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與 接納行為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與 接納行為關係之研究"

Copied!
1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志軒 博士

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與 接納行為關係之研究

研究生:郭容均 撰

中華民國一O四年九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與 接納行為關係之研究

研 究 生: 郭容均 撰 指導教授: 陳志軒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 四 年 九 月

(4)
(5)

ii

(6)

iii

謝 誌

本研究最後能完成劃下句點,都要歸功於曾經幫助我並鼓勵我的人。

在研究過程中,最是辛苦的也最感謝的就是指導教授陳志軒老師,從開始的 討論中,就不斷的給我建議以及方法,當我遇到無法突破的瓶頸時,也是老師適 時的提醒及釐清方向;另外在陳教授叔倬、熊教授同鑫二位老師在論文的統計方 法及方向指引上,也給了我鉅細靡遺的教導,使我個人的論文得以順利完成。

感謝望嘉的明華校長及所有同事幫忙及安排,讓我順利到台東大學進修,大 家平常都很關心我修課進度。總是帶來歡樂的紀哥,也讓我在台東求學的苦悶 中,擁有開心愉悅的心情。研究進行中,問卷的發放讓不是原住民身份且又不是 新埤鄉村民的我,相當棘手,幸好有慧萍、沈哥、秀蓉、瑜雯、淑蘭姐、國璋大 哥、惠萱和各位村民的幫忙讓我能夠迅速且順利的回收問卷,在此致上深深的謝 意。

其中還要特別感謝有程老師在統計上的專長,當我遇到令人頭痛的統計問題 時,可以有人親自現場教學。益誠老師也不斷提醒我論文的書寫,論文的寄送,

當我統計遇到困難,還幫忙我找到學弟俊彥教授,幫我點亮了一展明燈。

堅持到最後,除了研究所導師思穎教授,還有麗鳳教授的教導與鼓勵,和班 上所有好同學的互相支持及幫忙,特別是宜芬、一騰、葉琛、義富的協助。同時 感恩家人的體諒,時時關心我熬夜打拼的身體,能夠順利完成碩士學業,在心中 真有無限的感謝。在此感謝並祝福所有的師長、朋友與親人,有你們真好。

容均 104.11

(7)

iv

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與 接納行為關係之研究

郭容均

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所

摘 要

本研究探討屏東地區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及接納 行為現況為何,並進一步比較屏東地區原漢族群中不同個人背景變 項對於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的差異情形。研究者以自編的「家長對特 殊幼兒之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為測量工具,內容包含對特殊幼兒之 社會距離以及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等兩層面了解污名化的問題。

本研究調查採方便取樣以認識國字且能獨立或協助下完成問卷 者為收案對象,並居住於屏東縣經濟開發程度較相似地區之原住民 族群(來義鄉排灣族人)共146人和漢族群(新埤鄉漢族人)共217 人進行問卷調查,並利用T檢定、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線性迴歸分析 等相關統計探討性別、年齡、學歷、家庭年收入、家庭型態、信 仰、職業、以及與特殊幼兒接觸共處經驗和頻率等變項,對原漢族 群在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總分及接納行

為總分統計分析上並無顯著差異,但原住民族群在有特殊幼兒的環

境中工作、一起生活、吃飯、參與服務特殊兒之機構和觀看特殊兒相

關影音之題項意願較漢族群正向且統計上有顯著差異。另外影響特

殊幼兒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之背景因素,不管是否為原漢族群,其

相關重要因素為對特殊幼兒之接觸頻率和教育程度。另將原漢族群

分別以線性迴歸分析,探討背景因素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及接納

(8)

v

行為,發現除接觸頻率外,影響漢族群家長的主要原因為家長的教 育程度,迴歸R平方係數為.087;影響原住民族群主要原因是家庭年 收入,迴歸分析R平方係數為.069。依據上述結果,提出建議供相關 人員、機構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特殊幼兒、原住民、社會距離、接納行為

(9)

vi

The Social Distance and Acceptance Behavior for the Young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among the Aborigine and Hans

Tribes Kuo Jung-Chu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social distance and acceptances behavior for the young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among aboriginal and Hans tribes in Pingtung area, and furth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social distance and acceptance behavior.

146 aboriginal tribes and 217 Han tribes participants joined the survey and two-way ANOVA 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ther related statistics were applied to explore gender, age, educational level, household income, family patterns , beliefs, occupation, living experience and contact frequency with the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The finding of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social distance and accepted behavior scores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h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aboriginal and Han tribes, but the scores of working, living, eating, joining the service in the institution for the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and watching video of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among aboriginal tribe have statistically higher then the Han tribe. Besides, educational level and frequency of contact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are important factor for social distance and acceptance behavior. In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besides the contact frequency, in Hans tribe, educational level is the important predictor, and R-squar score is 0.87, otherwise, household income in aboriginal tribes and is 0.69. According to the above findings, further suggestion was provided according different tribes in the policy for the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Keyword: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aborigine, social distance,

acceptance behavior

(10)

vii

目 次

目 次 ... vii

圖 次 ... x

表 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問題與假設 ... 2

壹、 研究目的... 2

貳、 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烙印與社會距離 ... 7

壹、 烙印定義... 7

貳、 烙印概念的分析... 8

參、 烙印與社會距離之關係... 9

第二節 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 ... 11

壹、 大眾對特殊生幼兒的社會距離... 11

貳、 家庭照顧者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 12

參、 影響特殊幼兒對社會距離之因素... 14

第三節 對於特殊生之接納行為 ... 15

壹、 接納行為的定義... 15

貳、 對特殊幼兒的接納行為... 16

參、 影響特殊幼兒接納行為之因素... 20

第四節 原漢家庭文化 ... 22

壹、 文化的意義... 22

貳、 家庭文化資本... 23

參、 比較原漢族群價值觀... 25

肆、 影響原漢教育態度之因素...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5

(11)

viii

第一節 研究架構及實施流程 ... 3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3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40

壹、 問卷編擬... 40

貳、 問卷填答與計分方式... 43

參、 專家審查內容效度... 43

肆、 問卷信效度... 44

第五節 資料分析 ... 4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48

第一節 填答樣本資料分析 ... 48

第二節 家長背景變項對特殊幼兒社會距離之分析與差異情形 ... 58

第三節 家長背景變項對特殊幼兒接納行為之分析與差異情形 ... 67

第四節 比較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社會距離的差異 ... 76

壹、 社會距離量表之分布情形與分析討論... 76

貳、 家長年齡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差異... 78

參、 家長教育程度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差異.. 78

肆、 家長家庭年收入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差異.... 79

伍、 家長家庭型態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差異.. 79

陸、 家長特殊幼兒共處經驗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 差異 ………80

柒、 家長特殊幼兒接觸頻率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 差異 ………..80

捌、 家長信仰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差異... 81

玖、 家長職業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差異... 81

壹拾、 家長和特殊幼兒接觸頻率與教育程度之社會距離二因子變異數 分析 ………82

壹拾壹、 家長教育程度與家庭年收入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二因子變異 數分析 ……… 83

第五節 比較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接納行為的差異 ... 84

壹、 接納行為量表之分布情形與分析討論... 84

貳、 家長年齡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差異... 87

參、 家長教育程度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差異.. 87

(12)

ix

肆、 家長家庭年收入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差異.... 88

伍、 家長家庭型態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差異.. 88

陸、 家長特殊幼兒共處經驗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 差異 ……… 89

柒、 家長特殊幼兒接觸頻率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 差異 ……… 89

捌、 家長信仰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差異... 90

玖、 家長職業背景變項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差異... 90

壹拾、 家長教育程度與家庭年收入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91

第六節 影響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之背景變項相關分析 ... 92

壹、 社會距離與接納行為之相關分析... 92

貳、 社會距離與人口學背景變項之相關分析... 92

參、 接納行為與人口學背景變項之相關分析... 92

肆、 家長背景變項對於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之預測力... 9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4

