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1950 年代反共文藝的轉型

第二節 從反共抗俄到戰鬥文學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任何一個作家一旦被文藝協會所摒棄的結果,正是被放逐在台灣文壇之外10」, 兩人的論點啟發了本論對於本省作家在反共文學創作上的能動性之問題意識。

在正式進入五O年代台灣農村小說主題之前,本章首先要耙梳反共文藝發展 的進程,理解台灣鄉土如何被編入反共文藝的論述。其次要釐清的便是「農村小 說」與「鄉土」在五O年代文學史脈絡中所代表的意義。以台灣鄉土為中心的地 方書寫於七O年代的鄉土文學運動中被視為展現台灣主體性的特色11,但是回歸 到外省作家所把持的五O年代文壇,台灣農村小說對比以大陸為主體的反共小說 所呈現的文學定位為何,則是本章所要論證的核心。

本章第二節將先討論五O年代反共文藝論述的發展歷程,如何從反共抗俄的 核心轉變到戰鬥文學。第三節則是進一步探討反共文藝的創作方法論,從中理解 台灣農村小說如何被納入反共文藝書寫的範疇中。第四節的任務則是釐清台灣農 村小說在五O年代文學史脈絡中的定位。

第二節 從反共抗俄到戰鬥文學

四O年代末到五O年代反共文藝在台灣的發軔始於兩個重要的因素:戰後風 雨飄搖的政治局勢與總統蔣介石的直接命令。戰後台灣的民主政治環境日益嚴 峻,1947 年爆發的二二八事件顯示本省人對於外省人的政權與優越的態度已經 到達忍無可忍的地步,本省人群起抗爭的結果慘遭國民黨政府的武力鎮壓。1949 年發生澎湖七一三事件又名「煙臺聯中匪諜案」,事發原因為一批被送到澎湖繼 續學業的山東流亡學生被澎湖防守司令部強迫編入軍隊,因學生拒絕充軍而與軍 方產生流血衝突,事後澎湖防守司令部以偽證與逼供的方式誣陷校長與部分學生 為意圖顛覆國家的匪諜,全案最後送交台北保安司令部以死刑定讞12。國民黨政

10 同註 7,頁 29。

11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春暉,2010),頁 217-227。

12 王鼎鈞,《文學江湖: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四》(台北市:爾雅,2009),頁 31-3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府指令的一系列武力鎮壓與政治肅清,使得本省人與外省人同時陷入了白色恐怖 的驚駭之中。在進入五O年代前,本省人所面臨的困頓除了經濟上的貧窮、政治 上的肅殺之外,國語運動的強硬推行使得本省人成為言語上的弱勢,本省作家更 失去了發聲的工具。而甫遷移來台的外省人則是飽受內心煎熬,一方面擔心席捲 中國的共產黨會橫跨海峽「血洗台灣」,另一方面既是害怕卻又得依賴蔣介石政 權抵抗共產黨13。根據王鼎鈞的回憶,戰後初期的報紙副刊以翻譯國外雜誌的「羅 曼史」和中國歷史掌故為大宗,女作家以身邊瑣事為題的感情小品文則是受隻身 撤退來台的國軍所喜愛 14。但是只管刊登「消閒」作品的報章雜誌從1949 年開 始成為官方與外省作家攻訐的目標,1949 年先是台灣警備總司令宣布實施戒嚴 令,年底國民黨政府遷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美國華府公布《對華白皮書》

放棄支持國民黨政府。國民黨政府承受一連串的政治打擊震撼了外省流亡作家的 國家存亡意識,使得部分外省作家開始體悟到務必透過文藝讓本省人知道國共內 戰以來中國人蒙受的苦難並戳破共產黨美好宣傳的假象。但有另一部份的外省作 家選擇遠避政治,憂心中共若解放了台灣,反共文學作品將會成為清算鬥爭的證 據15。1949 年底蔣介石有鑑於「報刊文字是如此消沉,而內情又是如此緊急。社 會充滿一片恐慌、悲觀與徬徨的氣象16」,於是在國民黨黨內會議中決定成立「中 華文藝獎金委員會」(以下簡稱文獎會),以獎勵的方式鼓舞作家從事「反共抗俄」

的文藝寫作,1950 年輔導成立文藝性組織「中國文藝協會」17(以下簡稱文協)

負責推動反共文藝運動。

文獎會與文協雖是受蔣介石直接命令而成立,但其編制並沒有納入國民黨政 府官僚體制之中,而是以民間團體的形式運作。筆者發現文協在葉石濤《台灣文 學史綱》裡被定位為「五O年代最活躍的官方文藝團體」18,在陳芳明《台灣新

