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 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 碩士論文 "

Copied!
15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張凱智 博士

自行車休閒運動涉入程度對個人社交技 巧、社交自我效能與幸福感之影響

The relations among biker's Involvement, Social Skills, Social

Self-Efficacy and Well-being

研 究 生: 陳柏祺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Ο 三 年 七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張凱智 博士

自行車休閒運動涉入程度對個人社交技 巧、社交自我效能與幸福感之影響

The relations among biker's Involvement, Social Skills, Social

Self-Efficacy and Well-being

研 究 生: 陳柏祺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Ο 三 年 七 月

(4)
(5)
(6)

謝誌

過去就讀研究所的每個時刻、埋首於論文寫作的期間,無不希望能夠趕緊完 成碩士論文,並且順利畢業。而直到此刻撰寫謝誌的同時,才真正感受到時間的 流逝之飛快,轉眼間便已來到這個階段。對於自己能夠如期畢業這件事,實在是 覺得無比的開心。

而在撰寫此謝誌時的心情,除滿心的喜悅外,便是對給予我各種協助、教導 的師長與朋友們滿懷的感恩之意。

能夠完成這本論文著作,要感謝的人真的不勝枚舉。首先要致上最大謝意的,

當然是我的指導教授,張凱智老師。於陷入寫作瓶頸時,凱智老師總能給予我適 當的建議,於討論理論架構時,若是沒有老師的幫助,也沒有辦法順利完成,對 於凱智老師的教導,於此致上十二萬分的感謝、感恩。

在論文的最後階段,口試委員沈智堅老師與蔡進士老師所提出的建議與指導,

更是完成本論文的最後關鍵,此外張育銓老師也給予我諸多建議與想法,老師們 的指正與教誨都是我能完成本論文的關鍵,在此感謝各位老師們的協助與教導。

除此之外,陪伴著我兩年時光的碩士班同窗好友們,大家彼此互相勉勵共同 學習,甚至在我論文口試時也撥空前來幫忙場佈,陪著我一路至口考結束。其中 田傑宇同學更是我需要加倍感謝的對象,若是沒有你的幫助論文也無法完成。而 閔淳、秉潔、佳穎、湘湄、家蕙、元浩,各位好同學們,再一次感謝各位的陪伴!

最後要致上謝意的便是台東縣蘋果單車協會與台東縣各大自行車行、自行車 參與者,感謝諸位的熱情協助,給予我寶貴的回饋,實在是感謝萬分!

未來也會將各位的恩情銘記在心,祝福大家未來的日子一路順遂!

陳柏祺 僅誌 2014 年 7 月

(7)

自行車休閒運動涉入程度對個人社交技 巧、社交自我效能與幸福感之影響

作 者 : 陳 柏 祺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文 化 資 源 與 休 閒 產 業 學 系

摘 要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討 自 行 車 活 動 參 與 者 涉 入 程 度 、 社 交 技 巧 、 社 交 自 我 效 能 與 幸 福 感 之 間 的 相 關 性 , 並 以 需 求 滿 足 理 論 之 目 標 理 論 與 活 動 理 論 帶 入 研 究 架 構 中 , 以 進 一 步 驗 證 四 構 念 之 間 的 關 係 。 本 研 究 採 問 卷 調 查 法 , 研 究 工 具 包 含 了 「 涉 入 程 度 量 表 」 、 「 社 交 技 巧 量 表 」 、 「 社 交 自 我 效 能 量 表 」 、

「 幸 福 感 量 表 」 等 。 研 究 對 象 則 為 台 東 縣 地 區 各 個 自 行 車 社 團 及 其 他 熱 愛 自 行 車 活 動 之 參 與 者 , 以 立 意 取 樣 的 方 式 進 行 問 卷 調 查 , 共 計 發 放 的 樣 本 總 數 為 500份 , 回 收 的 有 效 樣 本 為 430份,回收率為86%。而 資 料 分 析 方 法 採 信 度 分 析、項 目 分 析 、 描 述 性 統 計 分 析 、 結 構 方 程 式 分 析 等 。

根 據 研 究 結 果 發 現,涉 入 程 度 會 顯 著 影 響 社 交 技 巧;社 交 技 巧 會 正 向 影 響 社 交 自 我 效 能 ; 涉 入 程 度 會 正 向 影 響 社 交 自 我 效 能 ; 涉 入 程 度 會 正 向 影 響 幸 福 感 ; 自 我 效 能 會 正 向 影 響 幸 福 感 。 此 外 ,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自 行 車 活 動 參 與 者 之 涉 入 程 度 , 無 法 透 過 社 交 技 巧 正 向 影 響 幸 福 感 。 並 且 根 據 研 究 結 果 可 得 知 進 行 自 行 車 活 動 有 助 於 提 升 個 人 的 幸 福 感 , 並 且 「 社 交 」 因 素 在 自 行 車 活 動 具 有 重 要 地 位 及 意 義 , 人 們 可 透 過 參 與 自 行 車 活 動 加 強 社 交 技 巧 與 人 際 關 係 。

而 此 研 究 結 果 也 分 別 驗 證 了 目 標 理 論 與 活 動 理 論,其 在 各 路 徑 間 的 關 係 。 最 後 依 據 分 析 結 果 , 本 研 究 不 僅 對 自 行 車 參 與 者 及 相 關 活 動 承 辦 者 提 出 相 關 建 議 , 亦 對 後 續 研 究 者 提 供 未 來 研 究 之 建 議 。

關鍵字:涉入程度、社交技巧、社交自我效能、幸福感、自行車

(8)

The relations among biker's Involvement, Social Skills, Social Self-Efficacy and Well-being

Bo-Chi Chen

Depart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and Leisure Industries ,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verify the hypothesis through inspecting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index of ‘Involvement’, ‘Social Skills’, ‘Social Self-Efficacy’ and ‘Well-being’ in Taitung County. This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s, research tools included "Involvement Scale", "Social Skills Scale", "Social Self-Efficacy", and " Will-being Scale".A survey targeting the study subjects of bicycle clubs and cycling-lovers in Taitung County has been conducted through the methodology of purposive sampling, with a result of 430 effective samples out of 500, giving a valid rate of 75.14%. This research then tries to explain the result via ‘Telic or Endpoint Theory’ and ‘Activity Theory’ which come from Need Satisfaction Theory. This study used data analysis methods adopted reliability analysis, project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structural equa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are five conclusions: (1)‘Involvement’

affecting ‘Social Skills’ significantly, (2) ‘Social Skills’ affecting ‘Social Self-Efficacy’ positively, (3) ‘Involvement’ affecting ‘Social Self-Efficacy’ positively, (4) ‘Involvement’ affecting ‘Well-bing’

positively, (5) ‘Social Self-Efficacy’ affecting ‘Well-bing’ positively.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a discovery in this research, ‘Involvement’ has no positive effect on ‘Social Skills’ has indirect effect on ‘Well-being’.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at the bikes activities can help improve personal well-being, and "social" fact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cycling event, people can enhance social skills and relationships through participation cycling event.

This research proves the hypothesis of index relations and verifies

Telic or Endpoint Theory and Activity Theory. Meanwhile, it provides

(9)

some insights for successive researchers, and helps both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s in their making of recreational policy.

Keywords: Involvement, Social Skills, Social Self-Efficacy, Well-being,

Bicycle

(10)

目次

目次 ... I 表目次 ... III 圖目次 ... 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6

第五節 名詞解釋 ... 7

第六節 研究流程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自行車休閒運動相關概念 ... 9

第二節 涉入程度相關概念 ... 18

第三節 社交技巧的相關概念 ... 25

第四節 社交自我效能之相關概念 ... 36

第五節 幸福感相關概念 ... 43

第六節 涉入程度、社交技巧、社交自我效能、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 5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5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61

第三節 研究設計 ... 62

第四節 問卷發放 ... 63

第五節 研究工具 ... 66

第六節 量表題項鑑別力分析 ... 71

第七節 問卷施測流程 ... 75

第八節 資料處理方法 ... 7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77

第一節 人口背景統計分析 ... 77

第二節 參與行為特性分析 ... 81

第三節 各構面之現況分析 ... 87

第四節 驗證式因素分析 ... 94

第五節 研究假設驗證 ... 102

第五章 結論 ... 107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 107

(11)

第二節 建議 ... 112

參考文獻 ... 115

附錄一:專家效度用問卷 ... 125

附錄二:正式問卷 ... 135

(12)

