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關於臺灣文社與《文誌》的研究文獻回顧,目前得見施懿琳〈台灣文社初探

──以 1919-1923 的《台灣文藝叢誌》為對象〉與柯喬文〈日治前期漢文傳媒與 現代性研究──臺灣文社與《臺灣文藝叢誌》〉、薛建蓉〈現代性的變奏:《臺灣文 藝叢誌》一個文化剖面重構〉三篇專題研究論文。

施懿琳教授的論文初步介紹臺灣文社的成立動機、組織狀況、實際的活動情 形及《文誌》的內容特色與研究價值,為臺灣文社之研究奠定初步基礎。施懿琳 教授進而於此文中,拋出亟待後續研究的相關議題,例如:《文誌》與《臺灣青 年》、《臺灣》、《臺灣民報》相比較起來,在新思潮與新文化的關注點上,是否有 類似之處?有哪些是《文誌》在《臺灣青年》未創刊前,就已經開始關注的議題?

哪些議題是《臺灣青年》等新文化刊物比臺灣文社更進步開放之處?截至目前為 止,仍未見進行釐清這些問題的研究論文,可見臺灣文社與《文誌》的相關研究,

亟待開發深化。

柯喬文則以現代性與公共領域的理論基礎,對於《文誌》在日治初期所扮演 的漢文傳媒角色進行評估,提出傳統漢文在面臨現代性的衝撞時,所產生的回應 與實踐。並以「現代性的在地化:整理臺故,面對現代、引介新潮,結合傳統」

為《文誌》的文本內容進行整體考察。且整理出三項列表:1、學位論文研究、

引用《文誌》列表;2、《文誌》現存文本知見敘錄;3、《文誌》翻譯島外文章列 表,為後續研究者奠定基石,如筆者得以根據表2,進一步整理《文誌》出土情 形(詳見附錄一:《文誌》現存文本列表),未來則更應建置完整目錄,才能呈現

《文誌》整體的內容。薛建蓉則從現代性的脈絡下,考察《文誌》面對現代性思 潮時,可能顯現出時人回應現代性時所產生的變異觀點,因而開啟有別於往的漢 文路徑。並透過《文誌》小說內容,討論現代性變奏的實踐過程。其間對現代性 與文學互動的關係,以及解讀小說內容的方式,皆是本文可供參照的研究範疇。

在區域文學史的書寫中,內容提及臺灣文社者可見:施懿琳、許俊雅、楊翠 合著《台中縣文學發展史》及施懿琳、楊翠合撰《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兩部區域 文學史,以及黃美娥〈臺灣古典文學史概說〉一文。《台中縣文學發展史》為臺 灣文社及《文誌》進行初步介紹,說明臺灣文社維繫漢文之功。2《彰化縣文學 發展史》亦提及臺灣文社與《文誌》,並從「徵文及出版方式」、「成員素質」、「『文 社』的純粹性」三方面與彰化崇文社進行比較。主要論點認為崇文社由於經費之 侷限,使其影響範圍及文人參加意願,皆未如臺灣文社;而由於彰化地區著名傳 統文人,多為櫟社網羅,櫟社與臺灣文社成員亦有很高的重疊性,使得崇文社成 員的品質未如臺灣文社;然而,就古典散文的書寫場域而言,崇文社則較臺灣文 社來得純粹。3筆者以為,若要進行成員素質的分析,則應細究《文誌》每號所 載之社員名單,從中量化社團成員的資料,始能掌握臺灣文社社員分布的情形,

以及成員的學養。如此一來,才能進行更多細緻的比較分析。此外,學者黃美娥

〈臺灣古典文學史概說〉4一文提到崇文社與臺灣文社成立的時代意義,並援引 王則修〈彰化崇文社戊午年文集序〉的話語,提出《文誌》史論徵文保存漢文傳 統的現實意義,且認為重視「過去」與「未來」是兩個文社徵文趨向上的明顯差 異,提供筆者思考《文誌》徵文內容的延伸探討議題。

2 施懿琳、許俊雅、楊翠著《台中縣文學發展史》(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5.6)頁 106-108。

3 施懿琳、楊翠著《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5)頁 119-121。

4 黃美娥〈臺灣古典文學史概說〉《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2007),頁 53-54。

