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教育史上的教訓告訴我們,所有的改革建議都不能脫離其社會脈絡,本節建 議試圖以諾丁斯的幸福觀,分從人際關係、課程、教學與校園環境,對臺灣實務 現場提出相關建議。以下三張插圖係研究者在論文口試時的簡報內容,透過青蛙 家族,期能使建議更形象化、易於了解。

壹、幸福與人際關係

圖 6-1. 小蝌蚪與他的朋友們

成為敏銳的關懷者與被關懷者是幸福的,對學生而言,練習成為關懷者和被 關懷者,是學生「道德地生活」必經的路程,他們在家庭中和親人互動、在學校 與師長和同學互動,這些都是他們實踐關懷的機會。教師同儕、親師互動,也與 學生的幸福息息相關,不論是在家庭或學校,父母師長都應致力於成為倫理典範,

113

關懷學生,促使學生成為稱職的關懷者與被關懷者。除此之外,彼此關懷的教師 團隊,能有更多機會營造出融洽的校園氛圍,這也有助於他們共同設計課程、分 享教學,人際關係的改善可說是以下另三項的起點。

在上圖中,以孩子(盤古蟾蜍)為中心展開的人際網絡,在討論時雖將孩子 與教師、家長、同儕各自組合討論,但必須要謹記,這樣的討論僅停留在理論層 次,實際層面上,人際網絡是複雜且彼此連動的,扮演不同角色的青蛙,在流動 的時間中與他者相遇,在絕無僅有的每一個瞬間,彼此投入關懷,成為關懷者與 被關懷者。

貳、幸福與課程設計

圖 6-2. 誰說青蛙要唱歌?

培養學生能力、過度重視「推斷的需要」的思維模式,仍舊主導著國民教育。

即使進入高等教育階段,學生面對自己選擇的系所,仍常感到學非所用,不知為

114

何而戰。這一切不只是學校教育出了問題,更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諾丁斯的觀 點提醒我們,思考教育問題應顧及家庭與學校,並真正關注學生的需要,為了回 應學生的需要,必須要給學生更多的彈性,讓他們得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

這不只是提供高中/高職的分流選擇,即便在高中裡,也應思考學生能否更彈性 的學習。

在既有課程上,諾丁斯認為應發展「圍繞人類中心問題與興趣」的課程,在 現有課程架構上進行調整,即便是已在正式課程或非正式課程中進行的議題,也 應再評估目前的實施成效是否能促成學生的關懷能力。

「誰說青蛙一定要唱歌?」在青蛙的世界裡,唱歌是推斷的需要,但不是每 一隻青蛙都喜歡唱歌,他們有的喜歡敲鑼打鼓、有的喜歡自彈自唱,為了關注及 回應青蛙的需要,學校可以調整聲樂(唱歌)課的比重,讓青蛙們得以適性發展。

學校課程若能回應學生的需要,也有助於改善師生關係。

參、幸福與教學模式

在教學上,近年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呼籲和諾丁斯的思想不謀而合,「教 完」不等於「學到」,理想的教學應仔細聆聽學生的需要及學習狀態,促成學生 之間的關懷關係,並注意教學帶給學生的挑戰是否合宜,如過於簡單,學生便覺 乏味、如過於困難,也將導致習得無助,只有提供適當的挑戰,方能讓學生找到 學習的樂趣,並從中培養樂觀的人生態度。

在上圖中,身為音樂老師的橙腹樹蛙,頭上冒出的是我們所熟知的五線譜記 號,但他的三位學生,由左到右卻分別是使用與鼓樂的鼓譜記號、吉他常用的簡 譜記號,以及中國打擊樂使用的「鑼鼓經」,這裡象徵的是,師生之間往往使用 不盡相同的語言來認識世界,因此形塑出不同的世界觀。仔細聆聽孩子的學習需 要,將教學內容適度轉化為他們的語言,將有助於增進關懷關係。

115

參、 幸福與校園環境

圖 6-3. 角蛙校長的煩惱

校園環境方面,物質環境的發展會影響人們互動的方式,教室內桌椅的陳設 直接關係到學生在課堂中如何互動,一律面向黑板的課桌椅、或是兩兩並排便於 交流的ㄇ字形排列,或是四人併成一組的小組上課模式,都會展現出截然不同的 教室風貌,而我們應考慮的是,哪一種模式有助於真正的學習──最能促成與世 界、他人、自己的相遇與對話(佐藤學,2012)。教室佈置透過合力參與、陳列 學生的作品,能讓教室盡可能地呈現出家的氛圍,讓教室裡有更多交流的可能性。

校園環境也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重要管道,一花一木、一蟲一魚,都是引領學生關 懷自然,療癒身心的媒介。校園安全是否等於封閉,也可從關懷的角度思考:以 圍牆封閉校園,是否讓學校和社區截然二分,使社區人士更不關懷學校事務?或 是圍牆根本無關乎「學校開放」,能用其他方式在兼顧安全的條件下,打破校園

116

與社區的藩籬?