表目次

表 2-1-1 研究者對於休閒的相關定義 ... 10

表 2-1-2 研究者對於休閒活動相關定義 ... 11

表 2-1-3 研究者對於休閒運動相關定義 ... 13

表 2-1-4 自行車的發展沿革 ... 16

表 2-2-1 研究者對於涉入程度相關定義 ... 19

表 2-3-1 研究者關於社交技巧的定義 ... 26

表 2-4-1 研究者關於自我效能的定義 ... 36

表 2-5-1 研究者關於幸福感的定義 ... 43

表 3-1-1 相關理論帶入研究架構表 ... 61

表 3-4-1 預試問卷信度分析 ... 64

表 3-5-1 涉入程度的構面及量表 ... 66

表 3-5-2 社交技巧的構面及量表 ... 67

表 3-5-3 社交自我效能的構面及量表 ... 68

表 3-5-4 幸福感構面與問項量表 ... 70

表 3-6-1 涉入程度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 71

表 3-6-2 社交技巧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 72

表 3-6-3 社交自我效能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 73

表 3-6-4 幸福感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 74

表 4-1-1 性別分配統計表 ... 77

表 4-1-2 年齡分配統計表 ... 78

表 4-1-3 婚姻狀況分配統計表 ... 78

表 4-1-4 教育程度分配統計表 ... 79

表 4-1-5 個人月收入分配統計表 ... 79

表 4-1-6 職業分配統計表 ... 80

表 4-1-7 居住地分配統計表 ... 81

表 4-2-1 平均多久從事一次自行車活動分配統計表 ... 82

表 4-2-2 騎乘自行車年資分配統計表 ... 82

表 4-2-3 目前投入在自行車花費分配統計表 ... 83

表 4-2-4 擁有幾部自行車分配統計表 ... 83

表 4-2-5 這次活動所使用自行車的種類分配統計表 ... 84

表 4-2-6 最常以什麼方式取得有關自行車的資訊分配統計表 ... 84

表 4-2-7 騎乘自行車最常選擇哪一種方式分配統計表 ... 85

表 4-2-8 是否有加入任何自行車協會之會員分配統計表 ... 85

(13)

表 4-2-9 參與自行車協會舉辦的活動頻率分配統計表 ... 86

表 4-2-10 這次自行車活動參加什麼組別分配統計表 ... 86

表 4-3-1 受訪者在涉入程度描述統計構面平均摘要表 ... 87

表 4-3-2 受訪者在涉入程度描述統計摘要表 ... 87

表 4-3-3 受訪者在社交技巧描述統計構面平均摘要表 ... 89

表 4-3-4 受訪者在社交技巧描述統計摘要表 ... 89

表 4-3-5 受訪者在社交自我效能描述統計構面平均摘要表 ... 90

表 4-3-6 受訪者在社交自我效能描述統計摘要表 ... 90

表 4-3-7 受訪者在幸福感描述統計構面平均摘要表 ... 92

表 4-3-8 受訪者在幸福感描述統計摘要表 ... 92

表 4-4-1 衡量變數表 ... 94

表 4-4-2 基本適配度評鑑表 ... 96

表 4-4-3 本研究適配度衡量標準分析結果 ... 97

表 4-4-4 各構面測量模式各項指標彙整表 ... 100

表 4-4-5 測量模式之區別效度 ... 101

表 4-5-1 研究假設驗證結果 ... 102

表 5-5-2 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驗證表 ... 105

(14)

圖目次

圖 1-6-1 研究流程圖 ... 8

圖 2-1-1 休閒、休閒活動與休閒運動三者之關係圖 ... 13

圖 2-3-1 觀察學習的四個過程 ... 28

圖 2-3-2 Bandura 之交互決定機制 ... 30

圖 2-4-1 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之關係 ... 39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60

圖 3-7-1 問卷施測流程圖 ... 75

圖 4-4-1 本研究 AMOS 概念性模式 ... 95

圖 4-5-1 研究假設驗證圖 ... 103

(15)
(16)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節旨在探討自行車活動者之涉入程度、社交技巧、社交自我效能與幸福 感間的關連性,而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限制及 相關名詞的釋義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台灣民眾的休閒活動(Leisure Activity)已逐漸多元化,人們在休閒上有 了更多的選擇,休閒也開始受到人們重視。休閒運動指的是使用空閒的時間,個 體根據自己本身的體能狀況,去選擇進行跟運動有關的活動(黃坤得、黃瓊慧,

2000)。大體來看休閒運動的主要內容是以運動為主,若是能適度地進行休閒運動,

便能夠減輕壓力,還可以達到娛樂的效果(李晶,2003),並且它的功能效用可以 藉由個體平常的參與獲得更大的效益(黃坤得,2003)。

接著就台灣民眾的休閒種類來看,可以發現到民眾的休閒活動、休閒運動的 種類並不普遍。在整體的休閒參與上來說,以「藝文消遣類」、「運動休憩類」、「時 間排遣類」的參與度為最高(陳美惠、林俊瑩、黃任閔,2006)。其中在「運動休 憩類」中,自行車運動為近年來逐漸發展起來的戶外休閒運動。

台灣在近幾年來開始推行自行車休閒運動,各縣市政府也開始興建自行車道,

自行車活動已開始熱絡起來(彭于珊、林必寧,2011)。根據李佩璇(2009)的研 究指出,這股自行車熱潮的起源,來自於 2007 年發生的三件足以掀起自行車熱潮 重大事件。一開始是當年 4 月由陳懷恩導演所指導的電影〈練習曲〉的上映,該 片獲得非常好的回響,開始引發一波自行車風潮。影片中的主角明相為了完成夢 想,踏上自行車決心環島一周,途中經歷許多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劇中溫馨感人 的劇情深植人心。接著捷安特公司的創辦人劉金標先生在看過本片後,受到電影 中的台詞「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所感動,毅然決然以 73 歲之高 齡,達成單車環島一周的紀錄。並於同年,總統馬英九於台北市長任內推行了青 春鐵馬行活動,自行車活動開始備受矚目。由以上的事件的影響,自行車活動在 國人休閒運動中的地位已逐漸升高。

而有鑑於台灣人民進行自行車休閒人數與日俱增,政府也對自行車休閒投入 許多心力。例如體委會(現已改名為教育部體育署)為了推廣自行車運動,自 2007 年起將每年的 5 月 5 號制定為「台灣自行車日」,並且把每年五月稱為自行車月(陳 俊宏,2012)。至於在相關建設上,體委會從 2002 年起開始進行「全國自行車道 系統計畫」,投入了超過 18 億元以上的資金在自行車道規劃建設上,直到 2008 年

(17)

底時,全台已建構完成的自行車道約有 1,180 公里長(梁錦鵬,2009)。到了 2012 年,於財團法人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2012)網站所公佈的自行車島路線檢索,

目前共有 34 條自行車路線,其總長達 3,369 公里。

因此有關自行車休閒的設施已日漸完善,越來越多民眾開始願意去嘗試自行 車休閒運動,而其中部分的自行車愛好者甚至會加入自行車社團來進行騎乘活動。

有關自行車的相關社團方面,於單車誌 Cycling(2012)的紀錄中,所登錄的台灣 地區自行車社團當中已有 166 個社團,全台各地皆有,這也是自行車休閒運動已 逐漸熱絡起來的證明。因此自行車活動經由政府與民間人士的鼓吹之下,再加上 自行車道與相關設備的完善,台灣的自行車休閒在「運動休憩類」的休閒參與中 已具有重要地位。

如上述所言,台灣的人們早已開始熱烈投入、參與自行車活動,而這種對特 定的休閒活動、休閒運動產生情感的投入、動機及興奮等心理狀態,這便是一種

「涉入」的狀況(Havitz & Dimanche, 1990)。其中 Dimanche, Havitz, and Howard (1991)表示,涉入是休閒活動與休閒體驗當中非常重要的成份,涉入程度會對人們 的休閒參與造成影響,人們能夠持續參與休閒活動也與涉入程度有關。因此涉入 的程度多寡在休閒運動的參與中是極具影響力的。

除此之外,在一般人的休閒運動涉入中,需要與人進行頻繁交流的活動有很 多,當然參與自行車活動也是如此,於此時便需要使用到所謂的社交技能。社交 技巧在定義上是指個人在一般社會情境下,以對大眾有益且不妨礙他人自由的情 況下,其與他人互動的歷程。社交技巧對於個體而言分為內在認知與外在行為,

外在行為像是打招呼、握手、表達意願等外顯行為,內在認知則是指判斷行為後 果、洞察情境用以決定如何行動等(曾健瑋,2010)。若是社交技巧不佳的話,個 體便較無法與人做正向的互動,容易被忽視、排擠。因此個體需要社交技巧的原 因,便是個體本身就必須要與外在環境達成互動,以得到人際關係等需求。

