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臺灣文藝叢誌》古為今用的徵文內容探究

第四節 漢文價值的思辨

一、 新時代的感知

在爬梳《文誌》刊載內容中,關於新學知識的建構歷程之前,必須思考的問 題可能是:在時人的認知裡「新學」或「文明」知識,所指涉的意義究竟包含哪 些面向?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促使時人意識到必須汲取「新學」知識內容呢?

關於此一議題的思考,學者黃美娥曾從彰化崇文社〈文明說〉的徵文內容中,考 察臺灣傳統文人針對「文明」概念的言說,指出時人認知裡的「文明」內涵包羅 萬象,涉及政治、法律、經濟、教育、人際、國家等,而且已從抽象的概念,轉 而內化於實際生活中,成為人群、社會、國家的新型制度與信仰;因此,時人面 對文明社會的進程,就不只是在心理上體認時代變遷的認同過程,而也是直接參 與外在社會實踐的過程。233關於這種感知「文明」時代的變遷,轉而參與社會實 踐的歷程,筆者認為《文誌》所刊載的一六生〈元旦辭〉234一文,亦相符於學者 的觀察結果。

232 參見施懿琳〈臺灣文社初探──以 1919-1923 的《臺灣文藝叢誌》為對象〉、柯喬文〈日治前 期漢文傳媒與現代性研究──臺灣文社與《臺灣文藝叢誌》〉等作。

233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序論》,頁 9。

234 一六生:〈元旦辭〉《文誌》第三年第二號。

一六生的〈元旦辭〉主要展現的是一種跨越新舊之間的自覺意識,作者於此 文中雖然並未確切定義何謂新與舊,但可感受到是一種對於時代意義轉換的意 識。他將1920 與 1921 年的界限,畫為「新舊之界線」,並感知到:「噫,我人類,

已非舊日之舊人,而無奈作新年之新人。」雖說是表達一種感嘆與無奈的情感,

但作者對新年卻是充滿新的期待。關於新的「期待」,卻是以一種曖昧模糊的口 吻傳達:「吾人之希望與自期,勿庸容喙,而非平等、滿足、合理徹底乎?」究 竟是哪方面的不平等、不滿足與不合理,則充滿象徵意義豐富的解釋空間。

若再從一六生所接續的話語進行推敲,筆者認為其間與1920 年代臺灣新文 化運動的起步,存在著密切呼應的動機。原因在於,作者提出若要實行新的期望,

是必須透過「惟常活動而後可也」,在各種新方面,從事「新營之事」才能達成

「新立之志」,作為「新世之文化建設」。更重要的是,作者期待將「辛酉年」(1921,

大正10)作為「新文化建設上一大紀元」。回顧當時歷史,1920 年 7 月東京留學 生新民會組織,創刊《臺灣青年》;12 月林獻堂等人更開始著手進行臺灣議會設 置請願運動;1921 年 10 月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等,皆反映 1920 與 1921 年間臺灣 新文化運動的逐步開展。《文誌》刊載一六生〈元旦辭〉,其中不斷以「噫我兄弟 姊妹」提出求新的呼應,也反映出期待臺灣文社成員重視新文化建設的進行。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1920 年前後,從崇文社「文明」概念的陳說,到一六 生「新舊之界線」的區隔,與「新時代」的感知,進而提出「新文化」的建設事 業,展現的是時人體察到文明的知識內容,在新時代裡是必須具有革新社會文化 的效用與力量,甚至轉而開啟新文化運動的契機。於是,我們應該思考到1920 年代臺灣新文化運動展開之前,是否已經存在一段「文明」與「新學」的知識傳 播過程?而確實早在1906 年(明治 39)8 月的臺灣,已有臺人羅秀惠、洪以南、

王慶忠、黃茂清、謝汝銓、古火旺、李書、李漢如、陳履坤等,與日人伊藤政重 共同發起組織「新學研究會」,並擬發刊《新學叢誌》。以伊藤政重為會長,羅秀

惠任副會長,更設有會計監督、會計主任與事務主任等職位。235然而在著手募集 資金後,卻因為李漢如赴中國福建辦報,導致會務停頓,至1910(明治 43)李 漢如復歸臺灣,才又開始招募會員,並發刊《新學叢誌》。內容網羅法律、政治、

經濟、歷史、地理、衛生、哲學、文學等各種講義,並有詩海、小說的欄位。深 具推廣新學的理想,可惜的是該誌僅發行三號。236此外,從李漢如〈新學叢誌敘〉

得以發現,其發刊的目的與對象:

高等學術,足以啟發者,尚多未備。故春秋鼎盛,壯志方張,或為家困所 累,就學不得;或為家族所繫,留學不能。欲藉研究,奈自修無方。237

可見,《新學叢誌》的發刊,具有針對日治時期的臺灣社會教育體制不完善 現象的回應。在臺人無法透過正規教育體制,習得新學知識時,便只能透過雜誌 的傳媒效能,以達成新學知識傳播的教育功能。此一意義,應當也可以用來觀察

《文誌》刊載新學內容的目的,且《文誌》發行長達六年,其所發揮的新學傳播 效果,也應該比《新學叢誌》更具影響力。除此之外,近來亦有學者陳培豐指出

《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欄中,曾翻譯為數眾多的新學啟蒙知識性質的文章,而 且時間更早從1903 年即已經展開新學知識傳播的效用,值得後續研究關注。238 二、 接受新學的態度

