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涉入程度、社交技巧、社交自我效能與幸福感之關係,並以 需求滿足理論之目標理論與活動理論加以驗證。而研究對象為臺東地區自行車活 動參與者,並以問卷調查法回收有效問卷 430 份,再透過 SPSS 與 AMOS 線性結 構方程式,進行統計分析,藉此瞭解臺東縣地區自行車參與者之基本資料與特性,

以及涉入程度、社交技巧、社交自我效能與幸福感之關係。而本研究經實證分析 之結論如以下所示:

一、台東地區自行車活動參與者之基本資料與參與特性

以下分別對台東地區自行車活動參與者之基本資料、特性做討論。

(一)參與者基本資料:

於參與者之基本資料部分,本研究之受訪者以男性居多,為 265 人,佔 61.6%;

而年齡上以 31-35 歲者居多,為 63 人,佔 14.7%;婚姻狀況多為已婚,有子女者,

人數為 173 人,佔 40.2%;教育程度則多為大學院校,為 156 人,佔 36.3%;個 人月收入多為 40,001~60,000 元,為 134 人,佔 31.2%;在職業上以服務業居多,

為 112 人,佔 26.0%;於居住地區部分則多為東部地區,為 329 人,佔 76.5%。

(二)參與者特性

於參與者之特性部分,本研究之受訪者多為 2~3 天参與一次自行車活動,人 數都為 123 人,佔了 28.6%;而參與者的騎乘年資多為 1~3 年內,為 196 人,佔 45.6%;至於參與者投入到自行車的花費則多為 10,001~30,000 元,為 93 人,佔 21.6%;參與者目前擁有的自行車數多為 1 部,為 236 人,佔 54.9%;而本次參與 活動所使用的自行車種類則多為公路車,為 257 人,佔 59.8%;最常以何種方式

取得自行車資訊的部分,最多者是網路消息,為 90 人,佔 20.9%;騎乘自行車的 方式以跟朋友、同事者居多,為 178 人,佔 41.4%;是否有加入自行車協會的部 分,較多參與者表示未參與,為 223 人,佔 51.9%;參與自行車協會舉辦的活動 頻率多為偶爾參與,為 145 人,佔 33.7%;這次行車活動所參加的組別多為一般 約騎活動,為 139 人,佔 32.3%。

二、台東地區自行車活動參與者行為之分析

以下分別對本研究各構面之現況做討論。

(一)涉入程度部分

於涉入程度 12 個題項的部分,其同意程度最高的前三者為「我非常喜歡參與 自行車活動(6.00)」、「我覺得當生活壓力累積時,參與自行車活動可使我放 鬆(5.95)」、「對我而言,自行車活動令我感到心情很愉快(5.95)」,而此反 應出自行車參與者之所以涉入該活動,便是基於其對自行車活動的熱愛,以及自 行車活動能夠使其放鬆、感到愉快等。而在構面部分,影響自行車參與者涉入程 度之最高者為「吸引力(5.87)」,而後依序為「中心性(5.56)」、「自我表現(5.30)」。

(二)社交技巧部分

於社交技巧 11 個題項的部分,其同意程度最高的前三者為「我常在自行車活 動場合與別人互動(5.52)」、「和車友討論時,我覺得自己可以和他們分享很 多想法(5.40)」、「我能跟各式各樣的人處的很好(5.40)」,而此反應出自行 車參與者於活動的社交場合上與車友互動頻繁,並且相處融洽。而在構面部分,

影響自行車參與者社交技巧之最高者為「社交的覺察與表達(5.02)」,而後則為

「社交過敏(4.88)」。

(三)社交自我效能部分

於社交自我效能 10 個題項的部分,其同意程度最高的前三者為「透過自己的 交友能力,我已經在自行車活動中交到了朋友(5.68)」、「如果我盡力完成答 應過車友的事,對方應該會更信任我(5.54)」、「如果我主動與車友說話,車 友應該會對我有善意的回應(5.53)」,而此反應出自行車參與者對於自身的社 交能力是具有信心的,對於與車友的交際抱持著正向的預期。而在構面部分,影 響自行車參與者社交自我效能之最高者為「結果預期(5.48)」,而後則為「效能 預期(5.40)」。

(四)幸福感部分

於幸福感 20 個題項的部分,其同意程度最高的前三者為「我覺得我是快樂的

(5.67)」、「我喜歡我自己的生活(5.64)」、「我覺得生活是如意的(5.62)」,

而此反應出自行車參與者認為自己是快樂的,且對生活感到滿意。而在構面部分,

影響自行車參與者幸福感之最高者為「自我肯定(5.55)」,而後依序為「生活滿 意(5.48)」、「自我信心(5.46)」。

三、整體結構之因果關係

以下分別對本研究各構念之因果關係做討論。

(一)涉入程度對社交技巧之影響

本研究結果證實涉入程度會正向影響社交技巧。而此研究結果與鄭政宗、羅 大峰、羅智名(2011)、邱哲安(2005)等人的研究結果相符合。鄭政宗(2011)

等人於探討學習成就與電玩涉入對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之影響的研究中指出,

學童的電玩涉入程度與其人際關係具有顯著相關,而且是呈現負相關。也就是說 學童的電玩涉入程度越高其人際關係會越差。顯示出參與活動的涉入程度是會對 個人的社交能力、人際關係造成影響。而邱哲安(2005)的研究則是提到使用者 為了滿足其在網際網路上的社交需求,使用者會更涉入網路的使用中,因此對於 社交、人際的需求也是導致高涉入的因素之一。