但是對於人際關係的掌控和社交技巧的好壞與否,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

事實上會影響社交能力的因素有很多,而個人的社交技巧也是能夠慢慢培養的。

而在增進社交技巧的方式當中,蔡熙銘與鄭文卿(2007)的研究中提到,參與休 閒運動能夠滿足社交功能、增加社交能力等。因此個體可以透過休閒運動的參與,

進而提升其社交技巧、加強社交能力等。而自行車活動同樣也是一種休閒運動,

個體能否透過涉入自行車活動,達成其社交技巧的提升,此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 之一。

如同前文所說,對於一般大眾而言,社交能力是一個需要確實掌握的重要技 能。而當個體的社交技能越佳的話,相對來說其社交自我效能也會越好(李靜如、

林邦傑、修慧蘭,2011)。社交自我效能之理論源自於自我效能理論,由 Bandura (1977)提出。自我效能即是個體在進行心理運作時會被個人的認知所影響,而這種 認知的機制便是所謂的自我效能,其所指的是個體在進行某種任務或達成某些特 定行為時,對自身能力所抱持的信念(Bandura,1977)。本身具有高度自我效能的

(18)

人,他在進行任務的途中遭受到任何阻礙,都能夠堅持到底去完成任務。而休閒 的參與者在涉入活動時,倘若其認為自己可以達成某種活動技巧,那麼他參與該 項活動的頻率便會提高,但如果參與者的自我效能較低時,則會導致其參與該活 動的意願降低(曹勝雄、林濰榕,2012 ; Fawcett, Garton, & Dandy, 2009 ; Fredricks &

Eccles, 2002)。

自我效能可應用在許多情境,不同情境的自我效能,其定義也會不同(曹勝 雄等,2012)。像是套用進社交的自我效能,就是社交自我效能,它能評估自身的 社交能力,以及處在社交情境中,個人進行社交行為後能不能得到正面結果的可 能性評估(李靜如等,2011)。社交自我效能對於個人社交行為的進行與程度具有 高度影響力,若是社交自我效能越高,社交行為的程度也會更頻繁(陳俊伶,2005),

也就是擁有高社交自我效能的人,他們會自行參與較多的社交活動。而在參與活 動方面,前文提到參與休閒運動能夠增強社交技巧,而在社交技巧增強後,其社 交自我效能也會跟著有所進步(李靜如等,2011)。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夠了解在 自行車活動當中,個體的社交技巧是否也能正向影響社交自我效能,此為研究動 機之二。

上文提到自我效能可運用在不同環境上,若是運用在社交環境上便是社交自 我效能(陳俊伶,2005),在運動上使用就成為運動自我效能(林慶源、林耀豐,

2009)。而張鐸瀚與蔡漢忠(2009)的研究發現到,騎乘自行車環台者其對自身能 否騎完全程、達成環台目標和及能否有效處理過程上發生的問題等,在這之中自 我效能占了重要的影響地位。因此自我效能也能夠用於自行車休閒運動的參與上,

但目前有關社交自我效能與自行車活動涉入程度的相關研究尚未有成果,故本研 究希望探討自行車活動涉入程度是否能正向影響社交自我效能,此為研究動機之 三。

而回過頭來看,參與休閒運動不只能夠加強社交技巧,它也有促進健康、放 鬆心靈等效果。除了有這些優點之外,休閒還常被視為使人們產生幸福感的一種 重要來源之一(曹勝雄、梁英文、許詔墉、林濰榕,2013 ; Philipp, 1997)。根據學 者們的觀點,幸福感是指個人對正向情緒、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度的評估,亦即 個人主觀的針對自身整體生活的情緒性與認知性的評價(Andrews & Withey, 1976;

Diener, 1984)。Argyle (1987)則是認為個體可藉由休閒活動的參與產生幸福感,在 產生幸福感的過程中,個體必需要能完全專注於活動中,進而產生一種享受當下 的逾越感。

因此人們可以藉由涉入休閒活動進而產生幸福感,並且涉入的程度越高,便 越能享受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及滿足感。而在相關研究中,鄭天明與張台達(2011)

的研究發現,自行車休閒運動參與者的涉入程度越高的話,其幸福感也相對越高,

此外張清源與曾秋美(2011)的研究也顯示自行車參與者參與程度與幸福感呈現 正相關,證明涉入自行車休閒運動可以提升幸福感。而本研究也希望能更深入探 討自行車參與者於活動期間的幸福感受情況,此便成為本研究動機之四。

(19)

其中需求滿足理論中的「活動理論」也提到,幸福感是伴隨著參與活動而產生的

(陳建瑋、季力康,2009)。而本身擁有高社交技巧、高社交自我效能的人會較為 主動地參與社交活動(陳俊伶,2005),若是在自行車活動的場合中,高社交能力 者便能積極地與車友互動。因此本身社交技巧、社交自我效能良好的參與者,其 在進行自行車活動時會踴躍地進行社交活動,再從與車友交際的過程中得到幸福 感,由此可了解社交技巧與社交自我效能會正向影響到幸福感。而此便為本研究 動機之五與研究動機之六。

根據前文的討論可了解到涉入程度、社交技巧、社交自我效能與幸福感之間,

彼此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而過去有關自行車的研究大多探討的是參與者對 於自行車活動的參與狀況、動機等,如張哲豪(2010)的臺北地區自行車道使用 者參與動機與服務品質之研究等。或者是對於其休閒涉入情況的研究,例如林樹 旺(2008)的建構自行車使用者休閒涉入對休閒效益之影響等。另外對於自行車 道的環境屬性及滿意度等研究也有相關探討,像是李晉豪與劉照金(2011)的單 車族休閒動機、休閒環境及休閒阻礙對休閒滿意度的影響等。

有關自行車活動之相關研究方面,學界已有諸多之成果,但並無研究將以上 四項構念之相互關係進行探討。雖有學者針對自行車活動涉入程度與幸福感之間 的關係做過討論,例如鄭天明與張台達(2011)的自行車遊憩者休閒涉入、休閒

-家庭衝突與幸福感間之關係研究,及朱美慧(2013)的自行車休憩者的休閒涉 入與活動幸福感及生活幸福感關係之研究等。前人研究大多提及自行車參與者的 涉入程度會對幸福感造成正向的影響,但是都沒有探討到自行車參與者在涉入活 動中其社交和幸福感間的關係。

而事實上參與休閒活動、休閒運動本身便可說是一種社交行為。其中 Crawford 與 Godbey (1987) 也 提 到 在 影 響 休 閒 參 與 的 因 素 中 , 具 有 一 種 為 人 際 阻 礙 (interpersonal constrains)的因素,這表示個體若沒有足夠且適當休閒夥伴,會影響 其參與休閒的意願,因此人際關係與社交行為在休閒參與中是一種重要的因素。

故本研究認為社交因素在自行車活動中具有重大意義。再者,前文的討論也提到 社交技巧與社交自我效能會正向影響幸福感,但是如同前述,目前於探討自行車 參與者的涉入程度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當中,尚未有學者將社交因素加入分析。

因此本研究希望於此著手,並帶入相關理論更進一步論述。

基於以上研究方向,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發現,此四構念的關係可以再透過 幸福感理論中的需求滿足理論得到驗證。其中需求滿足理論認為個體的幸福感是 源自於自我需求上的滿足,當自我需求得到滿足後,個體便能感受到幸福(陳建 瑋、季力康,2009)。而本研究便以需求滿足理論中的兩個子理論,分別為目標理 論與活動理論,將之帶入研究架構中。

其中需求滿足理論當中的目標理論,其將幸福定為一項目標,個體花了一輩 子的時間去追求它,並且在達到此目標後,個體便能感受到幸福感(Diener, 1984)。

而人們參與自行車活動其中一個目的,也就是要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到幸福感,因

(20)

此涉入自行車休閒運動便是以得到幸福感作為目標之一,故本理論可深入探討涉 入與幸福感間的關係。

接著就需求滿足理論中的活動理論來看,其認為人們能夠從社會活動得到幸 福感,而所謂的社會活動則像是工作、休閒、運動、或者人際互動的過程等活動 (Argyle, 1987;Diener, 1984)。其中與他人交際的過程也是社會活動的一部分,因 此個體也能從涉入社交活動來產生幸福感。而參與休閒運動的過程中會有許多與 他人互動的機會,所以在涉入自行車活動的過程中,也能透過與車友的社交互動 來達成幸福感的滿足。由此發現本理論能夠驗證涉入程度、社交技巧、社交自我 效能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

基於以上探討,本研究係以需求滿足理論中的目標理論及活動理論帶入研究 架構中,以實證方式更深入驗證,藉需求滿足理論之觀點,從而建構自行車參與 者的幸福感。而本研究也期望藉由研究成果,瞭解參與自行車活動對自行車參與 者的社交能力與人際關係有何影響,並且探討如何提升自行車參與者之涉入程度、