第一節 結論 ... 104

壹、 屏東縣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現況... 104

貳、 不同背景變項之家長在社會距離上之差異分析... 106

參、 不同背景變項之家長在接納行為上之差異分析... 107

肆、 社會距離與接納行為之相關分析... 108

第二節 建議 ... 109

壹、 教育行政機關方面... 109

貳、 學校行政方面... 110

參、 教師個人方面... 111

肆、 研究限制方面... 111

伍、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111

參考文獻 ... 113

壹、中文部分... 113

貳、外文部分... 118

附錄一:家長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問卷 ... 120

附錄二:問卷編碼定義 ... 123

(13)

x

圖 次

圖 三-1研究架構 ... 35

圖 三-2研究流程 ... 36

圖 四-1教育程度跟接觸頻率的交互作用 ... 82

圖 四-2教育程度跟家庭年收入的交互作用 ... 83

圖 四-3教育程度跟家庭年收入的交互作用 ... 91

(14)

xi

表 次

表 三-1本研究問卷之專家學者效度名單 ... 43

表 三-2全量表的項目分析 ... 45

表 四-1屏東縣來義鄉和新埤鄉原漢族群基本資料表 ... 49

表 四-2不同性別家長在社會距離之差異摘要表 ... 58

表 四-3不同年齡家長在社會距離之差異摘要表 ... 59

表 四-4不同教育程度家長在社會距離之差異摘要表 ... 60

表 四-5不同家庭年收入在社會距離之差異摘要表 ... 61

表 四-6不同家庭型態在社會距離之差異摘要表 ... 62

表 四-7不同的特殊幼兒共處經驗在社會距離之差異摘要表 ... 63

表 四-8不同接觸頻率在社會距離之差異摘要表 ... 64

表 四-9不同信仰家長在社會距離之差異摘要表 ... 65

表 四-10不同職業家長在社會距離之差異摘要表 ... 66

表 四-11不同性別家長在接納行為之差異摘要表 ... 67

表 四-12不同年齡家長在接納行為之差異摘要表 ... 68

表 四-13不同教育程度家長在接納行為之差異摘要表 ... 69

表 四-14不同家庭年收入在接納行為之差異摘要表 ... 70

表 四-15不同家庭型態在接納行為之差異摘要表 ... 71

表 四-16不同特殊幼兒共處經驗在接納行為之差異摘要表 ... 72

表 四-17不同接觸頻率在接納行為之差異摘要表 ... 73

表 四-18不同信仰家長在接納行為之差異摘要表 ... 74

表 四-19不同職業家長在接納行為之差異摘要表 ... 75

表 四-20原漢族群之社會距離T考驗分析摘要表 ... 76

表 四-21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各題之差異摘要表 ... 77

表 四-22 家長年齡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78

表 四-23家長教育程度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78

表 四-24家長家庭年收入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表 ... 79

表 四-25家長家庭型態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 79

表 四-26家長特殊幼兒共處經驗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二因子變異 數分析表 ... 80

表 四-27家長和特殊幼兒接觸頻率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二因子變 異數分析表 ... 80

(15)

xii

表 四-28家長信仰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81

表 四-29家長職業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81

表 四-30家長接觸頻率與教育程度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82

表 四-31家長教育程度與家庭年收入對特殊兒之社會距離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83

表 四-32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T考驗分析摘要表 ... 84

表 四-33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各題之差異摘要表 ... 85

表 四-34 家長年齡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87

表 四-35家長教育程度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87

表 四-36家長家庭年收入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表 ... 88

表 四-37家長家庭型態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 88

表 四-38家長和特殊幼兒共處經驗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 89

表 四-39家長和特殊幼兒接觸頻率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 異數分析表 ... 89

表 四-40家長信仰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90

表 四-41家長職業與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90

表 四-42家長教育程度與家庭年收入之接納行為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91

表 四-43原漢族群對特殊幼兒社會距離與接納行為之相關分析 ... 94

表 四-44家長背景變項與家長對特殊兒之社會距離的逐步多元迴歸分析共線性 診斷表 ... 95

表 四-45家長背景變項對特殊幼兒社會距離之簡單迴歸分析摘要表 ... 96

表 四-46家長背景變項對社會距離之簡單迴歸模式摘要 ... 96

表 四-47家長背景變項對社會距離之簡單迴歸係數 ... 96

表 四-48原漢族群分別對於特殊幼兒社會距離之簡單線性迴歸模式 ... 97

表 四-49原漢族群分別對於特殊幼兒社會距離之簡單線性迴歸係數 ... 98

表 四-50家長背景變項與家長對特殊兒之社會距離的逐步多元迴歸分析共線性 診斷表 ... 99

表 四-51家長背景變項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簡單迴歸模式 ... 99

表 四-52家長背景變項對特殊幼兒之接納行為簡單迴歸係數 ... 100

表 四-53原漢族群分別對於特殊幼兒接納行為之簡單線性迴歸模式 ... 101

表 四-54原漢族群分別對於特殊幼兒接納行為之簡單線性迴歸係數 ... 101

(16)

xiii

表 四-55研究結果摘要 ... 102

(17)

第一章 緒論

本章說明研究背景、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重要名詞釋義。本章共分成 三節,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問題與假設,第三節名詞釋 義,各節詳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家庭本身是一個密集的人際互動的場所,因此教育心理學家就特別關心家 庭在心理與人際關係上的影響,在一般心理學的研究上,就特別以家庭環境作 為研究的變項(魏麗敏,1994)。Hoffman(1991) 從過去在行為遺傳學與發展心理 學的相關研究中得知,家庭所處環境是影響個體人格特質或發展的重要因素之 一,從一些研究的結果發現,家庭環境是兒童的行為與社會發展的基礎。

Bourdieu進一步解釋日常生活的不同經驗構成個體特有的習性(habitus),這些 經驗來自幼小家庭的逐步教化和訓練,使個體在無意識中形成對事物反應的基 本模組,這些自小在無意識中習得的文化能力成為個人獨有的生活價值觀,而 這些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左右著人們的思維(引自Hoffman,1991)。當家中出現特 殊幼兒時,父母所面臨的衝擊、心理的壓力、經濟的困境、徬徨無助的心情,

是需要時間去消化及克服的,也因為家庭文化價值觀的不同,可能影響著家長 的想法。有的家長選擇調整心態去面對,有的家長則抱持著消極的態度,但文 化族群的不同真的會影響人們對於特殊幼兒社會距離與接納行為嗎?而其中又 有什麼差異呢?值得讓人深入探討之。但不論家長面對家中特殊幼兒的態度為 何,這將都會成為家庭中一種非預期且必須要長期面對的困難與壓力。

研究者任教幼兒園教師約莫四五年,不同機緣下曾在平地漢人的幼兒園服 務,也曾在原住民部落的國幼班裡服務,兩種不同文化背景家庭,也分別遇到不 同狀況的特殊幼兒家庭,進而發現原住民與漢民族,在對待特殊幼兒的認知上也 有其差異。在任教過的漢民族家庭中,較不能接受家中的幼兒是發展遲緩或是特

(18)

2

殊需求,容易怪罪家人因為做太多壞事,而有因果報應。相對而言,原住民比較 注重族群互助,族裡彼此稱呼不會因為出身於不同的家庭而有所差異,注重的是 個人對應整個族群的位置,彼此都會互相幫助,互稱兄弟姊妹或是vuvu(vuvu 是排灣族的祖父或孫子)。原住民在面對同族的特殊生時,學生及家長也會因為 特殊生跟自己同族且並有輩份關係,而特別去幫忙,對於特殊生的接納似乎較為 理解及包容。之前在教學中發現幼兒為發展遲緩的特殊幼兒,正思考苦惱如何跟 家長說明,也害怕家長不能接受,但告知家長時卻發現,原住民族家長反而較漢 民族家長更能接受幼兒的不一樣。但是地處偏遠地區,帶孩子治療或鑑定安置,

卻常常無法達成,另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因為為了生計,無法放下工作帶孩子定期 接受治療及鑑定輔導。面對不同的家長及文化背景,對特殊幼兒看法及對待是否 也會有所差異?相對應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也是否有所不同?又是什麼因素影響 著家長對於特殊幼兒的接納與社會距離呢?

