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校效能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在探討學校效能的理論與研究,分別從學校效能的意涵,學校 效能的理論模式,學校效能的指標,學校效能的相關研究等方面來加以 說明。

一、學校效能的意涵

面對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的高度競爭與挑戰,世界先進國家致力於

教育改革與人力資源開發,以取得國家競爭優勢。教育是維繫國家總體 競爭力最有效的方法,「追求卓越,提升品質」一直是教育努力的方向。

是故,建立一所有效能的學校,提供每位受教者最佳的學習機會,乃學 校教育研究與改革重點之所在(吳清山,1998)。

在進行學校效能研究時,首先需要加以釐清的是學校效能的概念(潘 慧玲,1999)。「效能」(effectiveness)與「效率」(efficiency)的概念首 需被澄清,效能所指的是組織目標的達成程度、效率則著重在以最少的 資源投入達到組織的目標。目前國內關於學校效能的研究幾乎都著重於 效能層面,由於各種組織的一切作為最後都是以達成效能為目的,亦即 組織的最終目標。因此對組織而言,效能的重要性大於效率。但為了追

求學校組織之永續發展與經營,效能與效率兩者都需兼顧。有關效能與 效率的意涵比較詳如表2-11。

有關學校效能之研究,可追溯至 1960 年代初期,之後遂逐漸成為 教育研究之核心。但效能本身是一個構念,沒有直接的操作性定義,是 由相關的理論或模型所構成,而且隨著理論的改變以及研究者的偏好而 更加複雜。因此研究者在研究組織效能的概念時,常依自己主觀的判斷 和研究的適用性來定義效能或選取衡量效能之指標(吳勁甫,2003)。

表 2-11 效能與效率內涵的差異比較

效 能 效 率

強調組織目標的達成 強調組織成員每個人需求的滿足 強調資源應用的結果 強調資源輸入與產出結果間的比值 考慮輸入-運作過程-產出的循環 考慮輸入-產出的關係

強調做對的事情 強調把事情做對 強調領導策略的應用 強調管理技術的層面 強調組織內外在環境的要求與標準 較偏向組織內部的狀況 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 偏向解決問題的經濟層面 對有限資源做最佳的利用 保護(控制)資源

追求利潤 降低成本

講求績效 負責盡職

資料來源:張慶勳(2002)。學校效能的意義與特性。

學校效能的研究大致可以區分為下列四個時期,其研究內涵與重點 分述如下(邱怡和,1998):

(一) 開始系統研究期(自 1960 年代起)

在追求教育機會公平的思想下,Coleman 在 1966 年的調查研究報 告,開始對學校效能的系統研究,而英國的卜勞登報告書(1967)也在

此時期對學校效能有類似的調查。

(二) 追求平等期(1970 年代)

在 Coleman 等人的報告書對於學校教育功能做了負向的詮釋後,學 者 紛 紛 開 始 對 於 學 校 效 能 進 行 研 究 , 其 中 有 一 觀 點 將 學 校 視 為 一 個 整 體,將焦點置於學校過程變項與成果變項間的關聯,而非只是單純的檢 視輸入與產出變項,此時期亦出現「極端組」的研究方式,透過蒐集學 校效能特別突出的或特別低落的學校特徵之探討進行研究。

(三) 批判期(1980 年代初、中期)

由於學者對早期的學校效能研究在有關取樣、研究工具與方法上有 諸多批判,因此在學術界也產生了對學校效能研究缺乏興趣的現象,與 在實務界對於學校效能的改進策略之研發與推動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在 此時期,歐洲的荷蘭對於學校效能也展開研究,而其焦點為教師效能、

教師行為、教室本位等層面,與美國對於學校效能的概念有著差異存在。

(四) 追求效率期(1980 年代至今)

美國有效能學校運動從 1979 年開始,兼具有實務推廣與理論研究。

此時期的效能研究致力於研究方法的改進,使用了新的統計工具,並加 入了教室觀察,另外亦重視情境因素的檢視,此時對於學校效能的界定 亦由追求平等逐漸轉為追求效率。

學校效能的研究有其歷史發展的軌跡可尋,並受當時環境的背景脈 絡影響。從因素認定階段,進入指標層次體系的概念架構發展,進而發 展模式以解釋研究發現,並逐漸朝向整合的觀點。(江滿堂,2008)

近來,有關學校效能與其他主題相關的研究,廣受教育研究者與教 育實務工作者的關注;因此學校組織效能已經成為當前教育領域探究的 核心。學校效能可說是學校研究領域的重要議題與目的。所以,目前在 學校效能的實證研究方面,就研究主題而言有以下幾個趨勢:

(一) 研究對象擴大化:由校長領導而擴大到教師與公共關係。

(二) 研究範疇完整化:由領導與管理而逐步擴增至環境、公關。

(三) 兼重效能與其他變項之關係與效能規準內涵的研究結合新近理論 與思潮:例如 TQM 等理論。

學 校 本 身 是 一 個 複 雜 而 又 鬆 散 的 組 織 , 在 追 求 學 校 組 織 目 標 的 同 時,仍需考量個人專業自主及非正式組織的運作,且學校效能(school effectiveness)是學校辦學的核心。探討學校效能意涵的研究取向有經濟 理性取向、有機系統取向、組織人際關係研究取向、科層體制研究取向、

