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節旨在探討自行車活動者之涉入程度、社交技巧、社交自我效能與幸福 感間的關連性,而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限制及 相關名詞的釋義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台灣民眾的休閒活動(Leisure Activity)已逐漸多元化,人們在休閒上有 了更多的選擇,休閒也開始受到人們重視。休閒運動指的是使用空閒的時間,個 體根據自己本身的體能狀況,去選擇進行跟運動有關的活動(黃坤得、黃瓊慧,

2000)。大體來看休閒運動的主要內容是以運動為主,若是能適度地進行休閒運動,

便能夠減輕壓力,還可以達到娛樂的效果(李晶,2003),並且它的功能效用可以 藉由個體平常的參與獲得更大的效益(黃坤得,2003)。

接著就台灣民眾的休閒種類來看,可以發現到民眾的休閒活動、休閒運動的 種類並不普遍。在整體的休閒參與上來說,以「藝文消遣類」、「運動休憩類」、「時 間排遣類」的參與度為最高(陳美惠、林俊瑩、黃任閔,2006)。其中在「運動休 憩類」中,自行車運動為近年來逐漸發展起來的戶外休閒運動。

台灣在近幾年來開始推行自行車休閒運動,各縣市政府也開始興建自行車道,

自行車活動已開始熱絡起來(彭于珊、林必寧,2011)。根據李佩璇(2009)的研 究指出,這股自行車熱潮的起源,來自於 2007 年發生的三件足以掀起自行車熱潮 重大事件。一開始是當年 4 月由陳懷恩導演所指導的電影〈練習曲〉的上映,該 片獲得非常好的回響,開始引發一波自行車風潮。影片中的主角明相為了完成夢 想,踏上自行車決心環島一周,途中經歷許多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劇中溫馨感人 的劇情深植人心。接著捷安特公司的創辦人劉金標先生在看過本片後,受到電影 中的台詞「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所感動,毅然決然以 73 歲之高 齡,達成單車環島一周的紀錄。並於同年,總統馬英九於台北市長任內推行了青 春鐵馬行活動,自行車活動開始備受矚目。由以上的事件的影響,自行車活動在 國人休閒運動中的地位已逐漸升高。

而有鑑於台灣人民進行自行車休閒人數與日俱增,政府也對自行車休閒投入 許多心力。例如體委會(現已改名為教育部體育署)為了推廣自行車運動,自 2007 年起將每年的 5 月 5 號制定為「台灣自行車日」,並且把每年五月稱為自行車月(陳 俊宏,2012)。至於在相關建設上,體委會從 2002 年起開始進行「全國自行車道 系統計畫」,投入了超過 18 億元以上的資金在自行車道規劃建設上,直到 2008 年

底時,全台已建構完成的自行車道約有 1,180 公里長(梁錦鵬,2009)。到了 2012 年,於財團法人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2012)網站所公佈的自行車島路線檢索,

目前共有 34 條自行車路線,其總長達 3,369 公里。

因此有關自行車休閒的設施已日漸完善,越來越多民眾開始願意去嘗試自行 車休閒運動,而其中部分的自行車愛好者甚至會加入自行車社團來進行騎乘活動。

有關自行車的相關社團方面,於單車誌 Cycling(2012)的紀錄中,所登錄的台灣 地區自行車社團當中已有 166 個社團,全台各地皆有,這也是自行車休閒運動已 逐漸熱絡起來的證明。因此自行車活動經由政府與民間人士的鼓吹之下,再加上 自行車道與相關設備的完善,台灣的自行車休閒在「運動休憩類」的休閒參與中 已具有重要地位。

如上述所言,台灣的人們早已開始熱烈投入、參與自行車活動,而這種對特 定的休閒活動、休閒運動產生情感的投入、動機及興奮等心理狀態,這便是一種

「涉入」的狀況(Havitz & Dimanche, 1990)。其中 Dimanche, Havitz, and Howard (1991)表示,涉入是休閒活動與休閒體驗當中非常重要的成份,涉入程度會對人們 的休閒參與造成影響,人們能夠持續參與休閒活動也與涉入程度有關。因此涉入 的程度多寡在休閒運動的參與中是極具影響力的。

除此之外,在一般人的休閒運動涉入中,需要與人進行頻繁交流的活動有很 多,當然參與自行車活動也是如此,於此時便需要使用到所謂的社交技能。社交 技巧在定義上是指個人在一般社會情境下,以對大眾有益且不妨礙他人自由的情 況下,其與他人互動的歷程。社交技巧對於個體而言分為內在認知與外在行為,

外在行為像是打招呼、握手、表達意願等外顯行為,內在認知則是指判斷行為後 果、洞察情境用以決定如何行動等(曾健瑋,2010)。若是社交技巧不佳的話,個 體便較無法與人做正向的互動,容易被忽視、排擠。因此個體需要社交技巧的原 因,便是個體本身就必須要與外在環境達成互動,以得到人際關係等需求。