根據教育部90到102 年教育部特殊教育統計年報,民國90年,提供學前身心 障礙幼兒特殊教育服務人數為3,689人,到民國102年時擴大為14,212人,在此統 計報告中可發現,短短12年間在台灣接受學前特殊教育的幼兒人數成長了有四倍 之多,由上述數據可瞭解接受特殊幼兒教育人數增加,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否 會影響家長對於特殊幼兒接受程度,研究者想要藉此瞭解不同家長對於特殊幼兒 是否有著不同的社會距離與文化背景。

特殊幼兒有其先天上的限制,本身即為社會弱勢的一群,需要照顧者付出心 力來照顧,故而為了解特殊幼兒在面臨不同的文化背景與族群的家庭的在社會距 離與與接納行為是否有差異性而遂進行此研究。

第二節 研究目的、問題與假設

壹、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擬以量性問卷調查方式,分析屏東縣原漢 家庭對於特殊幼兒社會距離與接納行為關係,據此本研究之目的為:

問題一:社會人口學變項,對於社會距離的影響。

(19)

3

問題1-1: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其家長性別不同,在社會距離的影響。

問題1-2: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家長年齡不同,在社會距離的影響。

問題1-3: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其教育程度不同,在社會距離的影響。

問題1-4: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家庭收入不同,在社會距離的影響。

問題1-5: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家庭型態不同,在社會距離的影響。

問題1-6: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與特殊兒共處經驗不同,在社會距離的影響。

問題1-7: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與特殊兒接觸頻率不同,在社會距離的影響。

問題1-8: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信仰不同,在社會距離的影響。

問題1-9: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職業不同,在社會距離的影響。

問題二:社會人口學變項,對於接納行為的影響。

問題2-1: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其家長性別不同,在接納行為的影響。

問題2-2: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家長年齡不同,在接納行為的影響。

問題2-3: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其教育程度不同,在接納行為的影響。

問題2-4: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家庭收入不同,在接納行為的影響。

問題2-5: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家庭型態不同,在接納行為的影響。

問題2-6: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與特殊兒共處經驗不同,在接納行為的影響。

問題2-7: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與特殊兒接觸頻率不同,在接納行為的影響。

問題2-8: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信仰不同,在接納行為的影響。

問題2-9:家長對特殊幼兒會因職業不同,在接納行為的影響。

問題三: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社會距離上的差異。

問題四: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接納行為上的差異。

問題五:101。

探討族群文化對於社會距離與接納行為的影響。茲進一步將分析結果提出可 行建議方案提供原漢家庭對於特殊幼兒、教育相關單位與未來研究之參酌。

貳、 研究問題

根據前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擬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 探討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對於社會距離的影響為何?

(二) 探討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對於接納行為的影響為何?

(20)

4

(三) 探討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社會距離差異為何?

(四) 探討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接納行為差異為何?

(五) 探討原漢族群之社會距離對於接納行為是否有關連性?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 原漢(原住民與漢族)(aborigine and Hans)

台灣社會中所稱的「四大族群」,包括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與外省人的

區分,以相對性來區分是「原住民」與「漢人」的區分。原住民是指某地方較早 定居的族群;或是在現在的主流族群遷入之前,已經在這個地方居住,至今仍保 有文化傳統的人們。目前根據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14)調查原住民族約有53 萬人,佔總人口數的2﹪,其中,目前,經台灣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有:阿美族、

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 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16 族各族群擁有自己的文化、語言、風俗習慣和社會結構,對台灣而言,原住民族 是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根源,也是獨一無二的美麗瑰寶(引自行政院原住民委員 會,2014)。本研究中,原住民族是指在屏東縣境內主要的原住民族群,包括排 灣、魯凱族等,以排灣族為主要研究對象;漢族指屏東縣境內包括閩南、客家、

外省人等族群。

二、 特殊幼兒(young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五條規定『本法所稱身心障礙者,指下列各款身 體系統構造或功能,有損傷或不全導致顯著偏離或喪失,影響其活動與參與社 會生活,經醫事、社會工作、特殊教育與職業輔導評量等相關專業人員組成之 專業團隊鑑定及評估,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一、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 功能。二、眼、耳及相關構造與感官功能及疼痛。三、涉及聲音與言語構造及 其功能。四、循環、造血、免疫與呼吸系統構造及其功能。五、消化、新陳代 謝與內分泌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六、泌尿與生殖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21)

5

七、神經、肌肉、骨骼之移動相關構造及其功能。八、皮膚與相關構造及其功 能。』(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104)。另外,在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 定辦法第十三條所提出『發展遲緩,指未滿六歲之兒童,因生理、心理或社會環 境因素,在知覺、認知、動作、溝通、社會情緒或自理能力等方面之發展較同 年齡者顯著遲緩,且其障礙類別無法確定者。前項所定發展遲緩,其鑑定依兒 童發展及養育環境評估等資料,綜合研判之。』(教育部,102)。本研究所指

『特殊幼兒』為特殊需求幼兒,即六歲以下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有發展遲緩之幼 兒。

三、 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

盧國顯(2005)所謂的社會距離是人與人之間成群體之間的理解與親密程度 和等級,可分為主觀距離、行為距離等。造成距離的原因很多,除了制度均衡因 素以外,還有社會地位差異、文化差異、空間隔離、生物差異等因素。

Bogardus(1925)指出所謂的社會距離在概念上所指稱的是個體與他人遠離的程 度。Bogardus設計出各種不同親近程度的生活情境,讓受試評定願意與另一個個 共處的程度,然後分析個體與他人間的社會距離。Crandall(1995)等人將Bogardus 的社會距離測量加以修正進行生理疾病病患之社會距離測量,其包含一些心理層 面的測量,例如:我與他相處會感到不舒服。結果發現社會距離的測量方法可以 聊解照顧者與病患間的社會距離,並且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從過去的研究可發 現,傳統社會距離測量修正後,可運用於病患與照顧者之間的社會距離測量(黎 士鳴、翁嘉英,2004)。本研究中所指社會距離為對學前特殊幼兒及家庭理解和 親密程度,即歸納「家長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與接納行為問卷」中的總分,量 表之作答方式,分為「非常同意」、「同意」、「有點同意」、「有點不同意」、

「不同意」、「非常不同意」,題目得分依次為6分、5 分、4 分、3 分、2 分、

1 分,得分越高者表示社會距離越近。

四、 接納行為(Acceptance behavior)

吳麗君(1987)指出,所謂接納就是以欣然的心情接受之,可以說接納本身 即含有悅納的意思,在意見、事物、或個人,以欣然的心情接受而不排斥。所

(22)

6

謂接納態度是指對人接納(acceptance),廣義的指對己、對人、對世界所持的 一種認可而積極的態度,態度可以從個人的外顯行為來推斷(張春興,2002)。

本研究中所指接納行為是對學前特殊幼兒及家庭認可而積極的表現程度,即歸 納「家長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與接納行為問卷」中的總分,量表之作答方式,

分為「非常同意」、「同意」、「有點同意」、「有點不同意」、「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題目得分依次為6分、5 分、4 分、3 分、2 分、1 分,得分 越高者表示接納行為越高。

