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幸福感相關概念

本節將探討幸福感之相關概念,共分為下列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幸福感之定 義;第二部分為幸福感之理論;第三部分為幸福感之評量;第四部分為小結。

一、幸福感之定義

幸福感可以作為評定個體生活品質的一項重要標準(黃韞臻、林淑惠,2008),

若是個人的幸福感越高的話,那麼其生活品質也會越高。幸福感這個名詞當中包 含諸多細項,像是幸福(Happiness)、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客觀幸福 感(Objective Well-being)、生活品質(Qualive of Life)及生活滿意度(Life Satisfaction) 等(鄭天明、張台達,2011)。這些名詞被研究者們廣泛地使用,從個人情緒、主 觀或客觀及個人生活上的綜合層面,藉以評量個體的生活品質。

而幸福感本身便是一種抽象的概念,故學者們對於幸福感的定義較為多樣而 不統一,本研究將國內外學者之論點整理成下表表 2-5-1,做為討論。

表 2-5-1 研究者關於幸福感的定義

研究者 定義

Bradburn (1969) 幸福感也就是個體所產生正向情緒的頻率多於產生負向 情緒的頻率。

Andrews and Withey (1976)

幸福感是對於個體生活品質的評估,而這個評估包含了情 感與認知兩個部分。正面情緒代表個體的快樂程度,負面 情緒則代表痛苦程度,而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和對生活品 質的評估結果,會形成個體的幸福感。

Compbell, Converse and Rogers (1976)

幸福感指的是個體的物質條件、人際歸屬、自我成就的實 現與滿足,以及有關自身的情感與生活的感受。

Diener (1984) 幸福感是個體去認知自己的生活品質,並做出評估。若是 評估為良好,並且個體感受到正面情緒的增加、負面情緒 的減少的話,便是具有幸福感。

Hettler (1984) 幸福感是個體為了達成成功的自我存在感受,而必須進行 的一種選擇。

Archer, Probert and Gage (1987)

幸福感是個體為了讓身體、心靈、智力的達到最佳狀態過 程。

(續下頁)

研究者 定義 Lu and Argyle

(1994)

幸福感指的是個體對生活品質所給予的正面評估,若是個 體進行休閒活動的頻率和滿意度越高的話,其幸福感也會 相對越高。

Veenhoven (1994) 幸福感為個體對於自己生活的喜愛程度,並且幸福感為正 面情緒的反應,正負向情緒的消長代表幸福感的高低起 伏。

楊國樞(1990) 幸福感為個體主觀去評估自己對生活品質的滿意度,其可 當作人們生活品質的的心理指標之一。

陸洛(1998) 幸福感是個體對自己生活品質的評估,此評估中具有正向 的情緒和對整體生活滿意度的主觀感受。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相關文獻資料自行編撰。

上表所列出的定義中,可看出表中大部分學者們認為幸福感是個體去對自己 的生活品質做評估,若是對生活品質的滿意度越高的話,那麼其幸福感也會越高。

而 Andrews and Withey (1976)、Diener (1984)、Veenhoven (1994)及陸洛(1998)等 多位學者皆有提到,除了在生活品質的評估中,還具有正負向情緒的反應,如果 正向情緒越高且負向情緒較低的話,便代表其具有幸福感。Hettler (1984)跟 Archer, Probert and Gage (1987)則是覺得,幸福感是個體為了達成成功的自我存在感受,或 讓身體、心靈、智力的達到最佳狀態過程及選擇。

綜合上述的定義,本研究認為幸福感應是個體對於自身生活品質的滿意度,

以及個體感到正向的情緒大於負向的情緒,故將幸福感定義為「對個體生活品質 的評估,以及感受到正向情緒的主觀感受」。

二、幸福感之理論

學者們以不同觀點來解釋、定義幸福感,藉此也發展出各種不同的理論模式,

用以解釋探討幸福感。有關幸福感的理論分別有需求滿足理論、人格特質理論、

動力平衡理論及判斷理論等這四種觀點,這四種理論觀點形成幸福感的內容。而 本研究主要以需求滿足理論待入研究架構中,故以下便對需求滿足理論做相關討 論:

(一)需求滿足理論(Need Satisfaction Theory)

需求滿足理論提出個體的幸福感是源自於自我需求上的滿足,當自我需求得 到滿足後,個體便能感受到幸福。反之,若是個體長時間無法獲得幸福感的話,

就會產生不幸福感(陳建瑋、季力康,2009)。在需求滿足理論之中又細分成以下 三個學派:

1. 目標理論(Telic Theory)

目標理論將幸福認定為一個目標,個體需花一輩子的時間去追求,必須要到 達這個目標才能有幸福感(Diener, 1984)。目標理論它假設了每個人都有一種內隱的 需求模式作為個體行為的基礎,當個體的理想達成時便能夠產生幸福感(陸洛,

1998)。此理論與 Maslow 的需求層級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符合,需求層級 理論提出一般人有生理、安全、愛與隸屬、自尊、自我實現等五種需求,最基本 的需求為生理,當一階段需求達成滿足時便會繼續往上完成下一階段的需求,最 後的需求是自我實現,完成越高層次的需求便能得到更多的幸福感(Diener, 1984)。

2. 活動理論(Active Theory)

