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對於特殊生之接納行為

壹、 接納行為的定義

何謂接納?「接納」一詞,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中的定義為『接受』的意

思;是一種隸屬的需求,是存在於群體中的慾望,也是一種覺得自己重要、有價 值、被愛且被關懷的感覺。雖然每個人滿足此種需求的人際互動量有所差異,但 通常每個人都有這方面的社會性需求。張春興(2000)在《張氏心理學辭典》一 書中則說明接納泛指對己、對人、對世界所持的一種認可而積極的態度。換言之,

若個體對某一事件持有積極、接受不排斥的態度,表現出正向的認知、情感及行 為時,可說是此個體對此一事件是採接納的態度。雖然每個人對此人際互動感到

16

滿足的需求量不一,但每個人都有這方面的社會性需求,以人格發展而言,學前 兒童人格的形成主要受父母親的影響。

又行為的界定為何呢?Kerr 與Nelson 於2006 年表示行為功能的分類方式 有:(1)從行為形態,即行為的動作與形式;(2)從行為的功能,例如:引起 他人注意、逃避嫌惡刺激等;(3)從行為的病原,例如:因妥瑞氏症引起的抽 搐(tic)動作(引自鈕文英,2009)。依行為形態分類,如Coleman(1996)以 及Zirpoli 和Melloy(2007)將行為問題二分為内向化行為(internalizing behavior)

與外向化行為(externalizing behavior)。所謂的内向化行為包含焦慮、恐懼、社 會性退縮(social withdrawal),如太過被動或害羞焦慮、身體的抗拒(somatic complaints)等隱藏在内心不易直接被外人察覺的行為;而外向化行為包含攻擊

(aggression)、過度活動(over-activity)、不服從(disobedience)、發脾氣

(tantrum)、違法行為(delinquency),也就是所謂的不受控、具攻擊性、表現 外顯(act out)等。部分學者如Maag 於1999 年將這兩類行為問題稱為外顯行為

(overtbehaviors)和内隱行為(covert behaviors)(引自鈕文英,2009)。

貳、 對特殊幼兒的接納行為

一、 對特殊幼兒之接納

國內學者吳武典(2005)亦認為,當學校開始實施融合教育的模式時,除了 教師、家長及其他專業人員彼此間須充分協調合作,且參與人員的態度更會直接 影響融合教育的實施效果。因此融合教育中參與人員對於特殊幼兒的接納行為相 當重要,故對於特殊幼兒接納行為要如何探查,就必須仰賴有效的評量來瞭解接 納的差異。

二、 對特殊幼兒接納行為評量之討論

評量的目的是將個體行為的觀察,轉換為代表行為背後的態度內涵,需考慮 兩個方向,一為評量的精確性,二為評量的內涵。評量的精確性可由內、外在效 度來衡量;評量的內涵則因研究者的取材角度而有所差異(郭生玉,2007),故 量表的設計應該與欲瞭解的內容相關,其評量方式可分為直接評量與間接評量兩 種(吳曉玫,2005)。

直接評量與間接評量各適合不同的研究情境,直接評量係指受試者知道自己

17

正在接受評量,適用於能自我覺知研究者問題,並願意誠實回答的研究對象;間 接評量則是受訪者不知道自己正在接受評量,當研究者想要獲得真實情境中的訊 息,並希望客觀訂出評量標準時,即可採用間接評量,包括行為觀察、軼事紀錄、

偽裝技術、生理反應測量等均是間接測量的方法(郭生玉,2007;吳曉玫,2005)。

直接評量的方式可分為總和評定量表(Summated Rating Scale)、意見調查

(Opinion Surveys)、訪談(Interview)、語意區分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s)、 社會計量法(Sociometrics)、等級評定(Rankings)六種。各評量方 式的用途簡單敘述如下:總和評定量表為目前最普遍使用之直接測量方式;意見 調查常用於補充研究資料;訪談則用以與受試者進行口頭上(面談或電訪)的直 接互動;語意區分量表係設計一系列雙級形容詞的向度,測量態度對個體的隱含 意義;社會計量法係設計與現實生活相關之題目,測量團體成員間之社會關係;

等級評定則需要受測者根據規定的標準排序,通常使用在比較多樣性團體身上。

研究者可參考該研究的特性,選擇適切的評量方式(引自吳曉玫,2005)。

直接評量的優點在於施測過程標準化、評量目標明確、計分容易,然而其測 得的態度則必頇經由效度的檢驗,避免研究對象可能發生嘗試迎合研究者的假 設、希望建立自身的良好印象、遵從社會期許等,而影響評量結果的真實性,此 時,若可輔以間接評量的方式,則可補其效度不彰的缺失(Antonak & Livneh, 2000;吳曉玫,2005)。評量方式的採用與取決,需視該研究的研究內涵,及是 否能真正測得態度本質而定。

三、 接納行為評量的常用方式

評量方法,在調查研究上多採用總和評定量表中的李克特式量表;在教學研 究上多採用李克特式量表、訪談、意見調查、觀察、參與者回饋單等並對以下介 紹說明。

1. 李克特式量表

其中由於總和評定量表編製簡單,信度和效度也高,能全面涵蓋研究主題,

並兼顧程度上的差異,因此常被選用為評量態度的工具(林乾福,2003)。而在 總和評定量表中,李克特式量表(Likert-type scale)是最被廣為使用的評量方式。