(23)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究原住民文化的家庭背景與漢人文化的家庭背景對於特殊幼 兒之社會距離與接納態度行為關係影響為何,本章探討與此研究主題相關的文 獻。首先在第一節描述社會距離與歧視之議題,接著第二節探討特殊幼兒之社 會距離關係,第三節探索家庭對於特殊生之接納行為,第四節探索原漢家庭之 文化內涵。

第一節 烙印與社會距離

壹、 烙印定義

Stigma,常見的中文翻譯有污名與烙印兩種,本研究採烙印,它源起自希臘 人在奴隸、罪犯或叛徒身上所加諸的記號,使其處於社會中公然被侮辱的狀態之 下。烙印被定義為是「擁有一些傳達特定社會環境中遭到貶抑的社會身分標誌」。

由大眾的觀點而言,烙印意味著贊同一套偏見、負向的情感反應、歧視的行為以 及對某團體的成員存有偏見的社會結構如社會規範或社會制度。烙印是社會互動 的一種現象,它無所不在地存於每個社會及每個人當中;且常會因為不同的社會 文化背景及時空有不同的發展過程及影響。Goffman(1963)認為,烙印代表了 下等、被貶抑、脫離常軌、可恥、罪惡、邪惡等「腐敗的證章」,是一種當個人 無法符合社會「正常」的情境或是偏離「社會期許」時,加諸於個人一種負面的 評價。被烙印的人會被賦予一些屬性(attribute),而這些呈現的屬性通常區隔了該 人與其他人的不同,並且是一些人們所不喜悅的特質,例如惡劣(bad)、危險或 脆弱(weak),其結果會使該人在我們的腦海中從一種一般、正常的認識便成以帶 有污點和貶抑的眼光看待。

雖然如此,但它常牽涉到某些既定的元素:被貼標籤(labeling)、刻板印象 (stereotyping)、社會隔離(separation)、地位的喪失(status loss),及蒙受烙印者在

(24)

8

權力環境中遭受歧。由於烙印牽涉到社會人際互動的過程,將大眾針對個人烙印 的反應內化,即對自己施加了大眾刻板看法,進而導致負向的情感反應與行為,

稱為自我烙印(self-stigma) ;若類似的烙印內化存在於同夥或親近之人之間(如照 顧提供者、家人、朋友),由於同夥的關係,這些成員也須面對烙印問題,進而 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則可稱為連帶烙印(courtesy stigma)。(引自陳志軒、徐畢卿、

李靜姝、黃建豪,2012)。學者們認為,烙印化的過程並非與生俱來,而是一個 社會互動與社會建構的過程。烙印的的形成主要包括了三個元素:對於被烙印者 所產生的實際或象徵性威脅的接收、強化區隔以及對於該威脅的社會意義的共享 (Julio,2003)。

因此,研究者認為烙印的形成主要由客觀的外在社會環境因素及主觀的內在 任之因素交錯影響而形成的,然而事實上這兩者之間都框架於社會文化背景之 下,因此必須了解在不同的族群及社會文化背景之下對於特殊幼兒的所形成的社 會互動是否有所影響。

貳、 烙印概念的分析

陳志軒、徐畢卿、李靜姝、黃建豪 (2012)提及,Link 及Phalen 是較為全 面發展烙印概念的學者,他們主要的貢獻在於發展出較具信度和效度的烙印概念 測量工具。發展測量烙印工具的主要原因在於實行了許多減少烙印的措施,但效 果不確定,若能有一套較為完整可信賴的烙印測量工具,將有助於介入方案的評 估。他們有系統的發展及檢討測量工具的學者,包括對於烙印的概念分析、烙印 問卷信效度的探討、施測對象合適度以及社會意向(social desirability)問題等的考 慮。Link 及Phelan所提出的要素可以瞭解較為全觀的層次去看待烙印,包含巨 觀的層次如標籤、定型成見以及權力、個人的層次如情緒、認知分離。人們用構 成元素(component)來說明及定義烙印這個概念,不但可以描述烙印的複雜性;

對於不同原因所造成之烙印,也可藉由這些元素加以分析其中的差異性。並且加 入社會文化因素可探討的還是要瞭解烙印是如何形成的,亦即瞭解烙印的起源。

陳志軒等人 (2012)指出,Stangor 以及Crandall(2004)結合刻板印象的功 能理論(functional theories)、知覺理論(perceptual theories)以及共識理論(consensus theories),提出烙印形成過程的理論框架,此理論框架可能有助於的烙印來源的

(25)

9

分析。他們認為烙印的發展程序出於三個步驟,首先是源於避免威脅或危險的動 機(motivation to avoiddanger),其次是對於造成威脅或危險特性的感知(perception of characteristics that promote threat),最後是對此感知的社會共享(social

sharing)。上述烙印的原因及形成過程,基本上源於避免人際互動的威脅或危險。

而關於烙印起源採用功能學說避免威脅的說法是合理且可接受的,這樣的觀點也 在社會心理學家的實驗中得到驗證。Stangor 以及Crandall並將威脅分為實際的 (tangible)與象徵性的(symbolic)威脅,而實際性的威脅最後可能轉換成象徵性的 威脅。促成烙印形成的威脅可分為五大類的原型分別是對於族群衝突、健康、人 際互動、公平原則以及道德的威脅。此五大類威脅原型或許可作為未來烙印問題 根源探討及相關介入措施的主要基礎。

由上述文的文獻可以得知,烙印的形成其來有自,是人類所發展出對於生存 中可快速辨別威脅的一種模式機制,但我們仍要瞭解烙印的形成原因及過程,才 能降低他人所造成的「威脅感」,拉近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更進一步要如何避 免對烙印者所產生的威脅感,也是我們可以深入探討,面對一般人對於特殊生幼 兒的印象,常常帶有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引發研究者想深入探討是否在不同文 化中,也會有不一樣的影響?

參、 烙印與社會距離之關係

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是一個內涵豐富、高度抽象的概念,這一概念最早 是由Gabriel Tarde提出來的,他用這一個概念來強調不同群體之間的客觀差異,

表徵它們之間的階級差別,賦予這概念主觀色彩的是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他認 為社會距離就是人與人之間『內在屏障』,主要表現為關係冷淡、交往稀少、情 感冷漠等特徵。Rober E.Park將這一概念引進美國社會學界,將社會距離定義為 一種可以測量表現個人和一般社會關係的理解和親密的程度和等級。而最終將這 一概念進行經驗研究的則是Emory S. Bogardus(1933)創造出社會距離量表,社 會距離這一個概念在社會學及社會心理學廣為應用,社會距離又可稱為個體間或 群體間呈現社會接受的程度,用以估量兩個群體間的可能或實際的合作或衝突的 傾向,社會距離量表即是用以量度個人之間、群體之間、種族之間、年齡之間、

親子之間、階級之間、職業之間、區域之間或者國際之間的同情的瞭解程度,進

(26)

10

而發現親疏、接納迎拒、合作互助,冷漠、敵視、甚至衝突的各種關係,應用社 會距離量表時,需先確定要量度的某一事物之間的社會距離,這些事物可能是一 群個人、一個社群、或是一種社會價值。其次,設想所欲量度之社會距離是確實 存在之事實,這種方法應用廣泛,可以用來量度各種不同的事物(引自席汝 楫,1989)。

在社會學的文獻中,Karakayali(2009)將社會距離的概念分為三種方式:

(一)互動的社會距離:重點是兩個群體之間頻率和強度的相互作用。兩組的成 員進行交流的次數越多,他們的社會距離越接近。此概念是類似在網路社會學理 論的方法,雙方之間的相互作用用來衡量他們之間的社會距離的強度。

(二)情感的社會距離:根據此定義,社會的距離與情感的距離是一組成員對另 一組成員所感受到的情感。此類為較廣泛的定義,其社會距離的重點是情感。理 論上,社會距離被定義為知覺特質於個人(一組成員)或他人(另一組成員)