在討論新學知識論之前,或許必須先思考時人是用什麼樣的態度,來接納新 學呢?同為一六生所作的〈大食主義論〉,與〈元旦辭〉刊於同期《文誌》。239此 文從題目看來似乎是與食物相關,然而,一六生實際上卻是藉由食物、食慾來比

235 伊藤政重:〈新學叢誌發刊詞〉收錄於曾迺碩總纂:《臺北市志.卷八文化志.文學篇》(臺北 市:北市文獻會,1991.11),頁 142。

236 文瀾:〈從「揚文會」談到「新學研究會」〉《臺北文物季刊》第8 卷第 4 期(1960.2),頁 41。

237 李漢如:〈新學叢誌敘〉收錄於曾迺碩總纂:《臺北市志.卷八文化志.文學篇》,頁 141。

238 陳培豐:〈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 文〉《臺灣史研究》第15 卷第 4 期(2008.12),頁 46-48。

239 一六生:〈大食主義論〉《文誌》第三年第二號。

喻文明知識、求知慾,而且強調的是「廣泛」地吸收各種文明知識。作者意識到:

「鎖國封土,外防塞文化輸入,內杜塞思想發展之民族,已不許此世間之存在。」

理解到各種精神思想的交流、吸收,對民族、文化向上發展的急迫性;並回顧過 往吾人「未能吸收現代文化之一滴,而不啻為人類之落伍,終至於大受病毒,而 鬼脉陰陰,暮色沉沉。」所以,在各種文明知識(天下料理)列於眼前時,一六 生期待能作一「多吞不饜之大食人」。這一段話,著實反映時人對文明新知的渴 求,急切尋求文化向上發展的途徑。

然而,一六生所謂「廣泛」地吸收新知,是代表著全盤接受的意味嗎?他對 於擇取新知的態度是什麼呢?其實,在一六生的認知中,「大食主義」並不意味 著全盤接受的態度。他認為在擇取文明新知之前,應當有一項重要的自覺:

極尊重自由意志,解脫何等之束縛而後,乃以極公平、極自由、極猶立之 意志,就諸各樣萬事,尺以度之,取者即取,而排者即排也。240

換句話說,在接受文明新知之前,一六生認為人民應當先有「意志之解放」

的自覺意識,不受各種偏見如感情、習慣、學術、宗教等所束縛。不過一六生也 明瞭這樣的解放精神,是很難達成的理想,只能透過社會制度的改良,與風俗上 的指導,才得使「迎合新文明」成為可能。由此可見,一六生雖然疾呼要以「大 食主義」的態度,廣泛接受文明新知。但是,更重要的前提,或者說一六生所欲 表達的重點,應該還是在於尊重自由意志的解放精神。換句話說,必須改良社會 制度中存在種種限制自由的框架,以及期許人民能自覺地擺脫偏見的束縛,才能 使文明新知具備改善文化發展的可能。

此外,在遯渭生〈學術刷新之必要〉241一文中,則提出研究學問時,所應避 免的三項舊思維。作者之所以會提出刷新學術研究的動機,是因為有感於:「近

240 一六生:〈大食主義論〉《文誌》第三年第二號。

241 遯渭生:〈學術刷新之必要〉《文誌》第三年第七號。

來西洋之學術,源源而來,吾人不能不加以研究。然欲研究新思想,決不可脫離 學術刷新四字。」面對西洋新學的湧入,遯渭生已具有不得不加以研究的意識,

然而遯渭生也考量到,若因循傳統研究學問的模式來學習新知,必當有扞格不入 之處,因而提出三項必須革新的學習方法。

首先,是去除「重師而不重學」的通病,避免學習時專注於研究派別的區隔,

而非以學問為中心。其次,在於「打破好古之習慣」,主要是因為好古束縛了求 新的機會。最後,則是「不可不參社會意見」,避免「閉戶著書」的消極想法,

應該促使學問的研究,能夠體察社會的情狀,發掘社會的流弊,以利用所學加以 尋求應對之策。由此可見,在面對西方新學潮流交錯匯流時,時人已經意識到革 新傳統學習模式的重要性,特別是關注學問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敦促研究新 學的功能,是必須具有能夠反映社會現實與改善社會的影響層面。

三、 新舊衝突的調和

在接受「新學」或「文明」的知識內容,及其蘊藏的價值觀念時,時人將如 何調適其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衝突與矛盾之處呢?若先從寄盧〈應時標準〉242一 文,則可看出時人發現「新舊交戰」的局面,已經成為無可避免的社會發展趨勢:

天下事進化不已,故社會現象無時無事不成新舊交戰之局。新者時髦,舊 者陳腐,於是遂有優勝劣敗之結果,伊古已然,於今為烈。故因時制宜,

為處世無上秘訣。

不過,該用怎樣的標準,來衡量「因時制宜」的尺度呢?其實,寄盧也知曉由於

「主觀見解」的差異,使得標準難以拿捏,是故他提出以自我約束的「良心」作 為應時制宜的衡量標準。此一見解,反映寄盧仍將解決新舊交戰的爭議問題,回 歸道德本質的約束良心層面,這樣的論點便顯得較為薄弱而欠缺系統。

242 寄盧:〈應時標準〉《文誌》第六年第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