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兒排便習慣與背景變項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幼兒排便習慣與背景變項之相關研究

本節分為「排便習慣與便秘之定義」、「便秘的分類」、「影響排便習慣之因素」

與「幼兒背景變項與其排便習慣之相關研究」四個部份,以下詳細說明之。

一、 排便習慣與便秘之定義

以下針對排便習慣與便秘之定義,說明之:

(一)排便習慣之定義

排便是人類身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之一(賴英秀、羅煥奎,2009),也是一種反射作 用,排便的動作,是包括了腸道內壓力的運作、骨盆腔內的相關肌肉的協調、肛門直腸 之間角度的拉直和肛門內外括約肌的全然放鬆,進而達到排放的目的(許重得,2013);

當糞便被大腸的集團運動推進到直腸時,會刺激直腸壁的機械受器,當充漲壓力達到一 定程度,衝動會經由骨盆神經與下腹神經的傳入纖維,傳達至腰薦部脊髓的初級排便中 樞,造成直腸收縮、腹肌收縮和肛門內括約肌放鬆,各種反應相互配合完成排便動作(蘇 子華、蔡毓源、文士祺、項正川,2009)。

未滿 2 歲幼兒的排便是反射性動作,常無法自我控制,當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成熟 後才能控制(蘇子華等人,2009;賈璟祺譯,2005)。

排便習慣是一種自主性的生理機能,可經由條件反射及中樞神經的成熟而於意志下 控制(駱明潔,2009)。

綜上得知,排便習慣是包括肛門括約肌、腹部肌肉及中樞神經等生理機能的成熟,

由條件反射意志下,將從口攝取的食物,經過消化道消化和吸收後,剩下的渣滓和從消 化道分泌出來的消化液及分泌物混合後的物質,可自主控制的將其從肛門排出之排泄行

(二)便秘之定義

便秘為全世界現代人,不分老人與小孩都相當盛行的疾病(蘇子華等人,2009;吳 子聰、陳亮恭、許曉琦、黃信彰,2004),另有學者專家指出,便秘是一種常見的症狀,

而非疾病(賴英秀、羅煥奎,2009;邱瓊令、陳英貞、林明興,2007;李宏昌,2004)。

便秘的定義是解出較硬的糞便、排便困難、腹部脹痛、排便次數減少、排便疼痛 、 或需要動手幫助排便及排便未淨感(許重得,2013;陳慧玲,2013;張翠芬,2010、王 昭文、黃麗珠,2009;邱瓊令等人,2007;吳子聰等人,2004)。

醫學上便秘的定義是使用羅馬診斷準則,即過去 1 年的時間內,至少長達 12 週出 現下列 2 項以上的診斷準則(Kranz, Brauchla, Slavin, & Miller, 2012):

1. 至少 25 %的排便會有疼痛、絞痛的情形 2. 至少 25 %的排便為乾、硬的糞塊

3. 至少 25 %的排便有排便不完全的感覺 4. 一週排便 3 次以下

研究者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後,將便秘之定義,整理如表 2-2-1。

表 2-2-1

國內外專家學者提出之便秘定義

專家學者 年代 便秘定義

陳慧玲 2013 是指大便乾燥和堅硬、排便困難及疼痛感。

胡芳雯、廖悅 如與陳清惠

2011 指每星期排便少於 3 次、需用力解便、解出硬便或塊狀、

解便不完全感、感覺肛門直腸有阻塞感、需用手促進排便。

至少出現其中 2 個症狀或以上,且有 12 星期之久。

張翠芬 2010 指排便困難、大便質地乾硬、排便困難等。

蘇子華等人 2009 根據Rome III準則:

一、符合以下 2 項(含)以上相關症狀,持續時間已經出 現 6 個月,且最近 3 個月內符合下列診斷條件,即可以 診斷為便秘。

1. 超過 25% 解便過程會需用力

2. 超過 25% 解便過程解出成塊或硬的糞便 3. 超過 25% 解便過程有解不完全的感覺

4. 超過 25% 解便過程有肛門直腸口塞住的感覺 5. 超過 25% 解便過程需用手指摳挖肛門口幫助排便 6. 每週解便次數小於 3 次

二、不使用緩瀉劑則很少有鬆軟的糞便 三、表現不足以診斷腸躁症

黃建勳等人 2009 以每週未能自動且完全解便 3 次或 3 次以上、解便費 力、解硬便、解不乾淨或腹部不適,作為便秘的定義。

賴英秀與 羅煥奎

2009 解便時要很用力、糞便很硬、感覺解不乾淨、感覺肛門口 阻塞、要用人工方式解決的情形超過 1/4 比率,或每週解 便少於 3 次,排便次數減少、排便時困難和感覺疼痛,糞

專家學者 年代 便秘定義 Egrıtas, and

Dalgic.

