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建議與省思

第三節 研究省思

兩個人彼此熟識十多年,即使沒有全然瞭解,至少還有幾成把握。研究者覺 得既慚愧又感謝,當特教老師這麼久,關於學習障礙仍存在不少盲點,對於他們 的認識直到本研究進行完畢,才有更進一步的體會。過去,研究者一直秉持「放 棄是學生的天性,堅持是教師的職責」,以課業協助者角色從旁輔助,很多我們視 為普通的校園感受,竟然讓他們在意一整天而卸除不下,日復一日,它們成為學 障生學校生活揮趕不去的夢魘,而最為我們所關注的課業,似乎是他們最不放在 心上的事情,能不想就更好。

從研究之初,有學障生自告奮勇願意參與,他們抱持聊天的心態前來,其中 有兩位同學更對錄音感到新奇,他們覺得倍感重視,對於訪談滿心期待,研究者 也為進展順利而開心。隨著訪談的深入進行,研究者發現這些學障生有雞同鴨講 的情形,訪談時而在胡同裡打轉,令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有些學障生甚至退 縮了,他們不願回顧特定話題,每觸碰一些,眉頭深鎖緊閉,似乎,回憶令他們 感受痛楚,多次打探訪談何時才會結束,研究進行至此,研究者覺得既不忍又疼 惜,不願意為了己身之便而有揭人瘡疤之舉。研究者因此思索,自己對學障生來 說是困擾者?還是協助者?

當學障生跨過尷尬的議題之後,他們又開始熱絡暢談,研究者得以瞭解他們 在校園中的部份生活面貌,研究者發現,我們往往重視課堂秩序的維持,用最「安 全」的方式教學,教學進度與普通班齊一,並把自己的縮影和期待全數放在學生 身上,有種要求他們配合我們的傾向,明知道學障生有不易突破的弱點,需要時 間理解、耐心等待,這樣的原則我們都曉得,到頭來還是沒能做到,終究不自知 的將學障生又擺回一般生的位置相同對待。對學障生來說,壓力來源是從原班延 伸至資源班,如此而已,這些情形研究者實在不願看到,可是,它卻經常發生。

在訪談裡,學障生也分享他們人際互動不良的心酸歷程,這個事實研究者一 直看在眼裡,也知道影響的層面與程度,但卻沒能真正協助他們解決,甚至連靜 靜傾聽他們吐訴 20 分鐘都沒有,只有在正式進行研究後才能完整的聽他們說明事 情的前因後果,研究者訝異自己竟然如此怠忽學障生的處境而不自知,或許,當 他們在下課時間駐留教室,眼神巴望的研究者,那個訊息可能透露出:我有點事 想聊一聊,研究者可能有意忽略,因為,講桌上的學習單還沒批改完畢,電腦裡 的教學檔案堆積如山……。

另一個讓自己有至深的體悟,是研究者發現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會決定我 們是如何活在學生的生命中,因此,我們不以為意的言行舉動可能都深刻影響學 生,而我們卻一直不清楚這個影響到底對他們是好的?還是壞的?教師都有這樣 的侷限,也需要一個改變的出口。教書真的不該只是教書,它應該也要教人、教 導智慧,本研究的進行讓研究者更加體認自己的工作很重要,為什麼?因為它就 是老師。

回想當初,研究者平日在課堂裡不斷受到學障生閒聊話題的嚴重干擾,開啟 了進行本研究的發想,帶著「找答案」的心態逐步探訪,研究者翻閱田野筆記,

裡面紀錄一些關於教學的反思與學障生的需求。研究者一直期待每一位學障生可 以看見自己能做什麼,希望他們真正認同學習是件有意義的事,可是,研究者忽 略了細節,而這些細節其實屢屢打擊了他們的能力與信心。研究終了,研究者似 乎能更加理解學障生的處遇,那種體認不是關於他們學習困難的認識,而是多一

分視野,從人群、需求以及他們的所思所維,如果研究者能有所調整,那便是學 生讓我學會思考,是他們告訴研究者:我的身份不只是「老師」。

事隔多年,研究者很想問問那位在畢業旅行的街頭嚎啕大哭的女生,妳現在 過的好嗎?研究者的國中生活豐富快樂,至今回想起,它都是支持自己面對這群 學生的重要信念之一,希望自己用對的方法引領學生,他們也需要擁有快樂的回 憶來支持自己過一生。另一方面,提供本研究初編訪綱建議的教師之一,當她看 完本研究綜合結果以下的內容,她以家長的身份懇切說出自己的心得,她慶幸自 己的孩子沒有遭遇四位學障生相仿的校園經歷,主因可能在於她同為特教老師,