(Liberman,Trope,and Stephan,2007)。Bogardus(1947)創立了社會距離量表,

基於社會距離的主觀情感概念:其研究關注於人對他人和對群體的人,所感覺的 反應。

(三)規範的社會距離:指被廣泛接受的規範,經常有意識地表達對誰應該被視 為「內幕知情者」,誰是「局外人/外國人」。換句話說,是指「我們」和「他 們」之間的區別。這樣的社會距離被視為是種非主體、結構方面的社會關係

(Clay,1997)。

這些不同的概念定義可作為社會距離的構念。但是必須要注意的是這些構 念不一定重疊,兩組的成員可能會彼此交互作用,並不總是意味著他們會覺得 彼此緊密或規範他們將視對方為同一組的成員,所以,社會距離互動、規範性 和情感方面可能不是線性相關聯(Karakayali, 2009)。

人類是群居的生物,從家庭、學校到社會,不可能不和其他人互動。所以人 和人的相處是最重要,而且每天都在面臨的問題,但是形塑自我概念卻因人而 異。在楊國樞(2010)等人深入研究國人的自我概念,認為西方世界以個體層面 的自我觀為主,而在國人的自我觀卻可分成個體取向自我、關係取向自我、家族 取向自我、他人(社會)取向自我等四個層面的自我。由於污名化的層面與國人 的自我觀環環相扣,這也顯現出污名化的過程同時會反應出特殊幼兒的自我狀 態。若特殊幼兒在各層面感覺到被接納時,他自然可發展出良好的自我狀態,而

(27)

11

若特殊幼兒在某個層面感覺到被排斥時,則會顯現出負面的自我狀態。處於集體 主義文化下的國人,自我建構是多層面的建構,包含:個體、人際、家庭與社會 層面。特殊幼兒除了要面對個體層面的特殊問題接納以外,還要面對人際、家庭 與社會等層面的污名化問題。這些多層面的污名化問題一再地顯出社會接納的重 要性。

Corrigan 等人將污名化分成三大層面:公眾污名化(Public stigma)、自我 污名化(selfstigma)、避免標籤化(label avoidance)。在公眾污名化的層面上,

個體會面對社會拒絕與排斥的問題;在自我污名化的層面上,個體會產生自我貶 抑與低自尊的問題,進一步影響到後續的教育及就醫行為;在避免標籤化的層面 上,個體會避免面對特殊幼兒的相關問題檢測,導致成為早期療育預防上的漏 洞。污名化與社會距離息息相關,更進一步影響接納行為的推行更加不易。

若是對於污名化的消除,在黎士鳴與何政岳的研究中發現,「接觸個案」是 消除污名化的一種良好策略。可以透過照顧個案來減少對於個案的污名化問題,

這些「近距離的接觸」都是消除污名化的一種實踐。研究者也將針對接觸個案頻 率做調查,在不同族群中是否也是否也影響著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

第二節 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

壹、 大眾對特殊生幼兒的社會距離

身心障礙學生由於本身能力的限制,加上後天不利的學習環境影響,普遍被 認為具有社會能力的缺陷,據估計75%的障礙幼兒具有社會能力缺陷(Odom, McConnell, McEvoy, 1992)。因為對於特殊幼兒社會距離文獻相當稀少,研究者 參考融合教育之相關文獻,藉由文獻中探討家長對於融合教育實施之贊同與否,

來間接瞭解幼兒家長對於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關係,家長是否有意願讓自己的子 女與特殊幼兒在社會行為之互動的社會距離。黃惠如、何立博(2002b)提到部 份父母普遍因為「標籤取向」以及「成就取向」,再加上對特殊教育之認知不清,

讓子女進入融合班就讀之意願並不高;或者因為對特殊兒童缺乏理解,以為特殊 幼兒會妨礙一般幼兒之正常學習,而發生群體抵制的現象(秦麗花,2001),也

(28)

12

讓家長對於特殊幼兒的接受度產生社會距離。多數一般幼兒家長因為對特殊幼兒 缺乏理解,擔心特殊幼兒在班上將妨礙、影響其他幼兒之學習,或者擔心老師將 焦點過多放在特殊需求幼兒身上,因此引起一般家長反彈,甚至群體抵制以拒絕 讓自己孩子進入融合班級就讀(黃惠如、何立博,2002b、秦麗花,2001,盧安 琪,2001)。國外學者York與Thundior(1995)以335 位教育人員和學生家長為 研究對象,探討其對融合教育施行之態度與相關影響因素,研究也發現多數家長 認為一般學生會因融合教育而受到忽略,除此之外,家長並認為學校之物理環境 存在著許多障礙,並不利特殊學生使用,間接提出不贊成融合的看法,也就是說 多數家長不願意自己的子女與特殊幼兒共同學習。

Anger對30位三至五歲幼兒家長進行實施融合教育之態度與觀點的研究,發 現家長們認同特殊幼兒與一般幼兒之相同處多於不同處,因此,大部份家長願意 將自己的子女參與融合教育,亦即家長們對施行融合教育之支持態度多於批評

(引自劉嘉樺,2004);在Kavale & Forness(2000)的研究亦有相同看法,認 為一般生家長對於融合的看法雖不盡相同,但大致而言多為正向態度。

讓身心障礙幼兒從小就與一般幼兒一起上課、一起作息,並在一般社會環境 中學習,這是為落實「教育機會均等」,也培養一般幼兒對特殊需求幼兒的尊重 與關懷,並提供特殊需求幼兒正確的仿傚學習。但是關於家長對於特殊幼兒之社 會距離,仍是影響著我們思想及行為,也讓特殊幼兒心情有不同感受。在文獻探 討中,家長對於特殊幼兒的接受與否有著許多不同的聲音。至於是什麼原因影響 著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面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家長對特殊幼兒看法, 是否也 會產生影響呢?這是研究者意欲瞭解之處。

貳、 家庭照顧者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

研究者發現特殊幼兒家長所遭遇到的問題如下列所述,江家榮(2000)以一 位養育發展遲緩幼兒的母親為研究對象,研究中指出此發展遲緩幼兒在四歲前 幾乎沒有口語出現,導致親子互動不佳,具有固著行為,例如:不愛吃東西、不 愛喝水、不愛洗澡、喜歡拿湯匙和筆…等,且也常常生病感冒、作息不正常,

因為上述這些問題使父母必須花費加倍的時間以改正其問題行為,也因此在照 顧時遭遇許多困難。洪珮婷(2001)以10位養育過動兒的母親為研究對象,研究

(29)

13

指出過動兒的核心症狀,例如:過動、衝動、不專注所產生的問題,導致母親在 孩子功課、生活自理、行為等三方面都須多付出心力照料。汪俐君(2003)以186 位有學前身心障礙子女的母親為研究對象,研究亦指出身心障礙兒本身之特質 導致母親在照顧時產生一些困擾,例如:孩子的控制情緒能力較同年齡幼兒發展 落後、行為也有固著的情形發生,另外在此份研究中最高得分選項為「我這個孩 子的學習速度似乎比一般小孩慢」,可得知身心障礙兒通常在認知上有發展遲緩 的現象。蘇湘芬(2005)研究指出此視障兒因父母教養方式導致其情緒表達和人 際相處方面有出現問題,形成社會適應上的困難,且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發展也 較為緩慢,因此父母在照顧時備感困擾。

蔡玉純(2005)以中部某區域教學醫院發展遲緩評估中心,6歲及6歲以下發 展遲緩兒之主要照顧者116位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指出發展遲緩兒在1.認知方 面2.動作方面3.語言及溝通方面4.社會情緒方面等四類有發展遲緩之特徵,這些 特質會使幼兒在公共場合出現非預期的干擾行為,使父母在照顧時有尷尬、困 窘、無力與無助之情緒。林惠玲(2007)之研究指出發展遲緩兒因口語發展緩慢 常用哭泣代替回應、人際互動退縮、害怕嘗試新事物、遇到問題常呆滯一旁、