2010 排便不適,排便疼痛感,排便次數少,硬便和出血。

綜合上述,便秘即連續 3 個月,一星期內總排便次數少於 2 次;常需用力解便;

常有肚子痛,卻解不出大便;常有肚子鼓脹(脹氣);常解出成小石頭顆粒狀的大便;

糞便太硬,不利解便;需靠灌腸或軟便劑解便等。本研究中排便習慣係指排便次數、解 便狀態及出現便秘徵象與症狀的情形。研究者將針對中部地區 3-6 足歲幼兒排便習慣 之現況進行調查與分析。

二、 便秘的分類

依據國內外相關文獻,便秘可以區分為:「器質性」與「功能性」兩大類(陳慧玲,

2013;黃建勳等人,2009;賴英秀、羅煥奎,2009;王小林、馮杰雄,2008;邱瓊令等 人,2007;楊燿榮,2007;Hermann et al., 2012; Rowan-Legg, & Canadian Paediatric Society, Community Paediatrics Committee, 2011; Oncu et al., 2010)。茲將便秘之分類,分述如下:

(一)器質性便秘

器質性便秘的成因如下(陳慧玲,2013;黃建勳等人,2009;賴英秀、羅煥奎,2009;

謝美玲、顏兆熊,2008;邱瓊令等人,2007;楊燿榮,2007;Maleknejad, Heidarzadeh, Rahbar, Safaei, & Ghomashpasand, 2013):

1. 構造上的異常:無肛症、肛門狹窄、肛裂及骨盆腔腫塊等。

2. 內分泌異常:甲狀腺功能低下、高血鈣、低血鉀及糖尿病等。

3. 神經性異常:脊髓異常、脊髓外傷及神經纖維瘤等。

4. 小腸神經或肌肉異常:先天性巨結腸症、腸道神經元發育異常、內臟肌肉病變及內臟 神經病變等。

5. 腹部肌肉組織異常:腹裂畸形等。

6. 結締組織疾病:硬皮病及紅斑性狼瘡等。

(二)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又稱為慢性原因不明便秘(蘇子華等人,2009),主要原因是因為「長 期」飲食與排便的習慣不好而形成(陳慧玲,2013;楊燿榮,2007)。必須經過小兒胃 腸科醫師審慎且詳細的評估與檢查,排除「器質性便秘」可能性後,才能把病人歸入「功 能性便秘」的原因中(王小林、馮杰雄,2008;楊燿榮,2007;Gijsbers, Kneepkens, Vergouwe, Büller, 2014; Chang et al., 2013; Rowan-Legg, & Canadian Paediatric Society, Community Paediatrics Committee, 2011; Oncu et al., 2010)。邱瓊令等人(2007)指出 90 % - 95 % 的 兒童便秘屬於功能性便秘。另有研究顯示大部分兒童便秘屬於功能性便祕(Chang et al., 2013; Mota, Barros, Santos, & Matijasevich, 2012)。

綜合上述研究,器質性便秘,是需專業醫師診斷及治療,才能改善的便秘;而功能 性便祕,是能藉由改變生活型態、飲食行為及排便習慣等,就能有所改善的。本研究將 針對中部地區 3-6 足歲學齡前幼兒的排便習慣,進行現況調查,及功能性便祕與飲食 行為之相關性,進行探究與分析。

三、影響排便習慣之因素

影響排便的因素很多,而且非常複雜,它不僅僅只受限於腸道之內,它還受到中樞 及神經系統、荷爾蒙等的控制,更受到環境、情緒、飲食質量的影響,分述如下:

(一)中樞及神經系統之因素

如巨腸症、糖尿病、血鈣過高、甲狀腺功能過低、副甲狀腺功能過高、尿毒症、自 主神經病變、腦血管疾病、多發性硬化症、巴金森氏病及腰薦椎先天性異常、後天性腰 薦椎傷害,或腰薦椎脊神經受損等都可能造成神經反射路的損害,而使大腸的運動功能 低下、腸擴大、直腸張力鬆弛、感覺遲鈍而妨礙排便(張翠芬,2010;蘇子華等人,2009;

謝美玲、顏兆熊,2008;王淑綺、蘇韋列,2008;Hermann et al., 2012)。

(二)荷爾蒙原因

女性荷爾蒙會隨著月經產生周期性變化,排卵期前雌激素比例比黃體素為多,排卵 期後則相反,由於黃體素會減慢腸道蠕動,令部分女性在月經前、懷孕或更年期期間,

因體內黃體素增加而出現排便困難的情況(姚志謙,2013;Oh, Kim, Park, & Kim, 2013)。

(三)環境因素

環境改變(如陌生環境)、廁所問題(不乾淨或不方便),均是影響排便習慣之環境 因素(李小珠,2011;陳贊文,2010;賴英秀、羅煥奎,2009;邱瓊令等人,2007;Niemczyk, Equit, Khatib, & Von, 2013)。

(四)情緒因素

親子關係不良、緊張、貪玩、壓力或憂愁和突然的精神刺激,均是影響排便習慣之 情緒因素(李小珠,2011;賴英秀、羅煥奎,2009;邱瓊令等人,2007)。

(五)飲食質量之因素

最常見影響排便之飲食因素,是飲食中高脂食物及蛋白質含量過高;吃過多餅乾或 糖果及醣分、水份、食物量及蔬菜水果量等不足(陳慧玲,2013;李小珠,2011;陳贊 文,2010;邱瓊令等人,2007;李宏昌,2004;Glackin et al., 2008)。

綜合上述,影響排便的因素很多,與生理、心理、飲食行為、外在環境及社會因素 等均有相關,本研究將針對中部地區 3-6 足歲學齡前幼兒飲食行為與排便習慣之現 況,探討其關連性與差異情形。

四、幼童背景變項與其排便習慣之相關研究

便秘問題普遍存在於國內孩童中,長期便秘會造成腹痛、厭食、噁心嘔吐、痔瘡、

憂鬱、失眠、血壓上升、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及肝功能降低等狀況,甚至影響生長發育

(陳慧玲,2013;林美儀、李世滄,2005)。所以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者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後,欲探討幼兒性別、年齡、出生序、居住地區、幼兒 體型、幼兒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主要照顧者的年齡等 7 個背景變項與幼童排便習慣 的關係,但國內外針對學齡前幼兒背景變項與排便習慣的相關議題研究並不多,為了使 本研究參考之文獻更具豐富性,將國小學童的相關實證研究一併納入,並以幼童為統 稱;以下就不同背景變項與幼童排便習慣的相關研究分別探討:

(一)幼童性別與其排便習慣的相關研究

幼童性別的差異與其排便習慣的相關研究,研究者搜尋相關調查報告,吳子聰等人

(2004)針對臺灣地區 2,419 名國小學童所作之調查,結果女生便秘發生率較男生高,

與國外期刊研究結果相同(Wu et al., 2011);另外土耳其針對 1,018 名 0-6 歲兒童所作 之研究:男生較容易便秘,呈現兩種不同結果(Kocaay et al., 2011)。幼童性別的差異對 於其排便習慣的相關研究整理如表 2-2-2。

表 2-2-2

表 2-2-3

Kiefte-de et al.

(五)幼童體型與其排便習慣的相關研究

幼童體型與其排便習慣的相關研究,吳子聰等人(2004)針對臺灣地區 2,419 名國 小學童的調查,結果便秘學童的身體質量指數明顯為低。另外美國一項調查對象為 4-18 歲共 719 名兒童之研究結果,肥胖兒童便秘率 22.4 % 比對照組便秘率之 11.7 % 高出

幼童體型與其排便習慣的相關研究,吳子聰等人(2004)針對臺灣地區 2,419 名國 小學童的調查,結果便秘學童的身體質量指數明顯為低。另外美國一項調查對象為 4-18 歲共 719 名兒童之研究結果,肥胖兒童便秘率 22.4 % 比對照組便秘率之 11.7 % 高出