理解孩子的困難與限制,即使家長期待與孩子能力爭戰,最終她並沒有過份越線,

讓孩子總在學習裡苦惱,她遇到最大的障礙反倒是來自家庭,夫妻教養不同調讓 她感到十分受挫,至今還是個難解的迷題,她的分享雖與本研究較無關聯,不過 卻也是學障生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境況,這樣的案例也都能提供我們省思再 三。

再回到正題,研究者似乎感到有點開心,現在可能是自己教學生涯改變的開 始,改變的徹不徹底,接下來是關鍵。研究者不斷深自警醒:不要只是「曾經」

做過這樣的研究,應當真心關懷學障生,瞭解他們學校生活的實際情形,與學生 齊肩思考,而不是再用教師身段,勉強加諸自身職責的種種作為,同時,研究者 也真心冀望其他人能一同正視學障生心底的聲音。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 理學研究,6,354-376。

王天苗、范德鑫(1998)。智障學生學校適應能力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

109-129。

王金國(2001)。成功學習的關鍵。課程與教學季刊,5(1),145-164。

王茹誼(2012):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復原力對學校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王淑俐(1990)。國中階段青少年情緒發展與問題及指導(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淑俐(2011)。情緒管理:祝你健康快樂(第四版)。臺北市:全華。

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王銘得(2005):高雄縣國民中學實施融合教育學校行政支援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瓊珠(2012)。學習障礙大學生在校生活適應與發展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101-2410-H-017-010),未出版。

江承曉、劉嘉蕙(2008)。青少年壓力調適、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促進之探討。

嘉南學報,34,595-607。

何琦瑜(2013,9 月)。呵護孩子的「嚮往」。天下雜誌,49,14。

吳明清(2015)。翻轉思維,為台灣教改找出路。臺灣教育,691,10-17。

吳武典(1997)。國中偏差行爲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29,25-49。

吳武典(2014)。臺灣特殊教育綜論(三):挑戰與展望。特殊教育季刊,132,

1-8。

吳治勳、吳英璋、許文耀、蕭人釗(2008)。「臺灣兒童及青少年關係量表(TRICA)」

之編製和心理計量特性研究。測驗學刊,55(3),535-557。

吳清山(2010)。教改失敗了嗎?師友月刊,512,35-40。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臺北市:五南。

吳靖國(2010)。質性研究:從理解「人」開始。銘傳教育電子期刊,2,20-34。

吳裕益,侯雅齡(2000)。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吳麗娟、陳淑芬(2006)。國中生獨處能力與主觀生活壓力、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38(2),85-104。

呂翠華(2011)。彈性分組:從學習障礙學生需求的觀點探討區分性教學在普通班 的實施策略。特殊教育季刊,119,7-14。

李靜怡、劉明松(2011)。高雄市國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東臺灣特 殊教育學報,13,99-126。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3)。

周台傑(1999)。學習障礙學生鑑定原則基準說明。載於張蓓莉(主編),身心障 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說明手冊(頁 75-91)。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周台傑(2012)。學習障礙者教育。載於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新特 殊教育通論(第二版)(頁71-105)。臺北市:五南。

林文聰(2004)。國中學生之家庭功能、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伯儀(2014)。比例失衡的中小學校規。師友月刊,570,26-30。

林素貞(2006)。資源教室方案與經營。臺北市:五南。

林清山、程炳林(1995)。國中生自我調整學習因素與學習表現之關係暨自我調整 的閱讀理解教學策略效果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8,15-58。

林雪慧、潘靖瑛(2012)。教師人格特質、情緒管理、領導行為與班級經營效能相 關性之統合分析。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6,23-59。

林惠芬(1996)。對輕度障礙學生的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載於周台傑、葉靖雲(主 編),學習障礙有效教學(頁 55-64)。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邱珍琬(2004)。變化中的家庭隔代教養。臺北市:學富。

邱珍琬(2010)。國中生在隔代教養下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8,33-66。

邱筑君(2006)。學生眼中的資源班三名國中學生的經驗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金慶瑞、林惠芬(2003)。國中資源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

18,247-278。

侯雅齡(2014):自我概念理論新趨向:多向度階層化建構。輔導季刊,34(1),

11-23。

施品禎(2013)。高職學習障礙學生學校適應現況和相關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洪榮照、林信香(2005)。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研究。特殊教 育與復健學報,14,55-84。

洪儷瑜(1995)。學習障礙者教育。臺北市:心理。

洪儷瑜(2000)。學習障礙學生鑑定與診斷指導手冊。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洪儷瑜(2014)。邁向融合教育之路回顧特殊教育立法三十年。載於中華民國特 殊教育學會舉辦之「融合教育之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年刊(頁 21-31),臺

洪儷瑜(2014)。邁向融合教育之路回顧特殊教育立法三十年。載於中華民國特 殊教育學會舉辦之「融合教育之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年刊(頁 21-31),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