組織的政治取向、父母觀點研究取向、行政觀點研究取向等…。

就學校效能評量指標而言,國內外學者嘗試從不同的層面提出學校 效能的評鑑指標,Hoy and Miskel(1987)曾經提出適應力、成就、工作 滿意、主要生活興趣等四項學校效能指標(邱怡和,1998),而 Immegart Pilecki 著重於組織產出的分析,提出組織產能、組織健康、組織統整、

組織回饋作為組織產出的四項重要層面。

在國內研究方面,吳清山(1992)曾提出十項國民小學效能的評鑑 指標;李皓光(1995)以問卷調查法得到十項國民小學效能的評鑑指標;

陳慶瑞(1996)運用 Steers 在 1977 年所提的多元效標的組織效能之概念,

將國民小學學校效能區分為內效與外效,內效包括有教師工作滿意度、

士氣,外效則為績效與彈性。

綜合上述學者對於學校效能的評鑑指標可以發現,行政服務績效、

教師教學表現、學生學習成就、社區認同支持可作為評鑑國民小學學校 效能的指標,而這也成為本研究中對於學校效能評鑑的依據。

二、 學校效能的理論模式

缺乏理論模式之指導,而欲行描述一所學校比另一所學校有效能,

那是不可能的事。學校效能理論模式的建立與檢驗,對學校效能的研究、

學校效能的評鑑、與有效能學校特徵的描述而言,實在是非常重要且不

可或缺的。

對於學校效能的研究,大多的研究模式在早期作品中所呈現的是單 一方向的考量﹐其假定了一個三步驟的過程,亦即探討學校如何透過整 體特徵面的營造,形塑學校氣氛,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成就,如圖 2-5 所示。

效能因素 學校氣氛 學生學習結果

圖 2-5 單一方向性的學校效能模式

資料來源:J. Murphy, P. Hallinger, & R. P. Mesa (1985). School effectiveness: Checking progress and assumptions and developing a role for state and federal government.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單一方向性的學校效能模式是一個封閉性、單一層面的思考模式,

僅以一個層面來解釋學校效能的成效,並未考慮到其他外在因素,而且 僅以學生學習結果作為效能驗證的依據,未免將多樣性的學校效能過度 簡化,因此,後來學校效能的研究,皆陸續加入其他層面。

逐漸地﹐因為單一方向性的模式無法詮釋許多所觀察到的現象﹐學 者們乃提出不同的研究模式﹐強調變項之間的互動性,並涵蓋了不同層 面的考量,例如 Murphy, Hallinger, and Mesa (1985)與 Scheerens( 1990)

所提出的模式(見圖 2-6、2-7)。

‧課程與教學的組織 ffectiveness: Checking progress and assumption and developing a role for state and federal government. Teacher College Record, 86(4)

‧過 程 學 校 層 次

-成就導向政策的程度

-教育的領導

-教師的合作性計畫與共識

-就內容和正式結構而言,學校 課程的素質

-有秩序的氣氛

-評鑑的潛力 班 級 層 次

-學習時間(包括家庭作業)

-結構性教學

-學習機會

-學生進步的高度期望

-評鑑與檢核學生進步的情形 -增強

圖 2-7 學校效能整合模式

資料來源:J. Scheerens (1990).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 indicators of school function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1(1), 73.

‧輸 入

-教師經驗

-每位學生費 用

-家長支持

‧產 出

學生成就(就以 下因素作校正)

-先前的成就

-智力 社經地位

‧背 景

-較高行政層級所給予的成就鼓舞

-教育消費主義的發展

-共變項,如學校大小、學生的組成、學校類型、郊區

/市區

在國內方面,學者吳清山(1998)曾將學校效能研究中的目標模式、

學校效能理論模式從單一方向性的模式,進行到多層面學校效能模 式,隨著環境因素的變化及研究方法的進步,演變到學校效能整合模式,

各國學者也陸續提出自己研究的見解。國內學者學者吳清山(1998)也 將學校效能研究中的目標模式、系統資源模式、參與者滿意模式等三種 學校效能的研究模式,做一多面性的分析比較,因為學校校能為一國教 育成效成功與否的有力指標。

三、學校效能的指標

學校效能指標,常用來對照學校應達成的目標,所以研究學校效能 必須建立評量指標,然因學者所持觀點不同,且會因時空背景轉變及國 情、文化差異和大眾對學校教育的要求等等不同因素,而有所不同,因 此,欲評量學校效能必須從多個變量來加以測量,亦即需從多方面、有 系統的角度來看學校效能(林偉人,1998)。以下蒐集有關學校效能指標 的研究整理如下:

(一) Purkey & Smith(1983)提出學校效能架構的兩層面十三個因素:

結構層面(包括學校管理、領導、教職員穩定性、課程組織、教職員發 展、家長參與和支持、學校認可和學術成功、最大學習機會和社區支持)

過程層面(包括合作性計畫和同事關係、共同一致感、明確的目標和高 度期望、秩序和紀律)。

(二) Murphy, Hallinger & Mesa(1985)將學校效能分為兩個層面:

(二) Murphy, Hallinger & Mesa(1985)將學校效能分為兩個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