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依據研究之結果與發現,本節將提出下列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機關、學 校行政、教師個人方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壹、 教育行政機關方面

一、 提升全民教育水準,並落實早期療育。

本研究結果顯示,家長的教育程度會影響對於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及接納 行為,在許多偏遠地區,常有因為求學困難,造成教育程度低落,也可能間接 造成對於特殊教育的不瞭解,而對於特殊幼兒產生負面的社會距離或接納行 為,因此落實全民教育,提升教育水準是拉近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的另一種方

110

式。尤其在漢族群的教育程度提升,能讓家長更瞭解特殊幼兒教育的內涵,對 於特殊幼兒能有更佳的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

二、 均衡區域發展,解決家長失業與收入偏低的問題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家庭年收入會影響家長對於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與 接納行為。就屏東縣的家長許多收入不高,為了生存照顧家庭,已無閒暇之力 去關懷或是照顧特殊幼兒,因此對於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與接納行為可能因此 而減低。尤其在提升偏鄉的家庭經濟收入及家庭的生活水準,對特殊幼兒能有 更正向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

貳、 學校行政方面

一、 建立良好的友善環境,實施融合教育。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對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會因為接觸頻 率而有所差異,因此在學校中應鼓勵實施融合教育,除了讓一般幼兒能與特殊 幼兒共同生活,學習如何與特殊幼兒相處,家長也能藉由幼兒的回饋間接瞭 解。

二、 加強親職教育,關懷特殊幼兒

本研究結果顯示,因為對特殊幼兒的接觸頻率會影響對特殊幼兒的社會距 離及接納行為,因此若能增加家長對於特殊幼兒的瞭解,進而增進對特殊幼兒 的互動,想必能增進對於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因此教育行政機關 應多加強親職教育,辦理認識並瞭解關於特殊幼兒之相關資訊或關懷據點,會 能產生更多的正面效果。

111

參、 教師個人方面

一、 建立良好親師溝通管道,成為特殊幼兒家庭與他人之橋樑。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對於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與接納行為會因為接觸頻 率而有所差異,因此除了藉由親師溝通瞭解特殊幼兒家庭的需求之外,也可以 讓班級的家長間彼此有聯繫,建立良好的班級家長團體,藉由親近特殊幼兒家 庭,瞭解特殊幼兒的生活及困難,能讓家長對特殊幼兒能有更正向的社會距離 及接納行為。

二、 深入瞭解原漢族群文化本質,改變對特殊幼兒教學介入模式。

雖然在本研究中,屏東縣原漢族群家長對於特殊幼兒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 沒有差異性,但仍須尊重別族群之文化差異性,進一步以特殊幼兒熟悉之文化 內涵,進行教學模式介入模式,能讓特殊幼兒能更快理解內容及意義。

肆、 研究限制方面

本研究因研究範圍僅以屏東縣兩個經濟生活水平相近的原漢族群鄉鎮為主 要研究對象,因母群體較小,樣本數也不多,因此研究結果可能無法推及其他 原漢族群。且研究對象主要是針對屏東縣來義鄉之排灣族群,因為各原住民族 群之社會組織及經濟生活模式不盡相同,研究結果可能也會因為族群文化之不 同而產生不同結果。除此之外,在問卷填答,受測者可能為顧及個人隱私,在 填寫個人相關基本資料時,也許會持保留態度、回應非真實數據或不清楚特殊 幼兒之相關內涵,因而導致資料有誤,影響研究結論。且問卷施測僅對於特殊 幼兒之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的意願調查,可能無法測得個案面對特殊兒之實際 接納行為,因此只能了解原漢族群對特殊兒之接納意念。

伍、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研究對象方面

研究者本身由於人力、物力的限制,加上族群人口母群體不多,以立意取 樣發放問卷,研究上可能因數量有所不足,另外家長對於特殊幼兒的認知,可

112

能因為不了解,而有所誤差為本研究限制。本研究僅以屏東縣來義鄉及新埤鄉 之原漢族群為代表,限於施測時間和實施的困難,未擴及其他縣市;因此未來 研究者可再多增加樣本的人數和地區,並進行各族群及區域的比較其差異性,

