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場域習態與文化資本

第二章 相關理論及文獻探討

第二節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場域習態與文化資本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場域習態與文化資本 壹、布迪厄的場域概念

布迪厄認為,場域(champ)是一個人們處於不同位置、具有各種連結關係 但各自客觀存在所構成的一種結構,場域不是物理或地理的概念,它是一種由氛 圍、結構中個人的行為以及與此相關聯的因素匯聚而成的網絡,每一個場域都是 獨立的存在,各有其不同的運作系統,從以下的描述就可清楚的探知布迪厄對於 場域的定義:

從分析的角度來看,一個場域就像一個網路,或位置間的客觀關係組 合…在高度分化的社會裏,整個社會是由這些相對自主的小社會所組 成,這些客觀關係織成的空間,擁有其各自特定的、必然的,且與其他 場域不同的運作邏輯。例如藝術的場域、宗教的場域或經濟的場域等,

每個場域都有其各自運作的邏輯。(Bourdieu,1992/孫智綺譯,2002,

頁 80 )。

場域是一個受到結構的社會空間,在每個場域裡,根據每個各體存在於場域 的內部價值,來決定其定位──宰制者與被宰制者,他們具有持續且不平等的關 係在場域裡運作,場域即是一個鬥爭的所在,鬥爭的目的在於改變或是保存宰制 者與被宰制者的這種不平等的關係,在場域中的個人不斷運用他所擁有的力量和 其他人競爭,這個力量也決定了他在場域中的位置(Bourdieu,1996/林志明 譯,2002)。舉例來說,電視台的制度結構可大致分類為行政部、節目部、新聞 部、後製作部、工程部…等,每個部門其實都是不同的場域,獨立的小世界,而 由這些小場域匯聚而成的電視台相較於各部門而言,就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大場 域,有別於其他電視台,而這個電視台的場域在電視產業中,在相對比較的狀況 下,它又只不過是佔一大場域中的一個各體。

貳、社會施為者的慣習(habitus)

社會施為者(agent)又譯能動者、行動者或是行為者,指的是能自發行動,

不完全為社會結構所控制,但會受其影響,換句話說,社會施為止不會完全為社 會所制約,並且其自主行為或行動也有影響社會的可能,他與社會所產生的能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作用(agency)所產生的影響或結果是共同作用而決定的,而社會施為者的內化 是其社會化的一個重要機制,無庸置疑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場域中的社會施為 者(孫智綺,2002)。

社會施為者的價值及行為大部分皆由學習而來,最早的學習經過內化後,灌 輸了社會施為者的初級習慣,這種初級習慣就會形成常態,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本 能,社會施為者幾乎不用刻意記起所謂的規則,內化使他們得以直接反應,就像 是反射性的動作一樣。一般來說,社會施為者會傾向以他的初級教育為根基來接 受新的經驗,新的經驗被制約並且也是立基於初級教育之上的,而往後的新經驗 會不斷的被制約及建立於之前所獲得的經驗之上(孫智綺,2002),這也就是布 迪厄所提出的慣習(habitus) :

…個人慣習的差異來源,在於社會變動歷程的特殊性,所謂社會變動歷 程,相當於一連串按時間順序排列且彼此不可相互化約的決定性因素:

時時刻刻,慣習都按照先前經驗所形成的結構來組成新經驗,而這些新 經驗又在他們選擇權允許的限制之內影響這些結構,慣習完成了同一階 級(統計上)多數成員所共有之驚豔的一個獨特之整合工作,雖然整合 仍受限於最早的經驗。(Bourdieu,1992/孫智綺譯,2002,頁 104)

慣習(habitus)在中文上並沒有真正相對應的詞語,它帶著習慣、習性的味 道,是一種類似於生存習態的意思。慣習的形成是因最初的學習制約了最近的所 學,它會隨著不同的新狀況產生而適應調整、不間斷地重新建構其內在結構,它 是一種過去和現在經驗的產品(孫智綺,2002)。換句話說,慣習不是固定不變 也不是被事先決定的,社會施為者有選擇可以改變它,但那也不表示社會施為者 是完全自由的,因為,在同時它也被過去的經驗所制約著,實際上,慣習並不那 麼容易隨著情況和經驗的不同而輕易地改變,它具有其內在實踐的理由,其根源 不是在外在制約或內心算計之中,慣習擁有非常頑強的慣性,布狄厄的慣習論 述,可以從本研究的第 5 位受訪者的工作經歷中,一一獲得印證。

叁、場域中的資本鬥爭

根據前節所述,場域為一鬥爭的所在,而社會施為者的資本結構及資本總 量,決定其在社會階級空間裡的位置。布迪厄在《資本的形式》(The Forms of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Capital)一文中先把資本分為三種形式﹕經濟資本(Economic Capital),個人所 擁有可以直接獲利及兌換成金錢的經濟資源,如土地、房子、車子、遺產、存款….

