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臺灣文藝叢誌》古為今用的徵文內容探究

第三節 傳統價值的辯護──以孔教論為主軸

二、 宗教觀念的辨析

對「宗教」概念的吸納與價值評估,一直牽引著近代知識社群探討傳統向現 代轉型的文化論述與政治實踐。178在臺灣文社首期徵文22 篇〈孔教論〉中,除 了可以發覺臺灣傳統文人連結孔教與新學的思維模式之外,另一值得探究的議題 即是孔教與宗教觀念的辨析。關於孔教是否為宗教的議題相關研究,已有學者提 出精闢的看法。陳熙遠認為傳統中文每以「教」字定位本土與外來大小傳統:諸 如「佛教」、「道教」、「耶教」,但此「教」字的義涵,卻不必然等同於現代對「宗 教」的一般界定。在傳統士大夫的論述裡,與「禮教」、「名教」同義的「儒教」,

不僅是諸「教」的典範,而且往往是唯一正統「教」義的化身。在傳統「教」義 的論域裡,儒教更往往置於參照座標的原點,其他各教無不悉心揣度與儒教的對 應與聯繫。179此外,翁聖峰則嘗試藉由臺灣文社〈孔教論〉與崇文社〈國教宗教 辨〉,釐析臺灣傳統文人是否將孔教認知為宗教的概念,並提出臺灣傳統文人已 能認知西方religion 的宗教概念,不再接受傳統儒釋道三教的論述方式,主張儒

177 曾國金:〈孔教論〉第二名《文誌》第一年第一號。

178 陳熙遠:〈「宗教」──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新史學》第 13 卷 4 期(2002.12),

頁37。

179 陳熙遠:〈「宗教」──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頁 64。

教是人倫之教,而非西方基督教式的宗教。180於是,我們得以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是:〈孔教論〉書寫社群對宗教的定義是什麼?他們如何論述孔教是否屬於宗教 的範疇呢?而這樣的論述模式又是為了達成什麼目的?

首先,筆者藉由檢索《臺灣日日新報》,發現已刊登部分關於孔教與宗教、

國教的爭論議題訊息,如:〈章太炎痛詆國教之文章〉181、〈決定不提議國教〉182

〈國教問題通過〉183等,可推測臺灣的知識份子社群,已能掌握中國孔教運動的 相關情狀。其次,日本漢學家高瀨文博談〈本邦德育與孔教.六、世界三大聖人 與教育模範人物〉也提出孔教與宗教的辨析論述,其中的一段文字言及:

夫世界聖人之尤至者,惟耶穌足以配孔釋而無愧也。三聖之中,孔釋教義,

多及哲學,耶穌教義,則罕言之。……三聖之中,釋、耶固宗教家。至於 孔子,則議論紛如,鄙意尤直斷其非宗教家也。蓋儒教非宗教,德教也,

全本常識立說……儒教而外,如神道、耶教,皆可由孔教中,藉其倫理遺 訓,即採其所長,以補其教義之不及。縱無所利於孔子,而亦無所損之者。

故雖不肯稱之,又豈能有所毀哉?184

高瀨文博談在這篇文章中,首先以西洋哲學史中的「哲學」與「宗教哲學」的差 別概念,來釐清孔釋耶教義上的差異。隨即指明儒教不屬於宗教的範疇,目的在 於勾勒孔教在教育與政治方面的功能性,並以此感嘆「今也,我邦人何以不崇孔 子,而薄視其遺教乎?」。高瀨文博談提出孔教不受重視的可能原因,來自於日 清戰爭後,清國之積弱積弊,一時暴露無遺,才導致孔教與國家現狀,一併受人 輕視。近來學者王中江所提出的看法,也認為歷史上的「儒教」,作為中國「獨

180 翁聖峰:〈日治時期臺灣孔教宗教辨──以臺灣文社及崇文社為論述中心〉發表於 2008 年 5 月 23 日「淡江大學第 12 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181 〈章太炎痛詆國教之文章〉《臺灣日日新報》4890 號,1914 年 1 月 21 日 5 版。

182 〈決定不提議國教〉《臺灣日日新報》4904 號,1914 年 2 月 4 日 5 版。

183 〈國教問題通過〉《臺灣日日新報》6511 號,1917 年 5 月 4 日 3 版。

184 高瀨文博:〈本邦德育與孔教.六、世界三大聖人與教育模範人物〉,《臺灣日日新報》1918 年1 月 1 日 47 版,6293 號。

尊」之「教」,根本意義在於它扮演「政治意識形態」和「世俗倫理道德教化」

的角色,而這主要是體制化的結果。一旦失去體制的支撐,便很容易被降為一般 意義上的「學」,或降為「一家之言」。這正可以解釋為什麼傳統社會政治隨著清 末的崩潰,儒教或儒學也急遽下降的過程。185然而,作為提倡孔教的漢學家,高 瀨文博談必須提出孔教存在現世的重要價值,他言及:「竊惟忠君愛國,移孝作 忠,與夫武士道精神,誠欲久遠弗衰,自當有以羽翼之、教訓之。其最適合者,

孔教而外,更莫他求,則其不悖我國體也明矣。」巧妙地將日本國體精神與孔教 相互連結,為孔教尋找延續的立足點。這樣的觀點,其實也是延續自日本漢學家 如服部宇之吉、內藤湖南等人,對於孔教與宗教、日本國體的見解。內藤湖南認 為日本之孔子教,已經與日本國體充分融合,並為近代日本奠下國民整合的精神 基礎,也注意到中國孔教長期作為倫理基礎,而保有生命力的問題,是故孔教宗 教、國教化的言論皆是多餘。186於此,我們看見日本漢學家面對孔教存續的問題,

以及孔教與宗教的概念釐析情況。接著,便可從〈孔教論〉徵文中,探究臺灣傳 統文人如何面對孔教與宗教關係的問題。臺灣傳統文人如何對宗教進行定義呢?