社交技巧與社交自我效能,以增進個人的幸福感。而後再提供相關民間團體及公 部門於推廣自行車活動時,可做為規劃謀策之參考依據。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綜合以上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旨在:

一、了解自行車活動參與者涉入程度、社交技巧、社交自我效能及幸福感之情況;

二、探討自行車活動參與者涉入程度、個人社交技巧、社交自我效能及幸福感四 者之關聯性;

三、經研究之實證結果,以提供各民間團體及公部門於推廣自行車休閒運動時,

作為規劃模策之參考依據;

(21)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根據評估,本研究可能的研究限制有以下幾點:

一、本研究所發放之問卷,均針對台東地區的自行車參與者進行發放,若將受試 著推展至台灣各地區的自行車參與者,其測驗結果可能不盡相同。

二、受試者於問卷量表上的填答,因受限於其本身的意願與認知,只能假設其都 是基於自身之真實性而作答。

三、本研究採用自我報告式的回憶法進行調查,因此受試者的測驗結果可能有 誤差。

四、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對象限定為台東地區的自行車活動參與者,因台灣各 區的環境與參與者本身的屬性可能各不相同,因此研究結果可能無法完全推 論至其它地區的研究。

五、本研究正式問卷發放地點為台東縣蘋果單車協會與台東縣各大自行車活動 場,而問卷發放時間可能為自行車活動剛結束時,因此參與者多半處於較為 疲勞的狀態,此時研究者無法掌控受試者填答之情形,因此於問卷填答上可 能產生較多的無效問卷。

六、於問卷發放的限制上,由於台東地區自行車活動參與者人數逐年增加,但 目前尚無相關統計資料衡量台東地區的總騎乘人數,導致無法確切了解母體 之樣本數。基於以上研究限制,本研究則透過相關學者所提出的研究與建議,

作為問卷發放之參考依據。

(22)

第五節 名詞解釋

依據本研究之文獻探討,於此提出以下五點重要名詞釋義:

一、涉入程度:

個 體 對 於 自 行 車 活 動 的 需 求 、 價 值 觀 及 興 趣 所 感 受 到 的 攸 關 程 度 強 弱 (Zaichkowsky, 1985)。

二、社交技巧:

個體於社會情境中,在不妨礙他人的前提下,與他人進行互動的過程(Combs &

Slaby, 1977)。

三、社交自我效能:

將自我效能應用於社交情境上,用以評估進行社交行為後能否得到正面結果 的可能性評估(李靜如、林邦傑、修慧蘭,2011;Bandura, 1965)。

四、休閒運動:

個體在工作及課業等閒暇之餘,用個體所自行規劃、選擇的運動性活動來放 鬆、調節身心(黃坤得、黃瓊慧,2001;張良漢,2002)。

五、幸福感:

對 個 體 生 活 品 質 的 評 估 , 以 及 感 受 到 正 向 情 緒 的 主 觀 感 受 (Diener, 1984;Veenhoven, 1994)。

(23)

第六節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與動機、目的

相關文獻整理與探 討

研究架構與假設的建立

問卷的編製

進行問卷預試與修正

正式問卷發放

進行統計與分析

研究結果與討論

結論及建議

圖 1-6-1 研究流程 圖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本研究的文獻加以整理歸納,並分為下列四節以做探討:第一節為自 行車休閒運動相關概念;第二節為涉入程度相關概念;第三節為社交技巧的相關 概念;第四節為社交自我效能之相關概念;第五節為幸福感之相關概念;第六節 為涉入程度、社交技巧、社交自我效能、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自行車休閒運動相關概念

本節將探討自行車運動之相關概念,共分為下列二部分:第一部分為休閒運 動相關概念;第二部分為自行車休閒運動的發展與沿革。

一、休閒運動相關概念

在休閒(Leisure)當中,包含了休閒活動(Recreation)及休閒運動(Recreational Sport)等細項(張良漢,2002),因此若是要了解休閒運動的意涵,就必須先從休 閒這個大方面的概念著手。故本研究將分別探討休閒、休閒活動及休閒運動的定 義,以釐清三者之間的差別,並對休閒運動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休閒的定義

Kelly and Godbey (1996)認為,休閒是伴隨著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一項很重要 的社會現象(引用自李炳昭、陳秋曇,2009,頁 49)。休閒對於現代人來說是習以 為常的,但它是從古至今逐漸演化發展,才達成現有的休閒體制與觀念。過去對 於休閒的追求只有少數特定階級人士才能擁有,而現代對於休閒的概念則是傾向 休閒時間上的獲取,休閒早已普及化,每個民眾都可以有自己的休閒方式(許義 雄,1980)。

李炳昭與陳秋曇(2009)認為休閒的意涵大抵上可分作下列幾點探討:1. 字 源、字義的觀點:回顧追尋休閒一詞的字義起源,藉以分析了解休閒一詞的來由及 字義。閒暇時間的觀點:休閒是指在個體所擁有的自由時間當中可以任意地進行各 種有益身心的活動。2. 心理的觀點:休閒是種在心理及內在上的經驗感受過程,

擁有內在需求、個人獨特的意識、不會受約束、可自由選擇、為一種愉悅的心靈

(25)

狀態等特性。3. 活動的觀點:休閒必須符合健康、道德等特性,並且是有助於個 體改善生活品質的活動本質。4. 綜合性觀點:休閒的定義是以時間、活動、心理 等觀點作為基礎,休閒本身就具有多元的面相,因此較難用單一指標來下定義。

根據上述的討論,可發現到對於休閒一詞的註釋與定義,古今中外學者曾有諸多 解釋,於此將各項解釋定義列於下表,以做分析探討。

表 2-1-1 研究者對於休閒的相關定義

研究者 定義

Murphy (1974) 休閒為當工作及一般日常瑣碎事務完成後,所剩下可被利用 的時間。

Parker (1976) 休閒是在進行一些個體賴以為生,必須用掉的時間之外,所 剩下的可以讓自己隨意規劃使用的時間,並且在這段時間中 進行讓自己放鬆的活動或嗜好(引用自李炳昭、陳秋曇,

2009)。

Peterson (1981) 休閒便是一段不用受到拘束、是屬於自由的時間,也就是扣 除工作和基本生活的義務性活動後所剩下的時間。

McDaniel (1982) 休閒是在工作和維持生活基本需求以外的時間,休閒提供了 一個自由的時間,讓人們可以自主選擇一些想進行的活動。

MacLean (1985) 休閒本身是很自由隨意的,個體可以任意去選擇或增加、減 少休閒時間。

Kelly and Godbey (1992)

休閒本身就是一種行動,而此行動便是體驗的內容,它是屬 於體驗當中最為主要要的自我決定行動(引用自李炳昭、陳 秋曇,2009)。

Richard, Kathryn ,Craig and Lynn

(1997)

休閒是指個體扣除維生所用的時間之外,剩餘可用於自由選 擇使用的時間(引用自李炳昭、陳秋曇,2009)。。

Cordes and Ibrahim (1999)

休閒為一種活動、一種心理狀態,是在個體工作之餘的時間 上進行的,它是一個自由的時間,使自已從工作上解脫出來。

張春興(1983) 休閒是指在自己所擁有的自由時間中,可以不被工作或課業 所拘束,可任由自己意志自由決定要進行其它帶有工作性質 的活動。

陳彰儀(1985) 休閒為一種生活型態的展現,正因如此,每個人會根據自己 所處的文化、生活型態、個人特質,去選擇不同的休閒活動。

高俊雄(1996) 休閒是經由個體所選擇,且具有目的性的。休閒對於個體而 言,其最終是為了均衡生活體驗、提升生活內涵及生命品質。

註: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相關文獻資料自行編撰。

(26)

以上學者們的看法中,張春興(1983)、MacLean (1985)、Richard, Kathryn, Craig and Lynn (1997)皆有提及,休閒本身是很自由的,可以任由個體來選擇規劃,而規 劃的決定權便操之在己。並且休閒所使用到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工作與課外等 閒暇時間當中,在個體有空閒時去加以進行的。高俊雄(1996)與 Parker (1976) 皆認為,進行休閒之最大目的在於放鬆身心、調節自我生活品質,這是休閒所帶 來的益處。

(二)休閒活動之定義

休閒活動包含於休閒這個廣義的名詞之中(張良漢,2002),也有學者認為休 閒活動是基於休閒的基本概念,在加以擴大的概念(楊煥烘,1992),因此兩者雖 據有關連性,但還是可分別作討論。就休閒活動而言,其是個體因本身的需求而 選擇進行的活動(Kelly, 1972),並且不同特質、文化會選擇不一樣的休閒活動,因 此休閒活動也是一種個人生活型態的展現(陳彰儀,1984)。

