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1950 年代反共文藝的轉型

第五節 小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翠峰對鍾理和〈竹頭莊〉的評論則是讚賞文中濃厚鄉土味的敘述,並表示台灣鄉 土味表現方式不應是隨便安插幾句讀者不懂的方言進去即可74。本省作家顧慮的 是如何在國語與方言中尋找一個平衡點,既能表現出台灣文學的特殊性,又能普 遍被讀者接受。

對於五O年代的台灣文壇而言,「大眾化」與「鄉土」會因為出發的立場不 同而有所歧異。站在本省作家的立場來說,台灣作為鄉土,台灣民眾則為大眾。

但是以外省作家的立場出發,「大眾」包含了隨著蔣介石政府來到台灣的外省族 群,「鄉土」是淪陷的大陸故土,台灣在中國的疆域下只是一個「地方」。葉青所 言「在統一的中國,主張地方形式,實為一種反動」意味著台灣文學作為中國文 學的分流之一,必須依附中國文化霸權的框架才得以發展,特別強調區域特殊性 恐觸犯國族分裂的禁忌。五O年代的台灣農村文學從民生主義文學做為出發,雖 然內容是書寫台灣的鄉土,卻僅能以愛國宣傳為前提呈現在地農村、農民生活。

在國民黨政府嚴格的意識形態監控下,台灣農村文學不得含有本土意識色彩,更 不能暴露社會階級衝突以免被指認為共產主義的工農兵文學。雖然五O年代的台 灣農民文學發展限制重重,卻也提供了一個機會使本省作家藉著民生主義文學的 書寫得以進入反共文藝創作的範疇。本省作家以「過渡時期的作家」、「時代的點 綴者」站在文壇邊緣位置,默默地將台灣特有的文化與台灣新文學傳統的承繼滲 透進反共文學的書寫中。

第五節 小結

從文化清潔運動、三民主義文藝、戰鬥文藝運動推行的進程中,反共文藝不 斷的限縮文學內容的思想與言論空間,可見國民黨政府嚴格控制了作者思想、文 學作品再到國民心理等一連串意識形態生產與再生產過程。國民黨政府透過反共 文藝重複敘述國家正統性,為了與共產黨的意識形態之爭互別苗頭並強調「自由

74 同註 72,頁 65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國」在冷戰局勢中的重要性,反共文藝的推行皆以製造民意的方式在「自由」

與「民主」的框架下進行。以「民間團體」自稱的文協即是受蔣介石直接命令所 組的文藝組織,其最大的功用在於配合執行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國民黨與文協的 合作為反共文藝運動取得合法性與合理性的基礎,有國民黨作為後盾使得文協對 文藝界的號召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文協除了負責推動反共文藝運動外,主要任務 還有建構反共文藝論述與軍中、素人作家的培養。有了反共文藝作家的養成,文 獎會所提出的高額獎賞為反共文藝創作注入動力,《文藝創作》雜誌的創刊則為 反共文藝提供了發表平台,三方的合作打造了五O年代反共文藝的生產機制。

五O年代反共文藝在國民黨的文藝政策下推行一連串的文藝運動,反共文學 的創作方法論也隨著不同的文藝方針而有所變化。1950 年文協成立可視為五O 年代反共文藝推行的開端,但是直到1954 年以前反共文學的創作方法並沒有太 多論述,僅以「反共抗俄」為原則。1954 年張道藩《三民主義文藝論》出版為反 共文學制定了確切的內容與形式,在此之後三民主義文藝成為反共文學的基礎。

反共文藝結合三民主義文藝的創作方法拓展了更多可能性,民族、民權、民生的 國家論述如何透過政策而實踐又為台灣社會帶來什麼樣的福祉,是反共文藝轉型 後的宣傳重心。為了宣揚三民主義與愛國意識,「大眾化」的文學形式開始受到 重視,也將台灣鄉土書寫帶入了反共文藝的範疇內。

五O年代台灣農村文學因民生主義文藝的建構而揭開序幕,民生主義文藝的 宗旨在於宣揚國民黨政府於民生建設上的政績,土地改革政策如何受惠於農業社 會成為民生主義文藝的最佳題材。另一方面三民主義文藝形式要求通俗化與大眾 化,其中所謂的「大眾」定義為農、工、兵等基層民眾,不僅內容要能呈現真實 的大眾生活,語言文字的使用也要講求通俗。因三民主義文藝對大眾化的定義與 中國共產黨的「工農兵文藝」有高度相似,涉及台灣社會書寫的民生主義文藝特 別強調消弭社會矛盾與階級之間的和諧共處。以民生主義出發的農村文學即使標 榜寫實主義作為技巧,但觀照農民在社會體制裡所遭遇到的困難仍然是反共文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所禁止的議題。

三民主義文藝開放台灣鄉土題材的書寫,雖然提供了本省作家參與反共文藝 的創作機會,但卻不等於能以此建立台灣鄉土文學。台灣鄉土的書寫從1947 年 至1949 年《台灣新生報》「橋」副刊上的「台灣文學論戰」就曾經爭論過。外省 作家對於台灣社會普遍有「奴化教育」的矮化心態,除了否定日治時期以來發展 的台灣新文學,更將台灣視為同等於大陸一省的地方區域。楊逵在這場論戰中從 台灣的歷史背景、文化角度提出台灣特殊性的觀點,強調建立台灣文學對於打破 省籍藩籬有其必要性。然而進入五O年代白色恐怖時期後,強調地方特殊性恐觸 犯國族分裂的政治禁忌,使得本省作家從事台灣在地書寫時無不小心謹慎。五O 年代國語運動盛行,三民主義文藝卻鼓勵大眾與通俗的文學形式,本省作家對台 灣方言的使用基本上抱持保留態度。《文友通訊》成員雖然在專題討論上對於台 灣方言的使用多少持反對意見,但在文藝創作的實踐上依然融入台灣方言的書寫 以提升鄉土氣息。本省作家試圖在國語與台灣方言中尋找一個平衡點,在表現台 灣文學特殊性的同時又能普遍被讀者接受。

從一開始的「反共抗俄」到戰鬥文藝運動更進一步的從三民主義文藝中提倡 戰鬥精神,反共文藝的書寫策略以「為何而戰」轉變到「如何而戰」,更加強調 了以文藝呈現台灣和諧社會的樣貌。共匪之惡的主題轉移到和諧社會的呈現,其 中不可忽視的是背後政治目的的不同。1954 年爆發第一次台灣海協危機促使中 美之間簽訂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不僅使台灣軍事安全獲得保障,連帶的也 引起國際間對台灣島內情況的關切。在中美合作下的歷史背景展開的戰鬥文藝運 動所著重的文藝自由、和諧社會、讚揚政府政策的特徵,不僅是國民黨政府希望 塑造的社會形象,也為回應國際間對台灣島的期待。反共文藝對台灣社會內部宣 傳國家論述,同時兼具對外宣傳「自由中國」的國家形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