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以國中生學校適應為研究主題,擇定學習障礙學生為研究對象,期盼 瞭解他們在校園中除了學習需求以外的世界,藉以促使師生一同重視學習障礙學 生的學校適應議題。本章共分成四節: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 與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末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簡稱學障),隨著法定定義、鑑定標準以及評 量工具的發達,依據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資料,104 學年度國中階段的學障生人 數達 10,796 人,占該階段身障生 39.8%(教育部,2015),足見近年學障發展之迅 速。為了保障特殊生的教育權益,《特殊教育法》(2014)明訂特教預算的編列比 例,中央與地方政府編列教育主管預算分別不得低於 4.5%與 5%,這是普通教育精 緻化的實踐,至於實施的方法、過程和品質,也就成為學術、教育界努力的方向。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評量與教育安置是特殊教育的前驅作業,提供教學服務 才是最關鍵的重點(張世慧,2009)。為了瞭解學障生的評量、安置與教學狀況,

研究者檢索華藝線上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臺灣期刊論文索 引系統」、「臺灣全文資料庫」及「臺灣學智慧藏」等,發現近十年來關於探討學 障鑑定的文獻至少 52 篇(如:胡永崇,2013;陳淑麗,2010;連文宏、洪儷瑜、

闕嫣男、蔡明蒼,2013),學習技巧指導或教學策略的文獻更佔學障研究的大宗(如:

呂翠華,2011;陳宜君、葉靖雲,2010;張世慧,2009),相較之下,學校適應議 題就略顯匱乏。

研究者再查詢近十年國中階段關於此議題的研究,得到文獻 21 篇,其中,以 碩論做內容上的增補並投稿期刊者有三篇,總計,國中學障生學校適應相關研究 應屬 18 篇。在研究法方面,有四篇採取質性研究或質量併行設計,其餘 14 篇為 純量化的研究,比例高達 78%,質性研究可說是戔戔之數。再簡單一點說,以「個 體敘說」進行此議題的訪談研究是很少的,單從量化問卷設計形式的文獻結果來 看學障生的學校適應,裡面有許多的細節與個人感受是無法被看到的。

研究者根據國內文獻,提出一個研究者欲探討的核心問題—學障生的適應問 題。適應本是個體有效面對與處理生活的能力(吳新華,1993),研究者任教國中 資源班多年,關心學障生的學習與生活,有教師提到學校適應不良經常是多數學 障生皆然的情形,非問題學生的專利,研究者自己的經驗是,學習困難已是他們 不爭的事實,至於適應狀況良窳不一,實在無法遽下定論,但很多人都從人際關 係來瞭解個體在群體的適應程度,彷彿能夠周璇在團體之內,其他事情便可無網 不利,研究者同樣察覺,學障生的學業無力感令他們覺得自己在其他方面同樣做 不好,就連交朋友這件事也一樣。

貳、研究動機

記得多年前,研究者有位學障生於國中畢業旅行的途中當街情緒失控,她啜 泣:為何同學總不讓她加入團體?連在外地都要排擠她。研究者進一步瞭解,才 知道國中三年她一直遭受排斥,大家認為她在班上不斷犯錯,連地都掃不好,經 常問奇怪的問題招惹同學,整個人怪怪的,甚至有同學認為她讀錯班級,應該去 讀特教班……。研究者同情這位學障生的處境,但更關心的是,究竟她出了什麼 問題?個性?能力?還是其他可能?

生活本是各種事件的總合,以人際互動為例,同儕關係的建立對青少年極其 重要,關係的發展能有助於他們形塑自我概念,甚至有研究發現,學習的提升可 透過同儕互動關係來拓展(Corkett, Hatt, & Benevides, 2011)。有些學障生對低學業 表現感受不深,他們卻對人際關係的變化感到困擾,時刻擔心自己與周遭人事格

格不入,其特殊的身心特質並未隨著年齡增長,而在人際關係與社交技巧有所改 善(蘇燕華、王天苗,2003),而且他們對於學障特質缺乏概念,無法正視障礙本 身或它可能衍伸的問題,不易掌握箇中要領順應改變,學障生在各方面長期累積 的無助感和認知能力缺陷也限制了社交能力的發展,羅丰苓、盧台華(2015)綜 合文獻,說明學障生有較高的比例遭受同儕霸凌,隱形的排擠漫延。

因此,現今教育即使鼓吹融合,希望藉由相關支援措施協助特殊生發展身心 潛能,由以上的案例,這位學障生身上獲得的協助有多少?困難有無得到解套?

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融合之內的排斥」(Cigman, 2007),Cigman 拋出重要的概 念:如何避免用常態概念的常模來定義差異,以及掉在界線之外的人的需求如何 獲得滿足。站在 Cigman 的觀點看問題,學障生先天不利因素與不友善的現實環境 這兩項,孰因?孰果?

若為條件因素,其實,學障生人際互動不良的結果,並非代表他們不具能力 維繫關係,研究者認為,是同學低估他們的表現,用以偏概全的態度否定了學障 生的能力;若為環境因素影響,普特分流的結果,似乎強化了學障生被障礙標記 的事實。所謂障礙標記,乃是他人連結個體的負向特質,並且用過去對障礙的刻 板印象,共同加諸於人的偏頗觀感(蔡明富,2013),造成被鄙視的學障生落入地 底,翻不了身。縱使蔡明富與洪儷瑜(2005)提出特教標記有助於區分、介入與 研究,但現實是,標記更容易使人對身障生產生偏見與拒絕,造成自我應驗預言 等負面影響。

初步看來,學障生人際適應不良似乎是環境因素更甚於自身條件,但陳英進、

吳美姝(2006)卻指出,文獻並未完全支持這樣的說法,實際現場也能看到,學 障生在校園裡仍能擁有不錯的師生情誼,他們共同學習、參與活動,一切再自然 也不過。因此,不管這個問題是哪項因素較能獲得支持,研究者都深刻經驗學障 生的感受、學習與行為表現在教學場域中交錯影響,他們就跟時下青少年一樣,

經常對生活嘖有煩言,不管時機恰當與否,只要稍有機會即可能大發議論、縱感 不滿,這種情形已經嚴重干擾教學進行,過份僭越學習的機會,成為研究者課堂 中不得不正視的課題。

或許,很多教師針對此現象只視為一種推拖之詞,認為學生總是在為失敗找 藉口,對於過程中的種種抒發不會投予關切,連聽都不想聽。因此,除非教師擔 任特殊職務,或者學生發生重大事件,否則願意聆聽與關懷的,通常是需要足夠 強度的動機。

研究者身為學障生的授課教師,帶著找答案的動機,同時也稟持關懷的態度,

試圖重新省視學障生的學校適應情形,除了人際互動之外,還有哪些可能狀況為 他們所擾?他們本身對自我瞭解的程度又是如何?學校提供什麼作為幫助他們融 入校園?這些都是本研究希望探討的,而這部份也是質性研究文獻較為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