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障礙大學生適應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學習障礙大學生適應研究

本章節文獻探討主要目的在於參照 Masten(2014a)建言,以發展科 學觀點,針對學習障礙大學生可能獨具的發展議題與適應需求進行討論;

本研究首先論述成年初期個體可能面對的重要發展議題,爾後再針對學 習障礙大學生適應議題進行聚焦式討論。

一、成年初期發展議題

成年初期(emerging adulthood)首次由 Jeffrey Arnett(2000)提出,

專指 18-25 歲、介於青春期與真正成年期之間的特定發展階段;此發展 階段個體通常已不像兒童或青少年那般倚賴成人(如:父母),卻也無法 完全如一般成人那樣,能夠完全肩負起獨立生活的各個適應面向(如:

經濟獨立、發展事業、組建家庭)。事實上,Arnett(2007)研究也顯示:

大多數成年初期個體不認為自己是成年人;他們承認自己已不再是青少 年,卻也不認為自己已經可以扮演成人角色、或者擔負成人責任。成年 初期是工業化國家中,個體歷經最重要、影響最深刻的發展時期;Tanner

(2006)從畢生發展觀點(life span development)探究成年初期的重要 性,發現從許多生命事件研究(the life events research)中,個體藉由回 溯會認為成年初期所做的生涯決定最具自我控制感,這些決定後來也變 成改變一生的重大生命事件(life-marker events),個體繼而根據這些生 命事件所扮演的社會成人角色建構成年自我(adult selves);推測成年初 期是畢生發展轉折點(turn points),會影響個體一生適應。

本研究參照 Tanner(2006)和 Marcia(1966)研究,整理成年初期 重要的發展議題;包括:分離-個體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以及 自我發展(Ego Development),茲陳述如下。

(一)、分離-個體化

Tanner(2006)認為重新回歸自我(recentering)是成年初期發展任 務,其中個人與家庭關係重建即是首要議題;在此分離-個體化歷程中,

個體得以持續於有效而變動的關係脈絡中,藉由獨立和自我管理達至關

係自主性的發展目標;Tanner(2006)透過文獻整理發現:分離-個體化 歷程存在性別差異,個體會因母親 vs 父親、以及兒子 vs 女兒的關係脈 絡而產生變異;大體而言,分離-個體化歷程會對自我認同發展產生 32%-55%的影響;父母與子女間關係發展亦會透過分離-個體化歷程產生 交互式的關係轉化(transformation),即父母透過增能式互動(enabling interactions)、以及成長和成熟過程支持成年子女成熟,最終彼此之間得 以建構出成熟的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關係;愈能從家庭關係中覺 察個體化的大學生,愈能夠自覺像個成年人,對於獲得成年自足能力

(adult sufficiency)的正面影響愈大。

(二)、自我認同發展

Marcia(1966)回顧研究發現:自我認同攸關個體整體社會心理品 質 ( psychosocial ); 大 抵 而 言 , 完 成 自 我 認 同 的 個 體 在 自 我 定 義

(self-definition)時較少困惑,並較少焦慮情緒,整體適應較佳。Tanner

(2006)認為認同探索(identity exploration)是成年初期自我發展(ego development)最重要的議題,在個體重新回歸自我、行為以自我調節

(self-regulation)替代父母規範之際,個體自我認同狀態可整合過往發 展經驗、進而指引未來人-境互動能力的發展;即過往經驗的統整和鞏固 乃藉由自我發展完成,進而影響個體因應未來環境挑戰的精熟感(senses of mastery);自我發展愈好的個體,在成人自足力、以及面對重新回歸 自我發展任務的因應上,均有較佳表現。甚者,Tanner(2006)回顧研 究亦發現:成年初期自我發展品質除了攸關教育和職業成就水準,亦影 響個體人際互動功能和自足成人人格屬性的發展;自我發展較佳的個體

(23 歲),多半能在同儕友伴的親密或友誼關係中,展現較多自主

(autonomy)的協商技巧與需求,並在過程中維持彼此關係的連結度與 平衡,也被同儕友輩報導擁有較成熟、較細緻複雜的人際互動型態(25 歲);由此可知成年初期自我發展除了攸關成就水準,對於人際連結與互 動的關係品質,同樣存在重要性。

Marcia(1966)參照 Erik Erikson 理論架構,將自我認同發展以是否

經歷「危機」(crisis)或「探索」(exploration)、以及「承諾」(commitment)

兩者變項,將不同自我認同發展階段區分為四個象限內容(見圖 2-4-1);

危機或探索意指個體是否能夠投入尋求其他有意義的選擇行動,承諾則 意指投資個人意向或行動意志的程度。本研究將 Marcia(1966)提出的 自我認同發展階段內涵整理如下。

1. 認同早閉(Identity Forclosure)

個體未曾自我思索生活、或者探詢自我可行的其他替代作為或想法,

就盲目接受來自父母或重要他人的價值觀和信仰;特徵是高承諾但低探 索;例如:以孩提時代由父母根植和塑造的信仰與價值觀建構自我人格 特質和大學經驗,一旦父母價值觀無法產生功能,則會深覺生活受到嚴 重威脅。

2. 認同混淆(Identity Diffusion)

