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倫理與信效度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信效度

鈕文英(2014)指出,遵守研究倫理、確保研究方法的設計以及確實呈現研 究發現,此三項原則是提升研究品質的金三角。據此,本研究設計與進行將遵守 前列原則辦理。

壹、遵守研究倫理

本研究的主要訪談對象是學習障礙學生,他們是校園中偏屬弱勢的一群,和 外界的信任關係難免受到現實生活的影響而不穩固,研究者雖然是他們在校園裡 關係較為緊密的教師,如何使他們充份信任研究者,並且毫無保留的傳達自我真 實生活點滴以及內心深處的感觸,這對本研究相當重要,故研究者除了遵守鈕文 英(2014)提出的研究倫理原則之外,也時常向指導教授請益自己進行研究時遭 遇的困難與技巧,像是:如何面對導師,或是用何種方式紀錄非正式訪談的內容。

指導教授提醒研究者兼顧研究品質之餘,更要將受訪者的權益擺在前頭,做人和 做研究同等重要。

在研究之初,研究者即公開自己目前的研究生身份與研究目的,以誠實的態 度對待研究參與者,並對其信守承諾,例如:不揭露其隱私,或者允諾保密他們 吐露的事件等;同時也於研究邀請函及同意書中敘明本研究的進行方式及受訪者 權利,確保研究參與者明白書函重要信息,尊重他們參與研究的意願變動。

在研究進行過程中,研究者盡量減低其他可能對研究參與者造成的生理性或 心理的傷害,例如:違反承諾。研究者以尊重、分享與陪伴的態度面對研究參與 者的經驗分享,不對他們做主觀性的評斷,也不主導訪談內容的發展,關心本研 究能帶給研究參與者何種意義。最後,研究者也用客觀的態度分析本研究所有蒐 集的資料,務求研究結果信實可靠。

貳、檢核和提高研究的信效度

鈕文英(2014)指出,研究者的個人因素、期待與偏見、反作用力和情緒陷 阱都足以威脅研究的品質,這是因為研究者本身就是資料蒐集的重要工具,工具 壞了、不敷使用,整件作品怎麼好的了?

研究者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並修有輔導專長,為本縣某公 立國中特殊教育科專任教師,目前攻讀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研究 者有十五年的實務教學經驗,在工作中一向兢兢業業,盡量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 生關係,亦莊亦諧的風格吸引學生,平日能有頻繁的交談,雙方可以和睦共處;

副修專長以及過去兼任行政經驗可讓研究者充實輔導知能與規劃能力,訪談時可 以較為順利的緩和他們突發性的情緒流洩,對整體研究進行也在掌握之中,甚至 進度超前;於研究所修習的相關專業課程則可使研究者對研究資料做有效分析,

盡量避免過度推論的情形。

一、研究者的弱勢與優勢

由於研究者是受訪學生的數學科任課教師,從過去的教學經驗裡深知他們對 於此科產生的抗拒、厭惡心態可能更倍於其他學科,甚至,研究者可能在教學路 上對他們有過施予壓力、逼迫學習等情事,因此,研究者或者此科目可能直接成 為受訪學生學校適應不良的來源,這樣的猜測無可避免,他們對後續訪談若持保 留態度,這是研究者最擔心的。但是,研究者「局內人」的身份其實也具有優勢 效益,其中包括對受訪學生的基礎認識,瞭解他們說話的態度與風格、進行研究 的時間充裕性、彼此關係的建立,以及研究資源的掌控程度,這些都是研究者的 獨厚條件。

是故,為避免本研究可能遭遇的困擾,即使受訪學生的參與動機強烈,研究 者在進行之初還是會清楚說明研究目的,並於訪談時減低引導、不作評斷。如同 吳靖國(2010)提到,研究者不能帶著自己的思維去界定研究對象所賦予的意義,

務求呈現真實資料,讓研究經得起驗證。

二、其餘提高本研究信效度的作法

(一)長期投入

四位受訪學生分別自 2013 年與 2014 年入學,從們就讀國中的那一天起,研 究者即為他們的數學科補救教學老師,每星期有 4-5 節的授課時間,每天能與受訪 學生近身相處,建立互動關係,同時也可對各生進行聚焦與持續性的觀察,瞭解 他們的學校生活情形。

(二)同儕簡報

研究者的教師同儕有二,其一是本縣公立國中資源班三位特教教師,她們對 學障生有逾十年以上的教學與輔導經驗,同時也是本研究初編訪談大綱的意見評 定者,三者的碩士學位論文均以質性研究方法發表,她們的學術與工作實務經驗 能提供本研究相關具體建議,並協助研究者檢視自我的觀念與立場是否維持中立 態度;其二是與研究者相同指導教授的兩位碩士班研究生,彼此共同修習質性研 究法等專業課程,對於本研究實施的過程與細節能提供可行之建議,研究者幾乎 每月兩次進行同儕簡報,說明與討論本研究進展內容。

(三)訪談札記

訪談札記紀錄 2015 年 6 月至 12 月的訪談過程,內容包含正式訪談的受訪者 非語言訊息、非正式訪談的內容摘要、其他重要發現以及研究省思。其中,研究 者看重受訪學生的非語言訊息,其肢體動作與聲音特性可能傳遞心中意念,輔助 他們口語溝通的不足;研究者更藉由訪談札記作為下次訪談的探問提醒,並時刻 自我檢核,以中立、不帶評論的立場進入研究場域,同時也用低推論性的描述技 巧,提高研究結果的可信性。

(四)多元資料的三角驗證和參與者檢核

由圖 5.可知,本研究藉由多元資料交互驗證,訪談的對象有受訪學生、導師、

任課教師、認輔教師、同儕或家長等,正式的訪談逐字稿及非正式的訪談資料都 經過受訪者確認無誤後,才會登入正式的研究資料內,若他們有閱讀或者理解困 難,研究者會從旁口述協助;另外,本研究也觀察受訪學生的學習表現、人際互

動以及校規遵守情形,並用文件分析從旁佐證,使訪談的事實有所依據,研究者 的詮釋觀點可以更客觀公正。

圖 5. 多元資料的三角驗證 參與

觀察

文件 分析

多元資 料的三角驗證

訪談 個別化教育計畫、獎懲紀錄

表、學障鑑定報告書、成績單、

教室日誌、學習單、個人勤惰 明細表、教師口述資料

資源班課程、原班部份課程、

下課時間

學障生、班級導師、認輔教師、

任課教師、同儕、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