13 同上註,頁 131、147。

14 同註 12,頁 25、131-144。

15 同註 12,頁 44、133。

16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市:重光文藝,1977),頁 6。

17 同上註,頁 6-9。

18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頁 14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文學史》則是歸類為民間文藝組織19,但是在陳康芬的論著中卻是劃分為「半官 方」組織20。文獎會與文協的代表立場在台灣文學史論著中產生許多歧異,最大 原因來自於主要成立委員同時身兼政府要職或是國民黨黨務。文協在第一次會員 大會宣言之中重複以「我們都是文藝工作者」為開頭,強調該會成立的任務就是 要團結「自由中國文藝的戰士」,用文藝來協助國家執行反共文藝 21。儘管文獎 會與文協運作的經費是透過國民黨的支持與行政院補助,但表面上參與組織運作 與推行反共文藝的委員是以「民間」、「個體」的名義集結。筆者認為文協與文獎 會在組織形式上屬於民間團體,在內部經營上則是官方直屬,這種公私混合的組 織類型以「半官方機構(Quasi-Autonom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簡稱 Quangos)」稱之最為合適。至於為何國民黨不直接從政府體制中成立文藝指導單 位的原因,陳康芬認為和國民黨在國共內戰期間以官方組織推行反共文藝失敗有 絕對相關。陳康芬指出國共內戰期間國民黨曾為了提高政治宣傳效應而資助郭沫 若,但郭沫若卻打著國民黨的名義施行共產主義的宣傳,最後國民黨只能依賴強 制性社會控制的方式奪回主導權,但也因為查禁、逮捕等行動引發知識分子的不 滿與反政府情緒而付出慘痛的代價22。筆者大致同意陳康芬的詮釋,但是戰前與 戰後的政治局勢並不相同,戰前國民黨文藝政策失敗的前車之鑑並不構成五O年 代非得藉由民間文藝團體推行官方文藝政策的絕對理由。戰後國民黨已不惜使用 武力鎮壓的方式進行綏靖清鄉,不僅左翼勢力遭到封殺更連帶地對所有知識分子 進行肅清。對於1949 年戒嚴發佈後台灣進入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環境來說,知 識分子在國民黨政府嚴厲的監控之下能造成的威脅微乎其微。五O年代國民黨選 擇不直接透過政治力量掌控文藝發展的原因,筆者認為是冷戰局勢使國民黨政府 必須經營「自由中國」的國家形象,強調提供作家「自由的創作環境」來與共產 黨的強制性文藝政策做對比。國民黨提出文藝政策的方針大多與共產黨的意識形

19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市:聯經,2011),頁 226。

20 陳康芬,《斷裂與生成:台灣五○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頁 31。

21 同註 16,頁 22-26。

22 同註 20,頁 31-33 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態作對立,三O年代國民黨為了抵抗左翼文學力量而提出民族主義文學運動23, 五O年代則是為了建構中國現代民族國家的正統性而推行反共抗俄的文藝運動。

國民黨文藝政策的方針徹底實踐國共二元對立的政治邏輯,當共產國家是以「明 定文藝政策、路線,強迫文藝工作者為其殘暴政治服務,以文藝做政治留聲機24」 作為操作文藝政策的方法,標榜「自由中國」的國民黨政權就必須在民主的框架 下從事文藝運動,文獎會與文協就是為了國民黨的指令能上情下達而催生的民間 文藝團體。

儘管陳紀瀅在回顧反共文藝運動時一再強調五O年代以來自由中國的文壇 是「自由的環境、自由的創作」25,但是所謂的「自由」卻必須以符合官方意識 形態為前提。五O年代國民黨文藝政策再出發之時,一再重申國共內戰失勢的原 因來自於國民政府對文藝宣傳工作採放任主義導致中國青年遭受共軍利用文藝 所「誘騙」,以此強調明定文藝發展的方向有其必要性 26。王集叢在〈中國文藝 發展的方向問題〉一文中駁斥反共文藝的提倡有礙文藝自由的說法,主張唯有提 倡反共文藝才能杜絕「毛澤東文藝路線」的入侵,只要在反共且福國利民的方向 下即享有創作自由27。不過在建構詳細的反共文藝創作論之前,文化清潔運動率 先定義出違反官方意識形態的文藝類型並予以禁絕。1953 年 11 月蔣介石發表

〈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指明當前的文藝缺少純真和優美的文藝作品,表揚民 族文化的新文藝作品不足,認為市場導向的文學會使國民因此受到「黃色的害」

與「赤色的毒」28。〈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發表後文協在隔年(1954 年)7 月 中央日報及新生報上發表談話響應「文化清潔運動」,支持剷除代表左翼文藝的

「赤色的毒」、有傷風化的出版品「黃色的害」,並另外加入了內幕新聞雜誌「黑

23 倪偉,《民族想像與國家統制 : 1928-1949 年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及文學運動》,頁 2-4。

24 王集叢,《三民主義與文藝》(台北巿:臺灣商務,1971),頁 90。

25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頁 97。

26 王集叢,《王集叢自選集》(台北市:黎明文化,1978),頁 66。

27 王集叢,〈中國文藝發展的方向問題〉,《文藝創作》25 期(1953.05),頁 66-69。

28 蔣介石,〈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 》卷三:專著(台北市: 中 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3),頁 244-24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色的罪」29。1954 年 8 月文協更發起「自由中國各界為推行文化清潔運動厲行除 三害宣言」的連署簽名,內文包含向政府的喊話「我們懇切希望政府:積極扶植 正當報刊,虛心接受嚴正批評,俾文化事業得以蓬勃發展,使旁門左道的畸形書

色的罪」29。1954 年 8 月文協更發起「自由中國各界為推行文化清潔運動厲行除 三害宣言」的連署簽名,內文包含向政府的喊話「我們懇切希望政府:積極扶植 正當報刊,虛心接受嚴正批評,俾文化事業得以蓬勃發展,使旁門左道的畸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