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幸福感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節 幸福感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每個人都期盼能得到幸福,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所謂的幸福,然而幸福的 感覺和所具備的內涵,會因個人感受及觀點的不同而相異,如何定義幸福及 得到幸福,描述的內容也因個人感受及觀點的不同而有歧異之處。本節將分 成五個部份,先探討幸福感的定義,其次是相關理論,再就幸福感的內涵及 構面進行探討,接著說明幸福感的測量,最後探討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壹、幸福感的定義

從古至今,眾多心理學家、宗教家或哲學家不間斷的探究著關於「幸福 是什麼?」的問題。有人認為幸福是宗教洗滌人心之後所達到的一種心靈上的 安詳協和狀態;有人認為幸福是物慾滿足之後的享樂感覺;有人則認為幸福 是從事美德高尚行為之後的副產品;陸洛(1998)則定義幸福是人生的至善境 界。人人都希望能夠獲得幸福,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所謂的幸福,但是究竟什 麼才能稱為幸福呢?人們對於幸福的定義、感受與要求都不盡相同,而要如 何做才能獲得幸福?

中西方對於幸福感的定義與看法有所不同,中國哲學觀較強調「和諧」

的觀念,而西方哲學觀則偏重「幸福即是善」的概念。然而,中西哲學思想 對於幸福感的概念皆有一個一致性的看法,就是認為幸福感是個人主觀的感 受,一個人能否有幸福感,無非在於自身的覺知與態度(鐘偉晉,2009)。幸 福感來自個人的主觀感受,因此難以對其下一個客觀的定義,社會學家針對 幸福感不同著重的面向進行研究。在實證研究中,常出現不同名詞表現相同 的幸福概念,或相同名詞卻代表不同意涵的現象,常用來代表幸福感的名詞,

包括快樂(happiness)、幸福(well-being)、主觀幸福

(subjectivewell-being)、生活滿意(life satisfaction)、心理幸福

(psychological well-being)等研究常見的名詞,國內研究者林子雯(1996) 將幸福感相關名詞及定義,歸納整理如表 2-3:

(happiness)

1. 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度的

幸福感(well-being)

1.正 負 向 情 緒 及 生 活 滿 意 度

(subjective well-being)

1.正 負 向 情 緒 及 生 活 滿 意 度

(life satisfaction)

1.以 認 知 角 度 對 生 活 整 體 層

Diener, Suh, Lucas 和 Smith(1999)提到,幸福感是指個人對於生活 品質的整體評估,其中包括了快樂或不快樂的情緒反應、生活滿意程度,以 及對個人處境地位的評估等三個層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Andrew 與 Withey (1976) 將幸福感定義為:「幸福感是對生活的滿意程 度及所感受的正負情緒強度所做的整體評估而成的。」這樣的定義不僅不會 忽略兼顧人類的認知功能與幸福感間的關係,也兼顧了情緒對幸福感帶來的 影響(陸洛,1998)。

Diener(1984)研究提出,幸福感是個人對於整體生活的認知性評價、

正向情感的呈現以及負向情感的缺乏所集合成的表現程度。

施建彬(1995)研究發現幸福感是指個人判斷整體生活滿意度的程度,由 認知、情感兩個層面評估所得的綜合結論。

林子雯(1996)認為所謂的幸福感就是個體有正向情緒卻沒有負面感受,

並且對整體生活有某種的滿意程度。

陸洛(1998)指出,個人主觀感受的幸福感是對生活品質的沉思評鑑,

是一種包括了高昂的正向情緒及對整體生活滿意的主觀感受。

吳淑敏(2003)歸納西方社會科學家對幸福感的定義認為幸福感是一種 個人正向、主觀的感受。

陳鈺萍(2004)認為幸福感是主觀的個人經驗,個人對生活中認知、情緒 與心理健康三方面的正負強度的整體感受。

張春興(2006)說明幸福感為個體所覺知心靈上舒適感並擁有活力的狀 態。

吳靜誼(2008)認為是個人主觀的心理感受,它包括了個人對生活滿意度、

愛與被愛、實現自我、成就感、友好的關係、社會活動層面的整體評鑑結果。

黃惠玲(2008)將幸福感定義為個體對正向情意的體驗,包括對整體生活 和各領域生活的滿意程度。

邱惠娟與童心怡(2010)認為幸福感則意指在生活或工作環境中主觀的認 知、情緒與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正負向整體經驗的感受與滿意程度。

唐順得(2011)將幸福感定義為個體對自己生活的滿意評估、正負向情緒 的感受經驗,以及人際友好、生命意義覺察與身心健康的整體表現結果。

心)、Public welfare(公益之心)、Intelligence and international visibility(有智慧並有國際觀)、Novelty(創新創業能力)、Economy and environment(就業理財能力及環保素養)、Satisfaction(知足常樂、積極 進取之心)、Sustainability(可持續發展理念與能力)。

