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1972 年後中日關係的歷史背景與轉變

第一節 尼克森震撼後的中日關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第二章 1972 年後中日關係的歷史背景 與轉變

第一節 尼克森震撼後的中日關係

在此章節,本文將從中日建交的 70 年代開始探討中日關係的歷史背景,並 且分別探討 70 年代、80 年代、90 年代的中日關係的歷史背景,以一個年代做為 一個小節,總共以三個小節來檢視小泉政權之前的日本對中政策的轉變之背景。

1970 年代的中日關係,在國際關係上正處於美蘇兩極冷戰體系之中,而當 時的中日關係也被美蘇認為是重要的戰略角度的一環。雖然說當時的日本並未想 過其自身會成為如此高度重要性的角色,在 70 年代的對中外交上面,日本只著 重於中日關係正常化以及對中 ODA 上面,以維持鄰國的中國安定成為其主要的 目的。但其實在冷戰時期的中日關係,因為受到美國對中國的「圍堵政策」的影 響,中國和日本在冷戰體系的大環境之下,被迫選擇共產勢力或民主勢力的範圍 當中,當時的中日關係也只限於民間貿易的單純往來。而打破中日關係僵局的最 關鍵因素,卻是以民主陣營為首的美國和共產陣營的中國和解,造成國際政治體 系的構造改變。

壹、尼克森震撼與中美和解

1968 年 11 月,共和黨的尼克森(Richard M. Nixon)當選美國總統,而尼克 森早在前一年就提出他對美國對中政策的看法,認為美國、歐洲以及蘇聯不應該 成立反對中國的勢力,美國的所有亞洲政策都必須在考慮到中國的因素之下執行,

不能永遠讓中國在國際社會上邊緣化,世界上不能讓擁有高度潛力的數十億中國 人處於孤立且憤怒的情況,除非中國內部有所改變,否則世界沒有和平,而美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就是要成為誘發這樣的改變。1尼克森甚至早在當選美國總統之前,就表示美國 應該要與共產勢力的中國甚至是蘇聯改善關係。其中主要原因是當時美國長期承 受了越南戰爭的巨大負擔,在國際地位上出現了領導地位的危機感;在經濟上由 於冷戰時期對共產勢力的圍堵政策,使貿易赤字增加並且造成大量美金的流失,

動搖了美金本位制。因此在尼克森總統找了哈佛大學國際政治學者亨利.季辛吉

(Henry Alfred Kissinger)擔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提倡大國之間的和平與安全,

從而促使了美國脫離削減美國國力的圍堵政策。尼克森時期的主要外交政策有三 點:一、中美和解;二、蘇聯緩和政策;三、撤離越南戰爭。其中,本文將針對 中美和解作為歷史背景的闡述,再回顧當時的日本對中政策的作為。

1971 年 7 月 15 日,季辛吉發表美國總統尼克森正在準備翌年去北京訪問的 事情,尼克森如此的政策轉變震驚了全世界,被稱之為「尼克森震撼」。另外,

在 8 月 15 日尼克森宣布物價和資金的凍結、對所有輸入品課 10%的附加稅、停 止金本位制讓美金與黃金脫鉤。此一連串的對外政策的大轉變,不僅大幅修正了 過去外交政策的基本路線,甚至也因未透過國際上的任何協議而突然片面性的宣 布,造成國際上特別是在亞洲經濟上巨大的影響。2

1972 年 2 月,尼克森應當時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之邀請,至中國北京、杭州 和上海進行訪問。尼克森是美國歷史以來第一位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統,當 時兩國之間並無正式的外交關係。尼克森在北京期間與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會面,

共同發表了「上海公報」。在公報上則表示,美中兩國致力於發展全面正常的外 交關係。美國承認兩岸都是中國人這樣的一個概念,美國方面確認一個中國政策 以及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表示中國人自行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並且以 撤離在台美軍及基地為最終目標。公報的表述使兩國政府可以先將台灣的政治地 位以及外交關係等「阻礙兩國關係正常化的問題」暫時擱置一邊,積極進行開放

1 Richard M. Nixon, ”Asia after Vietnam,” Foreign Affairs, 1969, pp.111-125.

2 五百旗頭真,《戦後日本外交史第三版》,東京:有斐閣アルマ,2014 年,頁 148。

3 Nixon's China's Visit and "Sino-U.S. Joint Communiqué"(點閱時間:2017 年 1 月 12 日)

http://www.fmprc.gov.cn/mfa_eng/ziliao_665539/3602_665543/3604_665547/t18006.shtml

4 入江昭,《新.日本の外交-地球化時代の日本の選択》,東京:中央公論,1991 年,頁 163。

5 田中明彥,《日中関係-1945~1990》,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1 年,頁 39。

6 服部龍二,《日中国交正常化-田中角栄、大平正芳、官僚たちの挑戦》,東京:中央公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深信美國會事先將有關對中政策的對應告知日本,而這次的尼克森震撼可說是大 大的給了佐藤政府打臉,使佐藤在媒體輿論甚至是黨內都受到了嚴重的批評,當 時在日本的氛圍可說是無法冷靜的分析中美兩國在亞洲地區的戰略考量。7美國 政府這樣的「越頂外交」不僅違反了國際誠信,更破壞了美日之間的默契,令日 本感到緊張又憤怒,也因為如此被日本國內稱之為「尼克森震撼」。日本為了避 免被美國在國際政治上面所拋棄,擔心跟隨不上與中國改善關係的腳步,日本政 界及財界都主張應該要迅速與中國建交。因此日本政府也決定要與中國改善關係,