活動理論認為幸福感是人們進行社會活動所產生的,個體能夠從工作、休閒、

運動、或者人際互動的過程當中,進而發揮出個體的潛能。當潛能發揮到淋漓盡 致時,個體便能夠產生愉悅、價值感和成就感,而這些感受便為得到幸福的證明 (Argyle, 1987;Diener, 1984)。若是從社會整合的觀點來看,參加各式不同的活動 或者運動都能夠滿足個體心理上的需求,都可以提供不同的社會回饋,進而產生 幸福感(陳建瑋、季力康,2009)。

3. 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

苦樂交雜理論認為,個體的快樂與痛苦是相互交織、彼此伴隨的。兩者是一 體兩面的,如果沒有痛苦的話便不會有快樂產生,反之亦然,只有在體會痛苦的 感受後,才能真正了解到幸福的感受(陳建瑋、季力康,2009)。個體在達到目標 獲得滿足感之前,會有需求缺乏與產生痛苦的階段,若是痛苦的時間越長的話,

一旦獲得滿足感時,相對的個體所得到的幸福感也會更加強烈(Diener, 1984)。

(二)人格特質理論

人格特質理論解釋幸福感產生的原因,其認為部分的人們會有幸福感是受到 了個人的特質所影響而導致的(王微茹、林芳儀、王正平、賴宏昇,2008)。所以 擁有不同人格特質的人,其彼此間的幸福感會有所不同。人格特質理論之下有連 結理論與人格特質理論兩個派別,以下分別探討:

1. 連結理論(Association Theory)

連結理論從個人認知及記憶的角度來解釋幸福,以及探討為什麼有些人會比 較容易感受到幸福的存在(Diener, 1984)。其認為個體在生活中會不斷賦予各種事件 認知與解釋,因為生活本身是中性、無意義的,唯有當個體對其認知解釋時,事 件才真正有所意義。並且若是個體的認知與記憶的模式擁有較為正向積極的傾向 時,便較容易以正面的想法來認知、解釋各種生活事件,如此一來幸福感也會跟 著產生(陸洛,1998)。此理論也提出,有的人會在自己記憶中建構出一套以幸福 感為核心的記憶網絡,一旦發生事件,個體便能夠從此網絡中提取出過去的記憶,

並透過記憶的連結加以產生幸福感(Diener, 1984)。

2. 人格特質理論

Costa & Mccrae(1980)提出幸福感本身應是種穩定的特質型態,它可能是起因 於個體本身擁有一個容易激發愉悅神經的生理機制,這種特別的生理機制可能是 個人先天遺傳的,抑或是後天才習得的(Veenhoven, 1994)。

(三)動力平衡理論

持動力平衡理論的學者 Heady & Wearing(1989)提出,個體的幸福感不僅僅是 源自於長期且穩定的人格特質,同時它也會受到正負性生活事件的影響。因為受 到人格特質的影響,因此在大部分的時間當中,幸福感會呈現穩定的狀態。但若 是發生有別於過往的突發事件時,個體幸福感的動力平衡會受到影響,導致個人 的幸福感有所變異(Heady & Wearing, 1989)。

(四)判斷理論

判斷理論學派的學者認為,幸福感是個體進行比較過後產生的結果。其中 Veenhoven(1989)提出,幸福感是比較過後才有的結果,並且這個作為比較的標準 會依情境而有所變化,且此標準是由自己所選擇建構的。這個標準可以是他人或 自己過往的經驗,抑或是個人的期許與目標(Diener, 1984)。因為每個個體所抱持的 標準都不盡相同,故此判斷理論便產生了一些分支,分別是社會比較理論、適應

理論、範圍-頻率理論、抱負水準理論、多重比較理論等,以下進行探討分析:

1. 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社會比較理論認為作為比較的標準是要與他人做對照,因此幸福感是與他人 做比較得出的結果(Diener, 1984)。至於個體選擇的比較對象,通常人們會以社經地 位和自己較為相近的人作為參考得比較標準(Argyle, 1987)。在比較過後,若是自己 本身的條件勝過被比較的人的話,個體便能夠產生幸福感。

2. 期望水平理論(Aspiratuin Level Theory)

期望水平理論認為比較的標準是個體所設定的期望與理想,將這個期望與現 實的情況做比較後所產生的差距就是幸福感。幸福感作為現實情況與理想期望的 距離,如果兩者間的差距較大時,個體感受到的幸福感相對就低;若是現實與理 想比較貼近時,則個體的幸福感便會比較高。

3. 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

適應理論認為作為比較的標準是個體過去的種種經驗,以比較自己過去和現 在的情形,得出幸福感的優劣。生活中會不時產生新的生活事件,把這些新的事 件與過去做比較,如果新事件較過去來的好的話,幸福感便會提升;反之來的差 的話,幸福感會下降。這些新事件會隨時間流逝而逐漸被個體適應、習慣,久而 久之原本具有高刺激的事件會慢慢變得不具有影響力,因此必須時常有新的刺激 進入,以有效提升幸福感。

4. 範圍-頻率理論(Range-Frequency Theory)

範圍-頻率理論作為適應理論的改良版,其提出每個人對生活都有一定程度的

範圍-頻率理論作為適應理論的改良版,其提出每個人對生活都有一定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