上學有分離焦慮等,造成母親在照護時之困境。孔令人(2007)以某綜合醫院兒 童發展復健中心之279位發展遲緩兒童家長為對象,其研究指出發展遲緩在整體 發展上均有不足的現象,其中又以溝通之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明顯呈現落後情 形,父母在養育時常因此有煩躁與無力感之情緒出現。

在家庭照顧者面對病患之時,除了會有先前所提的照顧行為之外,面對某些 疾病,照顧者會有不願意照顧甚至出現遠離病患的行為反應(引自張、鄒與任,

1999)。對於這種遠離個體的行為反應的分析,Bogardus(1925)的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研究是很好開始。所謂的社會距離在概念上所指稱的是個體與他人遠 離的程度;Bogardus(1925)設計出各種不同親近程度的生活情境,讓受試評定願 意與另一個個體共處的程度,然後分析個體與他人間的社會距離。Bogardus(1925) 的研究雖以種族間社會距離為主,而Albrecht(1982)等人進一步利用Bogardus的測 量方法,來探討照顧者面對不同疾病(包含失能與偏態兩大類27種疾病)患者的 社會距離,其中發現照顧者對於心理疾病患者呈現較大的社會距離。近期,

Crandall(1995)等人將Bogardus的社會距離測量加以修正進行生理疾病病患之社 會距離測量,其中包含一些心理層面的測量,例如:我與他相處會感到不舒服。

(30)

14

結果發現社會距離的測量方法可以瞭解照顧者與病患間的社會距離,並且有良好 的內部一致性。從過去的研究可以發現,傳統社會距離測量經修正後,可運用於 病患與照顧者之間的社會距離測量(黎士鳴、翁嘉英,2004)。

除了探討家長對於子女是否與特殊幼兒在融合教育中共同生活之社會互動 外,從家庭照顧者的社會距離也是另一種角度,能夠窺見特殊幼兒的在家庭中 的社會距離,但由文獻資料僅可得知,對於心理疾患病者有較大的社會距離。

針對特殊幼兒的照顧者社會距離,則可為另一深究特殊幼兒社會距離之議題。

參、 影響特殊幼兒對社會距離之因素

特殊幼兒較一般幼兒在學習行為方面,會有學習成就較低,及認知發展缺 陷、語言理解或表達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策略不佳、生理健康、情緒及 行為困擾等特徵伴隨。此外,學習行為通常可以自主性和專注力來判定,

Guralinick和Groom(1987)研究發現特殊幼兒多半獨自一人在遊戲,或者只在一 旁觀看其他小朋友,並不會主動參與或主導遊戲。柯雅玲(2005)指出發展遲緩 幼兒肌肉耐力較為不足,因此會不斷變換姿勢,對事情的專注力沒辦法持續,

做任何事都動機低落,需要耗體力的跑步、攀爬遊戲很少主動,玩一下就覺得 累,精細動作明顯落後,不喜歡寫字或做勞作、穿鞋、擤鼻涕也不太願意做。

因為自身的特殊狀況,導致無法完全的融入團體活動之中,而影響了與同儕的 社會互動,產生社會距離。

另外在早期有關發展遲緩幼兒社會行為表現的研究,大多在隔離的特殊班或 機構內進行(Field, 1980; Guralnick & Groom, 1985; Guralnick & Weinhouse, 1984),根據鄒啟蓉、盧台華(2000)的研究指出,大多發現發展遲緩幼兒具有 社會能力缺陷,但這類研究在隔離情境中進行,因此被質疑可能與環境中缺乏有 足夠社會能力的正常同儕所致,但是有關發展遲緩幼兒與正常幼兒在同一個班級 中的研究也同樣發現他們社會能力的缺陷。綜合現有有關研究結果,影響發展遲 緩幼兒的社會距離因素包括:

1.發展遲緩幼兒的遊戲社會性參與及遊戲的認知表現比同年齡的正常幼兒 差(蘇雪玉,1996;Beckman & Kohl, 1987; Guralnick & Groom, 1985)。

2.發展遲緩幼兒與同儕的互動頻率較低,而且缺乏與同儕互動的關鍵性社會

(31)

15

行為如主導 遊戲、表達親密、求助等,其互動成功的比例比較低(蘇雪玉、周 世偉,1993;蔡淑玲,1998;Field, 1980; Guralnick, Connor, Hammond, Gottman &

Kinnish, 1995)。

3.發展遲緩幼兒可能有自我刺激、不守常規、固執、依賴、引人注意等的 問題行為,可能會影響社會互動與關係(蘇雪玉,民82;蔡淑玲,民87;Field, 1980)。

4.發展遲緩幼兒與教師互動的頻率比與同儕互動的頻率高(蘇雪玉,民 82;Guralnick et.a., 1995),但是與同年齡同儕相比較,其與教師互動的頻率仍 有差異(Field, 1980)。

以上研究結果雖主要是針對有智能障礙或自閉症的幼兒,但是視覺障礙幼 兒、聽覺障礙幼兒也有類似問題,比如通常社會地位較低、較少主動互動行 為、同儕也較少與他們互動等(Antia & Kreimeyer, 1992; Skellenger, Hill & Hill, 1992)。至於行為或情緒困障礙兒童、過動或注意力缺陷兒童也都可能有較多人 際關係困難或問題行為的出現(洪儷瑜,1997;Kauffman, 1997),不論是在日 常生活的行為、學習課程的進度、團體遊戲的互動、同儕情感的交流…等,很 多因素都是由於特殊幼兒不同於一般幼兒,讓特殊幼兒在社會環境中產生了自 我適應的社會距離。

第三節 對於特殊生之接納行為

壹、 接納行為的定義

何謂接納?「接納」一詞,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中的定義為『接受』的意

思;是一種隸屬的需求,是存在於群體中的慾望,也是一種覺得自己重要、有價 值、被愛且被關懷的感覺。雖然每個人滿足此種需求的人際互動量有所差異,但 通常每個人都有這方面的社會性需求。張春興(2000)在《張氏心理學辭典》一 書中則說明接納泛指對己、對人、對世界所持的一種認可而積極的態度。換言之,

若個體對某一事件持有積極、接受不排斥的態度,表現出正向的認知、情感及行 為時,可說是此個體對此一事件是採接納的態度。雖然每個人對此人際互動感到

(32)

16

滿足的需求量不一,但每個人都有這方面的社會性需求,以人格發展而言,學前 兒童人格的形成主要受父母親的影響。

又行為的界定為何呢?Kerr 與Nelson 於2006 年表示行為功能的分類方式 有:(1)從行為形態,即行為的動作與形式;(2)從行為的功能,例如:引起 他人注意、逃避嫌惡刺激等;(3)從行為的病原,例如:因妥瑞氏症引起的抽 搐(tic)動作(引自鈕文英,2009)。依行為形態分類,如Coleman(1996)以 及Zirpoli 和Melloy(2007)將行為問題二分為内向化行為(internalizing behavior)

與外向化行為(externalizing behavior)。所謂的内向化行為包含焦慮、恐懼、社 會性退縮(social withdrawal),如太過被動或害羞焦慮、身體的抗拒(somatic complaints)等隱藏在内心不易直接被外人察覺的行為;而外向化行為包含攻擊

(aggression)、過度活動(over-activity)、不服從(disobedience)、發脾氣

(tantrum)、違法行為(delinquency),也就是所謂的不受控、具攻擊性、表現 外顯(act out)等。部分學者如Maag 於1999 年將這兩類行為問題稱為外顯行為