其基本假設認為各個題目具有相同的數值,故受試者可以針對每個題目表示不同 程度的態度。量表的編制由積極與消極的態度描述句(約20題以上)組成,並將

18

選項由「非常同意」至「非常不同意」分成四至六點量表,讓受試者依其同意程 度圈選。評分的方法則是按照其選項給分,正向題採正向計分、反向題採反向計 分,總得分越高,表示態度越積極(郭生玉,2007;Antonak &Livneh, 2000)。

由於該量表編制過程簡單、選項同質性高、受試者可表達情感的強度、且計 分方式容易,目前研究態度的研究者乃普遍運用。國內探討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 同儕接納態度的研究也大多採用李克特式量表來做為量表或問卷的形式(吳曉 玫,2005),但使用李克特式量表僅能看出研究對象的態度分數高低,無法評斷 分析其內在差異情形,故不少研究除實施量表式的紙筆測驗外,也會輔以訪談或 觀察的資料使其資料能更多元更完整的呈現,以便做更貼近現實的解釋。

2. 訪談

訪談可說是一種口頭問卷,與受訪者面對面,使其按自己的方式用口頭回答 問題,其功能與郵寄問卷相似,同為蒐集態度與知覺的資料而採行的一種方便的 方法(王文科、王智弘,2006)。由於訪談牽涉到訪問者與受訪者之間直接的口 頭交互作用,因而衍生其優、缺點,訪談的優點是資料容易取得、較易深入問題 的核弖、可明確揭示明確的目標、可評鑑答案的真實性、可控制環境、可掌握問 題的次序、可適用於特定的對象;缺點是會受到如訪談者的主觀因素、訪問者下 意識的引導受訪者回答或受訪者一昧迎合訪問者期望所造成的反應效應

(response effect)、費時及缺乏標準化等影響(王文科,1999)。因此使用訪談 法時,必須謹慎處理訪談者的主觀因素及訪談時的標準化程序。

訪談依結構性可分為無結構性訪談、結構性訪談與半結構性談問三種:無結 構性訪談僅會以少數問題來引導談論方向,鼓勵受訪者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但 在統整與分析資料時就會有相當的困難,並且有主觀、費時的疑慮,故無充分經 驗或接受專門的訓練者不宜貿然採行;結構性訪談則是採標準化的方式與順序向 受訪者提出相同的問題,答案也只有是與否,或是從一組變通答案中擇一,比起 無結構性訪談在本質上較符合科學的要求,但蒐集到的資料齊一化,較無法進一 步做分析;半結構性訪談結合上述兩種訪談法的優點,在教育研究的領域中為求 客觀,多會採用結構化的問題進行訪談,而為了克服無法深入問題癥結的限制會 在後續加上開放性的問題,以期獲得更完整的資料(王文科、王智弘,2006)。

1. 意見調查

意見調查與訪談的形式極為相似,皆強調瞭解研究對象對於特定問題之觀

19

點。兩者差別在於意見調查為書寫性問卷,而訪談則頇與受試者進行口頭上(面 談或電訪)的直接互動;在實施對象方面,意見調查可同時團體施測,而訪談通 常需一對一進行。

意見調查在形式上亦可分為結構、非結構、及半結構性三種類型(Antonak &

Livneh, 2000)。結構性的意見調查是讓受試者針對既定的問題填選固定的答案,

通常受試者只需圈選同意與否的選項。結構調查的優點為研究者易於統整欲瞭解 的內容,但較難瞭解受試者自己的觀點,且調查者或受試者忽略重要選項時,容 易造成重大的研究損失;使用非結構性調查則無固定選項,受試者的表達並不受 限制,通常受詴者除了回答問題外,還必須說明選擇該答案的理由。儘管非結構 性調查比較容易了解受試者的真正想法,但在事後整理既得資料時容易失焦,也 不易比較不同受試者的差異情形;因此兼具兩者優勢的半結構性調查乃成為意見 調查形式中,最常受研究者青睞的測量方式(吳曉玫,2005)。

在改變態度的教學研究中,意見調查多半居於輔助研究結果的角色,以參與 課堂者的回饋單來呈現。

2. 觀察

觀察法的三種基本方法為軼事紀錄法、評定量表法、項目檢核法。學生在各 種自然情境所表現出的態度或行為往往是顯示他們態度、興趣、習慣和適應行為 的線索,這些東西無法測量,直接觀察是最好的方式,如將這些觀察到的有意義 且重要的事件做成簡明、特定、有系統的文字記錄,則可提供瞭解學生之有價值 的資料,這種記錄就稱為軼事紀錄法。評定量表則是用來記錄觀察的一種簡易方

觀察法的三種基本方法為軼事紀錄法、評定量表法、項目檢核法。學生在各 種自然情境所表現出的態度或行為往往是顯示他們態度、興趣、習慣和適應行為 的線索,這些東西無法測量,直接觀察是最好的方式,如將這些觀察到的有意義 且重要的事件做成簡明、特定、有系統的文字記錄,則可提供瞭解學生之有價值 的資料,這種記錄就稱為軼事紀錄法。評定量表則是用來記錄觀察的一種簡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