以使研究結果更客觀,較具推論性。

二、 研究變項方面

就研究變項而言,本研究主要針對家長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家庭年收 入、家庭型態、族群、對特殊幼兒共處經驗、接觸頻率、信仰、職業等背景進 行研究,但為對於特殊幼兒教師、幼兒年齡、特殊幼兒障別、特殊幼兒障礙程 度等變項也可能對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及接納行為有差異性。因此建議為來可 納入其他可能影響結果的研究變項,深入探討。

在研究量表中,社會距離屬概念態度,測量量表也以自我個體為中心,去 探究與特殊幼兒之社會距離,若以接納行為作為量表為主要概念,可將社會距 離量表融入接納行為測量之中,並瞭解特殊幼兒對於他人之生活環境、學習環 境、家庭環境中與其家人共處情形,並可以間接的分數測得接納行為的意願高 低,以了解家長對於特殊幼兒的態度。

三、 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要研究方法,為獲得大量之研究資料,因此僅以自 陳量表之問卷調查方式來蒐集資料,之後進行相關統計分析。自陳量表雖然施 測方便、易取得大量樣本且客觀性高,但所獲得的資料僅為受試者主觀上的反 應,為避免問卷所帶來之偏差,未來研究可考慮針對原住民文化內涵及族群家 族生活模式加入「質」的訪談研究,並針對家長、教師、鄰居或其他相關人員進 行訪談,以深入瞭解其對於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之文化內涵影響,及對於特殊 幼兒接納行為的思考出發點為何,以補充「量」研究之不足。

113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孔令人(2007)。發展遲緩兒童家長壓力與休閒參與及其效益之探討。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在職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增訂十版)。臺北市:五南。

王巨中(2004)。台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認同與社會變遷探討:以屏東縣獅子鄉 排灣族為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王甫昌(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 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臺灣社會學,4,11-74。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學群出版社。

王振寰、章英華(2005)。凝聚臺灣生命力,台北:巨流。

江家榮(2000) 。一位發展遲緩幼兒母親的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何淑玓(2003)。國小融合班教師與學生家長融合教育態度調查研究。國立臺東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吳天泰(2008)。原住民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吳明隆(民92),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知城數位科技。

吳武典(2005)。融合教育的迴響與檢討。教育研究,136,28-42。

吳芝儀主編(2006)。原住民家庭親職教育推展手冊。台北:教育部。

吳曉玫(2005)。圖畫書教學應用於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學接納態度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縣。

吳麗君(1987)。國民中小學師生對視覺障礙學生接納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14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作比較。師 大教育研究所集刊,43,213-242。

李亦園、歐用生(民81)。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位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教育 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李郁青(2009)。高雄市幼稚園教師和家長對實施融合教育之態度與需求研究。國 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汪俐君(2003)。學前身心障礙子女母親親職壓力與社會支持相關因素之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搬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

周德禎(2000)。台灣原住民教育問題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原住民適應問題小型 論文集,1-12。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官雯欣(2009)。馬祖地區幼稚園教師及家長對於學前融合教育專業知能及接納 態度之調查研究。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淑華(1998)。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態度與社會適應之比較研究。

臺東師院學報,9,312-339。

林惠玲(2007)。一位發展遲緩兒母親教養經驗改變歷程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 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義男(民82)。國小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與學業成就的關係。輔導學報,

16,157-212。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出版社。

柯雅玲(2005)。十項動作訓練增強遲緩兒肌耐力。關懷遲緩兒,5,37-40。

洪佩婷(2001)。過動兒的母親壓力與因應策略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蘭譯(2000)。茱蒂.哈里斯(Judith R. Harris)著。教養的迷思。台北:商 周。

席汝楫(1989)。大學生對九國人民的社會距離態度:趨向分析。東海學報,30,

169-190。

115

秦麗花(2001)。破除融合教育的迷失建立應有的正見。特教園丁,16(4),51-55。

高強華(1992)。教師信念研究及其在學校教育革新上的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欲研究所集刊,34,85-114。

袁田(2006)。關注家庭檔案,營造家庭文化。蘭台世界,206,9-10。

張春興(200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台灣東華。

張善楠(民89)。轉變中的華人價值觀:教育、政治與社會結構之互動。台北:商

張善楠(民89)。轉變中的華人價值觀:教育、政治與社會結構之互動。台北: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