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特色學校發展意涵

本節主要分析特色學校的相關概念,首先探究特色學校之基本概念,復再敘 述有關國內外特色學校之發展,接著論述有關特色學校之緣起,最後說明新北市 特色小學發展及現況。

27

一、 特色學校相關概念

特色學校相關概念探究,分別為特色學校基本概念、國內外特色學校之發展、

影響特色學校發展的因素,分述如下。

(一) 特色學校基本概念

1. 特色之定義

林志成和林仁煥(2008)指出「特色」為:獨特、突出、人無我有、人有我 優、人優我特優、我特別突出、特別優異出色,係指一種差異化的表現,亦是.

一種與他者區隔的規準。黃彥超(2006)指出「特色」就是事物所表現出的獨特 色彩、風格。戴貝珊(2010)更將「特色」定義為某人、某事或某物表現出獨特 優異的色彩與風格,讓人容易去辨識。廖婕婷(2009)認為「特色」是一種獨特 性、與眾不同的表現。

綜上所述,研究者將「特色」定義為「事物表現出明顯獨特風格,異於其 他,只要一想到就能立刻連結,使人容易辨別。」

2. 特色學校之意涵

吳清山、林天佑(2009)指出「特色學校」係指本身特性所發展出來具有獨 特優異教育表現的學校,不僅另外界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也使學校與社區產生融 入一體的效果,這樣的學校應該兼具教育、獨特、優異、普遍、永續等五項特色,

發展特色時要建立在學校本位管理、學校組織變革以及有效能的學校等理念之上,

從學校本位管理出發,分析學校內外在環境特性,整合願景、目標、策略、方案、

評鑑成位有效可行的計畫,以學生學習為核心,創造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教育環境、

過程及結果。

林進山(2006)認為特色學校係指學校就辦學的教育願景,掌握學校人力與 物力資源的優勢,結合校內教學課程和社區資源,充分發揮學校優質的正向教育,

其內涵涵蓋卓越的校長領導風格、精緻的課程設計、創意的教學方式、優質的生 態環境、前瞻的綜合領域、創新的評量方式等等,並能啟迪學生欣賞和發表能力,

達成學校預定的辦學績效,足以彰顯學校的特色。

28

張憲庭(2006)認為特色學校消極的意義,是偏遠地區小型學校,為避免面 臨廢校、併校所採取的經營策略。其積極的意義,是各校充分運用資源,發展當 地文化及多元發展,共同分享場域課程、創意教學與體驗學習,達成學校永續經 營的目標。

曾俊凱(2006)認為學校校長、主任、教師、學生、家長共築的夢或故事,

心中的願景或圖騰是一致,並具有永續性、教育性及獨特性,方能稱為特色學校。

曾雪嬌(2006)特色本意即是獨特性,是一種與眾不同的表現,必須特別強 調用心與創意。學校結合人力、物力與精神,創造吸引師生、家長、社區人士喜 愛的環境和有吸引力的活動課程。

曾坤輝(2007)認為「特色學校」別於其他學校之處,就客觀上,係指學校 所在的地區的自然或社會環境差異;就主觀上而言,指校長對學校教學目標選擇 及教育價值取向。特色學校須整合社區及教職員工等資源,在辦學型態有意識的 選擇與創新,使學校特色符合實際環境,尋求長期穩定的發展,且有利教育品質 提昇的特殊辦學模式。特色學校應將學生學習重新聚焦在社區在地化課程的實踐,

讓學校範圍擴展至社區,讓社區人士帶給教育更多助力與啟發,各校從社區特有 資源中開發具有特色之課程,為能吸引更多人注意,學校須找出與眾不同的課程 做為推展主軸,以型塑各校不同「特色」,從學校本位課程出發,再次審視社區 資源特色,創發屬於各自在地特色課程。

薛德永(2008)認為特色學校係指學校就辦學的教育願景,掌握學校人力和 物力資源的優勢,結合校內教學課程和社區資源,充分發揮學校優質的正向教育。

其經營策略,以了解學校本身的特色項目為出發點,規劃具有特色的學校本位課 程,組織學校的優質團隊,形塑開放多元的學校文化,善用知識分享的策略聯盟,

並善用媒體傳播的行銷策略,以達成永續經營的目的,以創新的視野和行動,轉 型經營提高學校的附加價值。其理念特性,乃是將特色融入在學校課程與教學上,

展現出獨特的整體風貌,對所有學生的發展,都有全面落實的作用。並設計透過 體驗學習與分享機制,充分展現文化多元與鄉土的結合,才能兼蓄長期性與系統 化。

29

廖婕婷(2009)認為特色學校以「教育性、豐富性、本土性」為策略,「以 學習活動為核心」、「以在地特色為重點」、「以認識本土為目的」為原則,秉持資 源共享原則,依據各校特殊條件,結合校內外自然與人文環境,以創新多元的方 式規劃推動具有特色的學校本位課程,將特色融入在學校課程與教學上,展現其 獨特風貌,尋找偏遠學校存在價值與新生命力,擴大學校教育的內涵與範疇,讓 偏遠小學轉型為特色學校,在符合實際環境下尋求長期穩定的發展,以達成永續 經營的目的。