而本研究結果證明涉入程度能夠正向影響社交技巧,顯示自行車活動參與者 可以藉由在參與自行車活動中,與車友進行的交流互動來培養社交技巧,使自身 的社交技能得到提升。

除此之外,應用於此路徑的需求滿足理論之活動理論也得到驗證。

(二)社交技巧對社交自我效能之影響

本研究結果證實社交技巧會正向影響社交自我效能。而此研究結果與蔡淑惠

(2005)、陳俊伶(2006)、林幸慧、陳淑貞(2012)等人的研究相符合。蔡淑惠

(2005)的研究指出,在一個團體當中做為領導者或最受到歡迎的人,其本身會 擁有較佳的社交能力,並且其對於自我的認知是屬於正向的。而陳俊伶對害羞軍 校生的研究中發現,害羞者其社交自我效能相對較差,這是由於其社交能力不佳,

導致其自身對社交的效能預期及結果預期產生負面的評價。如果害羞者能經過訓 練改善社交能力的話,其在社交情境下便能獲得良好的社交經驗,而對自身的社 交的效能及結果預期也能恢復正面的評價,如此一來社交自我效能便能得到提升。

也就是社交技巧是能被訓練的,並且社交技巧得到提升後期社交自我效能也會變

得更佳。

除此之外林幸慧(2012)等人的研究結果也驗證,使用人際發展介入方案進 行訓練的話可提升自閉症人士的社交技巧,而學員在社交技巧獲得改善後,其自 我效能也會間接得到提升。

因此社交技巧與社交自我效能是有關連性的,而本研究結果也與以驗證,顯 示自行車活動參與者可在活動中讓自身的社交技巧得到提升後,再進一步使社交 自我效能得到增強。參與者在社交自我效能增長後,其對社交的效能與結果預期 也能更加正向,於自行車活動的社交場合上能夠更有信心地與人交際。

並且基於此研究結果,應用於此路徑的需求滿足理論之活動理論也得到驗證。

(三)涉入程度對社交自我效能之影響

本研究結果證實涉入程度會正向影響社交自我效能。而此研究結果與謝俊男

(2009)、陳敏容(2010)等人的研究結果具有關聯性。謝俊男(2009)的研究 指出,國中生的線上遊戲涉入程度越高的話,其學習自我效能也相對較低,因此 線上遊戲的涉入程度會影響個體的自我效能。至於陳敏容(2010)則是以學童攜 手計畫的涉入程度做為探討,研究結果發現當學童的涉入程度越高時,其學習自 我效能會更加提升,也就是攜手計畫的涉入程度會正向影響自我效能。由此可了 解參與者涉入某特定活動的程度,會對其自我效能造成影響。

而本研究結果則發現,當自行車活動参與者其涉入活動的程度越高時,其社 交自我效能也會越高。顯示出參與者可透過行車活動的參與、與車友的互動等,

在過程中進一步增強自我對社交的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使自身的社交自我效能 得到強化。

除此之外,基於此研究結果,應用於此路徑的需求滿足理論之活動理論也得 到驗證。

(四)涉入程度對幸福感之影響

本研究結果證實涉入程度會正向影響幸福感。而此研究結果與林坤和、溫延 傑、陳永祥(2009)、陳慧玲、林安庭(2011)、鄭天明、張台達(2011)等人的 研究結果相符合。林坤和等人(2009)的研究結果發現,大專校院運動代表隊的 學生其對休閒或動的涉入程度越高,那麼其所感受到的幸福感也相對較高。而陳 慧玲等人(2011)的研究也提到,登山者的涉入程度與幸福感具有正相關,並且 若是能提升登山運動參與者的涉入程度與流暢體驗感受的話,對增進幸福感則更 有幫助。在自行車相關研究方面,鄭天明等人(2011)發現若是自行車遊憩者的 休閒涉入程度越高的話,那麼其所感受到的幸福感程度也就越高。

而本研究結果也證明,當自行車活動参與者涉入活動的程度越高時,其自身

喜愛的自行車活動中,因此個體的幸福感會得到增強。

除此之外,基於此研究結果,應用於此路徑的需求滿足理論之目標理論也得到驗 證。

(五)社交技巧對幸福感之影響

本研究結果證實社交技巧並不會正向影響幸福感。而此研究結果與林淑惠

(2006)、羅華貞(2008)、朱妙芳(2008)等人的研究不相符合。林淑惠(2006)

以技職校院的大一新生作為樣本,發現人際關係越好的大一新生,其幸福感受程 度也越高。而羅華貞(2008)則以國小學童的人際關係與幸福感做研究,發現學 生的人際關係與幸褔感互有正向關係。接著朱妙芳(2008)透過研究分析高齡者 的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間的關聯性,發現在人際關係層面中,「親密朋友數」、

以技職校院的大一新生作為樣本,發現人際關係越好的大一新生,其幸福感受程 度也越高。而羅華貞(2008)則以國小學童的人際關係與幸福感做研究,發現學 生的人際關係與幸褔感互有正向關係。接著朱妙芳(2008)透過研究分析高齡者 的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間的關聯性,發現在人際關係層面中,「親密朋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