關於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與新文學之間過渡關係的研究,可見黃美娥教授

《重層現代性鏡像》與翁聖峰教授《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兩本專著。

兩位教授的共同思考點,是在於反省臺灣文學史的書寫中,往往過度化約日治時 期臺灣新舊文人的界限,形塑臺灣傳統文人為保守、固陋的形象,進而提出必須 仔細考察傳統與現代之間過渡的痕跡。黃美娥教授《重層現代性鏡像》側重於考 察傳統社群在現代性召喚下的文化視域,如傳統文人在接受新世界洗禮後的文化 思維與審美趨向,以理解傳統文人在文學面向上的現代實踐。在專著的第一章〈迎 向現代──臺灣新、舊文學的承接與過渡(一八九五-一九二四)〉中,作者已論 及臺灣文社與《文誌》在傳統與現代的過渡期間,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並引舉《文 誌》諸篇文章,論證傳統文人在古典散文與小說中,尋求革新內容的行動,及《文 誌》引介島外思潮的啟蒙力量。提出「舊文學界所曾出現的各式改革言論,雖然 不是一連串集結性、有計畫的鼓吹行動或集體風潮,但隨著相關言論在報章雜誌 上的傳播,促使變革意識的擴散與積澱,加上若干文學改良思維,實在具有向『新 文學典律』的精神內涵靠攏的傾向,因此即使缺乏『趨新』的口號,卻已然為未 來新文學的興起發展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現實基礎。」5 筆者循此面向,繼續深化 剖析《文誌》的內容,以挖掘更多傳統文人面對現代文明衝擊後的反應與論述,

進而呈現新舊文學論爭前,臺灣文學場域的社會環境的歷史脈絡。翁聖峰教授的 專著,則以蒐集、累積大量文獻史料為前提,從中分析日治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 爭的來龍去脈,與時代環境的互動關係,比較新舊文學論爭發生的各種原因及得 失,並歸納新舊文學論爭所代表的文學與文化意義。主要提出廣義與狹義的文學 定義、觀念,是導致新舊文人論戰的立場差異原因。翁教授著作中對舊文人的話 語的解讀與分析評論,啟發筆者進一步地理解臺灣傳統文人的思維脈絡,瞭解時 代社會文化的氛圍,有助於筆者釐析《文誌》的相關內容。

此外,由於臺灣文社的主要設立者多為櫟社成員,且組織活動與櫟社多有關 聯。故應掌握櫟社相關研究成果,如廖振富教授專著《櫟社研究新論》。在此本

5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臺北:麥田,2004.12)頁 55。

專著中,廖振富教授以豐富的文本史料,細膩地考察櫟社成員的作品與活動情 況。其中如〈櫟社文學史料的蒐集與研究〉、〈櫟社與鹿港之淵源及其相關作品探 析〉等論文,為臺灣中部傳統文人社群研究奠定基礎,亦提供了本論文在探討臺 灣文社成員時,可資參考的研究文獻。

在學位論文方面,目前尚未出現以臺灣文社與《文誌》為主題的研究,但已 有多本學位論文曾援引《文誌》之內容。引舉《文誌》的學位論文,多與臺灣古 典詩研究密切相關。這大概是由於《文誌》內容每期固定刊登「詞苑」專欄,提 供豐富的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史料與臺灣各地詩社課題內容,以及《文誌》附刊 的前賢詩文集。讓今人得以透過《文誌》瞭解當時詩社活動概況,為臺灣古典詩 研究的珍貴史料。然而,此一現象也標誌著《文誌》中古典散文研究的空白,值 得深入探析。無論是《文誌》內容中「文壇」專欄所刊登的作品,亦或徵文內容 與譯介文章,應能呈現時人論述過程中的文化面向與意涵,而須透過深刻解讀與 分析,才能有系統地呈現其間的論述脈絡與傳統文人的思維。例如:川路祥代的 博士論文《殖民地臺灣文化統合與臺灣傳統儒學社會》內容便對《文誌》首期徵 文〈孔教論〉提出深刻的分析。論者提出〈孔教論〉內容主要是亟欲論證孔教包 羅萬象而超越新學,且亦符合近代國家建設的利益。透過〈孔教論〉的書寫,也 呈顯臺灣知識分子,在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的矛盾中,欲藉由重新肯定漢學=中 華文明之價值,來顛覆日本文明優越性之觀點。透過深入詮釋徵文內容的文本話 語,探討其間所反映臺灣文人的思維與論述過程,亦是本論文撰寫過程中重要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