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為以下三點:

一、探討諾丁斯的幸福觀。

二、分析幸福的日常語言。

三、衍釋諾丁斯的幸福觀的教育蘊義。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楊深坑(1988)曾指出,「教育學體系欠缺完備之最大癥結並非方法意識欠 缺而已,而毋寧說更是方法意識與對象意識之誤導,誤以為研究方法可以工具化、

研究對象可以孤立化、而教育實踐可以技術化。」本節雖意在說明研究方法,但 哲學研究本無標準化的研究歷程,故本節所談及的方法並非只是「工具」,而是 思維的方法與過程。

在本研究中,主要採用概念分析和詮釋學方法,分別說明如下:

(一)概念分析

林逢祺(2010)指出,生命世界的重大議題的解決,需要作根本的哲學思考 時,我們才有概念分析的迫切需要。簡成熙(1996)亦曾提到,概念分析法乃是 藉由語言的澄清,來改善混亂的教育用語,不強調提出教育主張,而主張對原有 的教育主張加以檢查。

本研究所採用的概念分析法,是就大眾日常語言,去探究使用一個概念的「必 要條件」(林逢祺,2010:3),並試圖在概念的各種用法中,找出「核心的用法」

6

和「邊陲的用法」(林逢祺,2010:4)。除此之外,本研究還試圖找出幸福概念 之預設。

在日常語言中,與幸福有關的詞彙有許多,諸如快樂、喜悅、滿足、福樂(flow)、

美好生活、至善、快意人生、舒暢、暢快等,即使是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時代脈 絡下也有不同的解讀方式,例如在古希臘的悲劇傳統中,認為幸福「幾乎永遠只 能夠是種奇蹟,必須有神聖力量的直接干預才能達成」(陳信宏譯,2007:21),

也就是說,在古希臘時代,人類的幸福來自機遇,只憑個人的努力無法求取幸福,

但到了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時代,幸福卻成了人的責任,

「在這個要求人必須幸福的文化當中,我們要是不幸福,還必須為此感到內疚懊 悔。」(陳信宏譯,2007:257)由於語言會受到各社會文化影響,而具不同的意 義,只從諾丁斯的說法中理解她對幸福的用法為何,未必能等同於臺灣在日常語 言中使用幸福概念的用法,更何況經過語言翻譯,兩者就更難等同了。所以透過 概念分析的方法,將幸福一詞與相似概念(如快樂、高興等)比較,能幫助我們 理解幸福究竟為何物。

(二)詮釋學

本研究借助迦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對理解的洞察,

詮釋諾丁斯的文本。首先研究者必須意識到自身對諾丁斯的歷史理解,是融合了

「歷史實在」以及「歷史理解的實在」兩部分,換言之,讀諾丁斯的文本所得到 的理解,是建立於研究者先前的經驗和對諾丁斯的理解所形成的前見,以此前見 來理解文本本身的歷史實在,而這個理解過程即為效果歷史(effective history),

對這種理解過程的意識即是效果歷史意識(historically effected consciousness)(洪 漢鼎譯,2013a)。

第二部分的詮釋學理解,是必須認知到諾丁斯的理解本身也存在著上述的情 況。所以在理解諾丁斯時,必須了解她看到的歷史也不只是歷史實在,而是她的

7

前見與歷史實在結合的產物。

進一步來說,在本研究中主要有兩個視域(horizon),也就是研究者的視域 與作為研究者主要理解對象的諾丁斯的視域。視域依迦達默爾所言,即「看視的 區域,這個區域囊括和包含了從某個立足點出發所能看到的一切」(洪漢鼎譯,

2013a:427),我在本研究中希望達成的目標,即是結合兩個視域,以便看到事 物更完整的全貌,迦達默爾將此過程稱之為視野交融(fusion of horizons)。

宋朝詩人蘇軾的詩頗能表現出詮釋學的味道,所有人都處在名為「世界」的 山頭,有人說山頭是綿延無盡的緩坡,也有人說山頭是陡峭險峻,而我們之所以

「不識盧山真面目」的原因是「只緣身在此山中」。所謂視野交融,正是試圖消 解因視域不同而產生的詮釋差異,是試圖找到整全的觀點。但這種認識終究不是 客觀的認識,有客觀物的存在,但無客觀視域存在。就如同眼睛所見並非物體本 身,而是我們對物體的理解而已。

承上例,迦達默爾的詮釋學進路否定了客觀的可能性,他認為即便是看似中 立的理性,也包含了我們理解的前見,因為「理性不是它自己的主人,而總是經 常地依賴於它所活動的被給予的環境」(洪漢鼎譯,2013a:391),他認為人的理 解不可能自外於歷史的前見之中,「一種名副其實的詮釋學必須在理解本身中顯 示歷史的實在性」(洪漢鼎譯,2013a:424),況且「我們並不處於這處境的對面,

因而也就無從對處境有任何客觀性的認識」(洪漢鼎譯,2013a:427)。所以為了 恰如其分地理解諾丁斯的哲學觀點,必須回到她的時代,回歸她的視域。由於迦 達默爾同時否定了客觀還原其視域的可能性,意即我對其的理解也難以自外於我 的歷史前見之中,所以我的理解也只是暫時性的視野交融,這一暫時性交融的結 果,將成為後續我進行理解的前見,進而產生下一階段的視野交融,不斷交融的 過程即是迦達默爾所謂的詮釋循環。

8

貳、研究步驟

根據前述研究方法,本研究進行的步驟如下:

一、思考自我的效果歷史

迦達默爾認為「哪些問題對我們來說是值得探究的」(洪漢鼎譯,2013a:425)

亦為效果歷史的一環,所以身為研究者的我所處的環境、我涉嫌的知識領域等,

既會影響我關心的問題,也會影響我詮釋的角度,所以探究我的立足點、理解我 的前見為何,應是本研究的起點。

二、梳理諾丁斯生平事蹟及相關的歷史背景

在前面討論迦達默爾的詮釋學時已提及,理解不可能自外於歷史的成見之中,

所以為了更準確地理解諾丁斯的思想,本研究的第二步驟即了解其生平事蹟及美 國當時的社會氛圍與重大事件。

三、分析關懷倫理學的核心要義及源流

在諾丁斯的相關著作中,雖以《幸福與教育》一書最契合本研究的探討內容,

但由於諾丁斯的幸福觀點涉及其關懷倫理學背景,關懷倫理學又有其時代因素,

故在回顧其年代、生平後,下一步驟為回顧關懷倫理學的思想源流,並分析關懷 倫理學的主要概念,如關懷、關懷者、被關懷者等。

四、在關懷倫理學基礎上,建立諾丁斯的幸福教育觀

諾丁斯對幸福的探討,主要見於《幸福與教育》中,其幸福教育觀也立基於 關懷倫理學基礎之上,所以本研究接著以其關懷倫理學為基礎,先分析其幸福觀 為何,再探討她如何透過教育來回應這種幸福觀,她透過教育促進幸福的觀點,

即為本研究所謂的幸福教育觀。

9

五、幸福的日常語言分析

透過對幸福的日常語言分析,釐清臺灣社會如何使用幸福這個概念,找出它 的核心用法、邊陲用法及預設,並以之和諾丁斯的幸福教育觀對照。

六、分析其教育蘊義

最後,將諾丁斯幸福教育觀中幸福的要素,與臺灣社會中使用幸福概念的核 心用法與邊陲用法對照,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