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諾丁斯幸福教育觀的教育蘊義

第三節 幸福與校園環境

諾丁斯在其著作中,未專章對校園環境提出建言,相較之下,她更重視經營 居家環境,這是因為諾丁斯所言的教育,含蓋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她認為兩 者不是責任劃分、各管各的。如果家庭生活的種種直接關乎人生幸福,那麼學校 便不應迴避這些議題,在現有課程架構下,仍能透過擇取適當的教材將這些議題 在課堂上討論。理想的學校來自理想的家庭,家庭是培養關懷最重要的場所。在 營造氛圍上,學校應向家庭學習,盡可能讓學校也成為孩子學習關懷的地方,至 於學校可以如何做?在她對學校課程和人際互動的討論中,我們可以推估她理想 的校園樣態可能是如何,本節將分兩部分討論這個問題,首先在教室層級中,桌 椅的擺設、教室的佈置、教室的種類如何能促進學生的幸福;其次是從校園層級 來看,校園建築、圍牆、自然環境如何能促進學生的幸福。

校園環境與課程教學密不可分,環境更會直接影響人與人的互動方式。以教 室座位的擺設來說,近年興起的「學習共同體」,便常以四人為學習小組,併桌 討論。教室座位全部面向黑板、小組併桌、或是排成「ㄇ」字形,都會影響學生 的學習,以及學生與同儕或老師互動的方式。以下是佐藤學曾針對低年級學童的 座位建議:

教師要拆除講台,以能看得見全身的方式與孩子接觸。課桌椅擺放時也不應 該讓孩子面對黑板,讓每一個孩子單獨坐或是兩個人坐一起,應當排成ㄇ字 形或扇形,讓每一個孩子左右兩側都看得見彼此為宜。最好安排方便孩子與 前後左右同伴交談的座位。(黃郁倫等譯,2012:135)

諾丁斯在討論持家時,曾提到「持家帶來的一種重要快樂就是對美的創造」

(Noddings, 2003: 117),如果教室和家庭有許多相似之處,我們能不能從佈置教

107

室的過程中找到快樂?創造美?如果教室僅只是做為「上課的空間」,學生和教 師僅是穿梭其間的過客,那恐怕很難做到這一點,從制度面來說,跑班制的高中 和一般大學都僅把教室當作上課的空間,即便是國小到高中階段,雖長期使用同 一間教室,也未必都能讓教室不只是教室。接著從兩方面談佈置教室的方向。第 一是純粹的美化,空蕩蕩的佈告欄、單調的牆面,有些老師會和學生共同設計主 題,一同做美工來佈置教室,師生可能會剪出花花草草,貼在佈告欄下方,可能 會設計有趣、可愛的圖案,貼在教室的某個牆面,這些藝術活動有時能帶給師生 意外的滿足感。第二是張貼作品,班級教室內張貼的學生作品、共同選擇或老師 挑選出的勵志名言、透過班會制訂出來的班級公約,這些內容都是在把教室打造 成「我們的」教室,能夠增加認同感。

近年來校園安全問題甚囂塵上,人身安全是最基本的需要,安全堪憂的校園,

更遑論幸福快樂?臺灣近年不斷有「開放校園」、「學校社區化」的聲音,有部分 校園也重新整建、美化圍牆,或以欄杆等鏤空建材消除舊式圍牆所代來的壓迫、

或種植矮灌木叢做為綠色圍牆、或直接拆除圍牆消除學校與社區的藩籬。無論是 哪種方案,社區居民的認同與參與、規劃緩衝區、警察與保全機構協助維安、學 校成員的人際監視等,都是改造圍牆的基本條件(吳依珍,2014;曾炳勳,2012;

李明誠,2009),可見臺灣校園在改變的同時仍不忘最基本的安全問題。但遺憾 的是校園命案並未就此消失,不論圍牆高矮,犯罪永遠都在,沒有圍牆的校園也 帶來混亂和衛生問題:

上課時段,最常出現的情況是保險、圖書等業務人員進入校園逐間教室推銷,

上課期間外勞推著輪椅與受顧者在涼亭吹風乘涼聊天,校外人士坐在校園的 低矮圍牆抽煙喝酒,附近施工人員中午飯後午休在校園一角躺下,野狗把校 園當成公園亂逛……;一早校園裡必定有的是阿比、酒瓶、破碎的玻璃瓶、

滅火器被隨意噴灑、不知是人還是狗的糞便,水龍頭的水流了整晚,還有針

108

頭。(鄭嘉偉,2014)

校園安全真正的問題不在圍牆高矮,或許在校園人力的缺乏(羅德水,2015),

但以諾丁斯的想法來看,問題或許是社區不關心學校,業務人員、外勞與受顧者、

校外人士、施工人員也都不關心學校,他們沒有設想學校需要什麼、學校中的孩 子需要什麼?那麼這件事與圍牆有關嗎?圍牆的去留能促進關懷嗎?或許在保 證校園安全的前提下,去除圍牆造成的衝突會是個轉機。

對於環境,諾丁斯(2003)曾言:「當孩子們住在與自然密切關聯的環境之 中時,他們會漸漸認識到:生物和他們環境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對臺灣 的都會區學生來說,與自然建立連結的機會是比較少的,而學校可以如何在有限 的校園空間內,讓學生體會到一些「與自然的密切關聯」?目前學校大略有以下 三種作法,一是食農教育,利用教室走廊上的花圃種菜,或是在校園規劃出一塊 專屬的小菜園,老師們可能會劃分責任區域,指定班級或同學來管理;二是生態 教育,許多學校會刻意栽種臺灣本土的自然植栽(例如臺灣欒樹)、生態池中也 會選擇本土的生物種類(例如蓋斑鬥魚),可能還會製作解說牌,讓學生認識這 些本土物種;三是針對鄰近地區的生態踏查。三種方案各有成效,但仍可以持續 思考幾個問題:能夠參與這些事務的學生有多少?這些設施能否真正培養學生對 自然的「關懷」?亦或只有「認識」?人天生就存在著與大自然的連結,透過照 顧動植物,偶爾能感受到沉醉的幸福,「讓孩子同溪流和小魚玩耍,學會傾聽和 專注;讓孩子在白雲微風下奔跑,擺脫不健康的肥胖因子;讓雨水陽光洗淨並晒 乾他陰鬱幽暗的心」(郝冰等譯,2009),這是天生的需要,但很可能已是都市學 校的奢求。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