以中日國交正常化為目標。但是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文化大革命的混亂當中,並且 在剛結束 60 年代的越南戰爭之後,佐藤政府並沒有餘力去積極改善對中政策。

相對的,如果沒有尼克森震撼的話,日本政府也不會有想要跟中國積極改善關係 的態度出現。

當時令佐藤政府頭痛的問題尚有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問題。美國在 1971 年 準備有關「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進行表決的決 議當中,將提出取消重要事項條款並提議「逆重要事項指定決議案」,同時也強 烈要求日本政府成為共同提案國。由於佐藤在 1969 年 11 月的「尼克森-佐藤聯 合公報」當中的「台灣條款」中表示,維持台灣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對日本的國家 安全而言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說,當台灣受到了外在的威脅的時候,日 本也會將它視為是本身的威脅,日本政府也將同意駐日美軍保護台灣的安全。佐 藤的如此對台灣友好的行為,也被中國視為是內政的干預。在如此過去佐藤對台 灣答應的信義之下,動搖了成為與美國共同提案國的決定,但最終還是在美國的 壓力以及現實的考量之下答應了美國,而捨棄台灣這個選擇也造成執政黨以及外 務省方面不小的抗議。在 1971 年 9 月 22 日,佐藤榮作宣布日本將加入美國的中 國問題提案,日本也成為加入提案國,其中日本為美國以外的唯一大國。佐藤在

新社,2012 年,頁 35。

7 国分良成、添谷芳秀、高原明生、川島真,《日中関係史》,東京:有斐閣アルマ,2013 年,頁 1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決定支持美國的提案之後,指示日本外務省積極取得其他國家在挽救台灣在聯合 國上的席位,並且派遣前外相愛知揆一至紐約為台灣爭取支持。結果與美國共同 提案的「逆重要事項指定決議案」以 55 票對 59 票的 4 票之差遭到否決,反而以

「恢復中國、追逐台灣」的阿爾巴尼亞等國提案以 76 票對 35 票通過,中華人民 共和國成為聯合國唯一的合法代表。佐藤此一連串的行為嚴重破壞了中日關係,

不僅失去了解決中日問題的機會,也讓佐藤的政治生命亮起紅燈。儘管如此,佐 藤並沒有放棄在其任內與中國國交正常化的希望。佐藤在 1972 年 2 月尼克森訪 問中國之後,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當中,將過去政府官方對台灣的法定地位未定 論的解釋更進一步的表示台灣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此言一出,使福田 赳夫外務大臣急忙滅火否定佐藤的發言,造成外交上的一片混亂。結果日本政府 在 3 月 6 日統一見解表示,日本對台灣的歸屬問題無任何立場,但對於中華人民 共和國政府對「台灣為中國領土」的立場則表示「尊重且理解」。8

參、田中角榮的中日復交三原則

1972 年 6 月,佐藤政府在未解決中國問題的情況下,只完成了沖繩歸還,

就結束了政治生涯。關於下一任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則有田中角榮、福田赳夫、

大平正芳、三木武夫等四人出馬,但實際上可說是田中和福田的單挑。在這場選 舉當中,中國問題被視為是最重要的關鍵之一。但是福田因為在佐藤政府時期擔 任外務大臣並且留下失敗的紀錄,在中國問題上面處於不利的立場,而田中、大 平、三木等三人雖然說都是主張中日國交正常化,但是此三人的支持程度落差太 大,但此三人在選舉以及有關於日後的政策上締結選舉聯盟,結果在 1972 年 7 月 5 日的自民黨總裁選舉當中,田中角榮以 282 對 190 的壓倒性勝利擊敗福田赳 夫,當選自民黨總裁,並且在國會首相選舉成為新一任的首相。9

8 井上正也,《日中国交正常化の政治史》,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10 年。

9 田麗萍,戦後日中の外交関係-日本の対中政策の形成、発展、および今後の展望について

-,《大阪経済法科大学法学研究所紀要》,第 32 号,2001 年,頁 8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田中擔任新的首相之後,馬上表明首相或是外務大臣將會訪問中國,實現國 交正常化,並且會結束「中日和平條約」,而在中國方面也表達了肯定日本新內 閣的態度,並且也答應派遣負責的官員至日本。田中在就職首相以後理解到日本 已無法只跟隨美國的腳步走,必須要以「美國協調為主軸」推廣多邊自主性外交。

而與中國關係正常化,並且建立長期又穩定的政治合作以及經濟環境則是當時日 本的主要新外交原則之一。田中認為如果不能解決中日問題,將會影響到日本的

而與中國關係正常化,並且建立長期又穩定的政治合作以及經濟環境則是當時日 本的主要新外交原則之一。田中認為如果不能解決中日問題,將會影響到日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