計 畫之前提條件,農村社區在新的制度下再次接受人力訓練,因此調查 對象擴大至包括培根計畫專員在內且接受新農村再生培根計畫訓練 之夥伴關係的主要行動者,本次合計共有 125 位問卷填答者,其中外 獅潭社區在於二年以來,組織並未有太大改變,故問卷調查人數仍為 20 位問卷填答者,但於 2011 年時,有 1 位問卷填答者問卷未填完整,

故被剔除。而象山社區由於組織改變且參與訓練者有擴充,故問卷填 答者明顯比 2009 年較多。另無米樂社區則在為爭取農村發展預算考 量下,而鼓勵社區所涵蓋的三個村範圍內的社區居民參加培訓。本研 究對象之基本資料整理如表 3-2。

表 3-2 問卷調查對象

社區別 2009 年調查數 2011 年調查數 小計(填答 者人次)

外獅潭社區 20 19 39

象山社區 13 33 46

無米樂社區 23 73 96

總計 56 125 181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性別與年齡別

(一)2009 年調查

2009 年之調查對象,男性比例約在六成左右,除象山社區約 在五成外,其他二個社區之男性比例都在 70%。而在年齡分布上,

年齡普遍有偏高現象,以 60 歲以上居多,約在五成以上,40 歲以 下之比例明顯偏低。外獅潭社區主要集中在 51-60 歲者,無米樂 社區主要集中在 60 歲以上,而象山社區因屬較新興之社區,因此 參與者之年齡分布上較為不同,主要集中在 30 歲以下、41-50 歲 及 60 歲以上(如表 3-3,表 3-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 29 -

表 3-3 2009 年調查對象之性別分布

社區別 外獅潭 象山 無米樂

性別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總人數 比例(%)

男 14 70 7 54 16 70 37 66

女 6 30 6 46 7 30 19 34

合計 20 13 23 56 10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3-4 2009 年調查對象之年齡分布

社區別 外獅潭 象山 無米樂

年齡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總人數 比例(%)

30 歲以下 0 0 4 31 0 0 4 7

31-40 歲 0 0 0 0 1 5 4 7

41-50 歲 3 15 3 23 5 22 14 25

51-60 歲 12 60 1 8 3 13 5 9

60 歲以上 5 25 5 38 14 61 29 52

合計 20 13 23 56 10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2011 年調查

2011 年調查對象,因受到無米樂社區女性參與人數增加,總 體男性比例約在五成左右,個別社區在性別比例上也呈現不同情 況,外獅潭社區男性比例維持在 74%,象山社區男女比例大抵相 同,但無米樂社區則因加入人力訓練之女性明顯增加,女性比例 約占 60%,此種現象也許是因為社區女性居民受到無米樂社區主要 行動者張美雪女士之影響。

在年齡別分布上,年齡偏高現象仍然存在,以 60 歲以上居多,

約在五成以上,40 歲以下之比例也有偏低現象。其中外獅潭社區 主要集中在 51-60 歲者,無米樂社區主要集中在 60 歲以上,象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社區主要集中在 41-50 歲及 60 歲以上(如表 3-5,表 3-6)。

表 3-5 2011 年調查對象之性別分布

社區別 外獅潭 象山 無米樂

性別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總人數 比例(%)

男 14 74 18 55 29 40 61 49

女 5 26 15 45 44 60 64 51

合計 19 33 73 125 10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3-6 2011 年調查對象之年齡分布

社區別 外獅潭 象山 無米樂

年齡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總人數 比例(%)

30 歲以下 0 0 3 9 1 0 4 3

31-40 歲 0 0 3 9 2 6 5 4

41-50 歲 3 16 11 33 4 23 18 15

51-60 歲 11 58 14 43 13 18 38 30

60 歲以上 5 26 2 6 53 73 60 48

合計 19 33 73 125 10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三、夥伴關係社會資本組合要素與問卷問項

夥伴關係社會資本的構成與變動的問卷內容,包括夥伴關係主要 行動者與社區組織及社區之連結強度、主要行動者間對社區之認同、

責任、信任及主要行動者間對社區之共同信念與價值等。

本研究之問卷是基於圖 3-1 研究架構圖之社會資本理論的三個構 面下之組合要素而設計,社會資本結構面之組成要素可包括專屬組 織、角色扮演、組織培力、社區內網絡關係與社區外網絡關係等五項,

社會資本關聯面之組成要素包括團體信任、互利關係、責任認同、運 作規範與參與認同等五項,社會資本認知面之組成要素包括共同文化 與價值、社區習俗分享、在地文化運用、社區活動分享與公民責任意

