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臺灣文藝叢誌》沿革及其專欄特性

二、 成立動機

根據《櫟社沿革志略》記載,臺灣文社之成立,乃胚胎於1918 年(大正 7)

9 月 20 日,櫟社與清水鰲西詩社的聯合會中。先是,同為櫟社社員的蔡惠如、

陳基六(錫金)與鄉友創立鰲西詩社,此次兩社聯會就是蔡惠如發起,並於清水 蔡源順號伯仲樓舉辦。櫟社參加者有:陳基六、王學潛(卿淇)、陳瑚(滄玉)、

鄭汝南(少舲)、陳貫(聯玉)、林載釗(望洋)、林幼春(南強)、莊嵩(伊若)、

陳懷澄(槐庭)、傅錫祺(鶴亭)及主人蔡惠如等11 人;鰲西詩社則有:鄭邦吉、

蔡詒祥、蔡念新、李玉斯、楊肇嘉、周步墀、楊煥章、楊丕若等人;另有賓客如 新竹鄭養齋、鄭虛一、林榮初、張息六、曾寬裕及臺中陳若時、黃爾竹等人共赴 參與,計約30 人,可謂盛會。席上蔡惠如深慨漢文將絕於本島,提議設法維持,

臺灣文社由此醞釀而生。19傅錫祺並有詩〈伯仲樓雅集席上賦贈主人蔡君惠如〉

誌:「南船北馬徧天涯,絕海歸來髩未絲。慷慨激昂閒論世,風流儒雅久耽詩。

16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1999),頁 11。

17 蘇秀鈴:《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文所碩論,2001)。

18 龍岡老人 駱子珊:〈高山文社〉《臺北文物》第 4 卷 4 期(1956.2),頁 59。

19 傅錫祺:《櫟社沿革志略.大正七年(戊午)》【臺灣文獻叢刊 170 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 濟研究室,1963),頁 12。

匹夫大任千鈞重,吾道生機一髮危。佇看衆山齊響應,登高賴此疾呼時。」20並 自註:「當道議癈漢文,君於席上倡議設法維持。」可見蔡惠如之所以有此感慨,

原因可能與當局所執行的語文教育政策有關。

隨後,據《文誌》創刊號可見1918 年 10 月,12 名以櫟社成員為主要班底 的臺灣文社設立者,共同擬定〈臺灣文社設立之旨趣〉。據此旨趣書,加上創刊 號中多位文人的發刊辭序,筆者略為歸納以下四點作為臺灣文社成立的動機:

(一) 革新傳統的科舉制藝詩文觀

臺灣文社設立旨趣書首言:「本島自改隸而後,凡欲攻漢學者,於文不受制 藝所拘,於詩不為試帖所厄。上下千古,縱意所如,此誠文運丕振之秋,詩界革 新之會也。」可見在日本領臺後二十餘年,文社設立者對科舉的看法早已有所轉 化。原本被視為尋求平步青雲之道的科舉制度,變成束縛文人思想的桎梏。在擺 脫制藝詩文的框架後,時人對漢文學轉而產生新的期待。期待漢文能夠上下千 古,縱意所如而無所拘束。陳瑚(1875-1922)於〈文藝叢誌發刊序〉中,更專 就科舉制度提出批判。他認為科舉所造成的愚民效應,甚於秦始皇焚書之舉。由 於科舉禁錮學者文人的心思才智,以虛榮為釣餌,網羅天下奇傑之士,導致制藝 文章陳腐雷同,六經諸史則束之高閣,茫然不知為何物。因此在世運的更迭下,

他亦感悟到漢文的轉機:

今日者新陳代謝,八比之文已視為無用長物,棄之如同敝屣,是文學界之 一大轉機。則從此益奮其心思,擴其才智,進而探求經史之精奧,發為文 學之光華,不特維持漢學於不墜,抑且發揚而光大之。21

陳瑚所期待的文學轉機,是立足於回歸探求傳統經典的精華,轉變為具有文

20 傅錫祺:〈伯仲樓雅集席上賦贈主人蔡君惠如〉,《鶴亭詩集》(臺北縣:龍文,1992),頁 90。

21 枕山:〈文藝叢誌發刊序〉《文誌》第一年第一號

學性質的創作,以此發揚光大漢文的精髓,由此可見陳瑚對於《文誌》刊載內容 的殷切期許。又如樵隱於〈文人之覺悟與抱負〉,亦提到科舉路斷後,文人所必 須面臨的心態調適過程。在其創作的當下,早已感受到時勢的變化,黃金萬能、

勢利競爭的社會風氣,將致使文人的地位無以自處。他提及:「若在乙未年前,

則必曰吾固取青紫如拾芥也。」22認為透過科舉,則書中自有顏如玉、黃金屋,

然而幾經世運更迭「昔時求科第之文人,至此亦可醒黃粱之夢矣」,而必須覺悟 到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差異,文人的地位雖卑、境遇雖窮,但仍可透過智識、

道德、學問才華、文章詩詞來豐富生活,進而有所抱負、自相貴重,不得趨炎媚 世、喪失操守,而為鄙夫所輕視。整體而言,陳瑚與樵隱對漢文與文人地位的期 許,雖然都懷抱著陳意甚高的理想性質,不過若就社會現實層面「斯文將喪」與

「功利主義」所激起的傳統漢文化危機意識,便可體會時人為了因應時勢變化所 設立的理想目標。

(二) 企求詩文並重的文學觀

臺灣文社成立的動機之一,也是在於感嘆當下文學風氣「詩重於文」的現象。

旨趣書中提及:

邇來二十有餘年,其間中南北部諸君子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結詩社以切 磋風雅道義者,幾如雨後新筍,櫛比而出。海隅風騷於斯為盛,然而猶有 憾者,以未有文社之設立也。