(overtbehaviors)和内隱行為(covert behaviors)(引自鈕文英,2009)。

貳、 對特殊幼兒的接納行為

一、 對特殊幼兒之接納

國內學者吳武典(2005)亦認為,當學校開始實施融合教育的模式時,除了 教師、家長及其他專業人員彼此間須充分協調合作,且參與人員的態度更會直接 影響融合教育的實施效果。因此融合教育中參與人員對於特殊幼兒的接納行為相 當重要,故對於特殊幼兒接納行為要如何探查,就必須仰賴有效的評量來瞭解接 納的差異。

二、 對特殊幼兒接納行為評量之討論

評量的目的是將個體行為的觀察,轉換為代表行為背後的態度內涵,需考慮 兩個方向,一為評量的精確性,二為評量的內涵。評量的精確性可由內、外在效 度來衡量;評量的內涵則因研究者的取材角度而有所差異(郭生玉,2007),故 量表的設計應該與欲瞭解的內容相關,其評量方式可分為直接評量與間接評量兩 種(吳曉玫,2005)。

直接評量與間接評量各適合不同的研究情境,直接評量係指受試者知道自己

(33)

17

正在接受評量,適用於能自我覺知研究者問題,並願意誠實回答的研究對象;間 接評量則是受訪者不知道自己正在接受評量,當研究者想要獲得真實情境中的訊 息,並希望客觀訂出評量標準時,即可採用間接評量,包括行為觀察、軼事紀錄、

偽裝技術、生理反應測量等均是間接測量的方法(郭生玉,2007;吳曉玫,2005)。

直接評量的方式可分為總和評定量表(Summated Rating Scale)、意見調查

(Opinion Surveys)、訪談(Interview)、語意區分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s)、 社會計量法(Sociometrics)、等級評定(Rankings)六種。各評量方 式的用途簡單敘述如下:總和評定量表為目前最普遍使用之直接測量方式;意見 調查常用於補充研究資料;訪談則用以與受試者進行口頭上(面談或電訪)的直 接互動;語意區分量表係設計一系列雙級形容詞的向度,測量態度對個體的隱含 意義;社會計量法係設計與現實生活相關之題目,測量團體成員間之社會關係;

等級評定則需要受測者根據規定的標準排序,通常使用在比較多樣性團體身上。

研究者可參考該研究的特性,選擇適切的評量方式(引自吳曉玫,2005)。

直接評量的優點在於施測過程標準化、評量目標明確、計分容易,然而其測 得的態度則必頇經由效度的檢驗,避免研究對象可能發生嘗試迎合研究者的假 設、希望建立自身的良好印象、遵從社會期許等,而影響評量結果的真實性,此 時,若可輔以間接評量的方式,則可補其效度不彰的缺失(Antonak & Livneh, 2000;吳曉玫,2005)。評量方式的採用與取決,需視該研究的研究內涵,及是 否能真正測得態度本質而定。

三、 接納行為評量的常用方式

評量方法,在調查研究上多採用總和評定量表中的李克特式量表;在教學研 究上多採用李克特式量表、訪談、意見調查、觀察、參與者回饋單等並對以下介 紹說明。

1. 李克特式量表

其中由於總和評定量表編製簡單,信度和效度也高,能全面涵蓋研究主題,

並兼顧程度上的差異,因此常被選用為評量態度的工具(林乾福,2003)。而在 總和評定量表中,李克特式量表(Likert-type scale)是最被廣為使用的評量方式。

其基本假設認為各個題目具有相同的數值,故受試者可以針對每個題目表示不同 程度的態度。量表的編制由積極與消極的態度描述句(約20題以上)組成,並將

(34)

18

選項由「非常同意」至「非常不同意」分成四至六點量表,讓受試者依其同意程 度圈選。評分的方法則是按照其選項給分,正向題採正向計分、反向題採反向計 分,總得分越高,表示態度越積極(郭生玉,2007;Antonak &Livneh, 2000)。

由於該量表編制過程簡單、選項同質性高、受試者可表達情感的強度、且計 分方式容易,目前研究態度的研究者乃普遍運用。國內探討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 同儕接納態度的研究也大多採用李克特式量表來做為量表或問卷的形式(吳曉 玫,2005),但使用李克特式量表僅能看出研究對象的態度分數高低,無法評斷 分析其內在差異情形,故不少研究除實施量表式的紙筆測驗外,也會輔以訪談或 觀察的資料使其資料能更多元更完整的呈現,以便做更貼近現實的解釋。

2. 訪談

訪談可說是一種口頭問卷,與受訪者面對面,使其按自己的方式用口頭回答 問題,其功能與郵寄問卷相似,同為蒐集態度與知覺的資料而採行的一種方便的 方法(王文科、王智弘,2006)。由於訪談牽涉到訪問者與受訪者之間直接的口 頭交互作用,因而衍生其優、缺點,訪談的優點是資料容易取得、較易深入問題 的核弖、可明確揭示明確的目標、可評鑑答案的真實性、可控制環境、可掌握問 題的次序、可適用於特定的對象;缺點是會受到如訪談者的主觀因素、訪問者下 意識的引導受訪者回答或受訪者一昧迎合訪問者期望所造成的反應效應

(response effect)、費時及缺乏標準化等影響(王文科,1999)。因此使用訪談 法時,必須謹慎處理訪談者的主觀因素及訪談時的標準化程序。

訪談依結構性可分為無結構性訪談、結構性訪談與半結構性談問三種:無結 構性訪談僅會以少數問題來引導談論方向,鼓勵受訪者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但 在統整與分析資料時就會有相當的困難,並且有主觀、費時的疑慮,故無充分經 驗或接受專門的訓練者不宜貿然採行;結構性訪談則是採標準化的方式與順序向 受訪者提出相同的問題,答案也只有是與否,或是從一組變通答案中擇一,比起 無結構性訪談在本質上較符合科學的要求,但蒐集到的資料齊一化,較無法進一 步做分析;半結構性訪談結合上述兩種訪談法的優點,在教育研究的領域中為求 客觀,多會採用結構化的問題進行訪談,而為了克服無法深入問題癥結的限制會 在後續加上開放性的問題,以期獲得更完整的資料(王文科、王智弘,2006)。

1. 意見調查

意見調查與訪談的形式極為相似,皆強調瞭解研究對象對於特定問題之觀

(35)

19

點。兩者差別在於意見調查為書寫性問卷,而訪談則頇與受試者進行口頭上(面 談或電訪)的直接互動;在實施對象方面,意見調查可同時團體施測,而訪談通 常需一對一進行。

意見調查在形式上亦可分為結構、非結構、及半結構性三種類型(Antonak &

Livneh, 2000)。結構性的意見調查是讓受試者針對既定的問題填選固定的答案,

通常受試者只需圈選同意與否的選項。結構調查的優點為研究者易於統整欲瞭解 的內容,但較難瞭解受試者自己的觀點,且調查者或受試者忽略重要選項時,容 易造成重大的研究損失;使用非結構性調查則無固定選項,受試者的表達並不受 限制,通常受詴者除了回答問題外,還必須說明選擇該答案的理由。儘管非結構 性調查比較容易了解受試者的真正想法,但在事後整理既得資料時容易失焦,也 不易比較不同受試者的差異情形;因此兼具兩者優勢的半結構性調查乃成為意見 調查形式中,最常受研究者青睞的測量方式(吳曉玫,2005)。

在改變態度的教學研究中,意見調查多半居於輔助研究結果的角色,以參與 課堂者的回饋單來呈現。

2. 觀察

觀察法的三種基本方法為軼事紀錄法、評定量表法、項目檢核法。學生在各 種自然情境所表現出的態度或行為往往是顯示他們態度、興趣、習慣和適應行為 的線索,這些東西無法測量,直接觀察是最好的方式,如將這些觀察到的有意義 且重要的事件做成簡明、特定、有系統的文字記錄,則可提供瞭解學生之有價值 的資料,這種記錄就稱為軼事紀錄法。評定量表則是用來記錄觀察的一種簡易方 法,其目的不在記錄行為或特質是否出現,而是在評定所觀察到的行為與特質的 品質,通常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所欲評定的行為或特質、二是行為或特質程度 的量表,一般常用評定量表有三種:(1).數字評定量表:形式為先有一個敘述 句描述行為或特質,然後有代表數字參照標準的界定供受試者做選擇;(2).

