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比較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接納行為的差異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比較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接納行為的差異

壹、 接納行為量表之分布情形與分析討論

原漢族群在對於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統計分析上來看,並未達顯著差異(t

=-1.273,p>.05)。故研究假設三:「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接納行為上有顯 著差異」,並未獲得支持。

表 四-32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t考驗分析摘要表

漢 原 t值 自由度 顯著性

樣本數=217 樣本數=146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接納行為 114.44 12.477 116.03 10.352 -1.273 361 .204

※接納行為總分為138分

但在對於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題項中,由下表可得知平均數介於2.93至5.49 之間,在接納行為題項得分較高的是,「10.我會阻止別人欺負特殊幼兒」、「17.

我會在公共場合優先禮讓特殊幼兒」、「3.我認為教育部門須特別為特殊幼兒設 定個別的教育計畫」、「13.我會把東西借給特殊幼兒使用」;得分較低的是「4.

我認為特殊幼兒的學習環境應與普通幼兒應有所區隔」、「5.我認為特殊幼兒可 與普通幼兒一起學習」、「9.我願意去特殊幼兒的機構義務服務」。可見對於特 殊幼兒的接納行為上,願意幫助或協助特殊幼兒或是認同特殊幼兒接受個別教 育計畫,但對於親自參與特殊幼兒服務,讓自己的幼兒或普通幼兒與特殊幼兒 共同學習仍會有所考量。國內研究中黃惠如、何立博(2002b)提到部份父母普 遍因為「標籤取向」以及「成就取向」,再加上對特殊教育之認知不清,讓子女 進入融合班就讀之意願並不高;或者因為對特殊兒童缺乏理解,以為特殊幼兒 會妨礙一般幼兒之正常學習,而發生群體抵制的現象(秦麗花,2001),也讓家 長對於特殊幼兒的接受度產生距離。

在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題項中,「9.我願意去特殊幼兒的機構 義務服務」原漢族群達顯著差異(t=-3.444,p<.05)、且原住民對於去特殊兒機 構的服務意願高於漢族群;「15.我會觀看特殊幼兒相關之影音節目或書籍介紹」

85

86

87

貳、 家長年齡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 差異

根據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如表所示),家長年齡與原漢族群在對特 殊幼兒接納行為之交互作用未達顯著(F=.1.732,P>.05)。

表 四-34 家長年齡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依變數: 接納行為總分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df 平均平方和 F 顯著性

原漢族群 43.804 1 43.804 .329 .566

家長年齡 1402.320 6 233.720 1.758 .107

原漢族群 * 家長年齡 1381.996 6 230.333 1.732 .113

參、 家長教育程度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 行為差異

根據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如表所示),家長教育程度與原漢族群在 對特殊幼兒接納行為之交互作用未達顯著(F=.673,P>.05)。

表 四-35家長教育程度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依變數: 接納行為總分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df 平均平方和 F 顯著性

原漢族群 113.985 1 113.985 .876 .350

教育程度 2076.629 4 519.157 3.991 .004

原漢族群 * 教育程度 350.345 4 87.586 .673 .611

88

肆、 家長家庭年收入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 為差異

根據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如表所示),家長家庭年收入與原漢族群 在對特殊幼兒接納行為之交互作用未達顯著(F=.737,P>.05)。

表 四-36家長家庭年收入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表

依變數: 接納行為總分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df 平均平方和 F 顯著性

原漢族群 .118 1 .118 .001 .976

家庭年收入 1667.617 3 555.872 4.186 .006

原漢族群 * 家庭年收入 293.582 3 97.861 .737 .531

伍、 家長家庭型態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 行為差異

根據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如表所示),家長家庭型態與原漢族群在 對特殊幼兒接納行為之交互作用未達顯著(F=1.890,P>.05)。

表 四-37家長家庭型態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依變數: 接納行為總分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df 平均平方和 F 顯著性

原漢族群 288.161 1 288.161 2.144 .144

家庭型態 249.918 5 49.984 .372 .868

原漢族群 * 家庭型態 1270.551 5 254.110 1.890 .095

89

陸、 家長特殊幼兒共處經驗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 兒之接納行為差異

根據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如表所示),家長特殊幼兒共處經驗與原 漢族群在對特殊幼兒接納行為之交互作用未達顯著(F=1.446,P>.05)。

表 四-38家長和特殊幼兒共處經驗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依變數: 接納行為總分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df 平均平方和 F 顯著性

原漢族群 178.747 1 178.747 1.370 .243

共處經驗 1954.144 2 977.072 7.489 .001

原漢族群 * 共處經驗 377.278 2 188.639 1.446 .237

柒、 家長特殊幼兒接觸頻率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 兒之接納行為差異

根據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如表所示),家長和特殊幼兒接觸頻率與 原漢族群在對特殊幼兒接納行為之交互作用未達顯著(F=.290,P>.05)。

表 四-39家長和特殊幼兒接觸頻率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 異數分析表

依變數: 接納行為總分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df 平均平方和 F 顯著性

原漢族群 .007 1 .007 .000 .994

接觸頻率 1838.978 5 367.796 2.752 .019

原漢族群 * 接觸頻率 193.819 5 38.764 .290 .918

90

捌、 家長信仰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 差異

根據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如表所示),家長信仰與原漢族群在對特 殊幼兒接納行為之交互作用未達顯著(F=1.372,P>.05)。

表 四-40家長信仰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依變數: 接納行為總分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df 平均平方和 F 顯著性

原漢族群 .001 1 .001 .000 .997

信仰 982.721 7 140.389 1.042 .401

原漢族群 * 信仰 924.608 5 184.922 1.372 .234

玖、 家長職業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 差異

根據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如表所示),家長職業與原漢族群在對特 殊幼兒接納行為之交互作用未達顯著(F=.210,P>.05)。推翻假設四:原漢族 群對於特殊幼兒接納行為上有顯著差異。

表 四-41家長職業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依變數: 接納行為總分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df 平均平方和 F 顯著性

原漢族群 254.888 1 254.888 1.922 .166

職業 3110.226 11 282.748 2.132 .018

原漢族群 * 職業 167.021 6 27.837 .210 .974

91

壹拾、 家長教育程度與家庭年收入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 異數分析

根據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如表所示),家長教育程度與家庭年收入 對特殊幼兒接納行為之交互作用達顯著(F=2.984,P>.05)。

表 四-42家長教育程度與家庭年收入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依變數: 接納行為總分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df 平均平方和 F 顯著性

教育程度 3479.902 4 869.975 6.956 .000

家庭年收入 533.203 3 177.734 1.421 .236

教育程度 * 家庭年收入 3358.626 9 373.181 2.984 .002

圖 四-3教育程度跟家庭年收入的交互作用

92

第六節 影響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社會距離及接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