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檢閱

第二節 學習適應

第二節 學習適應

新移民女性遠渡重洋嫁入異國,在文化、語言、生活習慣等方面,都會遇到 適應的問題。新移民女性本身已有其適應上的困難,面對子女的教養時,也容易 產生一些問題。研究顯示,新移民女性的適應力強,是跨國婚姻家庭互動和諧重 要的因素,家庭和諧與子女的發展、行為、學習又有密切相關,可知新移民女性 在適應上的困境會影響其子女在學習、適應所產生的問題(劉秀燕,2003)。因此,

如何協助這些新移民子女,讓他們不致因為適應不良產生問題,是教育崗位上的 工作者應該努力的方向。

壹、適應的意涵

適應(adaptation)一詞,是指個體為排除障礙、克服困難,以滿足其需求所 表現的各種反應;或是個體為了其生活與社會環境保持和諧狀態所表現的各種反 應;或是除了環境中的人、事、物之外,個體為滿足自己的需求所表現的一切內 在態度與觀念的改變歷程(張春興,1989)。Arkoff(1968)認為適應的本質是動 態而非靜態的現象,因為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是常常在改變的,因此調 適的歷程要持續進行,並保持彈性。而適應也是一種雙向的過程,個人和環境交 互影響著,我們受環境影響,也影響著環境。因此,成功適應者,能夠使個體的 在需求與外在環境維持和諧,也就是既能夠符合外在環境的要求,也能夠因應自 身內在的壓力。簡而言之,適應是個體與環境互動,為了求生存而採取的因應方 式和行為。

Schultz和Schultz(1987)提出,在教育應用上,個體如因環境因素導致學習 失敗,此失敗經驗會引起其他恐懼,使得個體適應的問題更明顯(轉引自陳滄鉦,

2007a)。然而依照Erikson的心理社會期發展論,認為個體的發展並非在一生中經 歷相同的心理歷程,而是在不同階段產生不同性質的心理危機。亦即在不同年齡 階段,會遇到不同性質的社會適應問題,有賴個體自行學習,在經驗中調適自我,

從而化解因困難問題而產生的危機(轉引自張春興,2007)。在Piaget認知發展理 論中,認為人們是經由不斷的組織與適應兩個過程來處理外界的新訊息與新經 驗。其中包括了同化(assimilation)和調適(accommodation)兩個因素。同化,

係指依據現有的基模,來了解新物體或事件的歷程;調適則指個體為了符合環境 需求,主動修改基模,從而達到目的的歷程,當同化與調適達到平衡即是為適應

(張春興,2007)。而學習經由同化之後,會增加學習的類化與廣度;經由調適之 後,有助於提高學習的正確性與適應性,促使學習成長。因此,經由同化與調適,

然後取得均衡,是學生適應學校學習的方法。但以人為本的學習論中,則是認為 學生的學習以「人」為中心,需讓獨具特質的個體在學習中獲得充分發展。而適 應意味著自我接納與自我意識的程度。Maslow即提出人並非「刺激-反應」下的 被動學習者,而有積極主動的自由意識,塑造個人行為和人格特質。適應的優劣 取決於個體本身,環境因素則降到最低。一個能人對自己與現實世界是否能夠適 切察覺,對他的適應有很大的影響(陳滄鉦,2007a)。

貳、學習適應的意義

對國小學童而言,學習適應是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所謂學習適應,是 指個人在學習歷程中,與環境、教育情境所產生的交互作用及調適的過程。學習 的歷程中比較會關注適應狀況,若該情境無法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那麼便會直 接影響學習成效,進而影響學習興趣,產生學習困擾等問題,所以學習適應是關 乎學習成敗的關鍵要素(賴建戎,2009)。Arkoff(1968)即將學習適應定義為:

當學童能在學業成績與社會適應上有正向的表現時,即有良好的學校適應。反映 出在學習適應的領域上,除了學習表現之外,還包含著的人際互動關係,亦是與 環境互動的一環(陳芳媜,1998;謝佩均,2001)。也就是說,孩子除了學習知識 之外,更須有良好的師生互動、同儕關係。劉春榮等(1995)的看法則認為,學 習適應是學習成就的基礎,是個體在學習的歷程中,為取得較好的學習成就,所 採取的與環境協合的策略或方式。蔡清中(2006)認為,學習適應是個人在學習 歷程中,所採取的方式和環境取得和諧及調適的狀態。當學習面臨困境時,採取 同化和調適的方式,善用環境中各種資源,亦可調整自己的需求,尋求各種解決 之道。對新移民子女來說,學習適應良好者,能善用學習中的各種資源,會與環 境中取得和諧狀態,也就是說,能在師生關係、同儕互動中相處良好。反之,適 應不良者,如環境無法符合其需求,就容易使其產生挫折感,更有甚者,可能有 放棄學習之虞。也有研究發現,自我觀念愈佳者,其行為困擾愈少,學習適應愈 佳。因此,若要兼顧學生身心適應,就要了解學生困難之所在,當學生面臨適應 困難時,能在最短時間內適時給予輔導(吳佩赬, 2010)。此外,在關於學習適 應的研究中顯示,在國小教育的階段,性別、年級、學前教育、家庭社經地位、