以下分別就國內外研究者對於幸福感所下的不同定義,茲整理如表 2-4。

表 2- 4

幸福感之定義彙整表

研究者(年代) 幸福感之定義

Diener(1984) 幸福感是個人對於整體生活的認知性評價、正向情感 的呈現以及負向情感缺乏所集合成的表現程度。

Diener,Suh, Lucas 與 Smith

Brinkman(2002) 人類對於自身生活品質整體性的評價程度。

陳鈺萍(2004) 幸福感是主觀的個人經驗,個人對生活中認知、情緒 與心理健康三方面的正負強度的整體感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而達到的完美體驗,稱之為「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後期學者 Keyes & Waterman(2003)則納入社會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 來擴充幸福感之概念,並將幸福感定義為包含在心理幸福感上,以探討個體 內在所反應出自我心理調適與對生活事件的宏觀知覺為主;在情緒幸福感則 是由個體對自我生活中情緒狀態的知覺與判斷,即對生活的滿意程度與感受 到的正、負向情緒強度;在社會幸福感則是透過公眾和社會準則來評量自我 在生活中的機能(余民寧、許嘉家、陳柏霖,2010)。

貳、幸福感的理論

隨著正向心理學之發展,使得許多學者開始關注在個體之正向感受,幸 福感便是其中之一,近年來有許多幸福感理論相關的研究,但因各派學者對 於「幸福感」的認定不同,因而形成不同內涵之幸福感理論。研究者根據國 內外各學者的研究探討分析,大致上可以歸納為:需求滿足理論、特質理論、

判斷理論、動力平衡理論(林子雯,1996;施建彬,1995;陳鈺萍,2004;

陳慧姿,2006;蕭惠文,2009)。將幸福感的各相關理論說明如下:

一、需求滿足理論

此理論強調幸福感來自於個人需求的滿足,只有在需求滿足後,個人才 會感覺到幸福;相反的,如果需求長時間無法獲得滿足,則會導致幸福感降 低。此理論由於著重的不同,分為「目標理論」、「苦樂交雜理論」、「活動理 論」分別說明如下:

(一)目標理論(Telic Theory)

目標理論又稱為終點理論(Endpoint Theory),此理論認為人都有內隱 的需求設定好想要達到的理想目標,而幸福是一種目標,是個人一生努力追 求的方向,當達到此目標後,便可以獲得一種比較穩定且長期性的滿足,且 感受到幸福感。反之,若達不到目標,長期無法獲得滿足則會使人感到不幸 福。所以這一類型的理論大多研究個體目標達成後是否會影響其幸福感受,

然而此理論尚需充分的縱貫研究資料來說明個體在何種情況下達成目標會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生幸福感,如何調適其生活中各層面可能產生衝突的目標(Sheldon & Kasser, 2001)。

美國心理學家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即是目標理論,認為人有生理、安 全、愛與隸屬、尊重、自我實現等不同層次的需求,當每一層次需求達成後,

其幸福感便會產生(李連成,2011)。

(二)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活動理論所強調的幸福感是人類主動且專注地參與活動時的產物,個人可以 藉由健康、休閒、運動、有意義的工作或人際互動的歷程,除滿足個人需求 外並發揮個人潛能,進而產生愉悅的成就感和價值感,此即為幸福的感受 (Argyle,1987;Diener,1984)。人是可以從本身喜愛的活動中獲得成就感與 幸福感的(李連成,2011)。

(三)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Theory)

此理論認為幸福與不幸福是一體的兩面,李素菁(2002)提到當一個人長 期需求不滿,便會產生不幸福的感覺,一旦需求被滿足後,所獲得的幸福感 將會更強烈。因此有需求匱乏,一旦達成滿足後,所獲得的快樂將會越強烈,

也越能體會到真正的幸福感。另有學者亦認為,幸福與不幸福是相對循環存 在的,兩者的總加量值為零,所以又稱為零合理論(Zero Theory)(施建彬,

1995;Diener,1984)。

二、特質理論

(一)由個人特質的觀點來解釋幸福感產生之原因,此理論觀點的學者認為,

幸福感可因個人的特質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感受與體會,對於某些人特別容 易感到幸福認為是個人特質的因素所造成,因此不同的個人特質會造成不同 程度的感受與體會。王淑女(2011)認為不同的人格特質對幸福有不同程度的 感受和體會。此理論說明了人格特質與幸福感之間的相互連結關係,也說明 了為何總有某些人特別容易感到幸福的原由。特質理論其中可分為「連結理 論」、「人格特質理論」,以下分別說明如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二)連結理論(Association Theory)

Stone 與 Kozma(1985)在研究提出,以認知和記憶的觀點來解釋個體 感受幸福感的原因,亦即當一個人擁有以幸福感為核心的記憶網絡時,較易 產生幸福感。施建彬(1995)研究中亦指出,幸福感較高的人,擁有以幸福 感為核心的記憶網,當生活事件發生時,它會透過幸福記憶網提取資料,所 以比較容易產生幸福感。因此,連結理論是以認知、記憶及刺激反應的連結 觀點來解釋幸福,認為生活事件本身應該是中性的,只有經過個人的認知、

解釋後,事件才對個人發生意義(李連成,2011),當面對事件時,能以快樂 積極的觀點面對,以正向的態度解讀事情,會使其有較高的幸福感。

(三)人格特質理論(TraitTheory)

從個人特質觀點來看待幸福感,幸福感常取決於個人看待世事的心態(吳 建宇,2010)。此理論認為因為個人特質的不同,對幸福感的感受也會有所差

從個人特質觀點來看待幸福感,幸福感常取決於個人看待世事的心態(吳 建宇,2010)。此理論認為因為個人特質的不同,對幸福感的感受也會有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