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實務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者對於政策的期望是任一公共政策議題在公民參與意識逐漸成熟後,

皆需面對的挑戰。尤其台北市區內的鄰里公園因為空間狹小,能夠配置 設計物件的數量因為法規的安全距離限制,使眾設計團隊在設計規劃 過程中,就本案欲推動的共融精神意涵展開對話,有設計團隊認為因為 腹地狹小,實難以做到各種遊具的共融;然而,在兒童遊具工作坊進行 過程,設計團隊也逐漸看到共融精神的落實,事實上並不局限於設計物 件本身,因為設計導入公平的使用者參與機制這個過程本身,即相較以 往公共政策於鄰里公園再造單方面的說明會形式,更為尊重多元使用 者在該政策議題的發聲權,即使最終設計成果無法滿足所有使用者族 群的需求,但透過設計過程中平等的參與和溝通,不同需求的使用者群 體亦能在溝通的過程中體認資源配置的問題,對最終設計成果的接受 度也有正向影響。

參、設計流程公平性與公民參與意識高度相關

研究者於朝陽公園兒童遊具工作坊的參與經驗,除觀察到不同障 礙別、年齡別的兒童藉由遊具再造工作坊的過程中,學習理解彼此的差 異和社會互動模式。研究者認為,設計流程本身已自然地融入人際相處 的社會教育意涵,後續研究則可持續觀察身心發展需求的兒童的設計 參與和社會接納感的關聯。

綜合而言,本研究認為,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經由 2016 年世界設計 之都的 Re-create Taipei 臺北鄰里公園翻轉計畫和 2017 年的公園不再 大眾臉計劃的設計導入,除了讓各局處意識到民間創意發想帶來的社 會價值改變動能,並與設計專業工作者透過試驗性的方式,一同面對公 共政策的根本,即滿足使用者的多元需求的挑戰。而此設計再造過程本 身公平的多元使用者設計參與機制,除了帶給多元使用者群體社會接 納感,兒童對於不同身心發展差異朋友的認識和互動,實為本計畫無法 量化的人際互動教育價值。

第二節 實務建議

經過資料蒐集與內容分析整理後,本研究將實務建議分成公部門 參與和設計參與兩部分來說明,並搭配前一節的研究發現,整理如表 11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11:研究發現與實務建議表

研究發現 研究建議

公部門參與 民間創新發想藉由設計 導入,得以實踐於公共 政策場域。

1. 藉由本次政策擴散的經 驗,規劃支持系統,促進 創意發想得以持續進行 政策議程發展。

2. 進行設計導入公共政策 相關計畫的研究,進行跨 局處、不同合作設計團隊 間經驗傳承。

3. 規劃合理設計經費、設計 時程,並尊重合作團隊彼 此的專業運作空間。

4. 規劃適當的媒體的政策 行銷策略。

5. 規劃後續軟體層面的經 營投入

設計參與 設計可作為社會價值翻 轉之媒介。

1. 設計師的教育養成應融 入公共事務參與意識。

2. 建立與各專業知識人員 共事、溝通、意見整合的 能力。

3. 在設計過程中尊重多元 使用者群體的意見,確保 其在設計過程中有公平 的發聲和參與權。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壹、公部門參與

一、規劃民間創意發想的多元反應管道

公部門應規劃民間創意發想的多元反應管道,且就本次相關計畫 設計團隊先行進行使用者群體背景調查以規劃不同型態工作坊的使用 者參與運作模式對於使用者溝通品質的提升;本研究認為民間的相關 意見反應機制,也應考量多元使用者對參與公共事務能力的落差設有 不同的意見反應機制。

二、進行設計導入公共政策相關計畫的研究,進行跨局處、不同合作設 計團隊間經驗傳承

由本次兒童遊戲全議題涉及社會局、教育局、文化局與公燈處,並 先行以試驗性計畫逐漸擴大政策規模的調整過程,本研究認為公部門 於知識分享和經驗傳承議題,應進行研究紀錄。因為兒童遊具的特色化 意味公部門將涉及越來越多合作設計團隊、製造廠商,不同設計團隊、

不同的公部門單位加入跨部門政策計畫,若能獲得先前公共行政與設 計團隊搭配的相關研究報告,將有助於縮減試驗摸索的時間、減少政策 規劃設計投入的時間和成本。

三、規劃合理設計經費、設計時程,並尊重合作團隊彼此的專業運作空

公部門透過近 2 年與眾多設計專業工作者就兒童遊具議題合作的 磨合,除了就設計團隊所需在地背景資訊進行協力外,對於設計專業、

設計流程運作的認知應反映於未來預算規劃、設計研發和施工期程,合 理的設計經費也會影響更有能力的設計工作者投入公共政策參與的願 意,公共行政與設計也應建立對彼此專業的尊重,給予彼此專業相當的 運作空間。

四、規劃適當的政策行銷策略

由於本次相關計畫涉及教育價值翻轉議題,但公共政策本來就會 面臨不同的社會評價,然而由本次計畫涉及的安全爭議可觀察到,事實 上本次相關設計導入兒童遊具再造,並非為了挑戰國家安全法規,設計 師仍是在國家安全法規限制下創造更多元的遊戲體驗,而非如過往公 部門為保養維護的效率,一律採購款式、色彩皆一致罐頭遊具。因此,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前期規劃即應納入適當政策行銷策略,以適時澄清社會對於試驗性政 策的誤解。

五、規劃相關軟體投入

台灣的鄰里公園先天腹地狹小的限制下,公園內已充斥各種設計 物件,若要進行大規模的設計導入遊具創新也將面臨保養維護權責歸 屬和成本高昂的問題,在可行性上宜進一步評估;然而,換個角度思考,

狹小的公園雖然在硬體設施設置上已飽和,但在軟體的經營上,台灣相 較於歐美、甚至與我國文化環境相近的日本,於公共空間軟體的經營仍 無相關研究或試驗投入。而自 2016-2017 年台北市政府各局處推動公園 遊具設計再造過程可發現,里長在公園軟體的投入層面扮演重要角色,

公部門則可就此規劃經驗分享與交流,鼓勵在地社群於公共空間投入 軟體參與,協助其建立對該公共空間設計導入的在地認同。

貳、設計參與

以社會設計的發展歷程和核心概念,設計專業涉及人類社會生活 各領域,當代設計已逐漸成為促進人與人互動、甚至教育價值翻轉的媒 介,故設計師的教育養成除了美感意識,也應融入公共事務參與意識,

使設計能與社會進行更有意義的連結。當代設計師面對的使用者群體 日益多元,因此設計師於公共政策中的角色,應確保使用者皆其在設計 過程中有公平的發聲權和參與權,並認知共融設計有助於建立多元使 用者對於最終設計成果的認同。此外,設計師也應建立與各專業知識人 員共事、溝通、意見整合的能力,以因應當代社會公私組織議題對於跨 專業團隊運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