的研究(McMillan and Chavis,1986;Onyx and Bullen,2001;Grootaert,

2001),團隊信任與意願等研究(Bachrach and Zautra,1985;Davidson and Cotter,1986;McAllister,1995; Julian etal,1997;Krishna,2007),將 社會資本理論的組成要素轉換為填答者較易理解的問卷問項。本研究 dson and Cotter(1986) 角色扮演 Q1.2您當初參加農村再生培根計畫訓練

的報名,是因為考量對所屬的團體 或組織有幫助。

McAllister(1995);Bach rach and Zautra(1985) 組織培力 Q1.3您參加農村再生培根計畫的訓練,

是由所屬的團體或組織主動幫您 報名的。

Onyx and Bullen( 2001) 社 區 內 網

絡關係

Q1.4不管有沒有取得資格,您與社區內 的團體或組織有良好的互動關係。

Davidson and Cotter(1986) 社

Davidson and Cotter(1986) 團體信任 Q2.1您覺得完成訓練後,受到所屬團體

或服務社區的信賴程度有增加。

Julian etal.(1997) 互利關係 Q2.2您覺得完成訓練後,對所屬團體或

服務社區的貢獻有增加。

Julian etal.(1997) 責任認同 Q2.3您覺得完成訓練後,對您所屬團體

或服務社區的責任負擔有增加。

McAllister(1995);

Davidson and Cotter(1986) 運作規範 Q2.4您覺得完成訓練,讓您對社區發展

的運作或制度建立的幫助很大。

McAllister(1995);Davi dson and Cotter(1986) 社

Bachrach and Zautra(1985);

Cotter(1986) 共 同 文 化

與價值

Q3.1您與服務的社區大部分的人,使用 相同的語言或方言,且溝通沒有困 難。

Krishna(2007)

社區習俗 分享

Q3.2您非常熟悉服務社區的故事或習 俗,且能向別人清楚介紹。

Krishna(2007) 在地文化

運用

Q3.3您習慣將社區當地故事或文化,當 成元素放入到社區的建設或活動 中。

Davidson and

Cotter(1986); Onyx and Bullen, 2001

社區活動 分享

Q3.4您能夠運用各種管道宣傳社區相關 活動。

Krishna(2007) 社

Grootaert(2001)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 33 -

(二)無母數統計方法

一般常用的 t 檢定、F 檢定等檢定方法,須在母體資料為大樣本 且為常態分配之假設下進行。而當樣本資料為類別或等級資料、小樣 本且不符合常態分配或資料來自不同族群時,則可使用無母數統計方 法來進行檢定或估計。無母數統計方法具有不需要受到有母數檢定假 設的限制(例如不需要假設母群體為常態分布),且無母數統計檢定是 處理等級而非真實數值,所以在樣本數很小的情形下也能運用等優 點。

本研究是利用李克特行為量表之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檢定,李克特 行為量表為一次序資料而非連續數值的量資料,且三個社區的問卷調 查樣本數無法達到大樣本的規模,是以不適用於以常態分配理論為基 礎的 t 檢定或 F 檢定等方法,而改使用無母數統計方法。

假 設 調 查 結 果 均 為 獨 立 母 體 , 其 中 二 組 獨 立 樣 本 之 檢 定 以 Mann-Whitney 檢定統計量進行,其統計量為:

其中

n1、n2:第 1、2 組樣本數

W1、W2:第 1、2 組樣本等級和

U1:表示第 1 組樣本觀測值小於第 2 組樣本觀測值的總個數 U2:表示第 2 組樣本觀測值小於第 1 組樣本觀測值的總個數 另對二組以上獨立樣本之檢定,則以 Kruskal-Wallis 檢定統計量 進行,其統計量為:

其中

c:總樣本組數 n:總樣本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ni:第 i 組樣本數,i=1, 2, 3,…, C

Ri:第 i 組樣本之等級和,i=1, 2, 3,…, C

本研究依問卷調查結果將分為社區別、性別、年齡、教育程度、

幹部及工作時間等六個項目進行檢定,各項目之內涵如下表所示。其 中「性別」與「幹部」屬二組獨立樣本的檢定,利用 Mann-Whitney 檢定統計量進行檢定;其餘社區別等四項則屬三組或三組以上獨立樣 本之檢定,故以 Kruskal-Wallis 檢定統計量進行之。

檢定項目 項目內涵

社區別

1:外獅潭 2:象山 3:無米樂

性別 0:男性 1:女性

年齡

1:30 歲以下 2:31-40 歲 3:41-50 歲 4:51-60 歲 5:60 歲以上

教育程度

1:研究所以上 2:大學院校 3:高中職 4:國中 5:國小

幹部 0:否

1:是

工作時間 (參與社區時間)

1:1 年以下 2:1-3 年 3:3-5 年 4:5-10 年 5:10 年以上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