另外 Kelly (1990)以活動的功能性,把休閒活動分作四個類別:1.沒有目的的 休閒活動;2.具有補償、恢復性的休閒活動;3.以人際、情感面為主的休閒活動;

4.角色義務型態的休閒活動。所以個人休閒活動的參與動機與目的是具有多層面的 意義存在的,每個人會從事休閒活動的立意與種類是不盡相同的。

而人們透過參與休閒活動可以得到許多益處,根據 Iso-Ahola (1980)所提出的 休閒活動之功能表示,進行休閒活動具有六大功能:1. 加強工作的技能;2. 娛樂 與放鬆身心;3. 透過活動讓人格得到成長;4. 增強社交技巧並發展或維持人際關 係;5. 得到社會經驗,以利於進入社會中;6. 可避免怠惰及反社會行為的發生。

因此適度參與休閒活動可以得到身心的放鬆、人際關係的培養等諸多好處,對人 們來說休閒活動是生活當中重要的一環。

回過頭來看休閒活動的定義,其與休閒的意義相同,並無一致性的論點。而 本研究整理相關學者之論點如下:

表 2-1-2 研究者對於休閒活動相關定義

研究者 定義

Kelly (1972) 休閒活動是個體因自身的需求而選擇進行的活動。

Chubb and Chubb (1981)

休閒活動是一種不拘形式的享受,並且具有特定的義義。

活動可能在任何地點與時間進行,重點是進行休閒活動的 個體認定該活動對自己是具有遊樂性質的。

(續下頁)

(27)

研究者 定義 Ellis and Witt

(1984)

休閒若是以活動的觀點來看,該活動必須是具有道德、有 益健康且有助於個體的改善並可以得到幸福的,而這個活 動的取向基本上建立在個體對道德、健康與改善的知覺 上。

Jackson (1988) 休閒活動是指在個體閒暇時,由自主的意願選擇具有組織 性的計畫與個人社會目標的活動及經驗,而該活動是能帶 來逾越感且能滿足個體的需求。

Kraus (1990) 休閒活動是因個體平日生活的疲勞、健康因素或其他問題 等,而更顯其可貴,而進而使人珍惜的活動或事件。

方瑞民(1976) 休閒活動是在個體的空閒時間進行,為個體主動去選擇喜 愛的活動,不求回報,休閒活動本身便是一種享受,用以 活化身心、製造精力等,它能夠給個體立即的滿足。

詹皓宇(2001) 休閒活動為個體在休閒的時間中,其自由進行有益身心及 社會健康的活動,個體會在活動期間得到滿足、充實的休 閒狀態。

林清崎(2002) 休閒活動為個體在工作之餘或關於日常生活所需花費的 時間之外,其以剩下的時間去進行某種特定活動,並從該 活動之中獲得滿足。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相關文獻資料自行編撰。

由以上討論可了解,不同的個體會有不一樣的休閒需求,因此會去選擇不同 的休閒活動。但相同的地方便是,休閒活動都是個體於工作外的閒暇時間,自主 選擇自己喜愛的活動參與,並從中得到直接性的滿足。而休閒活動不僅可促進身 心健康,也能增進社會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在進行活動中所獲得的樂趣、娛 樂性。因此綜合上述定義,本研究將休閒活動定義為,個體在工作及課業等閒暇 之餘,用個體所自行規劃、選擇的活動來放鬆、調節身心。

(三)休閒運動之定義

以上的討論皆有提及,休閒(Leisure)這個名詞本身便是一種集大成的詞彙,並 且根據黃坤得與黃瓊慧(2001)等人的歸類,其提出在休閒之下還包含有休閒活 動(Leisure Activity)、娛樂/消遣(Recreation)和休閒運動(Recreational Sport)等各個細 項於其中。

(28)

在另一方面,張良漢(2002)則認為休閒(Leisure)是一個較為抽象的名詞,其與休 閒活動(Recreation)及休閒運動(Recreational Sport)是具有關聯性的。其中休閒活動 的內容較為明確清楚,而休閒運動則是著重在身體活動上。三者間的關係如下:

圖 2-1-1 休閒、休閒活動與休閒運動三者之關係

資料來源:”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研 究”。張良漢,2002,台北:師大書苑,12。

而關於休閒運動的部分,近代西方學者們將其定義為自由選擇參與和樂趣本 身而安排參加的運動活動,至於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體委會則認定休閒運動是在自 由的時間中,個體自由選擇參加的體能性運動或休閒娛樂性運動(教育部體育署,

2000;李炳昭、陳秋曇,2009)。

在進行休閒運動當中,人們可以得到樂趣、增進健康。關於休閒運動的定義 及解釋,學者們多有不同或相同觀點,筆者收集休閒運動相關概念列於下表以進 行分析探討。

表 2-1-3 研究者對於休閒運動相關定義

研究者 定義

Wankel (1990) 其為個體可自由選擇並且能夠產生內心獎勵的一種運動 參與。

Mull, Bayless, and Ross (1997)

個體被內在動機所影響,為了得到興趣、快樂、成就感的 滿足,其出自於自願而選擇參與的運動。

(續下頁)

休閒 Leisure

休閒活動 Recreation

休閒運動

Recreational Sport

(29)

研究者 定義 教育部體育署

(1999)

休閒運動是個體去除掉工作與日常生活的需要,為了健 康、娛樂、興趣、交際、消磨時間等因素,所進行以身體 動作的練習或操作為主要形式的活動。

羅明葵(2000) 休閒運動本身是透過運動來實行休閒活動的行為,其具有 運動的優點,並且也承接休閒運動的功能。

黃坤得與黃瓊慧

(2001)

休閒(Leisure)是一個廣泛的詞彙,在休閒之下還包含有休 閒活動(Leisure Activity)、娛樂/消遣(Recreation)和休閒運 動(Recreational Sport)等各個細項在內。而當中休閒運動 是指使用個人空閒的時間,個體根據自己本身的體能狀 況,去選擇進行跟運動有關的活動。

張良漢(2002) 休閒活動及休閒運動都是在課餘或工作時間外,自由選擇 參加的自己所喜愛的活動,並且能夠從中得到樂趣、放鬆 身心。就休閒這個大方向來說,其本身較為抽象,而休閒 活動的內容主題比較明確,休閒運動則是身體活動方面居 多。

黃坤得(2003) 休閒運動最主要的內容是以運動為主,適度地進行休閒運 動,便能夠減輕壓力,更能夠達到娛樂的效果。個體對於 休閒運動的參與程度越多的話,其所獲得的效益也會跟著 增加。

李炳昭與陳秋曇

(2009)

休閒活動是出自個人的空閒時間中,自主選擇有益身心健 康並且是動態的休閒活動。休閒運動與休閒活動不同,休 閒運動是休閒活動的一部份,但是休閒運動有它在運動上 的價值。

蔡永川、林子恩與 古國宏(2011)

休閒運動為藉由運動這個主體,並特過個體自主選擇的運 動方式來達到休閒效果,其最主要的功能有:鬆弛、娛樂、

個人發展及自我決定。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相關文獻資料自行編撰。

由上表可看出大多數的學者幾乎都提到休閒運動是透過運動來實行休閒活動,

而參與休閒活動主要是以個體的自由時間為主,其目的是為了身心健康、興趣、

成就感、消除壓力等。

但是休閒活動與休閒運動兩者的意義有互相重疊的地方,其中休閒運動與休 閒活動的相同點,便是其都是在個體空閒的時候去實行的,並且都是由個體去自 主選擇所要進行的活動,而兩者的不同點,則在於是否著重於運動上。

有的學者會將休閒運動歸類在休閒活動之中,例如李炳昭與陳秋曇(2009)

便認為,休閒運動之於休閒活動中,但休閒運動更具有代表性跟價值的便是它「運

(30)

動」的要素。而張廖麗珠(2001)也表示休閒運動(Recreational Sport)這個詞,它 所指的是休閒活動中有關動態性的活動,並且這些活動的主要目的便是要增強體 能以及娛樂。

另一方面,學者們則認為(黃坤得、黃瓊慧,2001;張良漢,2002),休閒活動 與休閒運動都是包含於休閒(Leisure)這個大項目之中的,兩者雖有關聯性,但休閒 運動在身體活動上是更為重視的。而程紹同(1994)提到休閒運動是休閒與運動 的結合,與其它休閒活動不同,投入運動性的休閒的好處是其它類別的休閒活動 所無法比擬、提供的。此外李明榮(1998)也指出,休閒運動這個詞已經從「體 育」跟「休閒」的範疇中脫離出來了,它是以動態體能性的形態來進行活動,而 休閒活動則是屬於較為靜態的休閒方式。

