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諾丁斯的幸福觀

第五節 幸福的要素

在以道德、客觀、主觀三個層面探討諾丁斯的幸福教育觀之後,本節嘗試提 出其觀點中的幸福要素。既為要素,指涉的就是必不可少的成分,是幸福的必要 條件,分別為:道德生活、滿足需要、正向情緒三要素。

壹、 道德生活

道德生活乃是幸福的要素,是幸福的必要條件。一個能讓人幸福的社會必須 是正義的社會,正義的社會又來自道德的實踐,道德的實踐則從培養關懷的能力 開始。

當人與人之間得以建立關懷關係時,不僅可以滿足人對關係的需要,也能在 許多方面互相回應彼此的需要。當你需要關切的時候,我會向你表達:「我在這 裡!」當我需要協助的時候,你也會向我說:「我在這裡!」關懷倫理學也透過

「在意」,對遠方的陌生人提供關懷,以「在意」為出發點,建立正義的社會。

若無道德,則人們對關係的需要恐難以滿足,人們不再關注彼此的生活,當 你走投無路的時候,沒有人察覺你的需要,甚至假「美德」之名抨擊你──你就 是因為不夠勇敢/誠實才會淪落至此,這種社會恐怕難以幸福。若無道德,無人

「在意」社會諸多面向,大家各自汲汲於自己的小世界,當我們存在於正義難以 伸張的社會中,又何來幸福呢?可見道德不只能成就自己的幸福,還能成就他人

72

的幸福。

貳、 滿足需要

一、需要與想要

諾丁斯認為,幸福有其基本必須滿足的客觀條件,在探討需要與想要時,諾 丁斯將物質生活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基本的物質生活,這種需要是生物天性使 然,是跨越族群、文化、階級的,例如飲食、衛生、安全等等。

其次是會因個人處境或社會背景而變化的需要,例如在文明社會中,手機大 多時候是需要、在大眾運輸不便的城市中,汽機車是需要,對上層階級的人而言,

有幾套正式、體面的服裝以便出席正式場合是需要、對生活在極北地區的人來說,

一雙刷毛的靴子也是需要。這種需要應滿足,但在滿足之前得先據個別情況找出 其需要。

再次是想要,不屬於需要的欲求皆為想要,想要是人們的欲望所在,對一般 人而言是無法完全滿足的存在。一件事物屬於想要或者需要,會因為個人情況不 同而有差異。

第一和第二層次的需要,如以要求者為對象來劃分,可分為明示的需要和推 斷的需要,前者意指當事人主動要求的需要、後者意指他人認為當事人應該具備 的需要。

諾丁斯在思考物質生活與幸福的關係時,雖探討廣泛但卻幾乎未給出肯定的 答案,若以「要素」的角度思考,人若要幸福,至少應滿足其「第一、第二層次 的需要與『明示的需要』的聯集」,意即「當事人主動表達需要某物,且某物屬 於基本的生理需要或是符合其個別生活處境的需要」,這種需要才是幸福的要 素。

二、建立關係

73

我叫艾倫把友誼想成彈珠罐,每次有人挺妳、對妳好、聲援妳,或珍惜妳分 享的秘密時,就把彈珠放入罐子中。有人對妳不好、對妳沒禮貌或洩露妳的 秘密時,就把彈珠拿出來。當我問艾倫覺得這個方式有沒有道理時,她開心 地點頭說:「我有彈珠朋友!我有彈珠朋友!」(洪慧芳譯,2013:73)

2007 年,有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美國電影《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 內容講述一位出生於富裕之家的青年,大學畢業後把所有存款捐出,憑著簡單的 戶外裝備,搭便車到阿拉斯加尋找自我。他幾乎是獨自在荒野中追尋理想的生活,

但是當他在旅途中遇到能夠彼此分享故事的朋友時,臉上仍不自覺地洋溢著快樂 的表情。最後他因河水湍急被困於荒野,終因誤食有毒植物而死。很奇妙的是在 一部講述孤獨冒險的電影中,男主角在人生最後的孤獨時刻,寫下的最後一句話 竟是「幸福只有與他人分享時才是真的……」(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他放棄物質生活,孤身展開自己的幸福之道,最終卻認為與人相處才是真正的幸 福。

在上述電影中,建立關係有些時候甚至比吃飽穿暖的客觀條件還更重要,人 可以挨餓受凍,但卻不能沒有分享生活的朋友,是故在本節中我將建立關係視為 第一要素。

諾丁斯認為「要想得到幸福,孩子們必須學會以有利於保持他們同其他人之 間積極關係的方式來展示美德,尤其是在與那些抱有建立關懷關係這一意願的人 的交往中。」(Noddings, 2003: 160)她所說的關係,當如其關懷倫理學中所強調 的關懷關係,關懷者與被關懷者同樣要為這種關係努力,它是相向的互動。

