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密室逃脫遊戲學習對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密室逃脫遊戲學習對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

本節探討密室逃脫遊戲課程在融入國小四年級自然科教學後,以「新編問題 解決測驗」作為實驗處理前後測之測量工具,兩組的學生在自然科的「問題解決 能力」是否有顯著差異。以下分項探討實驗教學對其學習動機的促進效果及各分 項能力的促進效果。

壹、 密室逃脫遊戲學習對國小生問題解決能力之促進效果

一、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描述性統計量

本研究以「新編問題解決測驗」前測得分為共變項,「新編問題解決測驗」

後測得分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其描述統計量如下表所示:

表 4-5-1

「新編問題解決測驗」描述性統計量

處理

實驗組(n=20) 控制組(n=20)

M SD 調整後

平均數 M SD 調整後 平均數 前測 79.50 16.54 77.60 28.25

後測 98.45 16.86 97.69 83.80 26.08 84.56

二、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基本假定檢驗

在進行「新編問題解決測驗」前後測得分共變數分析之前,為能符合組內迴 歸係數同質性假設,需先進行自變項(教學方法)與「國中小學習動機量表」前 測得分共變項的交互作用檢驗。

由下表可知,在自變項(教學方法)與共變數「國中小學習動機量表」前測 成績兩者之間並無顯著交互作用,其迴歸係數未達顯著水準(F=.04,p >.05),

符合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的基本假定。

98

表 4-5-2

「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同質性檢定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別 60.01 1 60.01 .41 .53 前測 10170.10 1 10170.10 69.81 .00 組別*前測 5.53 1 5.34 .04 .85 誤差 5244.54 36 145.68

三、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共變數分析結果

在排除兩組學生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的前測影響後,兩組學生之「新編 問題解決測驗」後測得分達顯著水準,F=12.12,p <.05,效果量 η2為 0.25 具有大 效果,代表經實驗處理的實驗組其問題解決能力會顯著優於接受一般教學的控制 組學生,此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5:就「問題解決能力」部分,接受密室逃脫遊戲 融入自然科的實驗組之表現顯著優於一般教學的控制組。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新 編問題解決測驗」之共變數分析結果如下表:

表 4-5-3

「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共變數分析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η2

前測(共變量) 13070.08 1 13070.08 92.11*** .71 組別 1720.29 1 1720.29 12.12*** .25 誤差 5250.07 37 141.89

***p < .001

貳、 密室逃脫遊戲學習對國中小生問題解決能力各分測驗之促進效果

本研究先以兩組學生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中三個分測驗、二個向度之促 進效果進行探討。以下整理兩組學生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各分測驗其描述統 計量如下表 4-5-4:

99

(F=0.02,p >.05),符合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的基本假定。

100

表 4-5-5

「新編問題解決測驗」界定問題分測驗之同質性檢定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別 42.70 1 42.70 1.72 .20 前測 1239.47 1 1237.47 50.00 .00 組別*前測 .49 1 .49 .02 .89 誤差 892.44 36 24.79

在排除兩組學生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界定問題分測驗的前測影響後,

兩組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界定問題分測驗後測得分未達顯著水準,F=14.39,

p <.05,代表經實驗處理的實驗組其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界定問題部分顯著優於

控制組學生。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界定問題分測驗之共變 數分析結果如下:

表 4-5-6

「新編問題解決測驗」界定問題分測驗之共變數分析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η2

前測(共變量) 1594.16 1 1594.16 66.06*** .64 組別 347.21 1 347.21 14.39*** .28 誤差 892.94 37 24.13

***p < .001

二、解決方法

在進行「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解決方法分測驗前後測得分共變數分析之前,

為能符合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假設,需先進行自變項(教學方法)與「新編問題 解決測驗」之解決方法分測驗前測得分共變項的交互作用檢驗。

由下表可知,在自變項(教學方法)與共變數「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解決 方法分測驗前測成績兩者之間並無顯著交互 作用,其迴歸係數未達顯著水準

101

(F=0.33,p >.05),符合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的基本假定。

表 4-5-7

「新編問題解決測驗」解決方法分測驗之同質性檢定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別 27.36 1 27.36 1.03 .32 前測 1386.23 1 1386.23 52.33 .00 組別*前測 8.61 1 8.61 .33 .57 誤差 953.62 36 26.49

在排除兩組學生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解決方法分測驗的前測影響後,

兩組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解決方法分測驗後測得分未達顯著水準,F=4.27,

p <.05,代表經實驗處理的實驗組其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解決方法部分顯著優於

