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寬容待己的 B 生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綜合討論

第二節 寬容待己的 B 生

壹、B 生的初貌

B 生身形嬌小,一頭長髮飄逸,她自國小二年級起開始接受特教服務,是四人 中得到額外資源時間最長的學生,不過當時是巡迴輔導模式,她對特教的認識,

就只是早修匆匆見上老師一面的印象而已;她自國小起課業就一直落後,自述沒 有投注心力,對學科學習不僅沒有興趣,也不會在他人逼迫下努力,她喜歡自在 的生活步調,不願被考試、常規束縛,她對自己的要求也不高,缺課情形多,連 學校重要集會都缺席,學生通知都由老師親自拿到家裡;B 生也對家庭生活多所抱

怨,認為受到待遇不公,怨懟的感覺經常在心裡環轉,在學校都會不經意的想起;

B 生和同學之間似乎有點格格不入,她間間續續聽到他們抱怨缺課問題,說她舒舒 服服的窩在家裡,清掃工作都需要同學代理……,這些耳語讓 B 生退縮,她不知 道同學還說了什麼,想知道卻又不敢聽,對於國中生活,她原本期待重新開始,

現在,B 生總是處在憂慮的狀態,國小那種擔心的狀態再次浮現……。

圖 7.為 B 生的學校適應結果關係圖,她對學習本就感到有些困擾,而她自我 潛在的想法影響學校生活頗大,有一股不願受壓迫、進退兩難的矛頓心境,究竟 她的學校生活過的如何?以下是她的故事與初步分析。

圖 7. B 生學校適應結果關係圖

貳、初步分析

一、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的想法是什麼?

1、努力無效,不如不做

B 生在班級排名末位,國小迄今都是如此,細究各科表現,其中表演藝術、童 軍、輔導、電腦等科都有 80-90 分的水準,若以筆試為主的科目相較,數學和健康 教育是眾多科目中表現最佳者,平均約在 50-60 分,她偶有佳作,分數可以上看 70-80 分之間(B-P4)。為什麼一般生甚至學障生共同反應的困難學科(數學),B 生卻有較好的表現?她說:

……我覺得老師很搞笑,而且我上課真的比較聽的懂,也比較敢問,

問了不怕被同學笑,考卷那些都比較簡單(B-J2-t1-7)。

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 B 生的個人程度在資源班同年級兩種學習程度裡列為 第二組,她的試卷內容在數量、難度、協助的形式上都比第一組簡單易懂,而她 多次達成教師設定目標,這科也就能在從眾多困難學科中脫穎而出。至於健康教 育是偏屬生活化的學習內容,她說自己只需憑上課印象應考就容易有好分數,回 家溫習的時間其實趨近於無,其他科目不像這兩科容易,她感到理解不易,學習 沒有頭緒,學科內容都不是專心聽講就能聽的懂,她經常在錯愕中度過,有聽沒 有懂。

BT2 觀察到 B 生平日聽課反應慢,即使是概念密度不是很高的描述性故事,

她還是經常反應聽不懂,簡單的問題比別人容易發問,講解後也沒有全然瞭解

(BT2-J2-3),這樣的課堂觀察其實也在她的學障鑑定報告書、個別化教育計劃中均 可探知(B-P3、P1),老師就是直覺 B 生的理解力出現嚴重的困難。對於自己的學 習能力,B 生還補充說:

看書很麻煩,歷史或地理都背不起來,最難的是理化,然後每一科 考卷都是國字,國字太多就看不懂了,因為不知道要怎麼看,讀書 真的好難,我真的是聽不懂(B-I3-t1-1)。

其實,B 生不是看不懂國字,她的識字量充足,但就是缺乏攫取重要訊息的能 力(B-O4-2),所以她無法在文字裡找到關鍵,對文意無法理解,同時,她還覺得 考前準備不重要,因為考後的結果差,往往痛擊學習的信心,令她失去努力的動 機,她灰心的說:

……〈長嘆一聲〉真正很想拚的時候又都考不到好成績,好像每一 科有讀沒讀都一樣,就會覺得很灰心,我就直接放棄了(B-J4-t1-2)。

B 生還提到,當她有機會回到原班上數學時,老師通常讓她「自由活動」,有 時候連考卷都不發給她,老師當時僅以「資源班的不用考、沒訂考卷」為由來回 應她,其實她認為有些題目自己能夠獨立填答,她有點想試試看的心態,她說:「想 想算了,也不可能跟老師要考卷,也還好沒發,搞不好我也寫不出來〈大笑〉。」(B-I2-t1-2)

研究者沒有特別詢問授課教師真實的情況,既然是學生自我經驗的理解,研究者

姑且參酌省視。若事實為真,由此看出普特課程的銜接與合作在實務上應有更多 的溝通為宜,不應讓學生的學習權益受損,也不打擊他們脆弱易碎的自信。

因為成績和興趣的綜合影響,B 生越來越不唸書,即使有讀也維時不久,通常 不超過 20 分鐘,除非媽媽板起臉要她讀書,或者同學起意要跟她競賽背記等活動,

不然她很少主動溫書。在她有唸書的這 20 分鐘裡,研究者想瞭解她都是怎麼讀書 的?她說:

我都直接用背的比較多,看到什麼就背,在家裡旁邊都會有我弟妹他 們鬧我,在學校比較不會,……我好像有個階段就會放棄,要看的時 候就覺得整個人懶懶的,會想說乾脆不要讀了〈笑了兩聲〉(B-J3-t1-8)。

平常上課她最喜歡隨意塗鴉,覺得這樣才不容易睡著(B-P7),對於老師教了 什麼也就沒有聽的很仔細。BG1 和 BG2 是距離 B 生班級座位最近的同學,也是她 在班上最好的朋友,她們觀察到 B 生上課不會講閒話或趴睡,通常都在補寫作業,