等;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 ,這是可被交換的一種資本,在一定條件之下,

它也可以被轉化為經濟資本,或者是一些可被制度化的表徵如學歷…等,文化資 本相當於知識能力資格總體,通常是由學校系統生產、生活場域養成或由家庭傳 承下來;第三種資本為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是一種個人或團體所擁有的 社會關係總體,如家世背景、或世俗所稱的「後台」,社會資本也是一種在一定 條件之下,可被轉換為經濟資本的資本。除了上述三項資本形式外,布迪厄最後 又增加了第四種象徵資本(Symbolic Capital),這裡指的是在場域中所擁有的認 可、禮遇、信任或權威,可以說是一種他人賦予社會施為者的信譽,因為他擁有 某些讓人認可的正面特質,簡單來說,象徵資本通常是擁有其他三種資本後所得 到認可後而帶來之信用及權威(Bourdieu,1986)。

在本研究中,特別要探究的是布迪厄的文化資本,文化資本又細分為三種形 式:內化形式(the embodies state)是深根於人身心的氣質,就如同舉止、風範;

客觀形式(Objectified State)指的是文化財貨的形式如名畫、書、樂器的收集,

這些文化財貨是可以透過經濟資本的轉化而獲得,也可以將之轉化為經濟資本:

制度化形式(institutionalized State)指的是一種制度化的形式,就是藉由社會認 可的制度將之具體化或受與其證明,最具代表的方式就如學歷文憑 。就極而言,

它是對其他三種資本之擁有的認可所帶來之信用及權威(Bourdieu,1986)。

布迪厄也認為,任何一個文化都免不了社會分化,即便是所謂的大眾文化已 有其文化內的階級差異,而差異性文化同時建構出了各自不同的象徵符碼。這些 象徵符碼指的是如對廣告、電視、電影、視覺藝術…等「看的方式」,對詩、詞、

小說…等,具有意境想像的創作「感受的方式」,對於分析邏輯、演繹、歸納的

「思考的方式」,諸如此類感知方式的不同,隨著象徵符碼的建構與發展,文化 場域會因其場域內社會施為者的能動作用發展出自主性,社會施為者致力於這個 場域的文化生產,兩相互動的結果,文化場域會產生它自有的制度、規則、組織,

同時持續著制約場域內的人以及建構場域的自主性,社會施為者也因這個過程而 專業化(孫智綺,2002)。

布迪厄非常喜歡用「遊戲」的概念來與場域做類比性解釋,他把場域比喻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場遊戲,而社會施為者即為遊戲中的競賽者,他們在遊戲中有著共同的信仰──

遊戲的爭奪點;他們在遊戲中不斷的競爭、不斷的鬥爭,力量強(資本多)的遊 戲者成為遊戲裡的宰制者,力量弱(資本少)的就淪為受宰制的對象,他曾提到:

我們可以把場域比喻做一場遊戲(和遊戲不同之處,在於場域並非是刻 意創造出來的結果,而且場域規則並沒有清楚的昭告或標準化)。因此,

遊戲的爭奪焦點的基本要質,乃是因為遊戲者的競爭而產生;對遊戲的 投注,必要的共同幻象(此幻象屬於遊戲,為參與者共享,如此遊戲才 玩得下去):參與者陷入遊戲當中,他們之間激烈對立,是因為他們都 有由衷一致的信仰-這個遊戲及其爭奪點的真實性及其可能的獲利….

他們競爭和衝突的根源,就在這個一致相信的默契上。他們也有王牌,

但其效力因遊戲而異:就像牌的相對力量因遊戲而異,不同資本(經濟 的、文化的、社會的、象徵的資本)的優先順序,也因場域而不同。

(Bourdieu,1992/孫智綺譯,2002,頁 81)

上述理論可以說皆符合本研究中的五位受訪者成為資深製作人的職涯 歷程,他們在工作中慢慢建立屬於他們的各種競爭資本,最後才能成為戲劇 製作的高階管理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