經過以上的探討可了解,從事休閒活動與休閒運動都能得到放鬆身心的效果,

但是休閒運動是比較偏向於動態的運動型活動,因此對於身體健康、體能上會更 有所助益。而休閒活動與休閒運動所聚焦的重心並不相同,故筆者認為將兩者納 入休閒(Leisure)這個大集合中,再加以分述探討應是較為恰當的。

最後綜合上述定義,本研究將休閒運動定義為「個體在工作及課業等閒暇之 餘,用個體所自行規劃、選擇的運動性活動來放鬆、調節身心」。

二、自行車休閒運動的沿革與發展

(一)自行車休閒運動的起源

人們使用自行車已有兩百年的歷史(廖進迪,2000),而自行車隨著時代的發 展與進步,逐漸推陳出新,衍生出更完善、多功能的自行車種類。除此之外,自 行車的定位也從最早的交通代步工具,提升成具有休閒遊憩、運動性質的一項活 動。

若是回頭探討自行車發展的沿革,可發現最早的自行車概念出自於1493年達 文西的手繪稿中,其手稿中的兩輪車中就已出現「鍊條」的形象。而第一台實體 的自行車,則是於1791年發明,但其並無設置轉向的設備(廖進迪,2000),直到 1817年德國男爵Baron Karl Von Drais才製造出可以轉向的自行車(Ballantine, 2001)。接著 1839 年蘇格蘭人發明出以後輪驅動、腳踩踏板前進的自行車,這便是 第一台雙腳可離地騎乘的自行車。最後近代腳踏車的原型,則是來自於 1885 年英 國人所設計的前後輪大小相等的自行車,其以鍊條驅動後輪,使騎乘更加方便(廖 以仁,2009)。

根據上述,自行車的概念可追朔回1493年達文西的手稿,顯示出自行車的雛 型由來甚早,但它真正地開始流行起來,是在19世紀末的時候(張馨文,2003)。

因當時歐洲道路系統的損壞、不堪用,自行車開始成為一般人常用的旅行交通工 具,而後開始被人們大量使用,其受歡迎程度甚至在當時的英國與美國等地都成

(31)

立了不少自行車俱樂部(Southworth & Ben, 1997)。雖然自行車熱絡了一段時間,但 是到了1897年後,第一次運輸革命展開了(張馨文,2003),創新且方便的交通工 具跟著慢慢研發出來,也改變了人們的交通方式。這些便捷的大眾運輸工具提供 人們更多的選擇,而人們財富的增加也使得私人交通工具更加普及,在這樣的情 境下,自行車的使用率開始下降了(Ballantine, 2001)。

但是在1970年代後,因能源危機的出現,西方國家又再度重視起自行車作為 交通運輸的角色(張馨文,2003),也開始規畫自行車的系統。自行車從一個想 像的概念到實體的發明,並且經過一連串的改良,曾經作為人們重要交通工具的 自行車,現今已經有了休閒遊憩與運動的新定位。而自行車的發展演進史如下表 2-1-4所列:

表 2-1-4 自行車的發展沿革

年代 發展沿革

1493 達文西的手稿中,第一次出現自行車的雛型。

1791 第一台實體自行車的出現,以木頭製作,並無配至可轉向的設備。

1817 德國男爵Baron Karl Von Drais發明出可轉向的自行車,為木製的 車體,鐵製的車輪。

1839 蘇格蘭工匠發明出以後輪驅動,並以腳踩踏板前進的自行車。

1861 法國鎖匠Pierre Michaux父子將曲柄和踏板連接於前輪,製作出以 前輪驅動的自行車。

1869 法國出現了滾珠軸承式的輪轂,其以鍊條來驅動後輪,騎乘自行 車的安全性更有保障。

1874 英國製作出使用鋼絲輪輻的輪圈。

1877 1880

歐洲各地的道路開始不堪使用,自行車作為新的交通工具開始受 到歡迎,因為其安全性與便宜,自行車的使用率開始達到高峰。

1878 英國最早自行車團體,Cyclists’ Touring Club 於此成立。

1884 H.J.Lawson發明了Bicyclette 安全自行車,其在前後輪之間裝設 了腳踏板,而後該自行車的名稱便成為後來自行車的總稱。

1885

英國的John Kemp Starley設計出Rover Safety2自行車,車體前後 兩輪的大小一致,並且使用鏈條驅動後輪,其被認為是現代自行 車車的原型。

1988 第一台有氣壓式輪胎的自行車於愛爾蘭誕生。

1904 法國創造出第一台折疊式的自行車。

1935 英國開發出可手動變速的自行車。

1938 美國製造出配備有前輪煞車、懸吊、避震的登山車。

(續下頁)

(32)

年代 發展沿革 1951 運動專用的自行車於義大利誕生。

1961~1990 自行車發展出多樣且輕量化的車型

1970 將競速用公路車的結構發展成越野登山車,輪胎增厚、把手平 直,登山車的出現也帶來了新式的休閒運動。

1990後 於近年來環保與健康意識高漲,自行車已從原本的代步工具,轉 化為具有運動、休閒意義的夥伴。

資料來源:“臺灣發展自行車觀光之研究”。張馨文,2003,觀光研究學報,9(1),

頁114。

由上表及相關文獻可了解,自行車的概念由一開始想像的雛形,直至實體的 出現,其形態也經過了諸多演變。而近現代的自行車除了增加許多新設備外,它 的意義也不再只是過去用來代步的工具,如同運動專用自行車的誕生,現在的自 行車是人們休閒與運動的夥伴。

(二)台灣自行車的發展與現況

臺灣的自行車產業在全世界頗具盛名,而其地理環境也適宜發展自行車休閒 運動。臺灣自行車產業自 1970 年起,便以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做為競爭優勢,於歐 美的自行車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從 1980 年開始更進一步的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最大 自行車輸出國,創造了「自行車王國」的口碑(吳佩蓁,2003)。而台灣的最為著 名的自行車製造商,便是捷安特自行車公司,其全球營收的金額約 150 億台幣,

年產銷約 480 萬台自行車(張馨文,2003)。

雖然台灣生產的自行車大多以外銷為主,國人對自行車的買氣不盛,但由於 近年來國際油價的攀升,以及全球暖化造成的環保問題,政府開始推動全民運動,

提出打造運動島計畫,積極建構全島自行車道網路,因此民眾從事自行車休閒運 動風氣也日趨熱絡。

回顧自行車風潮的源頭,起因是因為2007年的一部電影《練習曲》,讓台灣掀 起了一股自行車運動的熱潮。並且於2008年時,總統馬英九提出了「健康、永續、

顧台灣」的環境政策,伴隨著節能減碳意識的興起,各縣市政府於近年來也開始 推動「國際無車日」活動。2009年時台北市、高雄市開始推出公共自行車系統,

這種綠色交通工具的推廣對都市的環境與交通都有良好的影響。而以上種種的事 件交錯在一起,造成了台灣對自行車運動發展的契機。

而台灣自行車休閒運動能有效成長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自行車道的普遍設 置。臺灣自行車道的發展最早可回顧到1991年台北市於敦化北路銜接民權東路至 南京東路的路段,開辦的第一條以通勤休閒為主的自行車道。並且在1997年時,

政府進行城鄉新風貌計畫,於台東縣關山鎮建造關山環鎮自行車道,開展了自行

(33)

車休閒運動與觀光產業結合的方式。接著台北市再於2000年建造完成淡水捷運線 自行車道,以提供民眾通勤及休閒運動的去處。而行政院體委會從2002 年起便開 始大力建設自行車道,並推行「全國自行車道系統計畫」,到了2012年,根據財 團法人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2012)網站所公佈的自行車島路線檢索,目前全台 共有34條自行車路線,其總長達3,369公里,因此可了解台灣自行車休閒的設施已 經越來越完善了。

接著有關台灣民眾對於自行車活動的參與度部分,根據 2012 年運動城市排行 榜調查報告的統計中指出,臺灣民眾最常從事的運動類型中,以戶外運動的比例 為最高,占 78.7%。而在各縣市民眾最常從事的運動項目中,其中「騎腳踏車」的 比例為 16.5%,在所有調查的運動項目中排行第 4 名。

綜上所述,台灣自行車活動的環境與相關設施已越發完備,願意參與自行車 活動的人也相對增加,而其中部分自行車參與者會選擇加入自行車社團來進行自 行車活動。根據單車誌Cycling(2012)的紀錄,其所登錄的台灣地區自行車社團 當中已有166個社團,可見自行車休閒運動已開始熱絡起來。並且在政府與民間人 士的推廣下,台灣的自行車活動在人們的休閒參與中已具有重要地位。

