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寫作教學

本節文獻部分,首先說明寫作的理論;再者,探討傳統的和全語言兩種寫作教 學模式;最後則是介紹全語言寫作的相關教學方法。

壹、寫作的理論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以後,國語文領域教學時數大幅縮減,連帶的寫作教學也受 到擠壓,再加上國中學力測驗不考作文的影響之下,寫作被視為次要的課程,學生 作文能力的降低可想而知,但是從教育的立場與學習的觀點來看,寫作實有其重要 性。研究者將各家學者對寫作之功能性看法加以歸納分類如下:一、視寫作是一高 目標導向和智慧的表現,如Flower & Hayes (引自張新仁,民81)、吳錦釵(民79)皆認為 寫作是一種有目標的、複雜的發現,探索和創造的高級心理活動。二、寫作可記錄 個人想法和促進思考,如Arnold認為寫作可用來記錄思維和整合個人內在想法,並促 進思考,是一種學習的工具(引自黃郁婷,民92)。三、視寫作為一種社會性溝通,黃 永和(民87)則說,寫作不只是個體心智內的目的和意義之編碼與傳送,也涉及了寫作 者與讀者之間的社會性溝通歷程。四、作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杜淑真(民 90)表示作文能力的培養,又是學習其他各種學科的基礎,如作筆記、編擬大綱、寫 讀書報告、演講、說故事、編壁報、創作童詩童話、觀察自然現象、參加座談討論 等等,無一不與「作文能力」的高低強弱,息息相關。

由此可知,寫作是一項複雜的高層次心理活動,它不但能促進學習者的思考,

並能對其內在想法做一整合,然後據此與外界溝通,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意念行 諸於文字,以書面形式表達的一種社會性活動。而寫作能力的良窳又與其它學科的 學習表現息息相關。Porcaro & Johnson (2003)指出寫作在今天的教育已經是一項 很重要的技巧,很多教師開始批判、評估自己的寫作教學課程能否提升學生的寫作 能力,所以對於學生學習寫作的歷程和寫作的教學的探討,實在有必要進一步加以 研究。

一、寫作歷程的三種模式

由於心理學的興起與社會互動理論日受重視,寫作理論與實務的典範已經歷不 同階段的轉移與變化:1996年Mitchell指出早期的「階段模式」( The Stage Model ),

將寫作歷程劃分為線性進行的階段。之後,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發展,研究焦點轉移 到個體寫作的心智歷程之探討,亦即「認知歷程模式」( The Cognitive Process Model )。

近來,由於社會建構論與情境認知的影響,研究焦點轉移到寫作的社會互動歷程,

稱為「社會互動模式」( The Social Interaction Model )(引自黃郁婷,民92)。本研究針 對這些關於寫作歷程的理論作如下的分析。

(一) 階段模式

早期學者對於寫作歷程的持階段性的看法,認為寫作為一線性傳遞的歷程,並 簡要將寫作歷程清楚的劃分為幾個階段,在直線模式中的每個階段都是彼此獨立 的、循固定的順序依次進行。根據 Humes 指出自1965年以來,學者們有的提出兩階 段模式,也有主張三階段模式,更有的採取四階段或五階段模式等,茲列舉其中較 具代表性的學者,說明如下(引自張新仁,民81):

1. Elbow 將寫作過程分成勾繪心中意念以及將意念轉換成文字兩個主要 階段。

2. Rohman 認為寫作包括寫作前、寫作中、及改寫三個階段。

3. Legum & Krashen 則主張寫作過程分為四階段,分別是形成概念、作 計畫、寫作與修改。

4. Draper 將寫作分為寫作前、構思、起草、再構思與修改等五個階段。

國內有些學者也曾提出自己對寫作階段劃分的看法,列舉一二如下:

1.王萬清(民79)將兒童寫作歷程分為形成期、創作期和回饋期三個階段。

2.林國樑(民77)將寫作劃分確立中心思想、運思、蒐集資料、擬定大綱、各自 寫作及審閱等六階段。

3.陳弘昌(民81)則將寫作過程分為審題、立意、運思、取材、擬定大綱、各 自寫作及審閱七個階段。

針對上述國內外學者對寫作階段的看法,雖然各自劃分成不同的階段,且階段 名稱也不盡一致,但是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均著重在呈現寫作的先後順序,均視寫作 歷程為一直線進行的模式。雖然此階段模式很清楚告訴我們寫作的歷程,但似乎將 寫作過程太過於簡化。Flower & Hayes 就指出寫作歷程並非線性發展的,也無法被 明確地區分成不同的階段,階段模式過於簡化了寫作歷程,且忽略了內在複雜寫作 歷程是反覆穿梭進行的(引自黃郁婷,民92)。另外,階段模式只從寫作者完成作品的 歷程去思考,忽略寫作者在寫作期間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其實對寫 作的影響更深、更遠。張新仁(民81)就曾表示寫作期間會受多項因素之影響(如情境、

品,忽略了個體心智內的選擇、決定等運作歷程,缺乏心理層面的意義,應該強調 進行?進行時,又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Scardamalia & Bereiter 指出在這些學者之 中,又以Flower & Hayes所提出的認知寫作歷程模式最受到大家的關注,他們對心理 運作的解說也最詳盡(引自張新仁,民81),如下圖:。

圖2-1 Flower & Hayes的認知導向寫作過程模式(引自張新仁,民81) 根據此一模式,寫作主要包含下列三大部份 (引自張新仁,民81) :