據統計,1895-1919 年間臺灣社會共成立有 29 個詩社,地域涵蓋全島北中南東(宜 蘭)。23詩社之成立雖然未達高峰,但擊缽吟詩的風氣卻已擴及全島。針對此一

22 樵隱:〈文人之覺悟與抱負〉《文誌》第一年第五號。案:據廖振富教授曾見陳瑚寫給傅錫祺 的明信片,亦署名「樵隱」,可見樵隱與陳瑚可能為同人。

23 許俊雅:《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論,1987),頁 291。

風氣,心水陳懷澄不免感慨:「改隸後新學諸少年,受三部新報所鼓吹,喜學韻 語、近體詩,多能口占而成,遂致全島吟社林立,遐陬僻壤多聞苦吟聲也。」24 實際上,心水並非批判詩社林立的現象,而是認為有能力撰寫文章,將比作詩來 得更有益處。學習作文將能抒發意見「疏達民情之壅塞,融會上下之精神。有事 可以發揮議論,縷陳利害,補詩學之缺憾多矣。」於此可見,心水辨析詩、文之 間文體差異,所造成的文學功能影響層面的不同。更深刻的意涵,則是期待散文 的書寫,能夠具有社會輿論的效用,充分表達民情、條分縷析時事的利害關係,

使在上位者得以理解人民的想法。

提出詩文並重的呼聲,也表現在臺灣文社第十一期的徵文當中。此期徵題訂 為〈詩與文孰重論〉,立意可能就在於回應臺灣文社的成立動機。書寫者在論述 當中,亦不脫前述心水所提的論點,多敘及改隸後詩社林立、騷壇遍設的情狀,

認為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概由於科舉路絕而使八比文章束之高閣。此外,陳錫如 則從學習的難易而論,作詩所需的協韻技巧是比較容易學習的入門法則。然而,

創作一篇文章,若要能繁徵博引、筆意縱橫,則往往需要立下十年苦功。並從酬 世的功用論述,詩作多屬於騷人墨客的一時雅興,用於描情寫景,而文章則具有 議論策說的功能,可用於經世濟民而有所奉獻。25尤養齋更意識到文章的創作,

將足以講道論德、救弊補偏、匡時濟世的重要效用。而且散文之書寫,並無詩作 的典律法門束縛,得以秉意直書,甚至作為人心之藥石。26由此看來,臺灣文社 所提出的詩與文並重的呼聲,目的不僅僅在於提升漢文創作的能力,更在於期待 散文書寫所承載的改革社會功能。

(三) 漢文衰頹現象的回應

臺灣文社的成立動機,與漢文衰頹的社會現象關係密切,而這其實與殖民政

24 心水:〈臺灣文藝叢誌發刊序〉《文誌》第一年第二號

25 陳錫如:〈詩與文孰重論〉第四名、第六名《文誌》第一年第十二號

26 尤養齋:〈詩與文孰重論〉第一名《文誌》第一年第十二號

府所執行的語文教育政策息息相關。日本領臺初期,總督府首任學務部長伊澤修 二採取「混合主義」教育方針,利用臺、日語言文化上的近似性、重疊性,構築 出階段性的「同化」策略。漢字、漢文或書房,雖被容許存在於臺灣社會,不過 基本上都只是一種過渡手段,並非終極目標。27日治初期,漢文仍是日人與臺灣 仕紳溝通的主要工具,在公學校的授課內容中也佔有一定比例,這是由於日本領 臺初期,臺人一時之間尚無法接受新式學校的教育體制,大多仍從書房中汲取傳 統漢學知識。迄至1903 年,書房數目仍為公學校的十倍,書房學生也較公學校 學生多四千餘人,這迫使總督府改以法令「關於書房義塾規程」限縮書房的發展。

28所以,公學校中保持漢文科的課程,也成為其與書房競爭發展的手段之一。

然而,時屆1918 年,書房學生已減少至 12,725 名,公學校學生則增加至 107,659,鑑於書房與漢文教育趨勢衰退,官方乃敢削減漢文課的每周授課時數。

在1918 年 3 月所修訂的公學校法規中,國語授課時數增加二小時,漢文則由原 本的四至五小時縮減為二小時。29甚至部分地區的公學校,逕議定廢除漢文科。

301918 年限縮漢文授課時數的教育政策,亦使當時報刊出現不少社會輿論,反映 時人感受到漢文衰頹的危機意識。31臺灣文社的設立,起議於當年十月,可見也 回應了此一時勢變動的趨向。例如臺灣文社的設立旨趣書內容提及:

今之學者,竭畢生之心力,孜孜汲汲以究國文,猶未能窺其堂奧,而何暇 及於漢文乎。若必舍其當務之急,以揣摩其可有可無者,千金敝帚,只足 自珍,欲以之應世則陋矣。

27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 代化與認同》(臺北市:麥田出版,2006),頁 94。

28 吳文星:〈日據時代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第 16 卷第 3 期(1978.9),頁 66。

29 派翠西亞.鶴見(E. Patricia Tsurumi)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市:仰山 文教基金會,1999),頁 48。

30 參見《臺灣日日新報》〈臺南 漢文廢止〉1918 年 4 月 28 日 4 版、〈嘉義 漢文廢止〉1918 年 4 月20 日 6 版等。

31 參見《臺灣日日新報》島內 痴叟〈哭漢文〉1918 年 5 月 7 日 6 版、一島人投稿〈公學校漢文

31 參見《臺灣日日新報》島內 痴叟〈哭漢文〉1918 年 5 月 7 日 6 版、一島人投稿〈公學校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