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相關理論及文獻探討

第五節 相關文獻探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節 相關文獻探討

壹、媒體產業的文化勞動與製作人相關文獻探討

過去,國內相關文獻產出,大部分以政經體制與媒體生態的關係、媒體生態 與組織的關係及個人在產業或組織中的生存模式為研究方向,且研究主體皆傾向 被動及消極;惟針對個人面對環境時的心態轉折(消極轉積極或積極轉消極)及 自主選擇的心智活動研究,相對較少,研究議題與本研究較相近者有林富美

(2006)《當新聞記者成為名嘴:名聲、專業與勞動商品化探討》及傅明雅(2006)

《TVBS 電視台員工勞動過程之分析》;而這兩份研究傾向聚焦於媒體產業的文 化探討,在本節,就先就媒體產業的文化勞動相關文獻來探討,再來介紹與製作 人相關之文獻資料。

一、媒體產業的文化勞動探討

作為文化勞動者其勞動範圍一向模糊難被界定,通常文化勞動者一面得從事

「物質性的符號生產勞動」,一面又得提供「意識性的生產勞動」(蒯光武、羅琦 文,2013),所謂「物質性的符號生產勞動」指的是實際的生產成品,如新聞記 者的文字稿、攝影師的照片、編劇的劇本、製作人的節目完成檔(帶)...等;

而「意識性的生產勞動」指的是思考或創意時所付出的勞動,如記者產生文字稿 前的採訪及構思、攝影師攝影時的構圖意象、劇本產出前編劇的企畫及構念、節 目檔(帶)產出前的內容創作...等。

林富美(2003)提出有異於一般勞動者出賣勞動力的生產方式,文化工作者 擁有的專業知識、人脈、個人聲望皆為勞動者個人特徵,屬他的基本生產工具,

這些特徵很難像一般勞工一樣輕易被剝奪與異化;在《當新聞記者成為名嘴:名 聲、專業與勞動商品化探討》(林富美,2006)一文中,作者更進一步提出了記 者變名嘴後,其專業及成為名聲之護身符,而工作場域的變身,也導致了不同的 生存心態的轉變或再生,名聲可能為名嘴帶來政脈、名脈與錢脈,這正是文化資 本轉象徵資本,再經由象徵資本轉為經濟資本的最佳表徵。

如同現下明星電視製作人般,曾經是在製作團隊中默默無名的文化勞動者,

當由生手轉變為熟手,再從熟手努力成為專家,文化勞動者因其天賦及努力的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同,成為專家的熟成時期也隨之不同,當專業為其帶來名聲後,其在所處場域中,

轉換各項資本的能力也隨之增強,在媒體產業越發達的年代,這種媒體產業文化 勞動發展軌跡的能見度就越高,也越容易為普羅大眾所關注及追求,換句話說,

也因此為產業吸引到更多新進的工作者。

然而,傅明雅(2006)提出了文化勞動者的另一個生命觀,同處於媒體產業 電視圈場域的記者,在電視台的大體制下,每每得周旋於同事與上級之間,必須 不斷的面對彼此的認同與衝突,記者不是得選擇出走(離職),就是得產生「同 意」的工作心態,對於場域中的鬥爭歸順或臣服。

相較於兩篇同樣描述著文化勞動的深度訪談研究,當記者成為名嘴後顯然在 其工作場域中可以獲得更多的選擇性及自主性,而默默在電視台工作的記者就顯 得消極於被動了,然而,這是業界常態還是個案?由於此類專精探討媒體產業工 作者的心智發展與轉折的研究不多,須待後續更多研究來佐證。

黃義書 (2004)以新聞產製場域中的攝影記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專業 權力及生存心態,並以「權力取向」的途徑來研究「專業」,發現攝影記者在媒 體環境中的弱勢,由於在職場上尚未取得權力、威望和足夠的工作自主權,在新 聞室中,多半為接受命令者,為權力結構的最下層;羅文輝(1998)提出,在權 力取向者眼中,職業世界是爭取權利、威望及自主權的戰場,擁有自主權才能在 職業世界中獲得最大的社會及經濟利益。而本研究的研究主體-製作人,在所謂 電視圈結構中,屬於權力結構的上層階級,當然與其專業性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然而攝影記者必定也有其攝影專業性,但卻無法憑藉其取得職場權力,這點恐與 其專業性是否被權威(象徵性資本)認可的程度有關,而製作人在努力過程中,

如何受到認可而取得工作場域中的權力,也是本研究後續將提及的重點之一。

其他更多相關於文化勞動者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報社記者的探討,其中又 以記者的勞動條件與工會發展困境為主,如劉昌德(2008) 《大媒體,小記者:

報禁解除後的新聞媒體勞動條件與工作者組織》、黃國甦(2010)《台灣新聞工作 者的偶發行動研究:以《民生報》為例》...等;另外,還有如林信昌、臧國仁

(2000)《新聞從業人員之工作倦怠現象—以台北市平面媒體路線記者為例》、蒯 光武、羅琦文(2013)《難以言喻的工作寫照:以隱喻抽取技術探索報社攝影記 者的心理範式與價值共識》等研究,這些研究幾乎皆是以環境變遷來探討勞動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工作壓力或是工作認知,把環境變遷設為主體如何改變勞動者作為研究主旨,