但是對於人際關係的掌控和社交技巧的好壞與否,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

事實上會影響社交能力的因素有很多,而個人的社交技巧也是能夠慢慢培養的。

而在增進社交技巧的方式當中,蔡熙銘與鄭文卿(2007)的研究中提到,參與休 閒運動能夠滿足社交功能、增加社交能力等。因此個體可以透過休閒運動的參與,

進而提升其社交技巧、加強社交能力等。而自行車活動同樣也是一種休閒運動,

個體能否透過涉入自行車活動,達成其社交技巧的提升,此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 之一。

如同前文所說,對於一般大眾而言,社交能力是一個需要確實掌握的重要技 能。而當個體的社交技能越佳的話,相對來說其社交自我效能也會越好(李靜如、

林邦傑、修慧蘭,2011)。社交自我效能之理論源自於自我效能理論,由 Bandura (1977)提出。自我效能即是個體在進行心理運作時會被個人的認知所影響,而這種 認知的機制便是所謂的自我效能,其所指的是個體在進行某種任務或達成某些特 定行為時,對自身能力所抱持的信念(Bandura,1977)。本身具有高度自我效能的

人,他在進行任務的途中遭受到任何阻礙,都能夠堅持到底去完成任務。而休閒 的參與者在涉入活動時,倘若其認為自己可以達成某種活動技巧,那麼他參與該 項活動的頻率便會提高,但如果參與者的自我效能較低時,則會導致其參與該活 動的意願降低(曹勝雄、林濰榕,2012 ; Fawcett, Garton, & Dandy, 2009 ; Fredricks &

Eccles, 2002)。

自我效能可應用在許多情境,不同情境的自我效能,其定義也會不同(曹勝 雄等,2012)。像是套用進社交的自我效能,就是社交自我效能,它能評估自身的 社交能力,以及處在社交情境中,個人進行社交行為後能不能得到正面結果的可 能性評估(李靜如等,2011)。社交自我效能對於個人社交行為的進行與程度具有 高度影響力,若是社交自我效能越高,社交行為的程度也會更頻繁(陳俊伶,2005),

也就是擁有高社交自我效能的人,他們會自行參與較多的社交活動。而在參與活 動方面,前文提到參與休閒運動能夠增強社交技巧,而在社交技巧增強後,其社 交自我效能也會跟著有所進步(李靜如等,2011)。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夠了解在 自行車活動當中,個體的社交技巧是否也能正向影響社交自我效能,此為研究動 機之二。

上文提到自我效能可運用在不同環境上,若是運用在社交環境上便是社交自 我效能(陳俊伶,2005),在運動上使用就成為運動自我效能(林慶源、林耀豐,

2009)。而張鐸瀚與蔡漢忠(2009)的研究發現到,騎乘自行車環台者其對自身能 否騎完全程、達成環台目標和及能否有效處理過程上發生的問題等,在這之中自 我效能占了重要的影響地位。因此自我效能也能夠用於自行車休閒運動的參與上,

但目前有關社交自我效能與自行車活動涉入程度的相關研究尚未有成果,故本研 究希望探討自行車活動涉入程度是否能正向影響社交自我效能,此為研究動機之 三。

而回過頭來看,參與休閒運動不只能夠加強社交技巧,它也有促進健康、放 鬆心靈等效果。除了有這些優點之外,休閒還常被視為使人們產生幸福感的一種 重要來源之一(曹勝雄、梁英文、許詔墉、林濰榕,2013 ; Philipp, 1997)。根據學 者們的觀點,幸福感是指個人對正向情緒、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度的評估,亦即 個人主觀的針對自身整體生活的情緒性與認知性的評價(Andrews & Withey, 1976;

Diener, 1984)。Argyle (1987)則是認為個體可藉由休閒活動的參與產生幸福感,在 產生幸福感的過程中,個體必需要能完全專注於活動中,進而產生一種享受當下 的逾越感。

因此人們可以藉由涉入休閒活動進而產生幸福感,並且涉入的程度越高,便 越能享受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及滿足感。而在相關研究中,鄭天明與張台達(2011)

的研究發現,自行車休閒運動參與者的涉入程度越高的話,其幸福感也相對越高,

此外張清源與曾秋美(2011)的研究也顯示自行車參與者參與程度與幸福感呈現 正相關,證明涉入自行車休閒運動可以提升幸福感。而本研究也希望能更深入探 討自行車參與者於活動期間的幸福感受情況,此便成為本研究動機之四。

其中需求滿足理論中的「活動理論」也提到,幸福感是伴隨著參與活動而產生的

(陳建瑋、季力康,2009)。而本身擁有高社交技巧、高社交自我效能的人會較為 主動地參與社交活動(陳俊伶,2005),若是在自行車活動的場合中,高社交能力 者便能積極地與車友互動。因此本身社交技巧、社交自我效能良好的參與者,其

(陳建瑋、季力康,2009)。而本身擁有高社交技巧、高社交自我效能的人會較為 主動地參與社交活動(陳俊伶,2005),若是在自行車活動的場合中,高社交能力 者便能積極地與車友互動。因此本身社交技巧、社交自我效能良好的參與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