戴貝珊(2010)認為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家長以及社區凝聚共同的 教育願景,結合當地的人文與自然資源,透過創新的經營管理、特色的課程建構 與創意的教師教學,展現出學校獨特且優質的風格,讓學生在有利於學習的教育 環境中成長,並善用行銷策略及結合外部資源,使學校永續經營,其更進一步指 出特色學校的核心概念為:

(1) 學校利害關係人共同凝聚的教育願景。

(2) 根據在地人文及自然背景發展特色課程。

(3) 擁有獨特且優於他校的特色。

(4) 有效整合內外部的人力及物力資源。

(5) 創新的經營管理及優質的辦學績效。

綜合以上所述,研究者認為「特色學校」為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就 學校辦學願景,結合在地特色與人文,融入自然資源,以創新、多元、優質的規 畫學校課程,發展成為獨特且優異特色課程的學校。

3. 特色學校的理念

要瞭解特色學校必須先了解其理念為何,黃國倫(2011)在其研究中整理吳 明清(1997)、李顯榮(2007)、林進山(2006)、曾坤輝(2007)、潘文忠(2006)、

鄭福妹(2006)、龍玉珊(2007)、薛德永(2008)等論述,說明如下:

(1) 特色學校需符合教育本質與目標

30 (2) 特色學校應以學生為主體規劃課程 (3) 特色學校需兼顧公平性

(4) 特色學校必須具有在地獨特性 (5) 特色學校應要發揮學校效能 (6) 特色學校應具優良品質

(7) 特色學校需具整體性與永續性 (8) 特色學校重視分享

(9) 特色學校應整合社區人力參與課程發展

邱乙馨(2010)研究中提出,特色學校是將特色融入在學校課程與教學的活 動上,展現出獨特的整體風貌。學校特色是發展成為特色學校重要基石,是一個 由局部像整體推進的過程 。在選擇教育方針過程中,選擇別於其他學校的獨特 之處,形成較穩定的、鮮明的個性風格的學校。

綜上所述,可以了解到偏遠學校結合自然環境、社區生態、人文等元素,兼 顧學生為主體,符合教育本質與目標,設計屬於學校獨特的特色課程,將特色課 程擴大到學校全面性改革的面向,成為特色學校。

(二) 國內外特色學校之發展

1990 年代學校本位管理盛行以來,特色學校的發展開始廣泛受到重視,發 展特色學校的目的在於激發學校的創意,讓學校充沛的能量能夠釋放出來,以改 進學校教育品質(吳清山、林天祐,2009)。歷史悠久的美國「磁性學校」(Magnet School),朝向建立藝術、人文、科學等具特色的中小學學校發展,應是最早營 造特色課程來教學的學校。研究者將就美國、英國、台灣特色學校的發展歷程,

敘述如下:

1. 美國磁性學校(Magnet School) (1) 緣起

31

美國自1980 年代進行學校教育改革,發展出「磁性學校」的制度,「磁性學 校」係指提供具有特色的課程和教學法,不受傳統學區的制度限制,吸引家長及 學生願意跨學區來就讀(徐志誠,1999)。

(2) 意涵

磁性學校提供學生選擇學習其所感興趣之特殊專長學科的機會。在磁性學校 中,除可學習讀、寫、算等基本技能外;亦可習得特殊專長的學科,如音樂、戲 劇、電腦、科學及視覺藝術等等。磁性學校並無學區的限制以及入學條件的限制,

學生自願申請入學,經各校審查通過後通知入學(張明輝,2012a)。

此方案主要特徵為提供特殊的課程,以吸引不同種族背景學生來就讀,實施 期限為三年,補助經費應用於實際計畫活動,如新的磁性學校課程革新計劃、和 計畫有關之教師在職進修活動、教學活動經費、圖書、教材和設備之充實,不得 將補助經費用於學生的交通費。

(3) 教學理念

在教學上,磁性學校的教學理念包含以合作學習、小團體討論的方式進行,

再利用課外活動和特別的計畫,運用多元文化的課程內容,強調相互尊重與欣賞,

評量兼重學業成就、進步情形和努力程度,成績評定採用評語的方式,主張和自 己比較。

(4) 發展類型

全美約58%的磁性學校,係屬於全面性的磁性學校(whole school magnet),

全校學生均修習磁性課程,學生入學無學區限制,申請經核准即可入學,另外 38%的磁性學校則屬於部分磁性課程的學校(program within school, PWS),學校 中僅有一部分的學生參與磁性課程的學習,學區外必須申請,有名額才可入學(引 自張明輝,2012a)。

磁性學校與磁性課程的發展,是美國公立學校面臨招生不足及校際競爭之下,

形成的一種學制上的變革,試圖以發展學校的課程特色,計畫推動與經費補助、

課程多元化,以重獲家長的信心。

32 2. 美國藍帶學校

研究者整理自張明輝(2012b)「美國藍帶學校計畫」如下:

研究者整理自張明輝(2012b)「美國藍帶學校計畫」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