她對班級活動參與不多,雖不至到不合群的程度,但就覺得她像個局外人,不聞 也不問。BG1 說:「她成績算蠻差的,可是也沒有問我們問題,所以我們就沒有教她。」

(BG1-J1-t1-5)

2、作業堆積如山,追趕吃力

B 生大部份的紙筆作業或作品能在老師課堂指導下完工,罰寫性的作業卻經常 缺遲交,這種罰寫作業是因小考不利而起,只要平時考的表現差,罰寫自動產生,

所以 B 生的罰寫數不勝數,她說:「……字太多了,懶的寫,而且我在家裡不會寫作業 的。」(B-J4-t1-14)為什麼在家裡不寫?事情太多還是其他原因?她認為在家裡沒 有寫作業的心情,作業讓她感覺既麻煩又無聊,況且每天回家都需要做簡單的家 事,這種作業只要留到隔天上學時間完成即可,老師自有通融,沒什麼大不了的。

縱使媽媽偶爾提醒她要完成功課,也會用體罰逼迫她就範,可是打罵已成常態,B 生不會因為畏懼懲罰而主動完成作業,她立即展示腿部被媽媽抽打過的鞭痕一條 劃過一條,觸目驚心,她說:「昨晚才剛打過。」(B-I2-t1-8)不過她一付無所謂的模 樣,並補充說:

我可能太懶了,我媽比較少打,學校老師打的比較兇,而且國小老

師會打,國中的比較不打,我覺得這樣可能也有差〈笑了兩聲〉(B-I2-t1-6)。

原來,B 生不在家裡寫作業是有這麼多的理由,最令研究者瞠目結舌的,竟然 是「老師的彈性」成了她不寫功課的理由,作業完成的方法,得靠外力(老師)

才能解決。B 生又偷偷的告訴研究者,偶爾幾次她會有偷金減兩的投巧心態,這是 什麼情形?她表示:

老師說只要我盡力,沒寫完就先這樣了,所以我有些作業就這樣沒有 繼續完成〈搔頭狀〉,……(B-I2-t1-9)。

這種情形很有趣,看起來師生都有調整的空間,老師要調整要求學生的作法,

學生則要改善自我要求的品質。雖然 B 生積欠作業無數,但是 BT1 曾在她如期完 成作業抽查後,給予嘉獎二次的鼓勵(B-P2),看來 B 生也有能力做到,教師要仔 細觀察任何一種可能,並且加以善用。

3、單靠現實情勢仍提升不了興趣

B 生的就學情況很不穩定,她經常請假,至今累計缺曠課 329 節、事假 65 節、

病假 56 節,總計高達 450 節(B-P8),若換成每日七節課計,她約有 64 天不在學 校上課,情況頗為嚴重,她缺課的原因於下一項次的「常規議題」再作說明。缺 課時,她通常是窩在家裡不碰書也不寫作業,喜歡與年幼的弟妹騎車出來閒晃,

悠悠閒閒的度過一天。

雖然缺課如此嚴重,B 生自認對上課並不排斥,尤其喜歡聽老師說故事或閒話 家常(B-I4-t1-4),她認為,只要學習能拋開考試的枷鎖,考試時程不要排的這麼密 集,不要考試又會更好,如果學校能夠做到這樣,她會願意投入多一點。升上九 年級以後,B 生開始有了一點轉變,她的溫書率略有提升,較常翻閱國文、歷史及 公民等課本,她覺得這三個科目比較簡單易懂,考起試來也較有成就感,這裡的 成就感不是單指分數本身,她補充說:

我不看分數,因為都考的一樣爛,只要考試的時候我有寫的出來就好 了,不要都空白,……(B-J2-t1-4)。

B 生過去罰寫性的作業也相對變少,問她為何出現這樣的變化?她不是打罵都 不怕的無敵鐵金剛嗎?她不假思索的直覺反應,說轉變的契機在於自己對升學前 景的自省,她開始擔心會考不上目標學校,甚至會像哥哥一樣沒學校可唸,所以

她比較能靜下心讀一點書,小考過關了,自然罰寫就減少,雖然 B 生的整體分數 還是不及格,她大聲的說:「……至少我有在唸了。」(B-J5-9)

BT1 樂見她的蛻變,認為同儕關係的改善以及她自己越趨成熟才是改變的主 因。過去,B 生總和同學疏離,對班級沒有歸屬感,同學唸書的氣息感染不了她,

現在她與同學的關係更進一步,同學會給她鼓勵,她也會向同學看齊,BT1 還補 充說:

她變得容易親近,跟同學有比較多的互動,讓她覺得上學是一件好事

,而且,我覺得她整個人變的比較會想,比較會思考讀書很重要(BT1-J2-t1-6)。

或許,同儕的力量以及自身處境的現實感正是帶給她改變的主因,能夠主動 閱讀就是好事,分數則無法勉強。看在主動的份上,一如 B 生所說她已嘗試自我 努力,也具有改變的動機,她想和學校環境處在一個平衡的根基上。只是,這些 努力與維繫多半都是因時制宜之舉,B 生在訪談中不時加重語氣強調,唸書又累又

或許,同儕的力量以及自身處境的現實感正是帶給她改變的主因,能夠主動 閱讀就是好事,分數則無法勉強。看在主動的份上,一如 B 生所說她已嘗試自我 努力,也具有改變的動機,她想和學校環境處在一個平衡的根基上。只是,這些 努力與維繫多半都是因時制宜之舉,B 生在訪談中不時加重語氣強調,唸書又累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