美國休士頓大學的學者布朗(Brene Brown,1965-)(2013)也有類似的說 法,她認為被關懷者若持續以漫不在乎的方式回應關懷者;或是當被關懷者放出

「我需要被關心」的訊息,而關懷者未予以回應時,親密關係就會被破壞:

74

當我們愛的人或有深刻關聯的人不再關心、注意、花心思為關係付出時,信 任就會開始流失,傷痛也開始滲入。情感抽離,引發我們內心的自卑和最大 的恐懼──恐懼被拋棄、懷疑自我價值、害怕自己不再有魅力。這種暗中的 背叛之所以比謊言或外遇之類的背叛更加危險,是因為我們無法確切指出傷 痛的來源、找不到導火線,也沒有明顯的裂痕。可能會令人瘋狂失措。

我們可能對情感抽離的另一半說:「你好像已經不在乎了。」(洪慧芳譯,

2013:77)

人生活在當代,在無法自外於人際網絡的情況下,當與最親近的人關係惡劣時,

通常會影響其主觀感受,憤怒、焦慮、手足無措,影響人的幸福。

與人互動,屬於基本需要的一個環節,與人建立關懷關係,則是諾丁斯探討 道德的核心,道德起自關懷關係,既然道德是幸福的要素,關懷關係也是幸福之 必須。

參、正向情緒

正向情緒也是幸福的要素,最直接又強而有力的論證是,當一個人自認不幸 福、不快樂的時候,即便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或他是有德之士受人景仰,我 們也很難說他是幸福的。但情緒是不斷起起伏伏的狀態,必須不斷給予刺激才能 一直維持在高檔,如果享用一頓龍蝦大餐能讓人快樂,那麼連續一個月都吃龍蝦 大餐,這種快樂便會因為過於頻繁的刺激而失效。所以正向情緒作為幸福的要素,

不必追求情緒的「狂喜」,它更貼近於看待世界的樂觀態度。

我們知道一味鼓吹正向情緒,讓人們對自己「自我感覺良好」,最終只是建 造空中樓閣,這種的快樂情緒是虛幻的。所以依塞利格曼的看法,要培養人的樂 觀,不是完全減少痛苦、給予快樂,而是給予適度的挑戰,透過不斷克服挑戰使 孩子獲得對環境的掌握能力,以此來培養樂觀的性格。

75

不過我們如何判斷怎樣才是「適當」?是否孩子在學校學習所有學科時,只 要難度適當,都是能培養征服、促成幸福的合理挑戰?諾丁斯的答案是「不」, 她認為我們得小心使用「推斷的需要」,因為「有些人可能強制他人作出一些選 擇,並認為他人如果『不盲目、不自大、不墮落』便應該這樣選擇。」(Noddings, 2002: 67)或許是源自於她對自己十個孩子的教養經驗,每個孩子總有自己擅長 與不擅長的事物,既然他們在自己擅長的地方較易成功、較易征服,那麼一套以 幸福為考量的課程便應該因應不同的學生而彈性調整學習科目,而非試圖訂定出 所有學生都適用的課程。老師在備課時,應認知到自己屬於關懷關係中的關懷者 角色,必須盡可能地透過學生的視角觀看世界,所以老師為學生提供的挑戰,首 先是在難度上,要略高於學生原本的水平,在科目選擇上,也要給學生更多的彈 性,而非要求學生在所有科目都要盡善盡美。甚至老師對學生提出的挑戰,也未 必只限於學校科目之內,她也認為「如果僅僅教給幼稚無知的學生其所追求的很 少的技能,我們就有可能只顧埋首教學,而忽視了社會豐富的教育意義」

(Noddings, 2007: 55),在課堂之中,一位生命歷練豐富的老師,可能會「向學 生們呈現一個觀點、一個故事或一個人名,會引導一些學生充滿熱情地去追尋更 多的知識」。(Noddings, 2007: 55)身為關懷者的老師,若能提供學生課堂以外的 挑戰,將帶給學生更多幸福的機會。

所以,正向情緒作為幸福的要素之一,不是鼓勵人們永遠活在鼓勵與虛假的 良好感覺之中,也不是盡可能地維持在高昂的快樂之中,而是針對每個人不同的 需要,安排適當的挑戰,藉由不斷地征服,養成人看待世界的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