母親語文程度均會影響到學童的學習適應(林璣萍,2003;蔡清中,2006)。

參、新移民子女的學習適應

由於新移民女性多數只有國中學歷,結婚的丈夫多為低收入戶與身心障礙 者,平均生育子女數又高於一般台灣家庭(林照真,2006),在家庭能得到的支持 通常較少,常需獨自面對教養子女的壓力,但又因語言文化的差異,造成新移民 女性有心無力的情形。有關新移民的研究顯示,家庭文化與學校文化愈一致,子 女在學校的學習適應會愈好;相反的,愈不一致,愈容易產生學習適應上的困擾。

新移民女性本身對非其本國語言、文化、文字有適應上的困難時,對子女的作業 協助即十分有限(陳滄鉦,2007b)。

新移民子女在學習適應上出現的問題會在下列幾個面向:

一、課業學習方面:現在在國中小實施的九年一貫教育,有些課程內容是需 要家長配合完成的,由於新移民母親的語言溝通有問題,無法提供孩子良好的學 習空間,導致他們在學習上遭遇困難(吳佩赬,2010)。在林璣萍(2003)、劉秀 燕(2003)的研究中亦發現,「語文能力差」是新移民女性無法輔導孩子功課的主 因,也因此影響到子女的語言能力及學業成就。也因此,東南亞籍的母親其子女 學業表現要比大陸籍母親之子女表現要差(蔡清中,2006、彭成訓,2009)。而隨 著新移民母親在台灣落地生根,逐漸適應環境之後,其生活適應能力獲得改善,

也慢慢融入台灣的文化、語言,子女的學習適應情形也會隨之改善(沈佳憶,2010、

吳佩赬,2010)。

二、同儕關係方面:同儕關係的好壞,會影響兒童的學習,要有良好的學習 適應,同儕關係的好壞是重要因素之一。新移民子女是台灣多元社會中新興的族 群,但處於文化及經濟雙重弱勢下的他們,在缺乏充分的教育資源與適當輔導的 情形下,容易受到強勢文化的本國籍子女的排擠,而這種同儕關係不佳的問題,

即可能造成其學習適應上的問題(陳滄鉦,2007b)。新移民子女的同儕關係會跟 性別、父親是否為身心障礙人士及母親、導師的管教方式有相關。女生同儕關係 比男生要佳,而若父親是身心障礙人士,較可能影響到孩子本身的自信心,造成 其與同儕間產生疏離的感覺。若母親的教養方式為民主的,則孩子對自我觀念的 建立及遵守常規上較佳,與人相處也比較好。如果導師的管教方式較佳,班級經 營良好,能協助同儕間建立良好的互動,則能讓新移民子女建立良好的同儕關係,

增強其學習適應。對於新移民子女學習落後的情形,也應安排課後輔導進行補救 教學,提升學習效能(許殷誠,2004、賴建戎,2009、吳佩赬,2010、沈佳憶,

2010)。

三、親師溝通方面:一般教師習慣使用親師聯絡簿與家長溝通,但是新移民 母親在中文識字方面通常較為不足,即使教師使用電話或當面晤談,都仍然會有

語言不通的困擾。因此,在多數研究中發現,新移民家長的語文能力是對其子女 在學校學習適應有影響的(林璣萍,2003、許殷誠,2004、鄭淑芬,2010)。

四、家庭社經地位方面:不同社經地位的國小學生,在學習適應上會有顯著 的差異,高社經地位學生優於低社經地位學生。家庭地位高的學生,其教育資源 愈多,並且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都是一樣成正比,家庭資源多,學習成就越高,

而學習態度也會越正向(陳正昌,1994)。Felner(1995)等人亦指出,父母教育 程度低於高中程度的子女,其學習適應比父母畢業於高中的孩子來得差;父母從 事技術性工作者,其學習適應較父母從事半技術或非技術性工作的孩子來得好。

新移民家庭社經地位上的弱勢,會影響到子女的學習。教育部統計處(2005)的 研究即顯示,新移民雙親無法輔導課業的原因,父親主要的原因是忙於生計(佔 69.1%)。劉秀燕(2003)也發現,新移民子女由於受到父母社經地位較低、忙於 家務生計等不利因素影響,使其在行為表現上似乎有負面表現,學業成就較低落、

語言程度較差等現象。

由此可知,新移民子女在學校的學習適應在課業學習、同儕關係及親師溝及 家庭社經地位等方面會產生困擾。因此,政府相關單位對新移民子女的教育政策,

應考慮到其學習適應問題,才能幫助他們更被台灣社會大眾接受及認同,提升他 們的學習能力及成效,也更融入學校生活,促進師生關係的和諧,並且增進他們

應考慮到其學習適應問題,才能幫助他們更被台灣社會大眾接受及認同,提升他 們的學習能力及成效,也更融入學校生活,促進師生關係的和諧,並且增進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