上圖中,左邊的是一口水井,對青蛙來說,井底雖然安全,但也有淪為「井 底之蛙」的風險;右邊則是一漥池塘,代表的是開放式校園,不只是形式上的開 放,也象徵與社會、社區的接壤,學校既向外界開放,也從外引進物資、師資等。

學校對外開放的同時,如何兼顧學生基本的安全需要,是思考校園環境時的重大 課題。

伍、後續研究建議

本研究在行文過程中,試圖將西方哲學思想與中華文化的傳統經典相對照,

並援引小說、詩歌、歌詞、電影、廣告文案、暢銷著作等文本,試圖勾勒更完整 的人類經驗樣貌,以下分兩點論述,期為後續研究提供指引。

一、重返文化經典,再探傳統思想

西洋教育哲學和中華文化時常有類似之處,但中華文化相較之下卻較不受重 視,即便在學術界,中西哲學都不乏研究者,但中華文化相較之下卻較缺少引介 者。例如提倡簡樸的思想,不只歐美和日本頗為重視,在中華文化中更可發現其 蹤跡,上自先秦時代的儒家、道家,下至明代的陳白沙都有提到,只是我們對這 個概念的認知,受到西方的梭羅等思想家影響較多,而不知自己的文化中也有先 賢提倡,實在可惜。

又或是論及人生的理想境界與教育的關係,先後有羅素論美好人生、懷特論 美好生活,以及諾丁斯論幸福等,但同樣在中華文化中,人生境界也從來都是熱 門的探討議題,只是需要我們重新挖掘,賦予其現代意義重新闡釋而已,本研究 雖旨在探究諾丁斯的幸福教育觀,但在引用文獻資料時,嘗試在個人有限的學識 內,旁徵博引,從中華文化、歷史、臺灣的日常語言和現況中,試圖拼湊出全人 類思想更整體的樣貌,以及提出更適於臺灣處境的蘊義和建議,期許以本研究拋

117

磚引玉,喚起對中華文化和傳統經典更多的重視。

二、日常語言分析的使用建議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採用日常語言分析,從字源和流行文化中探討幸福的 概念,後續研究者如要以此方法進行研究,須先確認該概念是否有模糊的空間值 得探討,否則徒然浪費筆墨心力,得出的結論卻無益於澄清問題。在應用上,即 使同樣出自中文文本,也可留意其本來是出於中文母語者的創作,或是外國作品 的翻譯作品,這會涉及概念指涉範圍的差異,以幸福概念而言,台灣與歐美、日 本的翻譯文本,使用上就略有不同。最後,本研究也提出,日常語言分析除了應 找到概念的核心用法,也應留意概念之預設為何,方能精準掌握概念。

11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志華(2000)。諾丁關懷倫理學之理論發展與教育實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

方志華(2005)。諾丁關懷倫理學的理論體系與實踐思考。載於社會價值重建的 課程與教學。高雄:復文。

王克難(譯)(2003)。A. S. Neill 著。夏山學校(Summerhill: A Radical Approach to Child Rearing)。臺北:遠流。

丘亦岱(2003)。諾丁關懷倫理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 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卯靜儒(2014)。書評:把知識帶回來:從社會建構主義到社會實在主義的教育 社會學。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2(1),211-221。

田正平、陳勝著(2009)。中國教育早期現代化問題研究:以清末民初鄉村教育 衝突考察為中心。浙江:浙江教育。

石致華(2011)。諾丁關懷倫理學的道德理論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 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桃園。

羊恩媺(譯)(2011)。山下英子著。斷捨離(新.片づけ術断捨離)。臺北:平 安。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15)。永續發展政策綱領。取自

http://nsdn.epa.gov.tw/Files/Other/%E6%B0%B8%E7%BA%8C%E7%99%BC

%E5%B1%95%E6%94%BF%E7%AD%96%E7%B6%B1%E9%A0%98%E4%

BF%AE%E6%AD%A3%E7%89%882016%E4%BF%AE.pdf

吳木樹(2007)。諾丁與孔孟關懷教育理念與實務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119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北。

吳依珍(2014)。國小校園改建為開放式圍牆之評估研究-以彰化縣二林區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營建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

吳康寧(譯)(1994)。I. Illich 著。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苗栗:

桂冠。

呂育生(2009)。以關懷為核心的師生關係-諾丁之關懷倫理學在道德教育上的 運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班,嘉義。

李文欽(2008)。美國 NCLB 法案之課責系統在我國可行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

李奉儒(2004)。教育哲學:分析的取向。臺北:揚智文化。

李怡慧(譯)(2015)。A. Lareau 著。家庭優勢(Home Advantage: Social Class and Parental Intervention in Elementary Education)。臺北:群學。

李明誠(2009)。無圍牆小學開放性與安全性之研究─監視社會理論的觀點(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南投。

沈清松(主編)(1997)。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臺北:立緒。

孟祥森(譯)(1993)。H. D. Thoreau 著。湖濱散記(Walden)。臺北:桂冠。

林逢祺(2010)。教育規準論。臺北:五南。

林惠雅、林麗玲(2008)。青少年知覺之家人關係型態與幸福感。本土心理學研 究,30,199-241。

林寶山(譯)(1984)。人文主義的教育改革計畫 : 派代亞小組的教育宣言(The

林寶山(譯)(1984)。人文主義的教育改革計畫 : 派代亞小組的教育宣言(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