總的來看,台灣政府近年來積極將自行車運動與休閒遊憩產業相結合,並且 規劃出諸多自行車道與相關設施,提供更多優良的自行車環境,而這也促使自行 車休閒運動的發展更加蓬勃。而依據近來台灣自行車休閒運動的起飛,可以預知 到臺灣未來自行車休閒運動的發展是深具潛力的。

第二節 涉入程度相關概念

本節將探討涉入程度之相關概念,共分為下列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涉入程 度之定義;第二部分為涉入的分類;第三部分為涉入程度的衡量;第四部分為小 結。

一、涉入程度之定義

涉入的概念最早出現在「社會判斷理論」(Social Judgment Theory)中(Sherif, 1965),其屬於社會科學的研究觀念。而此理論主要在研究態度、改變、反判斷的 過程,認為個人的態度是受到接受、拒絕及不做任何承諾的區間所影響(林育則、

夏康寧,2011)。社會判斷理論認為,若是個體對某一事物的「自我涉入」

(Ego-involvement)越深,那麼其對相關事物的定見也就會越深,也更不容易去接受 相反的意見;另一方面,若是出現與自己相同的意見,其不但能接受,同時也會

(34)

將此意見擴大解讀(Sherif & Cantril , 1947;吳宗瓊,2002)。

來到現今,涉入的探討逐漸成為個人行為及消費行為的研究主流之一。在行 為研究方面,涉入理論在行銷學、廣告學、社會心理學等皆有諸多研究,在行銷 方面的研究中,涉入也曾被用來分析廣告效果(黃炳勛,2012;Huang, Chou, & Lin, 2010)。總的來說,涉入的概念已慢慢演變為一種心理認知狀態的探究,個體會受 到某種產品、情境等因素刺激,並藉此發現該事物對自己的攸關程度(黃炳勛,

2012;張良漢,2007;陳亭羽、康志瑋,2004)。而相關研究例如探討網路沉迷的 涉入程度或消費行為的涉入程度等,也就是說涉入程度在行銷或消費的應用上是 很廣泛的。

涉入程度之定義相當多,但最常被提起者,則為 Zaichkowsky (1985)之定義:

「個人對於本身基本的需求、興趣、以及價值觀等進而對某一事物所感受到攸關 程度的深與淺」。套用進前文社會判斷理論的觀點,便是講述顧客或消費者對於某 一事物能夠從好奇到感到興趣後所表現之關心程度,當關心程度涉入很高時,則 表示顧客或消費者對事物所需之資訊來源將越多,反之當顧客或消費者對事物所 抱持的態度是可有可無時,則代表此件事物將對個人產生之效益並不大,所以在 態度上則表現較不積極(陳弘慶,2007)。

根據前述,涉入較常用於早期消費者的一些行為研究中,而相較於此,本研 究則是將涉入程度用於休閒運動的探討上。在涉入程度與活動參與的探討中,

Dimanche, Havitz, and Howard (1991)提到,涉入程度有可能影響人們對於活動的態 度,並且涉入在個人的休閒體驗與遊憩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個體能 夠持續參與某一活動的關鍵因素。而 Venkartaman (1990)則說明,若將涉入用於運 動方面,便表示個體會對該運動具有強烈興趣,並沉浸於其中,把運動視為一種 興趣嗜好。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休閒運動當中的自行車活動來說,參與者對於自 行車活動有強烈興趣,並且深度投入於其中,其在運動過程中對於自己的耐力與 恆心挑戰,這些都符合涉入的心理狀況,因此將涉入程度用於自行車休閒運動當 中是可行的。

接著本研究將探討涉入程度之定義,然而涉入程度的概念因學者或研究問題 會產生多種不同定義與種類,因此本研究將之彙整並列於下表 2-2-1。

表 2-2-1 研究者對於涉入程度相關定義

研究者 定義

Day (1970) 涉入是種態度,為個體對某事物感興趣的程度,或該事物 對個體的自我概念或價值產生的重要程度。

Hupfer and Gardner (1971)

涉入是個體對於一項事物所擁有一定程度的關心跟興 趣,而這份關心及興趣是不需要保有任何立場的。

Zaichkowsky (1985) 涉入程度是根據個體自身的興趣、價值觀及基本的需要 等,進而去影響到對於進行某件事所感受的相關程度。

(35)

(續下頁)

研究者 定義

Celsi and Olson (1988)

涉入為個體在特定時間以及特定的情境下感受某事物對 自己的攸關性(引用自陳奕陵等,2011)。

Swinyard (1993) 涉入作為個體所切身相關的程度,會對其接收、處理訊息 造成影響。

Martin (1998) 涉入程度是特定物品在個體心中的關係,其可用來推測個 體的購買行為。

Peter and Olson

(1999)

涉入指的是某一物品、事件、活動與消費者間的關聯性,

是消費者的重要知覺。

Schiffman and Kanuk (2000)

當一項購買行為與個體的攸關性較小時,稱為低涉入購 買;若攸關性較大時,則稱為高涉入購買。

Mitchell (2001) 涉入程度為在某種環境下,個體受到刺激後發覺到個人的 重要程度以及了解到自己興趣的程度。此程度越高便是高 涉入,越低則是低涉入。

林靈宏(2006) 涉入為個體於某一情境下受到刺激,進而引發其興趣的程 度。

陳弘慶(2007) 若是參與者對於某項事物、活動產生好奇心或興趣時,便 會開始對該事件有所關心或採取行動,如果關心程度越高 時便表示對該事物越重視,反之則代表並不重視。

侯嘉政與傅柏霖

(2008)

涉入的本質是自我攸關的程度,其會受到個人、產品或是 特殊情境影響,造成對各種事務有不同的關注程度,其本 身便是一種心理認知狀態。

潘明全(2010) 涉入為個體的內在心理狀況,可由個體對事物的感受與認 知來分析該事物的重要程度做判斷。

郭進財、黃文成與 郭冀謙(2010)

涉入程度指的是參與者本身對於自身所參與的事物的關 心程度,若是關心的程度越高的話,表示對該事物越重 視,若關心程度低的話,則對該事物較不重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相關文獻資料自行編撰。

對於涉入程度的定義多指向參與者在對於某項事物產生好奇與關心,甚至接 著採取行動,而這份關心的程度便攸關涉入程度的水準高低。如同 Mitchell (2001) 所說,個體受到產生好奇心的事物所刺激,便會開始去注意該事物,進而導致涉 入情境的發生。並且陳弘慶(2007)與郭進財等(2010)皆有提到,關心程度越 高的話,代表涉入的程度越高,關心程度較低的話則涉入程度較低。

(36)

涉入程度最早用於消費者行為理論,而本研究將消費者替換為自行車活動參 與者,因此將之定義為「個體對於自行車活動的需求、價值觀及興趣所感受到的 攸關程度強弱」。

二、涉入的分類

涉入程度被廣泛地應用在各大領域中,而根據各領域不同的研究重心,涉入 也衍生出各種分類方式。較常見的是以涉入程度的對象及本質做分類,兩者分類 如下:

(一)以對象分類

Zaichkowsky (1985)認為涉入應以對象做區分,並以此概念探討消費者的行為,

此分類主要有廣告涉入、產品涉入及購買決策涉入三大部分,相關討論如下:

1. 廣告涉入(Advertisement Involvement)

廣告本身會去吸引消費者的注意,而消費者接收廣告訊息的認知、反應或處 理訊息的程度,這些都是一種心理狀態Greenwald and Leavitt (1984),因此廣告涉 入指的便是消費者的涉入程度會影響到對廣告的關心或反應程度。

2. 產品涉入(Involvement with Product)

產品涉入代表消費者對於一項產品的重視程度及主觀的意識(Bloch & Richins, 1983),是一種持久性的涉入,較不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Arora, 1982)。若是消 費者對某產品越來越感到興趣,其涉入該產品的程度便會越高,進而產生動機去 搜尋相關資訊,以了解該產品(Engel, Miniard & Blackwell, 2001)。

3. 購買決策涉入(Involvement with Purchase)

指的是消費者在進行購買活動時,於該情境下的涉入程度。也就是當消費者 處在購買活動的情境時,其購買的產品與個人的重要性及關連性,對購買決策或 選擇結果造成的行為改變。並且,購買決策涉入與產品涉入具有密切關連性,但 其與產品涉入是不同的(Engel, Miniard & Blackwell, 2001)。

(二)以本質分類

涉入程度以本質做區分的話,可分為情境涉入、持久涉入與反應涉入等三類 (Houston & Rothschild, 1978),相關討論如下:

(37)