控制組學生。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解決方法分測驗之共變 數分析結果如下:

表 4-5-8

「新編問題解決測驗」解決方法分測驗之共變數分析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η2

前測(共變量) 1957.93 1 1957.93 75.29*** .67 組別 110.96 1 110.96 4.27* .10 誤差 962.22 37 26.01

*p < .05 ***p < .001

三、預防問題

在進行「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預防問題分測驗前後測得分共變數分析之前,

為能符合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假設,需先進行自變項(教學方法)與「新編問題 解決測驗」之預防問題分測驗前測得分共變項的交互作用檢驗。

由下表可知,在自變項(教學方法)與共變數「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預防

102

問題分測驗前測成績兩者之間並無顯著交互作用,其迴歸係數未達顯著水準

(F=0.00,p >.05),符合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的基本假定。

表 4-5-9

「新編問題解決測驗」預防問題分測驗之同質性檢定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別 22.39 1 22.39 .51 .48 前測 765.44 1 765.44 17.42 .00 組別*前測 .09 1 .09 .00 .96 誤差 1581.65 36 43.94

在排除兩組學生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預防問題分測驗的前測影響後,

兩組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預防問題分測驗後測得分達顯著水準,F=4.43,p

<.05,代表經實驗處理的實驗組其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預防問題部分顯著優於控 制組學生。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預防問題分測驗之共變數 分析結果如下:

表 4-5-10

「新編問題解決測驗」預防問題分測驗之共變數分析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η2

前測(共變量) 779.01 1 779.01 18.22*** .33 組別 189.40 1 189.40 4.43* .11 誤差 1581.75 37 42.75

*p < .05 ***p < .001

四、變通性

在進行「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變通性分向度前後測得分共變數分析之前,

為能符合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假設,需先進行自變項(教學方法)與「新編問題 解決測驗」之變通性分向度前測得分共變項的交互作用檢驗。

103

由下表可知,在自變項(教學方法)與共變數「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變通 性 分 向 度 前 測 成 績 兩 者 之 間 並 無 顯 著 交 互 作 用 , 其 迴 歸 係 數 未 達 顯 著 水 準

(F=0.22,p >.05),符合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的基本假定。

表 4-5-11

「新編問題解決測驗」變通性分向度之同質性檢定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別 .55 1 .55 .07 .80 前測 701.08 1 701.08 82.95 .00 組別*前測 1.86 1 1.86 .22 .64 誤差 304.28 36 8.45

在排除兩組學生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變通性分向度的前測影響後,兩 組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變通性分向度後測得分達顯著水準,F=8.76,p

<.05,代表經實驗處理的實驗組其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變通性部分顯著優於控制 組學生。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變通性分向度之共變數分析 結果如下:

表 4-5-12

「新編問題解決測驗」變通性分向度之共變數分析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η2

前測(共變量) 861.67 1 861.67 104.14*** .74 組別 72.50 1 72.50 8.76** .19 誤差 306.13 37 8.27

**p < .01 ***p < .001

五、有效性

在進行「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有效性分向度前後測得分共變數分析之前,

為能符合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假設,需先進行自變項(教學方法)與「新編問題

104

解決測驗」之有效性分向度前測得分共變項的交互作用檢驗。

由下表可知,在自變項(教學方法)與共變數「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有效 性 分 向 度 前 測 成 績 兩 者 之 間 並 無 顯 著 交 互 作 用 , 其 迴 歸 係 數 未 達 顯 著 水 準

(F=0.01,p >.05),符合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的基本假定。

表 4-5-13

「新編問題解決測驗」有效性分向度之同質性檢定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組別 28.18 1 28.18 .48 .49 前測 2360.00 1 2360.00 40.16 .00 組別*前測 .84 1 .84 .01 .91 誤差 2115.68 36 58.77

在排除兩組學生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有效性分向度的前測影響後,兩 組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有效性分向度後測得分達顯著水準,F=10.74,p

<.05,代表經實驗處理的實驗組其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有效性部分顯著優於控制 組學生。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新編問題解決測驗」之有效性分向度之共變數分析 結果如下:

表 4-5-14

「新編問題解決測驗」有效性分向度之共變數分析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η2

前測(共變量) 3023.78 1 3023.78 52.86*** .59 組別 614.27 1 614.27 10.74** .23 誤差 2116.52 37 57.20

**p < .01 ***p < .001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