圖示評定量表:與前者的差別是在敘述句之後,呈現的是圖示(一條有間距註記 的水平線),受試者只須在適當的位置做記號即可;3.敘述圖示量表:敘述句後 在各項評分點使用行為的語句描述使意義更加明確,亦可在量表之下留白,提供 受試者做為短評之用,可使結果更客觀更正確。項目檢核法是列出一些具體的行 為或特質,然後根據觀察結果做出記錄,形式與使用方式類似於評定量表,其兩 者的差別在於檢核表只需做出「是」或「否」、「有」或「無」的判斷即可(郭

(36)

20

生玉,2007)。

觀察法在情意學習的評量中很常被用來觀察學生回答問題、討論問題的表 現,直接觀察更是獲得有關學生行為、態度與人際關係等資料的最佳方式,因為 是在自然情境中觀察到的,所以更具代表性與真實性,大多數教室的觀察都屬於 非正式和非系統性的,若要使用系統性的觀察(systematic observation)則必須 在觀察之前,先訂定明確的觀察計畫、界定所欲觀察的行為、設計觀察的程序和 記錄的方法、進行觀察員的訓練並考慮到觀察者間的一致性(郭生玉,2007)。

參、 影響特殊幼兒接納行為之因素

目前家長對於特殊幼兒接納的文獻較少,但是可從家長對於實施融合教育的

看法來了解,探討各研究者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影響家長對融合教育認知與態度 的相關因素,除了家長本身的個人因素外,還包括家長是否有接觸或養育特殊需 求幼兒,不同的因素亦會影響家長對融合教育的認知與態度。是什麼樣的因素會 影響家長對於特殊幼兒在參與融合教育,研究者從以下文獻做整理分述:

一、 個人因素

本研究針對影響家長對融合教育態度的個人變項: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等 做探討,茲分述如下。

(一)性別:

由幼兒家長對融合教育認知與態度相關文獻中,發現家長性別在融合教育認 知與態度的影響上,其研究結果並沒有因為性別而有明顯差異,在教師教學方面 發現,男性比女性家長態度更為正向(許嘉麟,2009;何淑玓,2003)。

(二)年齡:

由幼兒家長對融合教育認知與態度的相關研究中,發現家長年齡在融合教育 認知與態度的影響上,其研究結果並沒有因為年齡而有明顯差異(曹佳蓉,2011;

李郁青,2009),官雯欣(2009)研究顯示,高年齡層家長對融合教育態度越正向,

因此,家長年齡也可能會影響其家長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與接納行為。

(三)教育程度:

在文獻探討中,家長對融合教育認知與態度,教育程度也會是被列入影響的

(37)

21

因素。以下研究指出,不同教育程度的特殊需求幼兒家長對實施融合教育的整體 向度上並無明顯差異(黃宜貞,2011;曹佳蓉,2011;曹玉鳳,2009;許嘉麟,

2009;何淑玓,2003;李郁青,2009)。官雯欣(2009)研究指出,不同教育程度的 幼兒家長對實施融合教育的態度上有明顯差異,以大學以上畢業和高中職以下最 為明顯。有些研究指出教育程度會影響家長對融合教育認知與態度,也有研究發 現教育程度對融合教育認知與態度沒有影響。故本研究將教育程度列入考量,探 討此因素是否會在家長對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與接納行為上有影響。

(四) 信仰:

高強華(1992)與黃隆民(1993)皆指出,信仰是一個人尋求生活意義、看 待這個世界、以及生活於這個世界的方式。對於作為一個存在的實體,不管是否 自覺,其實都有著根本的假定或預設。由於基本假設不同,面對問題,自然會採 取不同的策略。因此信仰的不同是否會影響家長對於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與接納 行為,值得我們探討之。

(五)家庭社經背景:

Coleman(1966)針對學生學業成就的相關研究中,發現學校對學生學業成就 的影響很小,而受到家庭社經地位的影響大。根據黃毅志(1992)提出的教育不 均等數理模型來看,雖然目前各級教育升學率皆高,看似升學的「量」上達到公 平,但實際上因社經地位的高低差異,家庭能負擔子女教育的財物和社會資本不 盡相同,而存在著「質」的不均等。因此研究者特地加入了家長的社經背景如:

年收入、職業…等,不同社經背景之家長對於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是 否有其差異。

二、 其它因素

(一)是否有照顧特殊需求幼兒經驗:

黃宜貞(2011)和許嘉麟(2009)研究顯示,在生活中有接觸身心障礙朋友經驗 和在幼兒學習方面有照顧特殊需求幼兒經驗的家長較一般家長對實施融合教育 的態度更加正面。因此本研究將是否有照顧特殊需求幼兒經驗列入研究探討中。

(二)自己的幼兒是否為特殊需求幼兒:

在郭秀鳳(1996)研究調查了198 位特殊幼兒家長與579 位一般幼兒家長,

(38)

22

探討家長們對特殊幼兒教育安置之看法,以及瞭解特殊幼兒家長與一般幼兒家長 對學前融合教育之態度,其研究發現特殊幼兒家長對融合教育之態度相較一般幼 兒家長更為正向。李郁青(2009)和許嘉麟(2009)研究顯示,在幼兒學習方面:有 養育特殊需求幼兒經驗的家長,及較有照顧特殊需求幼兒經驗的家長,和一般家 長對實施融合教育,有助於班級中所有幼兒的語言發展和動作發展等觀點的認同 度更高,所以本研究將它列入研究探討中。

影響特殊幼兒接納度的相關因素很多,較多文獻在探討關於教師對於特殊生 的接納度,發現多數與個人的背景因素有關,而所探討之變相因應研究需求而各 有不同,因此發現當中對於探討因素方面以「性別」、「年齡」、「教育程度」、

「特教背景」的變項為最多,「學生障礙類別」、「學生障礙程度」、「與障礙 者接觸經驗」的變項其次,而關於「教育背景」「族群文化」「家庭型態」的變 項較少被探討。研究者想藉由以上的變項因素延伸至宗教及族群類別比較,可以 更深入的瞭解原漢族群、家庭教養態度及宗教變項是否對於特殊生也有其差異 性。

第四節 原漢家庭文化

壹、 文化的意義

英國人類學家泰勒(E. B.Tylor, 1832~1917)將文化定義為:『人因身為社 會的成員所獲得的複合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等 等,以及其他能力和習慣』。我國社會學者龍冠海認為:『文化是人類生活方法 的總體,包括人所創造的一切物質和非物質的東西。從個別社會的立場來講,

一個社會的文化是該社會所建立的,由上一代傳到下一代的生活方法的總體』

(引自陳嘉陽,2007)。Robert Bocock(1992)認為最普遍被當代科學所詮釋的 文化是指一個特定群體的意義、價值與生活方式(沈台訓譯,2003)。「文化」

的內涵及其發展一直是個變動的狀態,既然具有變動的特性,則其變動的軌跡 與變動後的結果便有進一步研究的價值(陳伯璋,2009)。Bourdieu(1971)以文化 的無意識性來概念化學童自家庭所培養的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此種

數據

表 四-55研究結果摘要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usage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 has provided a passageway to satisfy the need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into the Internet usage/online behavior and Interne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is study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orrelative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job satisfaction for employees in the Irrigation Associations, by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of hypermarkets consumers’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trust, the external variables, and the internal varia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