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在探討在幼兒園工作之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幸福感與組織 承諾之關係。本章共分四節,分別陳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

名詞釋義以及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教育為百年大計,學校之任務、結構、甚或人員都有其穩定性。然而 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往往帶給各種行業極大衝擊,學校自然也不例外(秦 夢群,2011)。在幼兒階段的學前教育更是一切教育的基礎,面對社會快速 變遷、家庭結構改變以及科技進步,加上近年來因應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和 少子化現象的影響,使得幼兒教育更成為社會各界及政府所關注的焦點。

對幼兒而言,教保服務人員長時間和幼兒接觸是除父母親人外,最親密且 重要的主要照顧者,更是知識學習、人格養成的啟蒙老師。然而社會與家 庭結構的改變,以及一連串的教育政策改革,包括 5 歲幼兒免學費補助、

合作園所、公辦民營、非營利園的制度以及因應五歲扶幼計畫的補助而推 行的一連串的教育評鑑等等,教保服務人員的職責顯得更為複雜、更耗費 心力;相對的,面對這些一連串的困境與挑戰,莫不考驗著教保服務人員 的智慧、耐心以及抗壓和因應的能力。過去台灣的教育改革活動中,教育 第一線的教保服務人員的身影幾乎未曾出現,但當幼照法的 15 條、第 18 條獲得提案進行修法時,在相關活動中出現台灣幼兒教育史上頭一遭的幼 兒教育從業人員走上街頭的抗爭活動。這樣的街頭運動,除了讓教育政策 受到關注外也突顯出在幼教現場第一線的教保服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問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同時也因著少子化現象日益嚴重,出現流浪教師、超額教師的問題,

加上各項教育政策的推行與改革以及社會期望、輿論監督等等壓力之下,

這些衝擊更加重各級教師許多工作與心理上的壓力、焦慮與負面情緒,甚 至導致憂鬱、自殺和過勞事件的發生層出不窮(余民寧、謝進昌、林士郁、

陳柏霖、曾筱婕,2011)。林芳菁(2009)提出由於教育的變革,教師所扮 演的角色與以往大不相同,除了傳道、授業、解惑之外,還需面對社會上 諸多的期許與教育制度的變革(如幼托整合、合作園所等),教保服務人員 的職責顯得更為複雜、更耗費心力。然而幼兒園中讓人勞心勞力的工作量 與超時的工作時間,往往造成付出的勞力與努力和薪資不成正比,以及幼 教專業不被社會認同等,形成大批幼教人出走,不願投入幼教市場。當教 保服務人員耗費大量精神與心力投注在教學上,卻無法得到工作上正面回 饋時,容易造成教保服務人員的失落感,長期下來,工作壓力便累積而生,

對於學前教育品質的專業性及教保員本身的健康,均造成相當大影響(李 新民,2003;林芳菁,2009);因此,教保服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已成為不容 忽視的重要問題,此即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當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崛起後,改變了我們過去將焦 點放於個體病態、適應不良的研究上,因而忽略人類原來的本性--健康、

優勢的個性,以及正面的行為表現和成就,更應該強調重視人們對於自我 價值的主觀經驗,其中幸福感(well-being)便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余 民寧、謝進昌、林士郁、陳柏霖、曾筱婕,2011)。國內諸多學者於研究中 發現,教師超時的工作,會使其產生工作壓力,甚至出現心理上的憂鬱症 狀(吳清山、林天佑,2003;游森期、余民寧,2006)。余民寧、許嘉家、

陳柏霖(2010)則在相關研究中提出,國內教師下班後仍繼續從事教學相 關工作時間愈長者,憂鬱程度的傾向相對愈強,而主觀幸福感能夠調節憂 鬱的傾向。Seligman(2002)同樣也指出,幸福感可以預防憂鬱、治療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鬱。由此可知,探究幸福感除可以瞭解教保服務人員在工作上的適應情形 以及在生活上的正向情緒感受外,甚至可以達到預防教保服務人員因工作 壓力所產生的憂鬱情緒之效果,故教保員服務人員幸福感之探究可謂相當 重要,而目前以教保服務人員為研究對象探究幸福感之研究為數甚少,因 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秦夢群、吳勁甫(2013)提出在學校組織中,教師為核心成員,在工作 態度上,教師對組織之承諾情形為何,亦即其是否認同與接納學校,或者 是否願意為之努力工作,乃為學校發展之重要條件。而在幼兒園工作之教 保服務人員是默默守護幼兒,耕耘幼教志業的園丁,他們堅守幼教崗位,

貫徹對幼教組織的承諾,為幼兒奠下良好的教育基礎。所謂「組織承諾」

是成員對組織目標與價值的認同,願意為組織付出心力並且繼續留任組織 服務的強烈意願(Buchanan,1974)。Reyes 和 Pounder(1990)指出,組 織承諾是指教師對於學校目標、價值的心理認同,願意為學校付出、奉獻 自己專業的意向。陳瑞惠(2002)指出,組織承諾是指教師對於學校組織 與價值的認同和接受,願意為學校組織的目標而付出更多的專業才能和心 力,並強烈表達意願希望能繼續留在學校任教。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思考 教學上的「學習」與「教導」以及學生、教師、家長三方面與社區的關係。

王全興(2014)提出,教師必須摒棄僵化固執的思維,方能教導現在的孩子 面對未來快樂且有效學習,以掌握未來變革的羅盤。政府推行適性、優質 教保及新課綱課程計畫等,並發展在地特色課程,推動親師合作,結合社 區資源,融入六大課綱的主題教學,如此一來,幼兒教師必須能夠自編教 材貼近孩子的生活並且設計多元的評量方式,運用方法來因應幼兒的個別 差異,有效地引導幼兒探索生活環境,同時為幼兒搭鷹架、培養解決問題 的能力,才能交出亮麗的工作成效。然而私幼教師離職變動率居高不下,

公幼教師調動頻繁,致使學校組織的安定與發展及學生的學習表現皆受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影響(張美雲,1998)。因此,如何讓作為教保第一線推手的幼教人員,保 有工作熱情,認同學校組織,願意為幼教持續付出專業與心力,是極為重 要的課題 (羅俊龍,1995;楊昆任,2001;陳瑞惠,2002;林玲,2005;

何永川,2005;何蜀恒,2005;林素媚,2011)。依據國內的相關研究中,

目前並無針對教保服務人員探究工作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此三者間的 關係,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貳、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將以在幼兒園工作之教保服務人員為研 究對象,探討其「工作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之關係與影響,

茲將本研究之目的分述如下:

一、探討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之現狀。

二、瞭解不同背景變項之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幸福感、組織承諾之差異 情形。

三、瞭解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三者之相關情形。

四、瞭解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幸福感對組織承諾之預測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