個體仍未探索可能的自我認同狀態,且不知道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 人,既無針對自我認同進行思考,也沒有特定承諾;特徵是低承諾且低 探索;例如:對於要作何種職業未曾關注或決定過,或者仍未發展日常 工作的概念,給人印象是若有其他機會降臨,即會輕易放棄現有工作選 擇;對於建構自我意識或思維系統不感興趣,或者以”點小菜”(take a smorgasbord approach)方式進行思考,只會比較兩者其一何者對他有利,

但不願意自所有事例中進行自我思考。

3. 認同尋求(Identity Moratorium)

儘管此時個體仍未針對”我想成為誰”或”我想要追隨怎樣的信仰/價 值生活”等議題做出任何具體決定,但個體通常已經經歷某種危機、以致 引領他們主動探詢自我認同狀態;特徵是高探索低承諾;例如:儘管依 舊看重父母期許,但仍然試圖在父母期望、社會要求、自我能力之間尋 求妥協;思維系統上常出現的迷惑起源於對自我生命的關注 vs 內在偶爾 無預警出現過往懸而未決的心理疑問。

4. 認同達成(Identity Achievement)

個體已經廣泛探索並承諾想要怎樣的生活、以及想要跟隨的信仰/價

值系統,這些思維都是經過深思熟慮過程而發展成熟的自我認知;特徵 是高探索和高承諾,例如:已嚴正思考過數個職業選擇,並根據自己條 件作出決定;在思維系統方面,已能重新評估過往價值觀或信仰系統,

並找到能夠自由行動的果斷力。

危機/探索

(crisis/exploration)

低 高

承諾

(commitment)

認同早閉

(Identity Forclosure)

-我不必自己深思就已決 定要過怎樣的生活。

認同達成

(Identity Achievement)

-我已深想過我該如何度 過自己的生活。

認同混淆

(Identity Diffusion)

-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 道我該過怎樣的生活。

認同尋求

(Identity Moratorium)

-我正在思考我該過怎樣 的生活。

圖 2-4- 1 成年初期自我認同發展狀態

資料來源:”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pf ego-identity status” by J. E. Marcia, 1966,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 551-558.

值得注意的是,Harter(2012)認為個體可能因為社會心理資源的增 多或減少,致使產生其於各種自我認同狀態間的移動;例如:(有計畫或 無預期地)增加社會支持、以及個人決策力(personal determination),

可助益成年初期個體最終獲得「認同達成」狀態;反之亦然,若社會支 持與自我決策的心理資源減少,則會引發個體自我認同狀態逆行至較差 階段。

成年初期個體自我認同發展內容、以及其所影響的心理社會適應層 面存在文化差異性(廖小雯、程景琳,2011;Harter, 2012);在集體主義

(collectivistic culture)的儒家文化裡,成年初期個體較少有機會探詢西

方個體文化(individualistic culture)中所指稱的自我認同,反而較力求 建構包含情緒成分的個人自我(personal self),在定義自我時會自認為有 義務遵從家族中重要長輩期望是重要的事,故多半於 20 多歲的發展時期,

便已被迫做好職業或事業選擇,以致力達成重要長輩設定導向的生活目 標(Harter, 2012)。Nelson、Badger 和 Wo(2004)研究即發現:90%的 中國成年初期個體(平均年齡為 20 歲)自認為能夠接受個人行動的責任、

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夠經濟獨立、能夠不以自我為中心地多加考量 他人看法。廖小雯、程景琳(2011)研究 114 位臺灣大學生亦發現:認 同早閉狀態僅影響臺灣成年初期個體「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層 面的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對於「自主性」(autonomy)、

「環境精熟」(environmental mastery)、「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正 向人際關係」(positive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以及「生活目的」(purpose of life)等心理幸福感層面,皆未有顯著關聯,此研究發現與 Waterman

(2007)以 217 位美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結果有異;推測”未經探索就 及早接受重要他人安排生涯發展”的自我早閉認同狀態,在臺灣成年初期 個體認知中,可能被視為常態、較可被接受、對心理幸福感影響不大的 自我認同狀態。

二、學習障礙大學生適應議題

學習障礙大學生適應研究大抵可類分為學業層面與非學業層面,前 者無非針對成功完成大學學業的自我能力進行探討,後者則主要針對社 會支持品質與心理健康議題對於大學生活適應的影響進行分析。

(一)、學業方面

當探究學習障礙大學生於學業層面適應議題時,無論是自從教育轉 銜角度、或是大學特殊教育方案切入,首先一致提及的莫過於本源於動 機心理學的自我決策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Field、Sarver 和 Shaw(2003)認為:自我決策應是所有障礙大學生教育方案設計的重 點,教育情境應建設為充滿自我決策角色扮演模式、自我決策知能教導、

選擇機會、正向溝通模式與社會關係、支持可及性等特徵;大學教職員

也可透過自我決策教育方案,提供更具生產力的介入服務,有效協助障 礙大學生成功達至成人發展階段的成就目標(包括:教育與職業)。

本研究首先討論學習障礙大學生自我決策相關研究內容,再針對學 習障礙學生學業適應另一討論議題-「轉化學習」(Transformative Learning)

本研究首先討論學習障礙大學生自我決策相關研究內容,再針對學 習障礙學生學業適應另一討論議題-「轉化學習」(Transformative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