黃茂笙認為:

凡有崇高偉大之真理,超越於人生,使人敬畏之、崇拜之、信仰之,又能 使人於敬畏、崇拜、信仰而得其慰藉安心幸福者,名為宗教。孔教則非宗 教比也。夫震旦之有孔教,猶印度之有佛,猶太之有耶,波斯之有拜火,

亞剌比亞之有回回,我國之有神道也。雖然,宗教者,有命令之權威,有 禮拜之儀式,若孔教則無之。187

由此可見,黃茂笙已頗能掌握宗教概念所具有部分特質,以之與孔教進行區

185 王中江:〈二十世紀末「中國」的「儒學觀」──類型、範式及其方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11 卷 3 期(2001),頁 65。

186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近代中國與日本及孔教──孔教國教化問題與對中國的認識〉《東亞 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4),頁 187。

187 黃茂笙:〈孔教論〉第四名《文誌》第一年第一號。

別,同時也呈現他的世界宗教視野,並且從「我國之有神道設教」,可感知其政 治認同的轉化與傾向。黃茂笙進一步闡述孔教與耶佛二教之間的差異,最主要在 耶佛皆有來世、天國與輪迴、贖罪的概念,孔教則言「未知生焉知死」。其次,

在於耶佛皆具有神格,孔子則為人,神具備拯救的能力,故信奉耶佛二教者,具 有懺悔與祈禱的儀式。然而,孔子則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所以尊崇孔 子者,不會將孔子神格化。黃茂笙此文,單就孔教與耶佛二教進行區辨,深究其 間教義的異同,於入選的22 篇文章中可謂特別。整體而言,他是將孔教與耶教、

佛教進行宗教意義上的區隔,釐清信仰儀式與對象之差異,然而卻不斷地尋找其 間共通的教義,並深信孔教足以涵納耶、佛、道等提倡的教旨,而將孔教置於至 高點。

此一論述模式,亦出現於王錫舟、吳陞第等作品之中。吳德功潤色其孫吳陞 第之作〈孔教論〉提到:「釋耶以神道設教,止能治其末。孔教則務正其本,修 身俟命,常以天道無親,惟德是依,作惡降殃、作善降福訓人。亦以博濟為心,

令人遷善改過,是包括佛耶之教。」188;王錫舟則言及:「或論孔教之理,其與 耶佛同乎?曰:惡乎同?孔教非宗教也,耶佛宗教也。」189。王錫舟認為:孔子 憂懼人們迷惑於生死之源起與依歸,所以提出未知生焉知死;憂懼人們惑於鬼 神,所以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擔憂性與天道的道理過於深遠,故罕言性與 天道,務求實際。所以孔教是一種入世之學,而非出世之學。簡而言之,王錫舟 認為孔教非宗教的原因,在於孔教以日用倫常之學教人,並非構設天堂地獄等傳 說,來使人信仰。由此可見,王錫舟等人多依循傳統儒學,以人倫為本的基礎價 值思想出發,尋求仁德與忠恕的生命實踐,並深信此一價值核心乃涵括其他種種 教義。

值得注意的是,以儒學思想為依歸不僅展現在〈孔教論〉中,臺灣文社〈莊 子論〉與〈釋教論〉的徵文內容,也展現類似的思維模式。論述的主題雖然改變

188 吳德功潤色其孫吳陞第之作:〈孔教論〉《文誌》第一年第一號。

189 王錫舟:〈孔教論〉第六名《文誌》第一年第一號。

成其他傳統思想,書寫者仍舊慣於以孔子之言進行對照。例如:曾國金將莊子「方 可不可」之思想,等同於孔子「無可無不可」;莊子所謂「無為」,等同於孔子「無 為而治者,其舜也與。」;莊子所謂「無言」,意即孔子之「天何言哉,四時行焉,

百物生焉」。190郭自成更運用釋教經典內容,對應論語、大學之思想,如:「不知 釋教之論理,究無異孔子之教人也。其在淨名經云:去六欲,得六通。即大學誠 意正心,致知格物也;其在楞嚴經云:修三摩,悟七心。即論語非禮勿動,非禮 勿言也。」191如此的對照模式,雖然過於簡化莊子與釋教之哲學或教義,而忽略 其中存在的差異性。然而,這種去異存同的論述策略,動機應在於憂懼他種宗教 或哲學,與儒學價值有所牴觸,造成削減〈孔教論〉疾呼恢復傳統價值──以儒 學為核心──的力量。因此,這樣的論述策略便可兼顧地匯集傳統價值的其他源 流。

另一位對宗教提出清楚定義的是陳梅峰,他首先考察到世界宗教的多樣存 在,如希臘教、回回教、景教等,各有其信奉的教義、教旨。一旦崇拜信仰之,

則可能導致意見偏差而互相攻詰,而這都是教義不夠廣泛,所以其教澤無法普及 的原因。陳梅峰憂慮宗教性質的框架,將侷限孔教思想可能具有的廣度。此一論 點,成為他反對將孔教視為宗教的主因。他提到:

且今之持保教論者,一聞西人之言曰:亞東無宗教。輒悻悻然,怒形於色 曰:是誣我,且侮我。此由不知宗教之為何義,間嘗考西人所謂宗教者,

且今之持保教論者,一聞西人之言曰:亞東無宗教。輒悻悻然,怒形於色 曰:是誣我,且侮我。此由不知宗教之為何義,間嘗考西人所謂宗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