1. 工作環境:是指所有會影響寫作表現的外在情境,包括修辭問題、主題的 描述、讀者的意向、刺激線索的搜尋以及目前已完成的文章。

2. 寫作者的長期記憶:包含主題、讀者和寫作計畫的知識。主題的知識即後 設認知經驗、人的知識;讀者的知識即指人的知識;寫作計畫的知識即指策略的知 識。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會配合運用所需要的知識,協助其完成寫作 的目的。

3. 寫作歷程:寫作者的寫作過程包含計畫、轉譯、回顧三個階段及其監控的 歷程。其中計畫與轉譯被認為是寫作歷程建構全文的重要部份,它佔去寫作過程最 多的時間。

(1) 計畫:Raimes 認為「計畫」為文章組織的發展和內容訊息的產出,其過 程包括設定目標、產生靈感和組織想法。目標設定涉及建立一般標準來引導寫作計 畫的執行;產生靈感和組織想法則是「思緒的產出與整合」(引自蔡銘津,民80)。

(2) 轉譯:指在寫作計畫的引導下,從記憶中提取資料,將意念轉化成可接 受的文字句型。

(3) 回顧:包括評估和修改兩個次歷程,寫作者靠著閱讀理解能力對已完成 的文章進行回顧,評估寫出的內容是否符合原先設定的目標,檢視是否要修改或重 寫,以改善文章的品質。

(4) 監控:是後設認知知識、後設認知經驗、執行控制和期望所形成的認知 管理系統,對正在進行中的三個寫作階段,行使監督、指揮的功能。

Flower & Hayes發現:寫作者的動機被引起之後,他開始從長期記憶庫中索取 相關的資料及撰寫的方法,再經過組織、決定目標之後,才使用文字把心中的意念 轉換成文章(引自蔡銘津,民80)。上述寫作歷程的這三個要素(指計劃、轉譯、回顧) 彼此影響,從寫作開始到完成交互進行。Flower & Hayes認為,在寫作的過程中,

某些過程常會影響到其它寫作過程的運作,如在檢查時發現錯字,即需回過頭來修 改,而停止構思。在既定的寫作目標下,寫作的各項過程不斷的循環運作(引自張新 仁,民81)。

認知歷程模式重視個體的心智活動,強調整個寫作歷程並非單一線性的逐步歷 程,而是具有遞迴循環的特性,寫作者的認知受到工作環境和儲存在長期記憶的知 識所影響,故教師如何藉由教學活動,充實學生的語文知識,使之對寫作之主題知

文教學的一大課題。另外,寫作者也可藉由不斷的回顧來省視自己的作品,寫作者 的寫作能力得以提升。但是認知歷程模式並沒有考慮到寫作者所處的社會情境,而 這一個部份正是社會互動模式所重視的。

(三) 社會互動模式

在 1980 年代末期,由於社會建構論的影響,對寫作歷程的關注轉移到寫作任 務的情境脈絡(context)與社會互動歷程,寫作不再只是個體的心智活動,它是個體與 環境互動下的產物。Vygotsky社會認知發展理論主要的焦點是:社會互動如何介入人 類認知的發展與學習。他認為人之所以異於動物,在於人類具有高層次的認知功能,

而這種功能受到社會文化、言語以及學習的影響 (張新仁,民92) 。由此可以看出 Vygotsky認為人就生活於社會的文化脈絡之中,無法自外於社會,人類心智能力的發 展,是由個體與周遭環境,產生的社會互動與社會經驗中,再逐漸內化到個體認知 結構中。在這樣的互動歷程中,Vygotsky特別強調語言媒介的重要,而寫作就是一種 書面語言的運用。

在書面語的前歷史一文中Vygotsky提到:「教學應以組織的方式呈現,而閱讀 與寫作必須與兒童需要的某些事物聯結。反對寫作教學如同教導運動技巧,而忽略 寫作是一個複雜的文化活動,寫作教學必須與生活聯結。」(引自陳美如,民86:37) Vygotsky的研究探討個別學生的學習與社會脈絡之間的關係,其「近側發展區」的概 念,更讓我們深刻了解學生的語言和思考並不是孤立的發展,而是有他人支持。

語言(包括書面語言)為社會互動時的中介媒介,每個個體都在社會文化脈絡中受 到它的影響,並嘗試運用它與別人進行溝通或意義的交換。所以Nystrand(1984)就認 為,所有的語言(包括口語語言與書寫語言)都具有互動的性質,雖然書寫語言在人際 行為的互動上比口語語言不明顯,但是,它們都涉及了意義的交換,作者與讀者都 必須遵守共同的社會契約才能產生理解行動。Goodman就認為書寫語言看起來雖然 很固定而且不變,事實上,它是個完整、動態、而且充滿活力的實體。作者使用他 或她的語言系統來表達觀念、經驗、社會關係、以及社會和個人的了解和信念,而 這全都是在社會文化的情境中產生的(洪月女譯,民87)。Sperling也指出當兒童置身

語言(包括書面語言)為社會互動時的中介媒介,每個個體都在社會文化脈絡中受 到它的影響,並嘗試運用它與別人進行溝通或意義的交換。所以Nystrand(1984)就認 為,所有的語言(包括口語語言與書寫語言)都具有互動的性質,雖然書寫語言在人際 行為的互動上比口語語言不明顯,但是,它們都涉及了意義的交換,作者與讀者都 必須遵守共同的社會契約才能產生理解行動。Goodman就認為書寫語言看起來雖然 很固定而且不變,事實上,它是個完整、動態、而且充滿活力的實體。作者使用他 或她的語言系統來表達觀念、經驗、社會關係、以及社會和個人的了解和信念,而 這全都是在社會文化的情境中產生的(洪月女譯,民87)。Sperling也指出當兒童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