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校本位課程相關研究

研究者以「學校本位課程」為主題,探究實徵研究資料,將與學校本位課程 發展的相關研究整理如下表2-1。

2- 1 學校本位課程相關研究整理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結果

譚為任

(2003)

學 校 本 位 課 程 發 展 之 課 程領導研究

1.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方面,教育當局課程綱要的敘述不完整 和立場不明確。

2.三所個案學校都切實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但受大小規模 影響與發展方向各異。

3.三所個案學校的校長與教務(導)主任在課程領導上互補配 合。

4.教學組長的課程領導與教師對於推動本位課程發展的了解 皆仍不足。

(續下頁)

23

24

25 位課程以求生存(黃國倫,2011;曾芳蘭,2012)。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是一種非線性的發展方式,透過校長的領導策略,從老師 做課程設計的需求,就必須尋找課程素材,從做中學找出學校的特色,進而發現 學校的獨特性,發展屬於學校的願景主軸,設計符合學校願景的課程(鄭富仁,

2009;曾芳蘭,2012)。

實施學校本位課程教學,如國小四年級學童接受「五股溼地生態遊學」、國 小六年級學童接受「蝴蝶生態園教學」課程,學童在課程實施前、後的統計分析 上具顯著差異,代表教學活動有助於學生在學校本位課程知識上的理解、生態保 育態度與行為上的進步(簡士勛,2009;陳榮裕,2010)。

26

學校本位課程實施所遭遇到的困境有來自家長、社區的誤解與反對、人力不 足、工作負荷重導致學校成員反彈、偏遠地區學校人員異動頻繁、學校行政、教 師參與心態不一、能力不足等問題(譚為任,2003;蔡麗鳳,2005;郭蒨樺,2008;

卓璟薇,2008;黃國倫,2011)。

從以上研究中可以得知,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歷程,是一種循環漸進、逐漸 發展適合學校的獨特性課程,在課程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會面臨到來自不同方 面的聲音,將這些困境、阻力轉化成學校的助力,過程中校長的領導、行政的支 持與教師專業能力的成長,都是發展學校本位課程順利、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山國小在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歷程中,因少子化、政府裁併校政策影響,

為增加學生人數,吸引更多外地學生來就讀,而發展具特色的學校活動,因個案 學校主任具有登山、野外求生專業背景、教師具有自然物理專業背景,便以「教 師專業能力」與「自然環境」開始設計規劃,校內教師亦有戲劇相關專長,便在 之後加入藝術與人文戲劇課程發展;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加上重視學校本位等 課程取向轉變,三山國小成立了課程發展委員會,運用SWOTS 分析學校背景,

發展具在地特色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特色課程歷程中,發現專家教師人力不足、

時間不夠、偏遠地區學校人員異動頻繁、教師參與心態不一等問題,與蔡麗鳳

(2005)、卓璟薇(2008)、郭蒨樺(2008)、黃國倫(2011)等研究結論符合。

研究者也在相關研究中發現,並未有自然山林野外求生、自然科學活動、藝術與 人文戲劇方面的研究,並且三山國小在經費不足方面的問題,也並非相關研究之 困境,故三山國小特色課程有其獨特性,經費不足等其他方面的困境如何解決,

其策略如何,也值得研究者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