1. 情境涉入(Situational Involvement)

消費者會受到產品的屬性與相關情境影響,而這些特殊的情境會改變消費者 對事物的涉入程度。而情境涉入所指的便是某些特定的情境會影響個體,造成其 產生某種特定的行為(Belk, 1975),例如消費者在進行購買行為時,其本身便會受 到環境、個人等因素影響。而Bloch and Richins (1983)則認為情境涉入風險性購買 的一種結果。

2. 持久涉入(Enduring Involvement)

持久涉入指的是消費者對某項事物的持續性關注。其起因來自於消費者的內 在因素,主要分為兩項來源,一為對某項事物的主觀價值系統,包括個人的興趣、

目的、價值觀等,再者為對該事物的先前經驗(Houston & Rothschild, 1978)。而消 費者對於該事物能產生持久涉入,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該事物能夠滿足消費者內在 持續的需求(黃俊英、賴文彬,1990;黃炳勛,2012)。

3. 反應涉入(Response Involvement)

反應涉入為情境涉入與持久涉入兩者之結合,是對某事物的一種心理狀態 (Arora, 1982),其中情境涉入表示消費者經歷的反應涉入之平均水準,至於持久涉 入則為反應涉入的變異來源(黃炳勛,2012;Rothschild, 1979)。因消費者處於購 買情境時,其思考決策會顯得十分複雜,而單以情境涉入或持久涉入是無法完全 解釋的,所以反應涉入便為此種複雜情境下的反應結果。

三、涉入程度的評量

關於涉入衡量的部分,由於涉入程度本身便是一種中介變數,而中介變數較 為抽象無法直接進行衡量,因此會需要憑藉其它的相關變數來進行評估衡量。學 者們對於認知的衡量方式提出許多看法,可大致歸類為兩大類,分別為單一構面 和多重構面的衡量方式。就單一構面而言,其對涉入的衡量主要以單一項的指標 進行評量為主。例如Wright (1973)認為涉入應以認知來衡量、Traylor (1981)則認為 應以規範重要性等單一構面來衡量。而Bloch(1981)以自我觀念來判斷涉入,Slama 與Tashchian (1985)則以自我關聯來決定涉入。

然而,另有許多相關研究認為涉入概念是多重構面所組成,單一指標的衡量 並不能含括涉入的全貌,因此多重構面衡量法更有其週延性及整體性。例如Bloch (1982)以自我價值觀、需要、及知覺風險來衡量涉入程度;Greenwald and Leavitt (1984)以自我價值觀、及產品重要性作為衡量指標;Laurent and Kapferer (1985)以 產品重要性、誤購風險性、誤購可能性、愉悅性、產品象徵性等項目來衡量;而 Vaughn (1986)則以誤購風險性、產品重要性等項目測量涉入。

(38)

而在涉入的相關量表中,Havitz and Dimanche (1997)經過分析,認為最常用來 衡量涉入的兩個量表分別為 Zaichkowsky (1985)提出的RPII量表與Laurent and Kapferer (1985)的CIP量表。以下就此兩種量表分別討論:

(一)個人涉入量表 (Revised Personal Involvement Inventory, RPII)

Zaichkowsky (1985)所提出的個人涉入量表(Personal Involvement Inventory,

PII),本量表具有20項題目,並且量表中包含了三個構面,分別是需求(Needs)、

價值(Values)及興趣(Interests),用以測量個人涉入程度。

而後Zaichkowsky將PII量表更加精簡,使題項減少到10題,精簡後的量表稱為 Revised PII量表,簡稱RPII量表。表中的項目縮為10項,稱為RPII(Revised Personal Involvement Inventory)量表。並且經過測試後,該量表的信度及效度仍維持具有良 好的水準(Cronbach Alpha平均大於0.9),因此仍具有相當高的信、效度。

(二)消費者涉入量表(Consumer Involvement Profile, CIP)

Laurent and Kapferer (1985),考量到涉入的影響因素很多,若是只依靠單一指 標的衡量方式並無法完整解釋個人的涉入程度,因此設計出具有多重構面的消費 者涉入量表(Consumer Involvement Profile),簡稱CIP。此量表以李克特(Likert)五點 量表來表示,其具有五項構面,包含產品重要性(Importance)、產品愉悅性(Pleasure)、

產品象徵性Sign)、誤購風險性(Risk Importance)、誤購可能性(Risk Probability)等。

RPII量表與CIP量表都被廣泛地使用著,而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RPII量表是以 涉入的單一構面來探討,只對個人知覺的攸關程度做分析,並使用兩極化的形容 詞作為變項;CIP量表則是以多重構面的方式來衡量,變項以陳述聚的方式來表 現。

而本研究之涉入程度量表則採用 McIntyre and Pigram (1992)的三個構面,其承 襲自 Laurent and Kapferer (1985)所提出的概念,發展出休閒涉入的量表。該量表共 分為以下三個向度:

(一)吸引力(Attraction)

指該活動或產品對於參與者或消費者的重要性或興趣,並且參與者或消費者 其參與或使用後的愉悅感也包含於其中。

(39)

(二)自我表現(Self-expression)

指的是參與者或消費者藉由參與或購買的行為,來傳達或表現個人本身的象 徵、價值。

(三)中心性(Centrality to Lifestyle)

其指的是個體所購買的產品或參與的活動對生活型態的影響,其在社會網絡 之中的攸關程度。

McIntyre and Pigram (1992)的構面與過去傳統消費者行銷領域的研究有所不 同,其對於人們的生活與活動的涉入上具有更進一步的論述(Wiley, Shaw & Havitz, 2000),而過去學者於探討休閒活動的涉入上也多半採用吸引力、自我表現與中心 性等構面,故本研究選擇以此構面進行自行車休閒運動涉入程度之衡量。

四、小結

透過以上相關文獻探討可了解,涉入程度源自於「社會判斷理論」中,並且 其常見於探討消費者的行為模式。當消費者或參與者對於某項事物產生好奇與關 心時,這份關心的程度便攸關涉入程度的水準高低。而 Dimanche et al. (1991)也提 到,涉入程度可能會影響人們對於活動的態度,並且其於個人的休閒體驗與遊憩 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個體能夠持續參與某一活動的關鍵因素。

而本研究將涉入程度用於自行車休閒運動的探討上,並以 McIntyre and Pigram (1992)的涉入構面作為衡量標準,並修改自 Kyle and Chick (2004)、Kyle and Mowen (2005)以及陳慧玲與林安庭(2011)之吸引力、自我表現和中心性等三項構面量表,

以進行自行車休閒運動的衡量。

數據

表  2-3-1    研究者關於社交技巧的定義  研究者  定義  Combs and  Slaby (1977)  社交技巧為處在社會情境下,以一種被社會所重視或能夠接受的、且對自身及他人都有利的方式與人互動的能力。  Gresham (1986)  1.在社交技巧、社會能力以及社會行為三者中,以行為內容判 斷社會能力為當中範圍最大者。社會能力包含了適應行為、 社會技巧與同儕接納這三部分,所以社會技巧屬於社會能力 的一部份。  2.社會技巧包含人際互動的行為、與自我有關的行為,以及工 作有關的行為等三種
圖  2-3-1    觀察學習的四個過程  資料來源:”人性輝煌之路-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高深春,2001,台北市:貓 頭鷹,155。  (1)注意過程          注意過程其指的是觀察者在示範事件的過程中,會將自身的心理資源如感覺 通道、知覺活動、認知處理等,集中貫注於示範事件中,而這也表示範事件是使 觀察者進而產生觀察學習的入口。並且對觀察的主體而言,自身周遭的環境世界 並非是只有單一事件的發生,世界環境是由無窮的事件相互發生所構成的。並且 世上所有發生的事件,它都可以構成觀察主體的示範刺激
圖  2-4-1    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之關係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H6 H3 H4 H1 H5 綜合為社交因素  幸福感 生活滿意 自我肯定 自我信心 主觀幸福感 涉入程度 活動吸引力 中心性 自我表現 社交技巧 社交的覺察與表達 社交過敏 社交自我效能 效能預期 結果預期 H2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Cogni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Meatless Day” from Pupils~A Case of PinTung County Fang Liao Junior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On the course content page, click the function module to switch to different learning activities pages for learning; you can also directly click the "learning activity" in

Calligraphy plays an integr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cluding the transcription of scriptures or the distribution of Buddhist words and phrases in writing,

Sunya, the Nothingness in Buddhism, is a being absolutely non-linguistic; s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atyas" is in fact the dif- ference between the linguistic and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潘銘基, 1999 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 及文學系,繼而於原校進修,先後獲得哲學碩士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experimental results carried in this research, it proves that the writing mechanism and its functions may improve the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