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社交技巧的相關概念

本節將探討自行車運動之相關概念,共分為下列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社交 技巧之定義;第二部分為社交技巧的理論與類型;第三部分為社交技巧的評量;

第四部分為小結。

一、社交技巧之定義

有關於社交技巧的定義有許多論述,學者們對於如何定義社交技巧有各種看 法,文獻上也沒有統一的名稱。其中大多稱之為社交技巧、社會技巧以及社交技 能,但這些名稱的原文皆為 social skills(郭秀玲,2009)。

而郭秀玲(2009)指出,若要清楚了解並呈現社交技巧的定義,就必須對社 會能力以及社會行為兩觀念加以分析,因為這三者是彼此相關的概念。Gresham (1986)曾依照行為內容提出社會能力為三者中範圍最大,他認為社會能力包含了適 應行為、社會技巧與同儕接納這三部分,所以社會技巧屬於社會能力的其中一部 份。

Knapczyk and Rhodes (1996)認為,社會能力指的是正確無誤地運用社會技巧的 能力。另外針對社會行為方面,Merrell and Gimpel (1998)指出社會行為中囊括了正 向行為與負向行為,並且社會技巧是專指有益於人際互動的正向行為,故社會技 巧只是正向社會行為之組合概念(洪儷瑜,2002)。

綜合以上定義可了解,社會能力中包含了社會技巧與社會行為,並且社會技 巧與行為兩者間的增長有相互的關聯性。社交技巧屬於社會能力的一部份,若缺 乏立於基礎的社交技巧,那麼個體的社會能力就會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曾健瑋(2010)則認為社交技巧是指個體在社會情境下,以大眾 能夠接受並且對自己本身或他人有所助益的方式,並且不得阻礙他人之下,其所 與人互動的這項過程。而且若是要建立良好的社交技巧,就必須對個體的內在認 知及外在行為有好的培養,需要兩者加以結合才能得到符合社會所期望的目標行 動。其也提到社交技巧缺乏的的話,個體會比較無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

會開始減少正向互動的能力,以至於遭受他人排擠。以上幾位學者都承認社交技 巧的重要性,若是社交技巧有所欠缺,恐怕會影響到個體的社會能力。

由以上討論可得知社交技巧對於個人整體社會能力有重大的影響,關於社交 技巧方面的理論、定義已有諸多學者闡述,本研究便將文中所提到的研究者之理 論、看法,與其他研究者的觀點及定義整理成下表 2-3-1。

表 2-3-1 研究者關於社交技巧的定義

研究者 定義

Combs and Slaby (1977)

社交技巧為處在社會情境下,以一種被社會所重視或能夠接 受的、且對自身及他人都有利的方式與人互動的能力。

Gresham (1986) 1.在社交技巧、社會能力以及社會行為三者中,以行為內容判 斷社會能力為當中範圍最大者。社會能力包含了適應行為、

Knapczyk and Rhodes (1996)

社會能力就是正確無誤地運用社會技巧的能力。

Merrell and Gimpel (1998)

社會行為中有正向與負向行為,社會技巧是專指有益於人際

對於社交技巧的相關定義學者們有許多看法,整合以上文獻資料可看出,社 交技巧是種實用的技能,主要是用於在社會上的人際互動。張春興及 Combs and Slaby 等學者皆指出,個體需使用社交技巧以被社會大眾所接納,其中大多數的學 者認為,社交技巧必須符合社會規範,並不得阻礙他人。也就是說在遵守社會規 範下,好的社交技巧是有益於自己及他人的,並且社交技巧也是在社會情境下與 人互動所需的重要工具。而本研究將社交技巧定義為「個體於社會情境中,在不 妨礙他人的前提下,與他人進行互動的過程」。

二、社交技巧之理論與類型

(一)社交技巧的理論

社交技巧是經由學習而來,若是要了解社交技巧是如何習得的,必須先深究 學習理論(黃茂發,2006)。而學習理論中最為重要且具代表性的理論,便是社會 學習理論及社會認知理論,因此以下分別對兩種理論做討論。

1. 社會學習理論

個體能夠透過在社會中相互觀察、學習而獲得嶄新的技能和思想方式(廖克 玲,1982),在人類社會中這種觀察活動是很頻繁的,而人們也會藉由觀察、模仿 他人來學習、影響自己。其中社會學習理論便認為觀察學習與模仿他人,是社會 情境下常見的一種模式。

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者 Bandura (1965)將該理論定義為「個體以透過觀察他人 的行為及其強化的結果,藉此學習到一些新的反應,或者使他原本便具有的某項 行為特徵獲得矯正。而在該過程中,觀察者並沒有對示範反應做出實際的外顯操 作。」在觀察學習的過程,被觀察的對象稱為模範或是示範者(Model),觀察本身 稱為觀察者(Observer),模範者透過觀察者的觀察活動而影響觀察者的過程,稱為 示範作用(Modeling)。所以觀察學習也可以被稱為示範作用過程(高申春,2001)。

因此,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們的學習是透過模仿而產生的,觀察者會以觀察 模仿示範者的方式來進行學習,這便是所謂的觀察學習(高申春,2001;Bandura, 1965)。而觀察學習是由注意過程、維持過程、產出過程與動機過程等,這四個互 相關聯的子過程所組成的,其內容如下圖 2-3-1 所示:

圖 2-3-1 觀察學習的四個過程 的出現與刺激,讓個體能夠觀察學習的更為完整、透徹(Bandura, 1965)。

‧示範事件

(2)維持過程

觀察者於觀察學習中所獲得之資訊會儲存在記憶中,以作為備用,這樣的資 訊處理方式便是維持過程。觀察者需要記住模範者的行為才能被其所影響,而此 種將行為的資訊儲存於腦內的方法也就是符號表徵的方式。觀察者將模範的的行 為經過編碼儲存於記憶中後,便不用再繼續向模範者學習,觀察者可以保持其觀 察學習而來的行為模式。而在觀察學習當中,注意過程必須輔以維持過程,如此 觀察學習才能夠產生(高申春,2001)。

(3)產出過程

產出過程所指的是觀察者對於示範行為的表現過程,其用以解釋觀察者如何 表現示範行為,也就是觀察者將注意過程與維持過程基礎上所形成的,其關於示 範行為的內部符號表徵轉換為物理形式的外顯行為過程(高申春,2001)。首先觀 察者將示範行為的認知概念或文字或圖像符號的表徵付諸於行動,並且在行動的 訊息回饋基礎上,進一步調整行動使其趨近於示範行為的認知表徵,接著再透過 實際的操作與練習,把行為的片段串連在一起,經過持續的調整,使自身行為更 接近正確的行為(章佩玉,2012)。

(4)動機過程

動機過程便是指觀察者於特定情境下,因某種誘因而表現出示範行為的過程。

若是一項示範行為對觀察者具有實用性的價值,那觀察者對該示範行為的獲取與 表現便會維持不同程度的一致性,如果當觀察者對於執行示範行為的過程達到熟 練之後,觀察者便能以不同的程度表現出此示範行為。並且個體大多都能接受有 價值與結果的示範行為,但對於缺少回饋與具有懲罰性後果的示範行為則較難接 受。而若是示範者能夠重複表現讓人期待的行為,並且再指導觀察者表現行為,

給予觀察者更多回饋的話,便可使多數觀察者做出符合的行為(章佩玉,2012)。

因此觀察學習便是由於受到示範事件的刺激,再經過此四個過程的處理,最 後才產生出相對應的行為。

2. 社會認知理論

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CT)是由美國心理學家 Albert Bandura 將社會學習理論結合行為主義(Behaviorism)後所提出的概念(Bandura, 1977;

Bandura, 1986)。於 1960 年代,當時的學習理論普遍認為人要得到行為的技能,就 必須不斷地嘗試錯誤(Trial-and-Error)。而 Albert Bandura 認為傳統理論過於偏重人 的行為反應與結果間的關係,應該更重視個體本身對於學習的自主性以及對學習 的瞭解程度。故 Bandura 於 1970 年代提出社會認知理論的觀點,現已在諸多領域 中獲得廣泛實證研究,包括教育、醫療照護、臨床診斷、電腦技能訓練、及生涯 規劃等,其被用作反應個人行為的認知層面(盧筱涵,2012;Bandura,1982;

Zimmerman,1990)。

在社會認知理論的互動模式中,具有三個重要構面,分別是環境(Environment)、

個人(Person)、行為(Behavior),以此三構面提出「三因素交互決定論」,這三項因 素彼此間是相互關聯的(Bandura, 1977)。而其關聯模式如圖 2-3-2 所示,環境、個 人與行為等三因素之間擁有雙向的互動,但是這些相互作用並不一定會同時發生,

也並非會具有相同的影響力,三因素互動的強度會依據環境、個人及活動的不同 而有所差異。行為可能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刺激與變動,而產生不同的效應,除此 之外個人的認知或者態度也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產生改變。這也就是說,社會認 知理論是透過環境、個人、行為等三因素,其不斷持續地作用來說明個人的行為 模式(李培妮,2013)。在三因素的互動中,藉由個人因素與環境因素的影響,便 可導致行為的發生,因此社會認知理論於解釋個人行為模式上是被廣泛應用的。

圖 2-3-2 Bandura 之交互決定機制

資料來源:”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Englewood Cliffs”. Bandura, A., 1986, N. Y: Prectice-Hall.

行為

(Behavior)

個人

(Person)

環境

(Environment)

而其中三因素中的個人因素,所指的是個人的認知能力、信念與態度,也就 是個體是否有採取某一特定的行為意圖。而衡量行為意圖將是比態度(Attitude)、

信念(Beliefs)及感覺(Affection)等因素更接近實際行為的狀態。故若是能了解一個 人的意圖為何的話,便能預測其可能進行的行為(李培妮,2013;Fishbein & Ajzen, 1975 )。 而 行 為 意 圖 是 指 「 個 人 欲 從 事 某 特 定 行 為 的 主 觀 機 率 」 (Subjective

信念(Beliefs)及感覺(Affection)等因素更接近實際行為的狀態。故若是能了解一個 人的意圖為何的話,便能預測其可能進行的行為(李培妮,2013;Fishbein & Ajzen, 1975 )。 而 行 為 意 圖 是 指 「 個 人 欲 從 事 某 特 定 行 為 的 主 觀 機 率 」 (Subj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