勞動者在研究中處於被動立場,此類研究與本研究主旨看似相似,其實在研究主 體上,分別站在相對立場,本研究是以勞動者具有其程度上的主動性及自主性為 出發點來研究。

關於電視工作者的探討,絕大部分也是以新聞記者為主,如高政義(2007)

《衛星新聞台駐地記者勞動過程研究─控制與回應》,主要是探索勞動過程中,

媒體組織的新聞產製結構對駐地記者的控制,及其回應方式所形成的場域文化;

與王政慧(2011)《記者團隊之衝突效能-合作性衝突之再議》,探討的是電視記 者團隊任務互賴對個人績效。

二、製作人相關文獻探討

在過去的研究中,甚少發現單純針對製作人之整體工作歷程及心境轉變做出 之研究,郭東益(2004)《以製片角度談電影產製:從好萊塢製片人與美國商業電 影談起》一文雖然並非以電視製作人為討論中心,但在文化創意與商業思維之下 集體產生的電影作品,必須透過製作人在核心位置下運籌帷幄,才能在純分工化 的電影產業及市場中完成產製及流通等各階段的觀念。

在其他相關產業文獻中也可找出對製作人一職之角色、意義或價值的簡單描 述,如章世政(2010)《兩岸合拍電視劇創業財務策略之研究》,此研究旨在探求 影響兩岸合拍電視劇融資的因素及其如何影響製作人制定財務策略; 簡旭伶

(2011)《兩岸電視劇合拍對台灣影視工作者的影響》,探討台灣和中國電視劇產 業合作狀況,以及深入理解從戒嚴初期至今,兩岸電視劇交流無論是法規或產業 的變化對台灣影視工作者的勞動條件和創作自主的影響;康育萍(2013)《集體 北上—中港合製電影中的文化勞動分工:以 CEPA 為分界》,此論文主要探討中國 大陸、香港簽署《內地與香港間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簡稱 CEPA)後,

中、港合製電影投資、產製、發行、映演分工與勞動變化;賴以瑄(2011)《國 家、無線電視台、製作人:台灣電視戲劇節目跨國生產的形成(1989-1992)》,此 研究以彈性積累與跨國主義等理論分析國家、無線電視台、製作人的關係來理解 1980 年代末台灣電視戲劇節目跨國生產。上述研究都是以產業及大環境的變遷 或轉移對電視或電影工作者造成影響為主,但因討論主體或多或少都牽涉到「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作人」,因此,對於製作人工作也能在其中找到些許陳述。

貳、工作投入相關文獻

侯曜秦(2012)曾針對賦權和工作投入作出研究,文中轉引了 Lawler & Hall

(1970)對於工作投入所做出的定義,認為工作投入包含了兩個不同的概念,一 為個人認同其工作的程度,這與所謂清教徒的工作倫理(Protestant work ethic)

很相似,不管外在工作環境如何,都認為工作投入是個人對功罪的道德感與責任 心;另一個概念為內生的激勵,就是當工作能提供個人滿足感、歸屬感及自尊時,

個人就會有高度的工作投入。這裡所指工作投入的兩個概念,與本研究企圖要探 究的電視製作人之工作心態有相當契合及緊密的關聯性,本研究之研究目的之一 即在探討為何在工作條件不優及勞酬不均的環境下,製作人仍堅持努力,而沒有 選擇轉換跑道,而清教徒的工作倫理觀就是本研究鎖定的初步探究方向。

根據林俊瑩 (2010) 以中小學教師與其他教師作為比較對象的研究指出,

發現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與離職意圖確實與工作者本身所從事工作的特質有著 很高的關聯性。而所謂工作特質指的是所有工作的相關因素,無論是職業的名 聲、自主性、例行性、工作環境、人際關係、工作酬賞,以及由工作而得來的自 我實現…等,都是工作特質的範疇(黃毅志,1998)

談到組織承諾,大部分集中為人力資源或者經營管理領域,並且通常與員工 對組織或企業的忠誠度分析所屬同一個討論範疇,以本文的研究視野來觀看,我 們可以把電視製作的工作場域也看作為一個大組織,為什麼電視人會對這個組織 不離不棄(忠誠度)?是個人本身的工作觀使然,還是場域的習態在無形之中教 育或灌輸了媒體工作者什麼?還是這個組織給了他們甚麼承諾?一般認為組織 承 諾 包 含 了 情 感 承 諾 ( affective commitment )、 持 續 的 承 諾 ( continuance commitment)、規範的承諾(normative commitment) (Meyer & Allen, 1991)

等幾個方面,而組織承諾又與所謂的員工心理契約概念重疊且相似,兩者都存在

等幾個方面,而組織承諾又與所謂的員工心理契約概念重疊且相似,兩者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